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记叙文>葡萄记叙文

葡萄记叙文

时间:2024-10-25 11:53:00 记叙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葡萄记叙文

  相信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法的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的文体。如何写记叙文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葡萄记叙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葡萄记叙文

葡萄记叙文1

  我的童年是多滋多彩的,酸甜苦辣样样都有。每当想起那年夏天我吃黄连果的那件事情,我总会捧腹大笑。而那黄连果的味道,仿佛还在嘴边。

  那一个异常炎热的酷暑,我住在外婆家。火红的太阳像个大火球,贪婪地舔食着大地。我穿着短袖短裙,坐在树荫下的小板凳上,一手拿冰棍儿,一手扇扇子,小狗托托在我脚边,热得直吐舌头。我全身是汗,衣服湿透了,紧紧地粘在身上,可难受了。

  突然,“嘎吱”一声,门开了,妈妈回来了,背后还藏着一袋什么东西:“猜猜我给你带了什么回来?”妈妈问。我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抢过袋子一看。啊,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绿莹莹的东西展开在我眼前,葡萄!我立刻伸手去拿。可就在这时,妈妈抓住了我的手:“你还没洗过手,这样吃多不卫生啊,快去洗手!”我立刻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洗手间,飞快地洗完手,又冲了回去,抓起袋子,跑进树荫下,美美地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袋子里的葡萄就被我一扫而光了,我还没吃够呢,就又去问妈妈要,可妈妈却说,水果店里已经没了,那是最后一串了。我只好又在院子里溜达溜达,看看有什么东西好玩的。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一棵树,树上的果子一颗颗晶莹剔透,绿莹莹的“葡萄!”我大叫,连忙摘下一颗“葡萄”就往嘴里塞。

  我的牙齿碰到“葡萄”的一瞬间,汁水“蜂拥而上”,顿时充满了我的嘴巴。“呸呸呸!”,我把那“葡萄”吐了出来,这“葡萄”又辣又涩,难吃极了。我难受地哇哇大哭,还在地上打着滚儿,我的味觉都快失灵了。外婆和妈妈闻声赶来,她们一看地上的“葡萄”就全明白了。外婆给我端来一杯热水,我一口气喝了下去,可是却更辣了,外婆又端来一杯凉水,我才好了些。妈妈笑着说:“这是黄连,不是葡萄,你个小馋猫!黄连是一颗一颗长在树上的,而葡萄是一串一串的挂在藤上的。”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随便吃“葡萄”了。

葡萄记叙文2

  今天我特别兴奋,因为早上王阿姨打电话过来,请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妹妹明天去她们家摘葡萄,我们还听说她们家的葡萄很甜,非常好吃!

  第二天,我们出发了。一下车,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奔向王阿姨家,我们走在农村的田埂上,一边享受着农村里的新鲜空气,一边观赏着路边的美景。我们没一会儿就到了王阿姨家,阿姨在桌上放着一盘盘葡萄,我急忙摘下了一颗来品尝,真甜啊!这些葡萄让人百吃不厌,但我还是一心想要自己去摘葡萄,王阿姨看懂了我的心思,说:“好,我们去摘葡萄吧!”“耶”我们尖叫一声,冲出去,我们一行人走到后院,我叫了起来:哇,好漂亮啊!”紫莹莹的`葡萄好像一串串珍珠,在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我和妹妹二话不说,连忙钻了进去,掂起脚尖,想把葡萄摘下来,这时王阿姨跑过来说:“葡萄摘不下来,要用剪刀剪的。”说着给我们每人一把剪刀,我想:原来摘葡萄还有窍门。我一只手拿着葡萄一只手拿着剪刀对着根部一剪,只听见“咔嚓”一声,一串葡萄就落在我的手中,我吃了一颗,“恩”又甜又好吃,还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最好吃。

  过了一会儿,妈妈说:“我们该回家了,”,大家抱着自己摘的葡萄满载而归。

葡萄记叙文3

  夏日的七月,蓝蓝的天空中悬着火球似的太阳,让人望而生畏。但是想到那美丽诱人的葡萄,怎么也阻挡不了我们去摘葡萄的脚步。我们一家和叔叔阿姨一起去“葡萄王国”——上虞盖北摘葡萄。一路上,我一会儿哼哼歌曲,一会儿说说笑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一到上虞,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充满丰收景象的葡萄园。一眼望去,那连绵不断的'葡萄架像一块块巨大的绿色毛毯。走进大篷的大门,我们就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啊!这难道是葡萄园吗?不,这简直是人间仙镜。瞧!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密密麻麻地挂在又细又长的葡萄藤上,好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葡萄有绿色的、红的、紫色的,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看着招人喜爱的葡萄,我垂涎欲滴,忍不住摘了几颗葡萄品尝起来,葡萄酸甜可口,吃了还想吃……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把剪刀和一只纸箱,情不自禁地哼着歌麻利地剪起来。我小心翼翼地左边剪一串,右边剪一串,红的剪一串,绿的剪一串。不一会儿,我的纸箱里装满了“红宝石”、“绿宝石”。叔叔和阿姨也边剪边笑,十分热闹,我拿起照相机,“咔嚓”“咔嚓”拍下了那动人而又愉快的场面。

  时间过得真快,太阳悄悄地爬上了我们的头顶,我们离开了葡萄园。回家的路上,看着那一串串亮鲜鲜、晶莹莹的葡萄,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葡萄记叙文4

  严冬在不知不觉间悄悄地溜走了,春姑娘轻盈地来到我们身边。家门口的那棵葡萄树也不知道能否被春姑娘唤醒。这个冬天,几场鹅毛般的大雪降临到了那棵可能已被人们遗忘的葡萄树上,让它的枝干看上去犹如一条条银色的绸带,又如同一个洁白、艺术的塑像……

