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一件事作文汇编六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件事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件事作文 篇1
在我的记忆瓶中有一件令我哭笑不得的事情,那也是我记忆之中最难忘的事请之一。
"小赵,小孟,你们俩去拿校服!"当时我还是二年级。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我和小孟从座位上跳起来,二话不说冲了下楼。
在我们俩面前摆着一个庞然大物,我一惊,嘴巴张得足以塞下一个鸡蛋。哇!这得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才搞定这座小山啊!小孟也瞪大了眼,可他丝毫不怕,他在原地跺了跺脚,在空中挥了挥手,就以一只猛虎般的气势向箱子扑去,我也不甘落后,"一、二、三。"那庞然大物腾空而起飞到了我们的'肩上。"大河向东流呀!"我们俩喊着小号。过了一会儿,我昂首阔步,但耳旁却有一声声粗气,我眉毛一上一下回过头去,只见小孟背着那一只大箱子身轻如燕。
看见此景的我跃跃欲试说:"呵!原来这么轻,给我来试一下。"刚想吹牛的我却被这个一个小箱子打败了,"咚"的一声,我被那重物压成了乌龟,四脚朝天。我皱起眉咬牙切齿想摆脱那个困境,我的心从高崖掉到了低谷。我该叫人帮忙还是不帮呢?都是因为自己太会吹牛了。我的头在四处乱转,手脚被压得动弹不得,从我身旁走过的一个个人都咧开了嘴,还眉毛上扬,我的脸红得能比得上熟透的辣椒。
救救我呀!我到底该不该叫人帮忙呀!
一件事作文 篇2
在我人生的脑海中,有许多美好或者令人悲伤的事情。有一件事却使我久久不能从记忆的脑海中抹去那件事。
记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五下午,同学们正在上课。班主任老师叫我把上课外课表现得不好的同学名字登记下来,我照办了,谁知却引来了麻烦。
在上英语课上,我忽然转过头来看着熊粲和刘洋,他们不但不专心听课,还在看漫画书,我急忙又转过身来把他们俩的名字写上。他们一看情势不妙,马上对我哀求说:“何哥,我再也不看了,别写我的名字好吗?”我生气地说:“不行,既然不要我写你的名字,那你先前就不应该看漫画书!”他们气得不想说话。
直到放学,我把纸条交给老师,老师念了他们名字以后说:“罚把25-30课的生字抄写10遍。”走出校门,他们忽然闪到我面前说:“绝交!!既然你狠心,我们也狠心,你凭什么登记我们名字!!”我不以为然地说:“绝交就绝交,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不需要你们这两个饭桶做我的同学!!”他们没有说话,飞快地跑回家去了。
其实在说那句话的时候,我心如刀绞。非常想大哭一场,可是我忍住了。继续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去以后我哭了,眼睛哭红了。你们知道吗?我写你们的名字是为你们好啊,如果不写你们的名字,你们以后就会再犯的啊!你了解我的泪水吗?!!我还希望和你们做好朋友啊!
一件事作文 篇3
明天爸爸就要带我去苏州玩,今晚我高兴的已经睡不着了。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好像在烙饼。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透,我们就出发了。一路上爸爸给我讲了苏州的概况。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它的历史可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说起苏州城市的特色,基本可以,概况括为“三位一体”,即:古城、水乡、园林城市,因而自古以来就有“东方威尼斯,秀甲江南园”的美誉。它的主要景点有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留园,清代的怡园、耦园、鹤园、环秀山庄、虎丘,寒山寺、天平山、灵岩山等……
正说着,苏州已经到了,我们的第一站是虎丘。“七里山堂到虎丘”。经过热闹的山塘街我们来到虎丘的山门海涌桥。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景区方圆230来亩,最高处海拔仅34米。然而,在这里大大小小分布着50多个景观呢!
