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记叙文>记叙文作文

记叙文作文

时间:2024-09-12 16:25:07 记叙文 我要投稿

记叙文作文(大全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叙文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叙文作文(大全5篇)

记叙文作文 篇1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言必行,行必果。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楚辞.卜居》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三国.刘备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韩愈

  业精于勤饿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宋.朱熹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明.王骥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听其言,观其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吃一堑,长一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求大同,存小异。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万事不足,败事有余。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记叙文作文 篇2

  漫步红尘路,纵不能一路高歌,也要让灵魂高高飘扬。

  ——题记

  一蓑烟雨 任由平生

  光阴荏苒,一代文豪东坡已乘舟杳然,留下身后茫茫烟雨,轻打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扉,淅淅沥沥,点点滴滴。东坡一生,仕途坎坷,际遇多艰,而在他眼里,此中种种也不过如那霏霏雨丝罢了。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纵是前路多艰,轻披蓑衣,笑看人生。正是这一种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让东坡静立高处。

  雨润大地 馨香满天

  初春时节,绵绵的细雨纷纷扬扬地散落人间,飘零的花瓣也悄然地零落成泥,静静洒下不绝的馨香。心灵的花园四季盛开,灵魂的馨香无处不在。让我们好好呵护自己这颗纯洁温柔的灵魂吧,莫让它迷失在莽莽红尘而郁闷悲伤或哭泣。无需脱离真实,更不需脱离自己。谨驻守一份淡然与从容。努力营造生命的魅力,积极酝酿灵魂的馨香,生命就会因坦然自在而神明豁达,灵魂就能与自然万物相知相惜而和谐亲密,就能在人生花园中绽放绵绵芬芳。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

  头顶苍天,放眼天下,心怀驰骋纵横之梦时,请脚踏大地,昂首前行。“我会一直微笑,不是因为我输得起,而是,我想赢得漂亮。”敢于笑对茫茫前路,是为了为自己赢一个漂亮的.人生。自信豁达的心不会被无辜地卷入贪婪,怨恨和无知,而能自然而然地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一颗心不受红尘俗世一切外在的阻力而束缚时,我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觉醒。于自然万物之间品味人生,让自己的灵魂真正的自由和无畏,灵魂也会因此而充满魅力的馨香与智慧。

  直面人生 奋然前行

  人生不是徘徊,人生不是等待,昨日的徘徊,今日的等待,将成为明天的遗憾。直面人生,立足当下,以一种开阔的视野静观得失,以一份豁达的胸襟接物待人,我们的灵魂会在当下奋然的前行中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不论前方是坎坷还是坦途,是卑微还是荣耀,高处的灵魂,只是付之以浅浅的微笑。心若天地宽,放眼尽欢颜。若想让灵魂高高飘扬,惟奋然前行。

  惟奋然前行……

记叙文作文 篇3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唱这首歌时,我就想起妈妈对我爱的一幕幕……

  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早上妈妈叫我带雨伞,我不听,现在怎么办啊?当我正发愁的时候,我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我转过头一看,是妈妈。妈妈撑着雨伞向我走来温柔地说:“你等了很久了吧?冷吗?”“我不冷妈妈,你呢?穿这么少?你的声音有点变,没事吧?”我说。妈妈说:“没事,走,回家。”雨越下越大,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我和妈妈小心翼翼地走着。我感觉雨伞大部分都遮在我这边,我抬头一看,是真的,妈妈那边的衣服全湿,我心疼极了便说:“妈妈,你的衣服湿了,我这边不用那么大,再说我是个小孩不是大人,不用这么大的,你把雨伞再挪过去点吧。”妈妈说:“好。”过了一会,我还是感觉妈妈好像又往我这边挪,抬头一看,真的。我说:“妈,你又挪过来了哦!”妈妈说:“没关系了啦,到家了。”

  到了家里妈妈打了个喷嚏,爸爸急忙跑出来说:“你都感冒了,还去接女儿啊,我都和你说了我去接你就不听。”什么妈妈感冒了还去接我,怪不得她的声音有点变。唉,妈妈感冒了,也不和我说,刚才还把衣服淋湿了。到了晚上,妈妈发烧了,烧到38°,我和爸爸非常担心。

  想到这里我又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我要在这朗诵一首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记叙文作文 篇4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的主题。

  下面介绍几种作文结尾方法:

  1、祝愿法

  的结尾,表达作者的祝愿、愿望,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的结尾:“愿母亲在地下安息!”就是这样。

  2、评议法

  记叙文结尾,篇末往往有个简短的评议或评述。例如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有这样的结尾: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潮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3、扣题法

