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教学计划>化学教学计划

化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1-03-03 23:22:40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化学教学计划九篇

  光阴如水,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教学计划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化学教学计划九篇

化学教学计划 篇1

  本届毕业学生共366人,7个平行教学班,各班大约6人能力较强,自我要求严格。总体来讲,本届毕业班各班教学秩序均较好,正常。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本学科组4同志的共同努力,一年后能取得好的成绩。

  工作措施:

  1、 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深化学习目的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 变革教学模式,认真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强化学习过程的管理。

  3、 抓好课外辅导,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

  4、 抓好培优辅差工作,力争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质量任务。

  教学进程:

  1-2周: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3-4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5-6周: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7- --8周: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9- -10周: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1-12周:期中复习与考试。

  13-14周: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15-16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17-20周:期末复习与期终考试。

化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化学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化学实验教学方式

  高一学段为必修内容,所有班级都进行相应演示实验教学,争取更多开设学生实验,并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究实验。探究实验以化学兴趣小组为主要参与对象,以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对化学兴趣浓厚的学生为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实验探究。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相应的实验教学方式,或是几种实验教学方式相结合。

  高二学段选修,文理分科后,对理科班实验教学沿袭高一学段的操作,对文科班以演示实验为主,鼓励学生适当进行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和与健康有关的化学知识。

  三、化学实验教学目标

  化学实验教学中采取演示实验(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学生动手实 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实验的快乐,巩固并加深理解所学知识;鼓励并带动部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多方面思考,动手动脑,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实验的安全知识、实验的注意事项,通过思考,能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手脑并用,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四、高一高二两个学段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高一高二两个学段的化学实验教学涉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溶液的配制、物质的制备与性质、化学基本理论的验证及实验探究等

  必修一的实验学化学,内容包括混合物的的分离提纯的五种方法、部分离子的检验、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可溶性杂质、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等内容。对混合物的的分离提纯的五种方法演示实验在前,而后进行学生实验;其他实验均可以采用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其中有部分实验教学以演示实验为主,鼓励学生回家动手实验,如胶体的制备及性质、离子反应、颜色反应等实验。 必修二的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有机物的性质,凡是可以利用家庭材料进行的实验,一学生家庭小实验为主,结合原电池原理,进行探究实验,让学生利用理论指导探究如何制备原电池,如何使原电池电流大、电压高的实验等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的实验教学都与理论的学习紧密相连,这部分以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为主,开展实验探究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有关基本理论。

  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的实验教学主要以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来进行教学,以达到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断键位置,理解有机物反应的实质——官能团的变化,掌握其重要化学性质,并能设计合理实验进行有机物的转化与合成,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实验教学的准备

  每学期开学前制定教学进度表,结合教学进度表安排本学期所要进行的实验教学,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开出实验药品和所需仪器清单,并交与学校实验室管理员,准备实验仪器、用品和药品,做到未雨绸缪。

化学教学计划 篇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能力已被全体化学教学工作者所重视,并且对化学知识的全面考查中实验能力的考查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实验技能考试,以现行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技能为主要内容,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技能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实验报告的填写及简单的误差分析,侧重考查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初中化学实验的复习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认真做好初中化学实验的归类。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常用仪器介绍。如:常用仪器分类、粗盐提纯、仪器的组装。

  2.物质的制取与性质的研究。如:氧气的制取与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酸碱的性质。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一般内容集约化。初中化学实验内容比较多,为了实现全面复习,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唤起学生对具体实验的回忆和再认识。为此,可采取两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一是从网上搜集一些初中化学实验实况,根据复习需要进行剪辑、组合,用一定时间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另一方面,集中平时教学中的实验内容的幻灯片,针对复习内容适时集中播放。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某些画面定格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就防止了“看热闹”、“走过场”等消极被动复习的局面,加深了全体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突出重点,精心讲解。在实验复习中,由于受时间限制,不可能全部详细讲授,要在全面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和普遍存在问题的实验,讲深讲透,揭示出实验的规律。

  3.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放实验室,在教师的组织下,以班级为单位,对照实验仪器,自己动手做实验。在新授课期间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在一轮复习时每周利用住宿班的优势,在晚自习之前的时间有计划安排住校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训练。走读班则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实验技能操作训练。每个班一周一次实验课模拟练习实验操作。

化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分析:

  本届九年级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化学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30%,中等生占55%。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偏小,中等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中等生中一部分人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为了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二、 教材分析:

  本教材复习时常以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结构等为骨架。在理论和叙述中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顺序及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顺序拟定的。同时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

