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记叙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18 07:15:48 记叙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1

  本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及其意义;第二部分,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解析,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本课程重点在于,重点介绍小学记叙文写作构思教学设计的方法。课程分两个问题对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进行了介绍:

  1、作文构思教学设计在作文教学设计中的位置,

  2、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的要点。要点中又分为“入门设计”、“升级设计”两部分,对构思“入点句”、“配合句”、“归纳句”的设计,对“基础题型”、“变易题型”的构思设计方法,均提出了强劲支持的教学建议。

  1、学习目标

  ⑴了解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的意义及其基本类型。

  ⑵掌握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的入门方法。

  ⑶掌握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的升级方法。

  2、具体要求

  ⑴阅读本网络培训课程的文字稿,用以了解本网络培训课程内容全貌。

  ⑵观看本网络培训课程视频讲座,从理论层面,寻找本网络培训课程的重点、难点。

  ⑶观看本网络培训课程互动讨论视频、课例,从实践层面,寻找本网络培训课程的重点、难点。

  ⑷浏览、查阅本网络培训课程参考资料与文献目录,加深对本网络培训课程内容理解。

  ⑸进入作业及互动讨论反思,检测自己的学习状况、与同行交流学习心得。

  3、特别建议

  ⑴在学习本网络培训课程之前,学员应该留下自己的一个足迹。可以先尝试完成一个小学作文构思的教学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未来知道自己进步到底多大。

  ⑵在学习本网络培训课程之中,善于动脑、动笔、动嘴。动脑指要善于动脑筋,要精于思考。动笔指笔记、札记之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儿。动嘴指与同学交流,要把想到的.说出来,要把不明白的问出来。

  ⑶在学习本网络培训课程之后,学员应该把自己的学习收获用于自己的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及其研究之中。使用“小学作文构思教学的方法”进行练习,以巩固学习成果。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审题、选材,从而学会记叙文写作。

  [过程与方法]:使用情景法、提问法等启发诱导学生联系现实,积极思考,学会写记叙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对于生活的观察与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审题、选材

  难点:写作

  三、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讲述故事

  提问1:同学们认为海因兹偷药这么做对不对;海因兹是什么样的人?

  自由回答―结合故事一起复习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提问2:在同学们眼中,海因兹是怎样的人?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你们在别人的眼中是什么样的呢?

  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今天我们就进入作文《父母心中的我》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父母心中的我们是什么样的。

  (二)传授新知

  1、审题:

  (1)全命题作文

  (2)注意关键词(“父”和“母”)与角度(可以父母两个角度也可以合起来写),避免偏题。

  2、交流讨论:

  父母心中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体会父母对于我们的'爱。

  3、选材:

  (1)作文一般是总分总或总分、分总三种形式。开头一般是点题、铺垫和承接,结尾是总结和升华。

  (2)至少3段,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事件顺序、地点变换、先主后次等来分段。

  (3)选材的基本步骤:确立主题;根据主题联系实际来选择典型事例;多个事件则选出最能突出主题的事件,详略得当。

  (4)教师举例。比如说前面说到父母心中的我是既有活力又热情但是做事情三分钟热度的,那么可以选择比如说我迷上了打篮球,刚开始每天都打,过几天每周打一次,最后不打了。即使父母知道我们的秉性,仍旧会给我们买等,会抽时间与我们一起打篮球,体悟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

  (三)课堂练习同学们自己花5分钟思考一下事件,然后写一下除开头结尾外的主要部分。

  (四)总结与作业学生或老师点评部分作文。

  作业:修改自己的作文并添加上开头和结尾。还可以回家问下父母,他们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2、启发引导学生在"写人记事"中,用心去体会所写人和事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突出中心思想。

  教具:

  胶片。

  课时安排:

  本次作文训练分两个课时,其中辅导、堂上写作各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可尝试用下列的方法去激发。(8`)

  让学生自主地回忆最近所遇到的值得一说的人或事,以激发学生的情趣。

  二、学生结合第一单元所学的四篇课文,谈谈记叙文的六要素在具体的文章中的体现和运用。(20`)

  教师在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下列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

  事情是由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做出来的,事情本身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因此,记事应把六个要素交代清楚;

  交代要素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说来,记叙真实的重要的事情,六个要素都要交代清楚。不需要作者交代,读者就明白的,可以省略;

  在记叙的几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构成记叙文的主要内容,这部分要着重写,写具体,写充实,以突出中凡思想。

  记叙的要素,要详略得当,突出中心。(含盖前三点)

  三、学生先朗读课文第33-35页中的例文《我们的国土到处都是一样》,然后简述事情的起因、结果和发展过程,以进一步让学生弄清和学会"要素"

  在文章中的体现和运用。(15`)

  然后教师明确:

  事情的起因--闲聊《可爱的浙江》征文比赛

  事情的发展--各人谈及自己的`"所爱"

  事情的结果--我们的国土到处都是一样

  四、教师出示5个作文题,以便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胶片)(2`)

