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教学计划>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3-10-20 19:02:0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二、教学措施

  1.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2.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3.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5.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算法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课时安排

  (一)数据收集整理(3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图形的运动(一)(4课时)

  剪一剪 …………………………………………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五)混合运算……………………………………(8课时)

  (六)有余数的除法……………………………………(8课时)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4课时)

  (八)克和千克……………………………………(4课时)

  (九)找规律……………………………………(4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教材简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克或者是千克做单位”,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还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择“从市场买回的苹果、鸡蛋和鱼的质量”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明确要知道物体的质量要用称来称一称,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教材一是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第二是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例如: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然后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称,实际练习读秤、弹簧秤等常用的树枝,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重量观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突破方法: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可以借助硬币、一袋食盐、1个鸡蛋等日常用品,让学生猜一猜,掂一掂,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种,再让学生说出大约1千克的物体,帮助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在学生明确了“要知道物品的重量,就要用秤称”和认识了各类的称之后,重点放手让学生称量生活各种常见的物品,掌握称量方法并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

  在学生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高先估测在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到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培养估测能力。

  教学时间

  本单元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4、师:究竟怎么样知道一个物品有多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主题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先让学生自己调查,然后全班交流,对不同的意见教师解释。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交流时说明道理。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交流时说明具体做法。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6题

  先让学生同组之间学生交流猜测,交流时重点说一说道理。教师解释偏差范围。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二(1)和二(2)两个班的数学。大部分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后,已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能同桌合作学习,及时上交作业,检查和订正作业的习惯也逐渐养成,个别后进生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但还有个别孩子学习自主性不强,有依赖家长的倾向。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发言不积极,回答问题声音不够响亮。总体来说,二(2)班后进生较多,这些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信心,知识欠账多,学习习惯较不好,上课注意力也不易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本学期继续和家长密切配合,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起他们逐步赶上其他的同学。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加、减法计算方面,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等等。

  解决问题是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包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和认识"锐角和钝角"等内容。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进行最简单的图形平移,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一册教材也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创设安全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6.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7.后进生转化措施:

  (1)明确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毛病,跟孩子做好沟通,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2)用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后进生,教学内容安排难易得当,既能发展成绩好的学生又能照顾后进生。

  (3)用科学的学习技能指导后进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及时反馈、检察,提高效率。

  (4)用"因人而异"的作业训练后进生,尽量考虑学生做作业时的差异,设计不同的题型。

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班级学生情况简析:

  本学期我继续二年级数学教学。经过了一年半的学习,这个班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比较良好,大部分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认真,对他们继续学习数学是个有利条件。但个别学生观察能力、审题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失误多,而且不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不善于独立思考,有一定的依赖心理。比如:周慧同学、杜燕同学、王保龙同学等。

  二、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领域:

  【认数方面】:千以内数的认识

  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有助于数感的培养

  【运算方面】:有余数的除法、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结合表内乘除法有利于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也为学习笔算除法打好基础。在两位数加减和认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的加减。具备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基础(表内乘除法、三位数的认识)。已经学会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有解决简单两步实际问题的生活经验。

  2、空间与图形领域

  【确定位置】(确定物体的方位、简单的路线图):通过对物体方位和简单路线的判断和表述,发展空间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测量方面】:认识分米和毫米。这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初步形成了长度的观念的基础上安排的。感受长度量的实际意义并加强测量的.实践性。

  【图形的认识方面】:认识角和直角。这是在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认识角和直角是进一步学习图形特征的基础。

  3、统计与概率领域

  【数据统计方面】:简单的统计表、不同分类进行统计。在学生初步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学习用简单的统计表表达数据。让学生体会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分类统计数据。

  三、教学总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①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②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百位和千位,理解三位数的意义,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应用数概念和口算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会对加、减计算进行验算。

  ④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⑤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感受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形状。

  ⑥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已经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继续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线路图。

  ⑦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辨认锐角与钝角。

  ⑧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测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学会对比较熟悉的事情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收集整理表格,获得有意义的信息。

  ⑩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表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预测。

  2、数学思考方面:

  ①运用千以内的数、已经掌握的运算或简单的图表描述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认识一些比较简单的规律,在这些活动中继续发展数感、符号感和抽象思维。

  ②通过观察物体和观察生活环境丰富对图形和现实空间的认识,继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③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参与收集有意义的信息并适当归类整理等活动,体验活动的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继续发展统计观念。

  ④为解决问题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继续发展推理能力,学习有条理地、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思考。

  3、解决问题方面:

  ①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日常社会货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②初步具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极地通过各种思维活动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解决问题往往有不同的方法。

  ③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习反思和评价。

  ④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体会合作的益处,增强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①从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初步具有愿意接近数学的态度,学习数学的愿望,学好数学的信息。

  ②经历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体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学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3、掌握加法的笔算法则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万以内的加法笔算和百以内的加法口算。掌握用调换加数位置验算加法的方法,初步具有验算的习惯。

  4、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厘米、毫米和质量单位克,掌握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化聚。

  5、直观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六认真工作,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工作、

  2、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课后及时辅导。

  3、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4、让学生学得主动、在课堂中建立帮困小组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5、定时进行家访,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方向:

  (1)提优:在本册教材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带有思考性的奥数类的数学知识。

  途径和方法:尽量每周出一、两道思考练习题,让他们先独立思考再交流,放学后集中辅导。

  (2)补差:有余数的除法;认识10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计算,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途径和方法:课堂上能优先提问,练习有层次性,课后个别辅导,放学后集中辅导,班内建立优帮差小组,努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提高。

  奋斗目标: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争取将及格率提高到100%,优秀率8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12-3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30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7-13

二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3-10

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05

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1-24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1-18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4-04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反思01-02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