  1、 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 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四、 实施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 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如分子和原子、他们在构成物质时区别很小,不易记忆,要列表分析,就较为容易了。

  4、讲究“巧练”

  在对比学习的同时,练习必不缺少的,关键在于“巧练”,要注意分析,习题的数量不要太大,关键在于“精”,从而达到“巧练巧学”的目的和完善的结合。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练习。和爱国主义教育。

  6、跟踪检查。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搞好今学期化学课的“单元综合课”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时的讲评和反馈学生情况。

  7、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讲全面,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讲,努力增强讲授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减少多余的讲授,不着边际的指导和毫无意义的提问,从严把握课堂学、讲、练的时间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确定适宜讲授时间,严格控制讲授时间和价值不大的师生对话时间。

化学教学计划 篇5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教学重点: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学习方式:

  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设备:多媒体课室、化学实验室。

  仪器药品:

  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

  教学过程:【ppt展示】图片:绚丽多彩的金属世界。我们初中已经介绍过哪几种金属单质?(学生:铝,铁,铜)你能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吗?请完成P38“思考与交流”。

  【学生活动】完成P38“思考与交流”。

  【学生汇报】金属可发生的反应有:①相互置换反应②与氧气反应③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

  【过渡】展示图片:镁能存放在空气中、镁点燃时与空气剧烈反应。提出问题:要使金属与氧气反应是否一定要加热或点燃?

  【安排学生实验】请同学们完成实验3-1,记录现象,并将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

  实验目的:认识金属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和密度的相对大小。

  实验要求:仔细操作、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主动发言。

  观察提示:注意观察新切开有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的表化。实验步骤:参阅课本P39

  实验3-1实验纪录:实验内容观察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结论(小组讨论)实验3-11保存在煤油中,在煤油下层。密度比煤油大,不与煤油反应2切开外皮,看到银白色光泽。和大多数金属单质一样3切口很快变暗。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4Na + O2 =2 Na2O4钠很软硬度较小5…………

  【总结】从本实验中你了解到金属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讲解】第一印象:物理性质:硬度较小、密度比煤油大、有金属光泽。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思维拓展】如果金属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最后会生成什么物质?

  【ppt展示】CO2H2OO2NaNa2ONaOHNa2CO3

  【过渡】金属钠在常温下就被氧化,那么加热会如何呢?

  【安排学生实验】请同学们完成实验3-2,记录现象,并将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

  实验目的:探究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要求:仔细操作、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主动发言。

  实验步骤:用小刀切下黄豆大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观察提示:金属钠受热后的变化,火焰颜色,产物颜色。

  实验纪录:实验内容观察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结论(小组讨论)实验3-21受热融化成银色金属球熔点较低2剧烈燃烧,火焰黄色。加热与氧气剧烈反应3生成淡黄色固体,与常温下被氧化的2Na + O2 Na2O2产物颜色不同。4一会有溶液生成……

  【总结】根据第二个实验,请谈谈你对金属钠的第二印象。

  【讲解】第二印象:钠的熔点低。受热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Na2O2。

  【讲解】Na2O2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金属氧化物,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它的性质。

  【阅读课文】P40的“科学视野”

  【ppt展示】潜艇呼吸面具2Na2O2 + 2H2O == 4NaOH +O22Na2O2+ 2CO2 == 2Na2CO3 +O2

  【过渡】人们通常用金属器皿盛水,也用铁、铜制水壶烧水。是不是所有金属都不与水反应呢? 当金属钠遇上水,会是怎么样呢?

  【动画模拟】钠起火用水救火。

  【学生实验】请同学们完成实验3-3,记录现象,并将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

  实验目的:探究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要求:仔细操作、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主动发言。

  实验步骤:参阅课本P41 实验3-3。

  观察提示:1、注意钠与溶液的变化;

  2、有没有气体产生。3、有没听到声音。

  实验纪录:实验内容观察记录[C1](你看到了什么?)

  结论(小组讨论)

  实验3-31浮于水面密度比水小

  2熔成小球熔点低,反应放热

  3四处游动有气体生成

  4嘶嘶响声反应剧烈,反应放热

  5溶液变红有碱性物质生成

  6钠逐渐变小,消失。

  7可能有火花等……………………

  【总结】结合小组讨论的结果,谈谈你对金属钠的第三印象。

  【讲解】第三印象: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非常活泼,容易与水剧烈反应,放出热量,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生成氢气。2Na +2H2O == 2NaOH +H2

