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教学计划>高二教学教学计划

高二教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0-12-09 20:32:49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高二教学教学计划汇编6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教学教学计划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教学教学计划汇编6篇

高二教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分析

  磁感应强度是电磁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本章的重点。同时,磁场对磁极和电流的作用力(本质上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远比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复杂,如何寻找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难点。用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定义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用电流元受磁场力与电流元之比定义磁感应强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重力场和电场已经很熟悉,可以通过演示实验与电场强度的定义类比来突破难点,形成磁感应强度的概念。这样让学生用已知的知识为经验去探究未知的领域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磁感应强度的定义,知道其方向、大小、定义式和单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类比分析,寻找描述磁感应强度的方法。

  2.进一步体会通过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四、重难点突破

  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节的难点。通过与电场强度定义的类比,以实验为基础通过理论推导说明磁场对电流元的力跟电流和导线长度的关系,并进一步引入磁感应强度的定义,从而突破难点。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首先通过观看学生举例和视频列举,让学生对生活中磁场存在的广泛性及不同磁场强弱不同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与磁场强弱、电流大小、导线长度和导线与磁场的夹角都有关系,再利用DIS演示实验得出当导线跟磁场垂直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跟电流成正比,跟导线长度成正比。在此基础上引入磁感应强度的定义。

  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论探究,在他们相互合作、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给出定义,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六、教具准备

  电磁铁、蹄形磁铁、导体棒、电源、导线、DIS演示实验材料等;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知识准备 (学案)

  复习磁场的概念、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事件1] 课前播放图片或视频——说明研究磁现象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

  师生活动:播放两个视频:磁悬浮列车简单原理,巨大的电磁铁起重机吊起重物 PPT展示磁悬浮列车和巨大的电磁铁起重机吊起重物的图片,利用磁场的一些有趣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接触吗?——磁场;问:磁场有强弱、有方向吗?

  3、【分组实验】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如图,通电电磁铁吸引别针,改变电磁铁中电流的大小,可以看到,吸引别针的多少不同,引导学生在观察

  现象的基础上思考: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实验现象说明两种情况中磁场强弱不同。

  问题:怎样表示磁场强弱?

  引入新课——第二节:磁感应强度

  提问1:用哪个物理量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试探法,

  类比:用电场强度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课件展示)

  我们用相类似的方法来学习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磁感应强

  度。

  推进新课

  [事件2]

  教学任务: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师生活动:

  【演示】

  实物投影仪演示小磁针在磁铁周围的不同位置指向不同,说明小磁针

  受力方向不同,磁场方向不同。

  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电场有强弱和方向,磁场也有强弱和方向。

  思考,电场强度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对研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有何启发?

  规定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场强的方向是从电荷受力的角度规定的。小磁针放入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因此,磁场的方向可以从小磁针受力的角度规定。

  在磁场中的任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拓展:把各个小磁针的指向连成线,也能描述磁场的方向,后来物理学家把它称为磁感线,其切线方向也为磁场方向。

  磁感应强弱:问题1:在电场中,我们通过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来了解电场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能否从小磁针受力的情况来研究?

  不能。因为小磁针不会单独存在一个磁极,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所受合力为零,因此无法从小磁针受力的角度确定磁场的强弱,即无法定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问题2:那如何研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呢?

  磁场对磁极有力的作用,磁场对通电电流也有力的作用。

  无法从小磁针受力的情况研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转换一下思维,是否可从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角度去研究?

  实验前让学生明白:在物理学中,把很短一段通电导线中的电流I与导线长度L的乘积IL叫做电流元。但要使导线中有电流,就要把它连接到电源上,所以孤立的电流元是不存在的。

  [事件3]

  教学任务:实验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跟电流、导线长度的关系。

  师生活动:

  问题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提出猜想: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跟导线与磁场方向有关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跟电流的大小有关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跟导线的长度有关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跟磁场强度有关

  等等。

  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亲自动手检验。

  可以在磁场的强弱和方向都相同的匀强磁场中,研究较长的一段通电导线的受力情况,从而推知一小段电流元的受力情况。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三块相同的蹄形磁铁并列放置,可以认为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将一根直导线悬挂在磁铁的两极间,有电流通过时导线将摆动一个角度,通过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比较磁场力的大小,分别接通“2、3”和“1、4”可以改变导线通电部分的长度,电流由外部电路控制。