  1.我的小伙伴。

  2.童年的一件趣事。

  3.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

  4.根据下边提出的情况,写一篇文章,记叙这件事。

  体育课前,王勇同学没做准备活动就"跳山羊",结果把脚给崴了。

  5.逛集市或花市。

  作文要求:

  ①将六个要素交代清楚,且做到详略得当。

  ②中心突出。

  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④书写工整。

  附1:说课精要:

  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就是"交代清楚记叙要素"。由于学生从开始接触写作以来就是"写话",也往往就是"小小记叙文",但也许正是由于这样,又会疏忽或轻视,因此教师不仅仅只保留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记叙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回顾分析课文,尝试分析范例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交代清楚记叙要素"这一要求在写作实践中的运用,在其中,同时也弄清并非硬是要面面俱到,而是要详略得当,有重点,这样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一句话,在阅读尝试中去体会,在写作实践中去运用,读写结合。

  附2:板书设计:

  写人记事要交代清楚记叙素

  人物

  时间

  地点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主要内容

  事情的结果。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复习记叙文阅读中的主要题型分类;

  2、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理解记叙文中三类主要题型的典型答题误区,明确正确的答题思路与方法;

  3、学以致用,完成另一篇记叙文阅读中同类型的三道题,“以学带练,以练固学”。

  教具:

  多媒体

  重点

  通过读、思、评、练,明确记叙文阅读中三个典型题类的答题注意点,并学以致用。

  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理解三类主要题型的典型答题误区,明确正确的答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复习过说明文、写景散文的阅读方法及注意点,今天我们则将步入记叙文阅读的复习。

  二、基础概念梳理

  何为记叙文?

  (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以议论、抒情、说明来表达中心的一种文体。

  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学生仔细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明确。

  记叙文六要素?记叙顺序?

  (1.弄清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2.弄清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顺序”与“顺叙”的辨析

  下面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看看同学们记忆力怎么样?记叙文阅读中会有哪些题型?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2.理清文章脉络结构,揣摩其谋篇布局之妙处

  3.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把握关键语句,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

  5.表达方式的作用

  6.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7.发展性考题:如仿写、评价人或事、谈感受等)

  积极思考并举手发言(可结合具体题目做解析)

  三、例题剖析

  看来同学们对记叙文阅读的题型还是比较熟悉的,下面结合我们刚做的一篇记叙文阅读,对几个典型题类做下具体解析。

  阅读《抽打心中的樱桃花》,回答15~19题:

  15.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分)

  教师提问:这类的题目我们应该怎么答?

  (教师点拨:其实这个题目就是问我们:第二段中描写樱桃花开之盛与“我”樱桃花的憧憬这部分内容对全文有何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考点及答题方法:

  考点——文章谋篇布局之妙处

  同学们的答题思路很清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三位同学的回答,说说你最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A)作者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与“我”对樱桃的憧憬主要是为下文做铺垫,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花开之盛”写出了樱桃树旺盛之美,“我”对樱桃的憧憬更体现除了我对樱桃树的喜爱之情。

  (C)写出了我对樱桃树的喜爱,为下文作了铺垫,解释了我为何不许母亲抽打樱桃花的原因。

  学生打开记叙文阅读复习卷,结合试卷具体题目仔细思考。

  ①明确段落在文中的位置;

  ②联系上下文,从内容、结构两方面考虑。

  明确,出示参考答案:

  答:作者这样写表现了“我”对樱桃树的浓烈的喜爱之情(1分);为下文母亲“抽打”和“我”“护花”作铺垫(1分)。语言组织(1分)

  16.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40个字)(3分)

  “我”:

  母亲:

  教师提问:做这一类题目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明确考点及答题方法:

  考点——推敲关键句在语境中的含义,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学生仔细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①要先找出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词,细细品读人物内心世界;

  ②回答要符合人物的特点。

  ③用第一人称回答。

  明确此类题型考点及答题要点:

  考点——把握关键语句,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

  方法——

  (1)语句的深层含义

  ①抓中心词,体会深层或双关意义。

  ②抓修辞或写作手法。

  (2)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①内容上,从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

  ②结构上,从总领、过渡、铺垫、照应、总结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19.阅读课文《错过》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4分)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赏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不能错过预定的站台!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人生的历程,其意义不只是生命的流逝,还在于要从生命的长河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刘心武对“错过”的体悟告诉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抽打心中的樱桃花》一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启迪。

  这一类题目我们要注意哪些?