  【提问】同学们还有疑问吗?我有疑问1[e2]:从微观的角度钠跟水反应究竟是怎样进行的昵?为什么会哪么剧烈?【动画展示】1、钠的微观结构 2、钠与水反应的微观原理

  【结论】钠与水反应实质是钠与水中的H+反应,H+得到电子被还原成H,两个H原子结合成H2分子,形成氢气,而钠失去电子,而被氧化为Na+,进入溶液中,与OH-结合生成NaOH。我有疑问2[e3]:放出的一定是氢气吗?如何证明?【演示实验】用[C4]用试管收集一试管的氢气,放在火焰上,听到爆鸣声。

  【知识拓展】:根据金属钠的以上性质,思考下面的问题1、 如果金属钠着火,能用水扑救吗?最好用什么灭火?2、 金属钠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吗?说出你的猜测,并用实验验证。

  【讲解】1、用沙子;2、不能,钠先与水反应。

  【学生实验】实验目的:探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要求:仔细操作、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主动发言实验步骤:取约30ml的硫酸铜稀溶液注入烧杯中,切下黄豆大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煤油,投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实验纪录:实验内容观察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结论(小组讨论)钠与硫酸铜有钠与水反应的一切现象2Na +2H2O = 2NaOH + H2溶液反应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CuSO4+2NaOH = Cu(OH)2↓+Na2SO4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金属。

  【总结】结合以上的实验现象和总结,我们来归纳一下,钠是一种什么样的金属。

  【学生】物理性质: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有金属光泽。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或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比镁铝铁活泼;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金属。

  【补充实验】[C5]将一小块钠投入盐酸中,观察现象,说明金属钠还有很多性质,有待于将来继续探讨,激起学生不断追求知识的愿望.

  【课堂练习】:请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网上信息摘录: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20xx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飘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飘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据悉,其中另有一铁桶被过往船只发现,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当船员把盖子打开后,桶内冒起浓浓白烟,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即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其推入江里,一遇水,这个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

  问题:1、推测以上的爆炸物是啥金属?2、短文中提到了该金属的哪些性质?

  【课后思考】:1、将金属钠投入煤油和水的混合物中,会有何现象?2、上网搜索,了解金属钠的工业生产和用途。[C1]不一定要求全部答完整,抓住主要的现象就行.[e2][e2]如学生无疑问则不讲。[e3]如学生无疑问则不讲。待课后让学生思考交流解决[C4]如果没有时间,也可由学生回答即可。[C5]如有时间可补充做演示实验

化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教学简析

  一、 研究物质层面:

  必修2中只学习了几个有限的有机化合物,像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选修课程要丰富代表物的类型,增加新的物质——醛。其次,每一类有机物中,必修仅仅研究简单的代表物的性质,选修课程要丰富学生对一类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有机物的类别。例如烃的教学,一定要能够举出多种烃的代表物的名称,以及其在自然、生活生产中是否真实的存在,掌握其应用,再例如酸,必修仅仅学习乙醇性质,还应了解其他常见醇、酚以及其物理性质、用途以及一元醇的简单命名。

  从必修到选修,对有机物分类、组成和存在的认识从代表物上升到类别。也就是,不应该一到有机化学的学习,就奔着化学反应去,然后就拘泥于典型有机化合物身上。

  二、从认识水平、能力和深度的层面。

  对于同样一个反应,在必修阶段只是感性的了解这个反应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发生,反应有什么现象;到了选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描述的阶段,而要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进行分析和解释:基于官能团水平,学生需要了解在反应当中官能团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什么条件下由什么变成了什么。

  2.能够实现化学性质的预测:不仅能分析给定的事实,还应该对化学性质有预测性。对于给定的反应物能分析出与哪些物质能发生反应,反应产生何种产物。

  3.明确结构信息:在预测反应的产物的基础上,能明确指出反应的部位,以及原子间结合方式,重组形式,应该基于官能团和化学键,要求学生了解官能团的内部结构。例如羟基的氢氧键是能够断裂的,羟基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是连接在碳原子上的,而碳氧键是可以断裂,进一步,还可能了解这个原子的成键环境。这样就要求建立化学键的认识,极性、饱和性等。

  因此,从必修到选修,对有机物化学性质的认识应上升到用官能团的结构及化学键变化来解释、预测反应水平。

  三、从合成物质层面:

  选修阶段要从碳骨架

  上官能团的转化来认识化学反应,这也就是从转化与合成角度认识认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反应前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能够顺推,逆推。

  二、教学目标任务要求

  《有机化学基础》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高考内容的重点选考部分。它是为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选修模块,该模块的内容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共设置了三个主题: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烃