  在匀强磁场中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

  【分组实验】 启发学生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

  (1)保持导线通电部分的长度不变,改变电流的大小。

  结论:通电导线长度一定时,电流越大,导线所受磁场力就越大。

  (2)保持电流不变,改变导线通电部分的长度。

  结论:电流一定时,通电导线越长,磁场力越大。

  (3)部分学生实验器材有电磁铁,可通过改变电流改变磁场强弱,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跟磁场强弱的关系。

  通电导线长度一定,电流不变时,磁场越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越大。

  上面的结论都是学生在上述实验装置,也就是导线跟磁场垂直时,实验操作得出的结论。 师生可共同演示导线跟磁场平行时,导线受力情况。

  【演示】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跟导线与磁场方向间的关系。

  结论:导线跟磁场垂直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最大,导线跟磁场平行时,磁场对电流没有作用力。

  [事件4]

  教学任务:用DIS演示实验理论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跟电流、导线长度的关系。 师生活动: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大小与电流定量关系的研究

  用DIS演示实验研究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受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定量关系。如图所示的装置保持通电导线框的位置不变,用力传感器测量所需拉力F(等于电流所受磁场作用力大小)的大小,拉力与电流所受磁场力为平衡力。用电流传感器测量线框中的电流。

  (1)保持L不变,改变I四次,测定相应的四个力F,利用图象得到F∝I。

  (2)保持I不变,用三个相同的蹄形磁铁逐次并放,以改变受力部分导线的长度,测定相应的三个力F,得到F∝L。

  同一块磁铁

  保持I不变

  实验注意事项:

  (1)矩形线圈保持竖直;

  (2)两个相同的蹄形磁铁并放时要有一定的间隔;

  (3)每次测量时矩形线圈相对磁铁的位置保持不变。

  精确的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既与导线的长度L成正比,与导线中的电流I也成正比,即与I和L的乘积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F∝IL,引入比例系数B,写成等式为:F=BIL。

  问题:B有何物理意义呢?在不同的蹄形磁铁的磁场中重复上面的实验。

  结论:

  (1)在同一磁场中,不管I、L如何改变,比值B总是不变的。

  (2)I、L不变,但在不同的磁场中,比值B是不同的。 (3)B是由磁场本身决定的,在电流I、导线长度L相同的情况下,电流所受的磁场力越大,比值B越大,表示磁场越强。

  [事件5]

  教学任务:定义磁感应强度。

  师生活动:

  通过和电场强度的定义类比,引入磁感应强度的定义。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力F跟电流I

  F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即B= IL

  总结与归纳:

  (1)如果导线很短,B就是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

  (2)物理意义:磁感应强度B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简称特,国际符号是T。 1 T=1 NA·m

  (4)方向: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在磁场中的任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事件6]

  特斯拉(Nikola Tesla,

  1856~1943),美国

  电气工程师。他一

  生致力于交流电的

  研究,是让交流电进

  入实用领域的主要

  推动者

  教学任务:了解特斯拉和一些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师生活动:

  (投影)让学生了解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1856年7月10日出生,是世界知名的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和电机工程师。塞尔维亚血统的他出生在克罗地亚(后并入奥地利帝国)。特斯拉被认为是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发明家。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电性和磁性的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

高二教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近几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主干知识内容的考查,化学高考对课本实验的考查力度在加大,突出了中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查。

  课改以来,化学考试说明中都非常重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的考查。重视与此相关的化学题目,注意搜集高考前与化学相关的新闻、科技、发明创造等,特别关注日益突出的环保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有机物的结构。了解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的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二)、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应用。

  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三)、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基本情况:高二年级共有6个化学班,其中4个理科班,本学期化学教学内容为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学情分析:理科班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必修2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材分析

  《有机化学基础》是为了对化学反应原理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选修模块,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本期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熟悉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掌握重要的有机物的制备,使学生能够运用有关有机化学的原理及有机物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具体工作措施

  1、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工作。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2.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规工作。

  树立质量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①利用每周四下午的备课组活动时间,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②加强集体备课,认真听课,落实课堂教学,提高“优质课”百分率。

  ③还要探讨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及采用的教学方法、制定学案和周周练的习题。

  ④学案的制定要符合学生实际以利于课堂的实施,

  ⑤选择最优的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益,使本学科的教学稳步推进。

  4、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对每一位任课教师而言,一定要深入备好每节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备课组共同研讨确定学案内容,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精心设置习题,合理、布置学生作业,书面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及时反馈。