进入山门,正前方的那座虎丘塔已经进入我们的眼帘,那就是虎尾了。刚才走过的山门就是虎头,门口的两口古井是虎的双眼,左右对称的八字护墙是双耳,临山塘河的石阶是牙齿,隔岸的照壁是嘴唇,再往前面的断梁殿是咽喉,整座山就像虎身……
踏上山道,进入景区我们游览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景点。这条长约数十米的山道,点缀着憨憨泉、试剑石、枕头思、仙桃石以及真娘墓等名胜古迹,着你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穿过一个圆洞门,我们来到了虎丘最美丽的地方——剑池。这里四周石壁合抱,有一种形式奇险,气象萧森的感觉。狭长形的水池,南稍宽而北微窄,状如宝剑,池水清澈甘冽,唐朝时曾被品为“天下第五泉”。峭壁前,有摩崖石刻“风壑云泉”4字,右壁上有“剑池”两个篆体大字,相传是书圣王羲之的笔迹。
过双桥往西,再经雪浪亭北上,来到虎丘塔前。只见虎丘雄踞塔园中央,塔身显得有点苍老班驳,但依然矫健挺拔,姿色迷人。众所周知,意大利有座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虎丘塔要比比萨斜塔早建400多年,所以虎丘塔有被称为“东方斜塔”。
不知不觉一天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在车上我想虎丘不但有山的风骨,也有水的柔姿。最后,我想借用古人的两句诗来评价我们今天的虎丘之行:平生游览遍天下,游之不厌惟虎丘。
一件事作文 篇4
星期天早上,我准备为妈妈做一个荷包蛋。因为今天是母亲节,我想为妈妈做点什么,以表达我对妈妈的爱。
当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时,妈妈害怕油溅出来烫着我,并不同意。我立即说“放心吧,我能行。”妈妈还是不放心,于是,就跟我一起进了厨房做起荷包蛋。我先拿出一个鸡蛋,然后把锅放在灶上,再点火。这时,妈妈说:“你还小,没力气,还是我倒油吧。”妈妈一边倒油一边说:“倒的油要适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倒完油了,妈妈又打开抽油烟机,抽起油烟来。这时锅里的'油冒出热气来,热气在锅里滚来滚去,锅里的油不停地滋滋叫着。我看着害怕,就离油锅远远的。妈妈说:“没事,因为有水,所以才有响声。”该打鸡蛋了,我用右手拿着鸡蛋在锅沿轻轻一磕,鸡蛋中间裂出了一条缝,我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鸡蛋,用力往两边一掰,本想把鸡蛋磕到油中间去,可是我的手刚一接近油面,就感觉热乎乎的,我手一哆嗦,随便就把鸡蛋扔进锅里了。
可能是因为位置太高,有一滴油溅到我的手上,烫得我还挺疼,还有一些蛋清也撒到了锅外。掉到锅里的鸡蛋发出了“滋拉”的响声,原来像水一样的蛋清现在像一朵小白花绽放在油里,白色的花瓣还像吹泡泡一样不断地长大,蛋黄则像个小太阳浮在蛋清里。妈妈说:“赶快拿铲子翻个儿,要不该糊了。”我也顾不上手疼了,赶紧拿起铲子翻个儿。可是没翻好,圆片状的鸡蛋成了鸡蛋卷,我用铲子轻轻拍了拍,鸡蛋又变平了。一会,鸡蛋飘出香味,我就把这个荷包蛋盛在碗里,请妈妈品尝。妈妈说:“好吃,就是没有盐味。”原来,我一时慌乱,忘了放盐了。
我对妈妈说:“做荷包蛋真麻烦。”妈妈说:“我每天给你做饭都是这样的。”我觉得妈妈真辛苦啊!
一件事作文 篇5
今天我们上品社课时,知道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1999年10月的一天,贵州省麻岭风景区的缆车上36人正观看着车外“春天的气息“。突然,缆车停了下来。婴儿哭了起来,大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便去查看。没想道吊缆车的绳索已经“奄奄一息“了,惊慌失措的人们像发了疯似的向外大声呼救。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缆车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有的说:“上面还有孩子呢“。
“是啊,消防队员得得快点来“。一位老者说到……
消防队员终于来了,可他们也不知该从何下手。终于,在几次尝试后,吊缆车的绳索断了。36名乘客有14名遇难了,其中有一对年轻的夫妇死时仍保持着双手高举的姿势。就因为这样,他们的儿子才活了下来。
从这个故事,体现了父母亲的爱爱是最伟大的。
一件事作文 篇6
正如陈省生和黄永玉的人生一般,当一个人为一件事付出一生情感和一辈子努力,他最终的成就,将会超乎想象,达到令人仰止的层面。
一件事,经一生感情滋润,一辈子汗水浇灌,硕果终将展现。
钟情一生,专心专注,硕果累累,缔造传奇。
齐白石,我国著名国画大师。他钟情于画画,并且一画就是一辈子,他是在画,是在用心画,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画。他画画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他对画的钟情贯穿了他的一生,他的生命,只为画画,他画的.虾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尤为出名,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堪称国画一绝。这种种成果源自他对画画的专注。他的一生都在画画,用尽他自己的一生,达到了艺术的巅峰,书写了传奇。
用心一也,勤奋坚持,大师泰斗,书写诗篇。
季羡林,他一生专注于文学创作,即使在医院卧病的6年多的时间里,他也写下了20多万字的《病榻杂记》,他选择了文学之路,并且勤奋学习,努力拼搏,坚持的走下去,从不动摇。正是因为他对文学的献身,最终赢得了“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国宝”三顶桂冠。正是因为一辈子,一件事,他书写了美丽的人生诗篇!
朝三暮四,喜新厌旧,一无所获,徒自悔恨。
一则寓言中讲到:一日,一只猴子上山玩耍,在山脚下,看见了许多美丽的野花,于是它兴高采烈地采了许多,并带着它的们接着玩,在山腰处,它又发现了一片桃树,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于是它将鲜花全部扔掉并摘了桃子接着上山。后来它在前方又发现了一片西瓜地,毫无疑问,猴子又抛弃了桃子选择西瓜,它抱着一个最大的西瓜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于是它又丢掉了西瓜,但最终不但没有不到蝴蝶,西瓜也丢了,结果一无所获,徒自悔恨。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对“专注”有深切的体会,他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的确,很多事有成者都证明了专注是走向成功的一条必由之路。但是专注不是一条道走到黑,不知变通。专注的前提是选准适合自己的目标,这样,坚定地走下去,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拓宽人生的宽度,提高思想的深度。
一件事,用一生情,一辈子去做好它,才能成就绚丽人生。
【一件事作文】相关文章:
一件事的作文08-20
一件事的作文08-20
一件事的作文08-20
一件事的作文08-20
一件事的作文08-20
一件事的作文08-20
一件事的作文08-20
一件事的作文08-20
一件事的作文08-20
一件事的作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