  2.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

  3.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在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引导下,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应达到的发展目标,整个体系由三个目标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层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和针对部分学生的)构成。体现了“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科学教育为大众”等教育理念;完善了课程目标的维度;实现了与课程结构的对应。了解化学课程的总目标体系,对教师合理、全面的设计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并将其体现于教学目标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安排于高中二年级,是在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必修2“有机物”的认识基础上拓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更有系统、有层次加深认知程度。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设置在于学习有机化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广泛的存在于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及生产、研究的各个领域。基于此设置意图,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更关注学生较高层次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教学目标中就加大关注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及创造精神的培养。理论知识、实践活动、生活经验的相互关系的联系和应用。

  三、措施

  1、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有机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开展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真实的感受到世界的进步与化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认真学习也许下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人就是他,从而学生们就不会认为他们每天学习的知识都是与生活毫无联系,将来都用不上的东西,也就不会觉得乏味无趣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教师教学中要围绕这一主线对各类有机化合物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虽然有机化合物种类多,数目巨大,但有规律可遁,有方法可用,并不是生搬硬套,主要是学习方法的掌握。 例如:讲到乙炔时,因为之前讲过乙稀,老师可以引导让同学们自己推测出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通过实验让学生能自行得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区别,重点认识到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加成、氧化、聚合反应。得出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总就出乙炔的用途。通过乙炔的讲解的,得出炔烃因为都含有所以碳碳三键性质与乙炔相似。

  3、是要重视直观教学,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立体化学知识在有机化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这方面知识涉及较多。在教材中,出现了大量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如果准确掌握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由于学习此模块之前学生未学习过《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其中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模象直观手段。

  4、重视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总结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学生自己能做的实验一定让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做,在实验过程中既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更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总结实验的规律,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我也常常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思维的严谨性。比如做乙醛的银镜反应时,银氨溶液的配置,用何种加热方式,反应中注意的事项,反应后试管的洗涤方法等,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

  要知其所以然。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论证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5、充分了解学生,事半功倍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部分存在着如下缺陷: ⑴对各类主要官能团的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和反应掌握不牢,容易混淆。

  ⑵知识网络化程度差,对大型推断题没有思路,不能很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准确的应用。

  ⑶书写方程式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四、优差生辅导计划

  对后进生的辅导方面, 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三好生”更为重要、更有价值。我要按照成绩排出了化学后进生和较差生的名单,对于较差生,主要是利用课堂时间多提问,多加注意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化学成绩,而对于差生,我则决定利用课后给他们经常补课,经常给他们布置一点任务,利用课前上课的几分钟检查。每天给他们一点任务,完成后大加赞扬,不完成的哪怕留到晚自习结束也要当天过掉。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并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测测清”: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三步。并积极检查.把当天的功课在当天解决。周周有总结。在测试中检查出学生未能掌握的知识再及时把进行讲解和解决。利用辅导时间,加强巩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化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人教社化学教材为载体,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生活、生存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通过探究活动的引导与实施,让学生明确化学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关注化学与人类、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科学情感,养成终身学习化学习惯。

  二、教学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标高,明确重难点,注重因材施教。

  2、重视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得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与问题,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与价值观。

  3、重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用具及可能获取的实验仪器,开展探究性实验。

  4、加强化学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三、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4)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节约药品。

  (5)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共有三个课题: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2、化学研究些什么

  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重点)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共有四个课题:

  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2、性质活泼的氧气(重点)

  3、奇妙的二氧化碳(重点)

  4、自然界中的水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妙

  共有四个课题:

  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重点)

  3、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重点)

  4、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难点)

  第四章:燃料

  共有三个课题

  1、燃烧与灭火(重点)

  2、定量认识化学变化(重点、难点)

  3、化石燃料的利用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

  共有四个课题:

  1、金属与金属矿物

  2、铁的冶炼合金(重点、难点)

  3、金属的防护和回收(重点)

  4、石灰石的利用(重点)

化学教学计划 篇8

  课 题:化学式(第一课时)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及其表示的意义,化学式。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了解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及化合价规则。

  能力训练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探究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的世界观教育。

  教学重点:

  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归纳、讲练结合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主线:导入新课 化学式的含义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及化合价规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

  1、什么是元素符号?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几种?

  3、什么叫单质?什么叫化合物?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在化学上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怎样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化学式(板书课题)。

  四、讲授新课

  (板书)

  (一)化学式的定义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思考(多媒体展示)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并将其化学符号写在相应横线上。

  (1) 铜 (2)硫 (3)二氧化碳 (4)氧气 (5)水 (6)氯化氢 (7)氦气

  (8)氨气

  单 质

  纯净物

  化合物

  2、讨论

  (1)物质的名称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

  (2)表示这些物质的化学符号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

  3、请以水的化学符号—H2O为例说明这种符号是通过什么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的?