  5认真实施分层教学

  注意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防止两极分化,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要注意知识的深化,为高三教学作准备在确保尖子生的情况下,要做好补差工作。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促优补差工作可在晚自习或周六周日进行。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应对日益加深的学习内容。

  6,精选每周的测验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对每一次测试要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并且要注意习题的讲评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不同试题间的关系,将各类习题和知识板块进行归纳、归类总结,形成知识网络,以方便学生掌握,并有利于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的应用。选修教学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和总结,不孤立的进行教学,把握当前内容为主,连带复习前面的知识,最好以练习的形式出现,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讲评。

高二教学教学计划 篇3

  本学期为了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完成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使高二的物理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七校联合体中居二争一。在新课改这个大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认真分析学生情况

  物理是理科学生的必考科目,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特别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不牢,虽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和训练,但对建立物理情景、物理模型还有待加强,知识点的连贯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独立分析物理过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培养,有待提高。

  二、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任务

  本学期理科学的是选修3-1、3-2的内容,有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的教学内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认真组织教学,向课堂要效益、要质量。

  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的物理思想;知识和能力方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情感态度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解题的规范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考试中力争学生成绩能稳步提高。

  三、主要工作

  1、做好思想工作,坚定学好物理的信心,由于物理学科理解性强,加之中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产生了畏惧情绪,为此,多在班级介绍学习方法,做学生思想工作,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有深刻认识,掌握学习物理的规律和方法。

  2、讲求质量,提高能力,从教学入手扎扎实实做好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新的《物理课程改革标准》,利用集体备课活动时间交流体会,并将理论学习的成果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

  3、认真研究考纲,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要求。由于自己教有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普通班,所以要注意做到每节课针对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侧重点,进一步做好分层次教学工作。做好每节课的课后反思。

  4、各班的作业量要适中,能及时批改并加以反馈。对学生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以便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

  5、利用自习课等时间段,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既要优秀率,还要注意全员的平均分。

  本次的高二物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有教材、学生、教法等分析同时还有教学要求等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就是为了让教学工作更好的进行。一起来看这份高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上学期)。

  一、教材分析:

  这学期所教的内容是选修3-1,如果时间上允许,再进行选修3-2第一章的教学。选修3-1,共分为三章,分别是第一章静电场、第二章恒定电流、第三章磁场。静电场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内容之一,它的核心是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全章共9节内容,从电荷、电场的角度来研究电学中的基本知识。恒定电流为第二章内容,其中要研究的内容为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串、并联电路等。本章的知识要以静电场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在教学中应注意联系静电场的有关内容。最后一章为磁场,磁场和电场密切联系又具有相似性,因此通过对比可以对本章内容起到良好的帮助。

  二、学生分析:

  这届高二学生基础较差,对少部分同学要提高要求,除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外还应掌握分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并提高能力。对于大部分同学则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法、学法分析:

  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重知识和重概念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争取少讲、精练、多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实验的教学,加强物理综合知识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高二教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教材特点:

  本教材所介绍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一些有关化学反应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它们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际价值。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一些经典原理的含义或应用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教材尽量避免内容在科学性上与现代科学脱节,注重科学性,尤其避免为了“浅出”而随意地、错误地解释概念,使本教材在科学性上具有相对长的生命力。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是考查中学生对描述化学反应的物理量,如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等,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情况,同时考查学生运用这些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反应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1、富有张力,适于因材施教。

  2、注重科学性,避免自圆其说

  3、重视知识的框架结构,重在介绍学术思想,不围绕有限的知识点组织素材,而是知识点服从知识的框架结构,介绍思路方法,力图从本质上理解。

  4、注重知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注重知识的衔接(与必修内容衔接,各部分内容的衔接,与大学内容衔接)

  5、突出实验科学的特点。知识是避免理论绝对化,任何理论都存在局限性,都有其应用范围;强调实验对理论产生的重要性。

  6、突出现代化学走向定量化的特征。注意提供定量信息,设计一定数量的定量计算内容,如焓变、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等。

  二、工作措施:

  1、注重知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注重与必修内容的衔接,尽可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线索进入到新的学习内容中去;注重教材 内部内容的衔接,在前后章的内容、章内各节内容,以及各处内容的编写上都特别注意了这一点;注重与大学内容的衔接,不是简单地将大学内容搬来,简单下移, 而是精心设计、精心选择,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规律,在深入浅出上下功夫,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对相关问题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基本的了解,更深层次、更全面的 理解以及更高水平的把握留待大学阶段解决。因此,本教材在这方面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学内容与大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2、合理处理抽象概念。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例如焓变、熵等物理函数)力求从同学熟悉的事实出发,用浅显的语言,分析其物理意义。尽量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或者不讲过程只端出结论的两种偏颇做法。

  3、重视学习者的参与性。尽可能地启发同学开动脑筋、动手实践,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再做出归纳、介绍理论。避免填鸭式的知识罗列。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调实验对于理论产生的重要性,衡常数概念、速率概念都是通过实验数据导出。

  4、介绍知识时避免将理论绝对化,理论的得出无不源自实验事实,理论的正确性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任何理论都存在局限性,都有其应用范围;任何理论都不能随意使用,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做到:

  (1)提高认识,夯实基础

  (2)重视对新增知识的处理。平衡常数、溶度积等勿深入探究,学生能理解会判断及进行有关计算即可。

  (3)注意课本的编排方式及呈现方式。为有助于学生掌握,先讲电解池再讲原电池,先讲平衡再讲速率等。采用原处理方式。

  (4)注重与原课本的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运用Qc与Kc判断虽然合理,勒夏特列原理虽有局限性但应用方便,完全可采用,反应速率表示原处理方式即可。

  (5)可将必修2第2章与原理结合在一起合并讲解,节约时间,同时也防止知识重复讲解。

  (6)重视“过程与方法”体系的建构。

  (7)注重问题本质掌握,增强解决新问题能力。

  (8)注重学生对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课本有关一些定理、公式并非直接告诉,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处理有关数据,然后得到结论,让其自己去体会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这对学生数据处理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要重视对学生的培养。

  三、教学进度:

单 元



课 时


周次




第一章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3


1



4



第二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3


第三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4


单元复习与测试


2




第二章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2



5



8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限度


4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


3


第四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2


单元复习与测试


2



第三章


第一节水溶液


3


9



11



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4


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


3


第四节离子反应


3


单元复习与测试,学分认定考试及其讲评


3



复习及综合训练


全册内容复习


4


12



17



综合训练1


2


综合训练2


2


学业水平测试


2


高二教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教材分析

  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 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二、学情分析

  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学生对磁场在现实 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三、教学设计思路

  两端式的核心还是要让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交流沟通起来。教师做好调动和引导工作,提供合作自学的资源,指导学生如何按照知识线索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最终做到——学生自己能说出来的;自己能学会的;自己能做的;自己思考的,教师不要轻易给出结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最鲜活的、最有生命力的课堂。两端式教学,不只是知识的教授,要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地喜悦,激发热情,激发求知欲最终获得知识。

  本节课教学设计上,突出“自主、善导、合作”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亲身体验磁场研究的过程,将结论教学变成过程教学,知识的得出要有学生的参与。学习的重点在如何表述和理解不同磁场的磁感线。

  本节课分为二个部分,分别为磁场概念的建立和磁场的形象描述。基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教学方法如下。课题引入部分,通过游戏“旋转飞碟”具体情景和问题引入磁场的存在;学生汇报课前整理的有关磁现象的资料。再播放老师做的失败的“旋转飞碟”视频,引发学生探究磁场性质及空间分布的热情和需求。第一部分是自学部分,学生根据初中已有的知识和预习网上查找的资料自学,依据教师给出三个问题认识磁场、检测磁场、知道如何确定磁场的方向。第二部分是合作学习汇报部分,先通过类比磁感线和电场线,利用知识的迁移知道磁感线的作用;自主实验探究和小组间的交流自我思考、自由表达、自己构建不同场的磁感线,总结出安培定则;再将线圈周围的磁感线转化为平面图。课堂小结部分,请同学们思考“还想了解哪些问题”希望引起学生对电流和磁铁磁场的不同与联系的思考,以及地磁场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 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 课采用类似 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 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趣味实验的演示与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欲。

  (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体会科学知识的价值。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磁场的分布及判断电流磁场的方向。

  教学难点:掌握磁场的分布及判断电流磁场的方向。

  六、教学流程

  学生展示:磁现象及其应用

  小组活动5:画出磁感线的平面图

  创设情境:视频“旋转飞碟”