  的结句与标题呼应相扣,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结尾,就用了这样手法。请看: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象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4、道具法

  始终贯穿着某一件事物,并以这件事物作为故事的终结。例如江耀辉的《红军鞋》:

  “幸好除了子弹打的那个洞以外,别处还没有破,我赶忙把它脱下来,磕掉泥巴,又挂在腰上。”这个结尾就以贯穿始终的红军鞋作为故事的终结。

  5、终结法

  的结尾,把故事的终结交代给读者,以此来作为故事的结尾。如罗广斌、刘德彬、杨益京三人写的《挺进报》的结尾就是这样:

  “革命同志以无比的机智战胜了敌人,保全了党组织。”这个结尾就交代了故事的终结。

  6、直抒胸臆法

  结尾,作者毫不掩饰地把自己的希望和内心感情直接写出来。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就是这样结尾的:

  “朋友,天山的丰美景物何止这些,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奇丽的美景,你要我说可真说不完。如果哪一天你有豪情去游天山,临行前别忘了通知我一声,也许我能给你当一个不很出色的向导。不过当向导在我只是一个漂亮的借口,其实我私心里很想找个机会去重游天山。”这个结尾就表达了作者的希望。

  7、烘托法

  结尾把环境气氛加以烘托,给人更强烈更深刻的印象。如杨沫的《坚强的战士》就是这样结尾的:

  声音开始是林红一个人的,以后变成几个人的,再以后变成几十个、几百个人的了。这口号声越来越洪大,越壮烈,越激昂,好象整个宇宙充满了这高亢的呼声。

  8、推测法

  结尾时,对文中所写的人和物想作个交代,但又没有确凿根据,或者就是为了制造一种悬念,于是就用了推测法。例如《孔乙己》的结尾: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子的“大约”二字即说明是推测了。

  9、对比法

  结尾时,把人物或事件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使之更加鲜明突出。例如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的结尾:

  “你的忠实的朋友——从前是个正派人,可是现在成了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诡讹诈专家的马克·吐温。”

  10、绘景法

  以描写景物作为结尾。如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风,更猛了。雪,更大了。

  11、时空法

  结尾处点明时间或地点。如《海市》:那真实的海市并非别处,就是庙岛群岛。

  12、怀念法

  结尾处表达出深厚的怀念之情,给人们留下不尽之思。如方纪的《挥手之间》就在结尾处表达了这种感情: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主席站在飞机舱口,用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用宽大的手掌握住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举起,举起,然后用力一挥,停在空中在他面前,无数的战士正朝着他所指的方向奋勇前进。

  13、意外法

  结尾,使人感到出乎意料。如莫泊桑的《项链》: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14、总结法

  结尾处把全文内容作个总结,有的还把全文的中心思想归纳出来。如马识途的《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四川抗洪救灾记事》的结尾:

  四川的党政军民,在这次抗洪救灾向自然作斗争的总体战中,为了抢救国家物资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他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充分发挥了人定胜天的无比威力,打了一个大胜仗!

  15、呼吁法

  结尾,向读者发出呼吁。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16、照应法

  结尾时,为了使前后呼应,中心明确,线索清楚,结构紧凑,常常要对前文加以照应。照应题目,照应开头,照应线索,照应主人公。如戈果理的《泼留希金》。结尾时就照应了主人公:

  现在站在乞乞科夫面前的.,就是这样的人!

  《变色龙》的结尾就照应了开头: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17、特写法

  在结尾处,把文中所写的人物用“特写镜头”描写出来。如《草地晚餐》的结尾:

  夕阳把草原映得更加光辉灿烂。总司令那稳健的身躯,犹如一株青松,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巍然高大。

  回眸一笑百媚生——结尾技巧

  1、自然收束

  不论哪种文体的,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突出含义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方法为“自然收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实无华,应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

  一般来讲,自然结尾法有如下几种主要的表达形式:

  (1)叙述式。写人记事结束,也随之结束。

  (2)描绘式。在写人记事作品中,以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述来收束全文。

  (3)说明式。在说明文中,事物被说清楚了,也就结束。

  2、呼应篇首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复现式呼应。开头的抒情、议论、人物描写、场景设置、说明要点等等,在结尾重复一次,首尾相比,语句略有不同。由于开头结尾对同一内容反复强调,使的主旨更加突出,同时使的首尾结构具有一种回环之美。

  第二,递进式呼应。的结尾在开头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基础之上,在遥相呼应的同时,表达出更深一层的含义,以此带动读者认识和情感上的飞跃,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同时深化主题。