  大概已经被冻死了,往年的葡萄藤在地底下温暖地卧着,等待着来年温暖的春天;可是今年——你瞧!地下的小草都已经钻出它们可爱的脑袋,等待着春风的.抚摩和春雨的滋润。而门前的这棵葡萄树竟一点动静也没有了。但我并没有对它失去希望,我给它浇了一些水,愿它能坚持自己的生命,再次坚强地成长起来,长出那玛瑙一般的酸甜可口的大葡萄。

  可是几天过后,它还是没有长出那小榆钱般的小叶子,我失望了,随手折断一根细枝,呀!它已经不再干枯了,它绿了,有希望了,我等待着它发芽。一个星期的光阴又溜走了,大树小树也都发芽了,可是饱经风霜的它仍然无动于衷,难道大自然真的要将它抛弃,我的希望又几乎全部消失了。

  快半个月了,其他的葡萄树的叶子已有巴掌大了,也不知你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奄奄一息了。

  下午我和爸爸出来散步,忽然发现葡萄架子上有了几点绿色,便过去看了看。太好了,我不禁叫出声来,瞧那一片片挤着拥着要走向阳光的葡萄叶,虽然很小,但它凭借顽强的精神已经把威风一时的严冬打败了呀!

  瞧,多美多嫩的一片片叶子,点缀在那棵曾经饱受严寒,至今还未恢复的葡萄树上。它们是那么的美丽,是那么的耀眼。夕阳的余辉照在它们身上,就像披了一层永不脱落的金纱。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看到了那株葡萄树已经郁郁葱葱,翠色欲滴,仿佛看到了它在开花,它在结果……

葡萄记叙文5

  你知道葡萄是怎样成熟的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春天,葡萄开始发芽,等叶子长到榆钱大小的时候,葡萄才长得和蚕卵一样。那一串串小葡萄从叶柄里冒出来,多可爱呀!

  过了几个月,叶子长成手掌一样大。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的`凉棚。这时的葡萄已经有豌逗那么大了,就像一串串珍珠。

  又过了几个月,葡萄成熟了,这时的葡萄已经有桂圆一样大了,呈现出深紫色,味道甜甜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一次,妈妈买回一些葡萄,妈妈把它洗干净,盛在碗里端给我吃,我拿起一颗又大紫的葡萄,仔细端详起来:只见这颗葡萄晶莹剔透暗,紫里透着黑,黑里透着紫。近看,葡萄像一块紫色的宝石,远看,好像一颗紫色的弹珠。

  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那露出的果肉青绿青绿的,我吃着鲜嫩的果肉,感到甜甜的味道里夹着一丝丝酸真好吃!

  听妈妈说,葡萄维生素含量高,用处也很多,可以加工成很多食品......

  葡萄既好吃,营养价值又高,我真是越来越爱吃葡萄了!

葡萄记叙文6

  “宝贝,快起床,帮妈妈的忙!”

  周末,当我还在睡梦中,妈妈叫醒我。我揉着惺忪的双眼,走进客厅。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哇!紫色的葡萄,一串一串,不过,不是长在葡萄园里,而是放在我家的客厅里。桌子上堆满了葡萄,茶几上摆满了葡萄,地板上的盆子里,也放满了葡萄,葡萄简直就快要把客厅“淹没”了!

  看着满客厅的葡萄,我心里有点发愁,这么多的`葡萄,不会都要吃完吧?我好奇极了:“妈妈,这些葡萄,真多呀,怎么吃得了?”妈妈笑呵呵地说:“傻孩子,这么多葡萄肯定不是这样拿来吃。我告诉你吧,这些葡萄是用来酿酒的!”听完妈妈的话,我豁然开朗。

  “妈妈,葡萄酒怎么酿呢?”“孩子,很简单,妈妈教你,你在旁边一学就会。”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妈妈拿起葡萄,先在盆里放满水,再把葡萄一颗一颗摘下来放在水里,重复洗3——4次后,把葡萄沥尽水,接下来就是把葡萄捏碎。

  哦,酿葡萄酒真简单!我学着妈妈的样子,迫不及待地把手伸进盆子里捏葡萄,我一把一把地捏着。葡萄调皮得很,像子弹一样从我手中飞出去。捏碎的葡萄,多乖巧,在我手心躺着,像软软的海绵。不一会,盆子里装满了紫色的葡萄汁,好像一面紫色的镜子。

  看着这些晶莹剔透的葡萄汁,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呵呵,趁妈妈不注意,我用手蘸了一点葡萄汁来尝尝。啊!又酸又甜,非常爽口。

  我和妈妈把所有的葡萄捏碎后,倒入了准备好的大缸,再把冰糖敲成一小块一小块,轻轻的放入大缸,最后用塑料布把缸密封好。

  “妈妈,妈妈,这样,就可以喝葡萄酒了吗?”妈妈笑着说:“真是个心急得孩子,哪里又这么快!现在这些只是葡萄汁,要酿成酒的话,还必须放半个月左右,葡萄汁发酵后,才是葡萄酒。”

  我眨了眨眼睛,看着密封好的葡萄汁,想着半个月后,可以品尝自己亲自酿造的葡萄酒。但是,亲自酿的葡萄酒是什么味道,是甜的?酸的?还是别的?

  我想着想着,仿佛看到了红色的葡萄美酒,装满了夜光杯……

【葡萄记叙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葡萄的优选08-14

葡萄观察日记05-27

葡萄长在春天02-27

秋天葡萄作文02-29

说课稿《葡萄沟》12-16

葡萄沟说课稿05-15

《葡萄沟》说课稿05-05

葡萄沟教学反思05-26

(精选)葡萄沟教学反思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