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时间:2025-02-24 10:00:51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精选】教学计划汇编五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计划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教学计划汇编五篇

教学计划 篇1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时间虽短但是计划仍然很重要,它是我们工作取胜的保证。本届学生有着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基础薄弱;二是学习主动性差。要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必须要想办法战胜这两点不足。首先简要回顾一下上次的考试情况。

  上次考试的试题是和郑州联考的,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选择题得分不理想。

  2、审题不清,粗心大意,有些可以得分的题目,由于没看清题目要求而做错。

  3、书写不够工整,卷面不整洁,答主观题没分要点。

  4、缺乏学科内综合卷的应试经验,答题时间分配不当,尤其是主观题,前面的题目答很详细,而后面却没时间答。

  针对以上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认真研读考纲,明确考点,把握考试方向。

  认真研究考纲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考查的知识范围、考试的基本题型及要求;分析考点,明确每个考点的本质,了解考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构建网络。

  首先,立足教材,认真梳理知识,狠抓基础知识的掌握。以本为本,坚决、踏实地抓好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经常以提问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回答不好的同学要求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去掌握。

  其次,要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时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重视网络化复习,注重学科内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联系和综合。网络化复习从纵横两角度双向展开。

  3、关注热点,联系实际,提高能力。

  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弄清来龙去脉,了解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何发展,注意解决对策,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4、强化训练,精选试题,提高水平。

  在高考的最后阶段的复习过程当中,结合近几年来文综测试反映较好的试题,进行思维过程的训练,熟悉高考文综试题的命题思路,领悟试题的设计立意、设问角度、答案组织等关键环节。通过练习查漏补缺,掌握答题规律、技巧,提高应试能力。每次的习题要经过筛选,练习要练,也要讲评,而且要讲得精,评得透,做到举一反三。

  5、加强对学生答题的训练,提高应试水平。

  在练习的过程当中,要注意答题技巧,答题规律的把握,同时要训练学生答题的格式,书写,答主观题要做到术语化、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以增加非智力因素得分。

教学计划 篇2

  尽管播音与主持特长学生不多,但仍需要认真做好教学计划,只要落实好每个教学计划的实施,播音与主持艺术特长生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一、教学内容

  1、吐字发声训练;(练声、喊嗓

  2、普通话语音训练;(声母发音、韵母发音、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3、普通话音节训练;(声母、韵母、声调、.体认读、语流音变、轻声、儿化、变调、啊、不、一的音变)

  4、准备朗读稿件作分析;(学习朗读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指出方言语调,从字词纠正)

  5、联考与加试的内容和形式分析;

  6、新闻稿件播送的方法及注意事项;(20篇新闻稿件练习指导)

  7、诗歌、寓言故事、散文、小说朗读的要领与方法;(诗歌15首、寓言故事7篇、散文14篇、小说3篇练习指导)

  8、如何选择自备稿件;

  9、如何使用“总分总”构思即兴评述;(通过一句话命题100套、新闻背景命题26套、漫画命题28套,展开即兴评述题分析演练)

  10、模拟主持栏目;(著名栏目欣赏、如何设计栏目、根据指定材料改编主持小栏目、创编栏目稿件)

  11、主持人上镜的状态表情;(镜头前的状态、与镜头交流的方法、娱乐主持人的肢体语言运用、面部表情、眼神、微笑、口型)

  12、主持人的形体、服装服饰与化妆;

  13、综合把关,冲刺训练;

  14、模拟考试;

  二、教学用书

  付程:《播音与主持专业高考面试指南与示范录音》,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白龙:《播音与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曾致杨莉:《广播影视强化训练高考冲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王晖唐健雄:《河北省普通话训练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

  三、联考分析

  20xx年我省播音与主持专业高考分值满分为200分,20xx年基本不会变。其中形象、语言及音色70分、自备作品40分、指定作品40分、话题评述50分。预计20xx年我省播音与主持专业录取控制线,本科三批150分,本科提前批160分以上、专科120分以上。预计播音主持考生文化课控制线,本科基本控制在350分以上,专科基本控制在240分以上。

  播音与主持专业高考录取方法是:专业合格,按文化成绩上线择优录取。

  20xx年我省的播音与主持专业高考大约仍在1月份进行。

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我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齐心协力,落实好学校制定给我的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科研的同时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水平测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九年级113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学生的层次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工作中要在教学进度以及知识难点上要有提升,并且要培养出能参加竞赛的同学。而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中要以抓基础,教方法,教规律,多学多练一定让同学们的化学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为水平测试全面胜利扫清障碍。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具体目标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通过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及掌握,为将来的高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5)精心组织每次单元测验、考试

  化学知识的学习也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基础的理论知识如概念、定义、元

  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需多次的记忆,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每一次的周测,月考等考试中要注意这方面的考察,并让学生们一个个过关。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9.1~9.10)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三周(9.13~9.17):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设计实验)、单元测试。

  第四周(9.20~9.24):空气、氧气。

  第五周(9.27~9.30):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六周(10.1~10.7):国庆放假

  第七周(10.9~10.13)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净化。

  第八周(10.16~10.20):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体、单元测试。

  第九周(10.23~10.27):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

  第十周(10.30~11.4):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一周(11.29~11.4):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二周(11.5~11.11):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十三周(11.12~11.18):。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第十四周(11.19~11.25):。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1.26~11.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3~12.9):。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第十七周(12.10~12.16):。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

  第十八周(12.17~12.23):金属材料金属化学性质

  第十九周(12.24~12.30):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单元测试

  第二十周、第二十一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二周:期末考试

教学计划 篇4

  教材简析:

  《孙权劝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个名人单元。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是学生所务必体会的重要方面。

  教学目标 :

  [知识和能力]

  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朗读、翻译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启发学生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三国相关视频资料)

  (看一段视频,解一段历史)

  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乱世出英豪。三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可谓水火不容。然而,曹操又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称赞。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孙权劝学》。

  (多媒体显示课题)

  (板书课题)

  二、背景简介

  1、提问:《孙权劝学》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有谁能谈一谈有关《资治通鉴》的知识吗?