  明确考点——发展性考题:谈感受、启示

  学生思考,结合题目回答。

  ①感受启示要由原文引出。

  ②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

  出示参考答案:

  1、无论是“错过”还是“舍弃”,我们心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2分)

  2、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主动适当地放弃。(2分)

  完成《别踩疼了雪》中的相关题目。

  13.阅读全文,说出女儿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4分)

  14.第⑦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17.文中第⑩段有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微软用户20xx-12-21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50字左右)(4分)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5

  【课文类型 】

  讲述型

  【课 时】

  一个小时左右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叙文含义,学生可以自己概括记叙文的含义。

  2、初步掌握记叙文文体特点,及一般构成要素。

  3、明确记叙文写作思路及写作技巧。

  4、能对一篇成文的记叙文的艺术价值作简单评价。

  5、练习写记叙文,记叙文主题可以根据课题学生情况再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构成要素。

  2、让学生初步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法。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素让学生明确记叙文要如何构思,如何去写。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1)明确“记叙”(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记叙文的理解来描述记叙文的内涵)

  记叙文:记叙文是文体的一种。是运用语言文字将关于人或不关于人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发生的前因,经过,结果描述出来。在该叙述过程中包含了叙述者对该事件或现象的理解和情感。

  (2)生活处处有“记叙”

  (举例)《新闻联播》是学习写记叙文最好的教材。《新闻联播》对每个事件的报道在技

  术层面上非常好。

  2、介绍记叙文的文体构成要素(可与学生进行讨论)

  (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 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 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

  3、如何运用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写一片好的.记叙文

  (1)、先欣赏一篇文章

  生 日

  此时此刻,我已不能压抑我心中的喜悦,不知道今天妈妈爸爸会送给我什么礼物。放学后,我背起书包一溜烟地冲回了家。来到家门口,我本想拿起钥匙打开门。如果爸爸妈妈提前回了,在家里摆了个大蛋糕,桌子上有好多好多礼物。就想给我个大惊喜。我这样开门,万一搅了局,可怎么办?虽知道这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机会。但我还是把钥匙拿回了衣袋。郑作其事地敲着门,说说:“妈妈,我回来了。”过了会儿没有动静,可能他们还忙着收起礼物吧,我整了整衣领,又敲了敲,不知过了多久,我才醒悟过来,这只是我的一个幻想。

  我无力地打开了门,坐在了沙发上,望了望钟,才6点,早在学校就把作业写完了的我现在不知要干什么,不禁仰天长叹:“无聊啊!”

  一阵声音把我从无聊中拉了回来,呀!是不是妈妈爸爸回来了,才不是呢,是我这不争气的肚子。好吧,今天我这“寿星”也来大干一场。说不定,爸妈还会夸奖我,想着便冲进厨房,把门一关:油炸声,油烟机声,咳嗽声,锅铲声,一时其发。望着这好不容易炒出的饭菜,我有点伤心,都七点了。怎么他们还没回,对平时来讲,打110报警失踪都不足为奇。更何况,今天是他们女儿的生日。我慢慢地拔通了电话:“喂?”听到妈妈的声音,可真开心!“妈妈??”我还没讲完,里面传来了妈妈急切的声音:“女儿,我现在还在厂里,今天要加班,爸爸出差了,你自已搞饭吃,啊!对了,今天是你的生日,爸爸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我没什么好讲的,双方都挂了电话。今天的菜,不知怎么的无论放多少的蚝油,都没有味道。要睡觉了我拖着拖鞋一路拖到房间,突然有个念头,不如钻进被窝里大哭一场。但那泪水是咸的,还是没有味道呢?我坐在床边,掀开被子,突然看见里面有一个盒子。,上面写着:生日快乐。里面还有一个图画册,十分地漂亮,上面署名:爸爸妈妈送,琳收。这时,带着咸味的泪水终于涌了出来。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当你认为爸爸妈妈不爱你的时候,请拿出你的手,摸摸你的左心房,是谁给了你心脏的跳动。

  (2)、通过对上文的阅读,(和同学讨论)概括上述记叙文较突出的地方:

  A、留心观察,注意积累生活素材。

  B、把事件、人物要写得具体典型。

  C、材料详略得当具有典型性,最能表现文章主旨。

  D、加以适当的议论、抒情,升华主题。

  E、写完以后多读几遍,用自己的阅读感受来检验语言是否通顺畅达。

  (3)、(讨论)明确好的记叙文应该具备的艺术特征:

  A:人物事件要典型

  B:叙事详略要得当

  C:叙事曲折有层次

  D:感情升华要到位

  (4)、在理解了记叙文的文体特点与艺术特征后,进行写作实践。介绍相关写作技巧。(提问)如何将记叙文写好?(答)在这里是有技法的。

  如:叙述方法(顺序、倒叙、插叙)

  细节描写

  修辞的使用

  语言运用(新闻联播的语言很干净,没有一句废话)

  议论抒情感情的控制

  对于写作中技法的运用鼓励学生可以尝试,写出后大声朗读,自己品味其表达效果

  【教学后记】

  根据学生课堂、写作实训反馈情况及时做好辅导。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记叙文的写作指导01-02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01-08

记叙文写作方法02-07

初中记叙文写作策略10-24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05-31

中考写作指导记叙文11-17

记叙文写作技巧及06-08

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10-15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