  (1)元素符号,化学教案《化学式》。

  (2)元素符号右下角的角码(说明:没有角码是将“1”省略)。

  4、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是化学式吗?

  (板书) 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过渡:1、我们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你能以Cu以为例说出元素符号表示哪些意义吗?

  2、现在,我们学习了化学式;那么化学式能表示哪些意义呢?

  (板书)(二)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么呢?(它表示什么物质) 我来告诉同学们,H2O2——表示双氧水这种物质(化学式表示的第一个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

  2、“H2O2 ”这个化学式还能表示出什么意义呢?

  (2)物质的组成元素——H2O2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3)物质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H2O2表示这种物质中氢、氧两种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1。

  3、思考:NaCl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这个化学式表示哪些意义呢?

  说明: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化学式不再表示物质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而是离子个数比。

  4、思考:H2O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H2O除了能表示出上述3个意义外,还能表示哪些意义呢?

  说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H2O除上述3个意义外,还能表示 物质的1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5、讨论:2H与2H2中数字2的含义,2H2这一化学符号表示什么意义呢?

  6、多媒体展示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巩固练习(一):(多媒体展示)

  说明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1、CO2(1、 2、 3、 4、 5、 )

  2、KCl(1、 2、 3、 )

  3、O2(1、 2、 3、 4、)

  4、Cu(1、 2、 3、 4、)

  5、2H2O( )

  (板书)(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多媒体展示思考1中物质分类表,请同学们指出上述化合物分别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分别是多少?

  讨论:这些元素在组成这些化合物时其原子个数比是固定不变的吗?

  说明:研究表明,这些元素在组成这些化合物时其原子个数比是固定不变的。这是元素在相互化合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鉴于此,作了一个规定H(+1)、O(-2

化学教学计划 篇9

  一、根据学情,确立目标

  基本学情:本届高三共有12个理科班。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由于高一课时少,导致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两本书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掌握得差,对物质的性质基本上没有什么记忆了,而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占有重要比例。高二基本已完成教学内容,高三一开学就进入第一轮复习。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使学生更扎实、更系统地掌握知识。要做到这些,一是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二是要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及出题特点及归律,三是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复习目标:帮*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讨论、总结,初步让学生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

  二、复习策略

  1、加强高考信息的收集、分析、交流

  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重视对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比较;定期查阅各种专业杂志,还可上网查阅;加强与专业科、其他年级及兄弟学校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积极参加备科小组和课组教研活动,认真研习,并结合学校实际贯彻执行。

  2、紧握课本,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衍生而来,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最终落脚点还是课本,所以切不可舍本求末,重教辅轻教材。

  高考备考复习一定要依托于课本,降低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建立知识网络,脚踏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考纲中每个知识要认真落实,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16条):

  (1)化学计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

  (2)电解质溶液(pH、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

  (3)氧化还原原理及其应用(电化学)

  (4)典型的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钠、铝、铁)

  (5)典型的非金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氯、硫、氮、硅)

  (6)原子结构

  (7)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化学键

  (8)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

  (9)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0)同分异构

  (11)烃及其衍生物

  (12)糖类、蛋白质、油酯

  (13)有机合成材料

  (14)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

  (15)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制备

  (16)化学实验设计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

  3、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注重语言描述的准确性、规范性、科学性、完整性,确保基础知识不丢分。

  4、优化复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直以来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在复习阶段如何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般按课本章节复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复习要详细具体,因为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

  对元素化合物综合复习,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顺序复习,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顺序复习。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性质(先共性,再特性)→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宜粗不宜细。有机物不按节复习,按块复习,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

  5、开展“三清”运动,要求学生人人有纠错本,搞好知识落实。

  “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实现“三清”的先决条件是给学生适当的学习内容,适量作业题量和一定的完成时间;“三清”运动的关键是学生要及时自觉地进行归纳、提升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因此,教师要在诊断学生学情上下功夫,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任务,教研组要督促检查评价。要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反复运用“错误”纠错,直到由不会变会。高三化学组要继续搞好章节过关练习题,要把知识落实做为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环节进行检查。

【关于化学教学计划九篇】相关文章:

1.关于化学教学计划3篇

2.化学教学计划

3.化学教学计划

4.化学教学计划

5.关于化学教学计划合集八篇

6.关于化学教学计划七篇

7.关于化学教学计划集合八篇

8.关于化学教学计划汇总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