  小组活动4:讨论安培定则

  小组活动3:合作实验,画出磁感线

  小组活动2:讨论磁场的形象描述磁感线的理解

  小组活动1:自学交流,建立磁场的概念

  小结,并初试如何成功旋转飞碟

  七、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1、 类比电场线,磁感线有哪些特点?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八、板书设计

  磁铁

  电流

  产生

  磁场

  磁感线

  描述

高二教学教学计划 篇6

  本学期,我担任1、3、4、11、12五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高二化学主要开设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在11、12班开设《化学反应原理》,1、3、4班开设《化学与生活》,本学期主要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针对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在教学上采取稳步前进的策略。

  学生状况分析

  高二年级就化学而言,高一要完成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的学习认定,但学生在高一学习的化学基础知识非常的差,完全没有形成必要的化学学习的思维和习惯。进入高二学习,高二化学教学要完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或选修1《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习,两个模块都是在高一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化学的学习,但学生进入高二后由于化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化学学习习惯和方法没有建立,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要及时纠正调整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必要时对他们的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对成绩稍微好的学生更要不断加强指导。教师需更快,更好地走近与了解学生,不断地给学生信心与鼓励,并认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考、会考做好铺垫。

  教材简析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从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上对常见的化学反应问题和现象进行解释。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化学学习的知识点。本教材从知识体系上分析可包含以下几个内容: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燃烧热和能源,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电化学基础(原电池,化学电源,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教学任务:

  整个知识体系是在高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加深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深度和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研究化学的力度和思维。完成高中化学知识教学模块设置,为高三化学教学打下基础。

  时间安排教学内容

  第1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周电解;

  第3周电解及小结;

  第4周电池;

  第5周国庆放假—复习;

  第6周电池及单元测试;

  第7周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8周化学反应;

  第9周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10周化学反应的限度及小结;

  第11周单元复习与阶段自测

  第12周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13周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14周工业合成氨及单元测试

  第15周水溶液

  第16周电离、水解

  第17周电离、水解

  第18周深沉溶解平衡

  第19周离子反应及单元测试

  第20周综合复习

  教材简析

  选修1《化学与生活》模块从知识体系上看,《化学与生活》更多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角度展开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生活问题:营养与健康,生活与材料,环境和生存等,知识点深入浅出,充满生活情趣,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及时引学生对化学的重新认识,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和热情。从开课状况来看,的确是有这种现象出现。

  由于化学是以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改造原有物质创造新物质就成了化学研究的对象,本模块重点利用化学原理解释生活的中诸多问题,也是学生最关心的话题,比如人类各种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症等,化妆品及美容,材料和能源,药物制备和属性等),深受学生欢迎。

  基于以上情况,在化学教学中特别需要组织好学生讨论,总结、列举各种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及时对周围的生活现象和问题进行各种观察、同时结合化学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化学学习的重新认识,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突破学习难点。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细胞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以丰富相关知识,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教学任务,

  结合新课程教学目标和精神,《化学与生活》教学任务设置如下: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指导生活,解释生活的遇到的一些现象,比如合理利用药物,简单药物的设计和合成,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和能源危机,健康与保健,大气污染和预防等。

  2:通过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完美生活的精神和健康心理。以及团体合作意识。

  3:进一步加深学生已有知识教学体系,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4: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教学,进一步完善学生知识体系。丰富学生的知识,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

  时间安排教学内容

  第1周关注空气质量

  第2周呵护生存环境课题2,3

  第3周章节小结

  第4周摄取益于健康食物课题1,2

  第5周国庆放假—复习

  第6周摄取益于健康食物课题3,4

  第7周章节小结

  第8周单元复习与单元自测第

  第9周合理利用化学能源课题1,2

  第10周合理利用化学能源课题3

  第11周单元复习与阶段自测

  第12周认识生活中的材料课题1,2

  第13周认识生活中的材料课题3,4

  第14周几种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第15周单元复习及单元自测

  第16周正确使用化学用品课题1,2

  第17周正确使用化学用品课题3

  第18周单元复习及单元自测

  第19周综合复习

  第20周综合复习

【高二教学教学计划汇编6篇】相关文章:

1.精选高二教学教学计划汇编8篇

2.高二美术教学计划汇编6篇

3.有关高二教学教学计划模板汇编5篇

4.关于高二数学教学计划汇编五篇

5.高二美术教学计划

6.高二教学教学计划九篇

7.高二教学教学计划9篇

8.高二教学教学计划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