  第三,虚实式呼应。开头写实,结尾为了深化的中心或者为了突出的意境而进行虚化描述。这种虚实式的结尾经常用于记叙文,能给读者以意境之美。

  第四,对举式呼应。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首尾呼应方法,主要用于那些以“引用”手法开头的,即开头引用一种材料,结尾也用一种材料,两段议论首尾并举,共同为的中心服务,并显示出的结构之美。

  3、抒情结尾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结尾,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之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4、发表议论

  运用议论,往往能够取得深化作文主题及人物形象、深刻反映社会生活及表达作者情感、增添作品的思考及理性的色彩,赋予读者以警策、鼓舞和力量等等鲜明的表达效果。它们有的气势磅礴,表现作者的胸襟气度;有的细腻柔和,抒发人物的情感;有的则刚直明快,对事物的剖析入木三分,真可谓异彩纷呈,形态万千。

  结尾中的议论有如下的表达角度。

  一为抒发情感式。或深沉,或奔放;或欢愉,或哀婉;或怀想,或追思,充分的寄托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为总结全文式。这样的议论在总分总结构的中经常使用。它一方面总结全文,一方面又以极精粹的语言,再次强调论题,深化全文主要内容。

记叙文作文 篇5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这个学期的音乐老师……”看着我这张合照,似乎所有的小学点滴映入眼帘,历历在目。我看到了我的母校,看到了,我的老师……

  当那个炎炎夏日逝去时,当我们为此感到抱怨时,我们抱着这种心态去上第一节音乐课。踏入那音乐的圣堂!感到满屋冰凉的冷气,正当我们享受着那一丝凉意之时,我注意到了,在墙边有个人,是谁?

  那是我们的音乐老师,我们叫她小王老师,她虽然没有苗条的身材,也没有挺拔的身躯,高贵的气质。但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很不错,很和蔼,很朴实。至于她的穿着总是那么的休闲!让我在她的课堂里感觉不到丝毫的紧张,让我认为音乐是快乐的!是美好的!是我向往的!小王老师的教学总有自己的一套——只要你唱的好,随你怎么玩。但那些在这方面没天赋的,她也耐心的去教,从不骂学生。在她的眼里,他们就是自己的儿女!

  时光匆匆,一晃就到期末了。当小王老师说出考试歌曲时,大家都张大嘴巴,口中嚷嚷道不可能吧!她让我们唱的是《再回首》,虽然这首歌没有那么多真假音的转换,但是副歌一句一行,必须有灵活的运用气息的.方法。她带我们先唱了一遍,她的声音,宛如草原上一棵嫩绿的小草,娇脆欲滴。又宛如天空中的一滴雨水,晶莹剔透。美极了!听完老师的演唱后,显然大家对自己的分数报以绝望,但小王老师却嘟着嘴说道她的口头禅:“不要这样!大家努力点,一切极有可能!来,我一个一个挑你们缺点,要学会不断弥补、改善自己。像我一样!”她边说边拍着胸脯,紧接着两声咳嗽声。惹得我们忍俊不禁!

  “曾经在幽幽暗暗……赫!再来一遍!曾经……”在不断练习后,我独自一人去找老师帮我指点指点!老师给我教了我更好运用气息,也指出我的不足。在我要走时,她说了一句话:“你的声音很好!你当期末考的男生领唱吧”正是这句话,让我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是我第一次别人认同我的能力。这句话,给我带来的是音乐对我一生的快乐!

  离考试还有五分钟,我站在幕后时,我一个想到的就是那台底的观众。那汗珠在我脸上不断滑落,此时脑袋也是空白的,那脚更是抖得不听使唤。可是当那帷幕渐渐拉开时,我看到了小王老师,她站在那中央,不停的鼓掌。她的微笑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紧张抛到九霄云外。她的笑容,我难以抗拒,唱不好的话,我就对不起老师的细心指导!心想什么都不管了,拼了!我渐渐开始发声,我也努力运用方法唱歌。“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苦尽甘来,我得来的是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雀跃!那天是我的生日,我收到了在那个年纪时最好的礼物,而这礼物,来自我那只懂付出不想回报的老师。

  时光转纵即逝,一去就是2年,但我却从没因为时间的洗刷而忘记过去,小王老师,是我最大的恩师!她给我留下的是刻骨铭心的回忆。“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只有那位老师在默默祝福着我……”

【记叙文作文】相关文章:

记叙文的作文【经典】07-27

[精选]记叙文作文07-27

【经典】记叙文作文07-29

【精选】记叙文作文07-27

(精选)记叙文作文12-23

[经典]记叙文作文07-24

记叙文作文(经典)12-22

(精选)记叙文的作文08-11

记叙文的作文(经典)10-18

记叙文作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