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教学计划>幼儿园中班学科教学计划

幼儿园中班学科教学计划

时间:2024-09-25 17:15:4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学科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学科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学科教学计划

幼儿园中班学科教学计划1

  一、敢于动手, 从身边的常见科学现象着手

  与幼儿最密切相关的就是他的一日生活, 因此, 幼儿的科学教育必须从幼儿身边的常见的事物着手, 让幼儿感到亲切、自然, 而不是遥不可及、莫名其妙的各种科学原理。中班的幼儿好奇好新好问, 具有发现求知的心理基础, 这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有利条件。例如, 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 教师让幼儿开展“说发现”的活动, 利用一日生活的散步, 课间等环节, 鼓励幼儿自由地向教师报告自己的“发现”:春天, 幼儿发现草地上长出新芽;夏天, 幼儿发现天气闷热;在种植园地, 幼儿发现地里有蚯蚓的地方泥土又细又松等等诸如此类。通过这种方式, 幼儿观察积极性提高了, 发现的现象就十分丰富, 有了这样精彩的发现, 就更加能激发幼儿动手的欲望。科学发现变得常见, 那么动手操作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二、乐于动手, 提供丰富、适宜的可操作的材料

  科学活动的要素就是幼儿的操作材料,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 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 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 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 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 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例如, 在“奇妙的声音”主题教育活动中, 教师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播放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铃声、说话声、早操声等进行引题, 让幼儿运用听觉感知进行“听声音说话”来激发幼儿对幼儿园各种声音现场的兴趣, 继而启发幼儿回忆讲述并模拟自己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如:鸟叫声、水声、雷声等等, 来丰富幼儿对“声音”的认知。接着投放大量可操作的材料, 玩听声游戏, 如在玻璃瓶、塑料罐、金属罐中分别装上水、沙、小石子、小铁片等, 然后盖紧盖子, 幼儿自己使劲摇晃。采用自主游戏的方式听辨声音, 从中发现声音与“振动”的关系。接着教师进行“声音与振动”的科学小实验演示, 进一步理解声音是怎么发出的。最后, 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声音“乐器”, 激发幼儿自娱自乐的情趣, 体验各种声响带来的愉快享受。这样的环节设置有利于幼儿的表达能力、听声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 同时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善于动手, 巧用各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索和总结

  1. 巧用科学记录表。

  各科学活动区内的活动内容必须有精心的设计, 让幼儿多思路、多形式去观察、探索。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常看到教师请幼儿口头描述自己看到的实验现象, 一个讲的不全, 就请另外的幼儿补充, 一个接着一个, 直到讲得教师满意为止。教师对幼儿发言的来源、对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直接证据, 不加关注, 科学缺失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证据的记录。教师忽视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记录, 不仅不利于幼儿对当前科学知识的掌握, 更不利于幼儿学习科学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而影响了幼儿科学发现和探索的兴趣。

  2. 重视团队合作。

  在科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多人、小组和集体的力量, 共同完成探索过程和总结结论。通过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 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如, 中班科学活动《水的溶解》, 教师以4名幼儿为一组, 共同完成实验过程和记录过程。教师提供给每组幼儿水、糖、盐水等材料, 要求每组幼儿通过实验完成“水的溶解”记录表。活动中, 同伴间的互助行为无形中帮助了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在进行科学结果谈论时, 能力强的幼儿就能说出“把糖放进水中, 搅拌一下, 糖就不见了, 而水变甜了, 所以糖是可以溶解的。”这样的思维和完整语言表达, 更有助于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促进。动动手可以让许多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看得见, 摸得着”, 让幼儿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科学知识, 并能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去。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社会所需的人才, 不仅要善于学习已有的现代科学技术, 更需要善于探索和发现的创新人才。对于中班幼儿的科学教育而言, 让他们“动起来”学科学, “动动手”学科学是十分必要的。幼儿能乐于动手、快乐学习, 科学不再成为幼儿的负担, 才是真正地在幼儿的心中萌芽。

幼儿园中班学科教学计划2

  中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必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 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伙伴沟通探索实践过程及结果。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多数孩子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纪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全和精确的语言沟通观看到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重要进行幼儿操作习惯、沟通习惯的培养。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8以内数的意义,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长短与高矮知识。

  二、幼儿分析

  情况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中观察、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6、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自然环境来观察。

  四、内容

  1、能自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懂得四季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点,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沟通观看结果。

  4、懂得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能自动、专心地进行科学操作活动,并在老师指引下,关注周围生活中物体量、形状、地位的改变,能依据物体的特点分类。

  五、具体方法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看、操作、发现问题、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应用合适的指引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在指引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才能。通过用眼睛观看事物,能应用视觉感受颜色的改变,提升幼儿的观看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应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指引幼儿认识水果与干果、食物的变质水等,通过看故事等懂得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看社会环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到途径探索事物。

幼儿园中班学科教学计划3

  活动目标

  1、知道有什么可以和朋友说话,保持愉快的心情。

  2、了解倾诉是一种让别人知道自己让人快乐的方式。

  活动准备

  课件-照片:不合群儿童

  活动过程

  首先,了解遇到快乐或不快乐的事情等各种情况都可以向别人倾诉。

  1、孩子们转移自己的经验,为哭泣的孩子想办法。

  展示图片:哭泣的孩子:哭泣的孩子

  你看,这张照片上有谁?他怎么了?

  请孩子想办法,怎样才能让他不哭呢?”

  2、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想出各种方法来帮助图片中的孩子。

  3、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自己的情感经历,知道不开心的事情,把它放在心里很难过,而且也很容易生病。

  知道倾诉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倾诉的人也可以是不同的。

  总结:你可以把自己的快乐、不快乐、悲伤、快乐等等

  告诉别人很多事情。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朋友,老师,告诉你想告诉的人。

  这样你就可以了解你,帮助你,分享你的快乐,或者帮助你解决问题。

  2、尽量与同龄人交谈,体验交谈和倾听的感受。

  1、现在请每个孩子找个朋友,也可以是老师,互相说一些你想说的.话。

  (让孩子们试着说话,体验与他人交流的乐趣。)

  2、你现在有什么感觉?说的人有什么感觉,听的人有什么感觉?

  小结:大家认真说,认真听,跟同伴讲自己心中的事。

  以后心里有什么东西可以想孩子说,可以对老师说。

【幼儿园中班学科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06-28

学科教学计划05-20

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计划06-20

[必备]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07-06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计划02-16

美术学科教学计划01-04

体育学科教学计划01-07

音乐学科教学计划12-12

综合学科教学计划02-02

英语学科教学计划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