  (指名介绍)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2、教师明确作家、作品(多媒体显示图片、文字资料)

  三、一读 ----- 读通课文

  1、读准字音 (多媒体显示需注意读音的字词)

  请一生明确读音,全班齐读。

  2、请一生试着朗读课文。

  3、听课文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4、全班齐读。

  四、二读 ----- 读懂课文

  1、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己解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

  3、提出疑难字词,全班互助解决。

  4、多媒体显示重点词句,指名翻译。

  5、全班齐读。

  五、三读 ----- 读出语气和感情

  1、多媒体显示图片及孙权的谈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语气肯定,语重心长,现身说教。

  (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2、多媒体显示图片及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鲁肃:惊讶、赞叹。吕蒙:自豪、自得。

  (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3、教师顺势抛出问题: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吕蒙、鲁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点评、肯定。

  4、在上述基础上,要求学生当场表演孙权与吕蒙、吕蒙与鲁肃的对话,再现当时情境。

  5、全班齐读。

  六、延伸拓展

  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七、结束语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挺立在时代的潮头。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板书设计 :

  孙权劝学

  孙权 → 劝 → 吕蒙 ← 赞 ← 鲁肃

  (语重心长) (自豪、自得) (惊讶、赞叹)

  关爱部下 虚心接受意见 爱 才

  好 学 勤学、刻苦 敬 才

  善 劝

教学计划 篇5

  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列举超声的应用实例。”本节知识是学生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之后,探究学习声的利用。声现象在实际中丰富多彩,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活中声的利用的例子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声的利用的现象已经很熟悉,只不过不知道它们分别是利用的声的哪些作用。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分辨出哪些生活现象是属于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哪些现象是声传递能量的例子。并且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更多生活中声的利用的现象。教师在讲解中可以对声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情况进行分类,可以按照课本分为“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两类,也可按照声音在医疗、工业、军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利用分类,然后根据分类进行总结性的讲解,在讲解中应对学生遗漏的例子进行补充。

  本节的设计通过声音、视频、图片、投影、实验和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等手段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物理的兴趣。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感知或查阅资料了解利用声的实例,另一方面,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搞利用声音的小发明。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日常生活、现代技术中声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并获得社会生活中有关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 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及难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视频资源、多媒体设备、盆或碗、气球、扎有橡皮膜的塑料瓶、蜡烛、火柴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1948年,一艘名为“乌兰格梅奇号”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突然遇到海上风暴,当救助人员赶到时,船上所有人员都莫明其妙地死了。后经科学家们调查,才发现造成这场海难的罪魁是风暴与海面惊涛引起的次声波。

  20xx年4月28日,至少有400只海豚的尸体被海水冲到了坦桑尼亚东北部桑给巴尔岛北岸海滩边。专家们怀疑是美军潜艇发出的声呐导致了海豚的大面积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潜水艇击沉了协约国大量战舰、船只,几乎中断了横跨大西洋的海上运输线。当时潜水艇潜在水下,看不见,摸不着,一时横行无敌。于是利用水声设备搜寻潜艇和水雷就成了关键。法国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等人研究并造出了第一部主动式声呐,1918年在地中海首次接收到2~3 km以外的潜艇回波。这种声呐可以向水中发射 各种形式的声信号,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标时产生反射回波,接收回来后进行信号分析、处理,除掉干扰,从而显示出目标所在的方位和距离。

  学生思考问题:海上风暴引起的次声波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危害?人类为什么不能事先预知并躲避灾难?声呐为什么会导致海豚的死亡?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几种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声波识别 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

  学生欣赏并交流讨论,自然界中的声现象非常多,声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的应用,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

  推进新课

  一、声与信息

  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说明了人们可以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对这些例子 ,可以分类吗?按怎样的依据来分好?

  1.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轰隆隆的雷声——预示下雨

  听诊器听心跳声——诊断心脏的情况

  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

  汽车修理师听汽车 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

  小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次声波传递信息

  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

  次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

  答案:能 海啸、地震、火山喷发。

  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这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

  【课件展示】 介绍20xx年海啸死亡人数和其强大的'破坏力。

  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xx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在印度夺去约10 000人性命,斯里兰卡40 000余人遇难,而印尼的死伤人数为23万人之多。这可能是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可是,大多数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要比风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风暴的“预告”,迅速采取躲避措施。

  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 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使人们能够提前知道将到来的风暴,并做好相应的准备。现广泛运用于航海事业。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收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3.超声波传递信息

  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

  (1)蝙蝠是怎么确认目标的?它采用的方法叫做什么?

  (2)受蝙蝠的启发,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主要应用在什么方面?

  归纳总结:(1)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2)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人们利用这个现象研制了声呐。

  讨论:根据声呐测海底深度需测哪些量?

  a.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

  b.声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时间t。

  c.计算公式:s=12vt。

  (3)应用: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探测敌方潜艇等。

  思考问题:“B超”是利用什么获得人体内部疾病信息的?

  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医生――→超声波病人――→反射波信息显示屏

  交流讨论: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计划05-28

德育教学计划|职中德育教学计划05-17

《雷雨》教学计划11-06

地理教学计划10-11

小学教学计划07-29

中班教学计划01-10

生物教学计划11-20

音乐教学计划12-20

教学计划反思10-24

美术教学计划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