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记叙文>记叙文作文

记叙文作文

时间:2025-01-27 02:25:35 记叙文 我要投稿

记叙文作文【经典8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叙文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叙文作文【经典8篇】

记叙文作文 篇1

  这片树林在冬天,是神秘的,是美丽的,尽管它不是非常大?

  早晨,天色微明,朝阳初升,许多农民伯伯在劳动?沿着弯曲的山道,我来到了一片种满了松树?柏树与一些不知名的野生灌木丛的树林里?踩在松软的泥土上,发出一串串“咯吱咯吱”的声音,不时有一阵寒意向我袭来,夹着泥土的芳香,我深深地吮吸着这甜美清新的空气,身心舒畅!

  微风习习吹过,枝叶一摇一摆的,吓跑了刚刚停在树下觅食的小鸟,而一些若隐若现的不知名的小鸟仍在树上不停地?欢快地叫着:“叽叽喳喳啾啾……”像是在开演唱会,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冬天的中午,太阳变得像慈母般温柔?柔和的阳光照在树林间的.小溪上,水面顿时变得波光粼粼?这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是可口的山泉,它清澈见底,而且非常浅,能看见水里的小鱼与螃蟹?也许遮挡太阳强光的那一层“轻纱”被太阳“烧化”了吧,太阳比以前红了,亮了,照得各色的卵石都呈现出红色的光晕?大概是螃蟹太怕强光了吧,一见到强烈的太阳光,便快速地躲进了洞里?

  堆满天空的红霞渐渐地消退了,夜幕降临,金黄色的黄昏缓缓地变成黑色的夜晚?那“黑烟”漫了过来,逐渐笼罩了一切?翠竹不见了,小溪不见了,卵石不见了,鱼虾不见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偶尔会听见几声猫头鹰“咕咕”的叫声?风吹过竹林,带着一声声的恐怖——“习习嘘嘘……”让人感觉到一阵阵刺骨的寒意?

  啊!冬日的树林,你是多么神秘,多么有趣!

记叙文作文 篇2

  幸福是清泉,是绿洲,是无私的付出,是生命对生命的惠泽。

  ——题记

  树叶落尽的季节,我在冰凉的泥土里埋下了一粒玉米种子。在我用心挖好坑并准备把种子放入的时刻,爸爸说:“现在种下去是不会发芽的,等到春天再种吧!”我没有理会,固执地把种子放入并用泥土盖好。在爸爸无奈的目光中,我站起身,并在松软的泥土直踩了几脚。 别人都在春天播种吗?为什么我要和他们一样?有没有人曾试过在深秋的午后,开一处

  幽静的地方,种上一粒种子?那会是一种心情,一种与春风拂面时播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谁说埋下一粒种子,就一定要待它长出苗来?我只是想:那片春夏热闹过的土地,也许此时已很孤寂了吧!那么,将一粒种子种下去和它作伴,不是更好吗?

  人们总是在给予的同时期待着,索要着,他们付出了就一定要求回报,他们太看重播种后收获丰收的喜悦心情,而忽略了播种那一刻的心情。大地是需要一粒种子埋入它的体内,只属于它自己。我懂——因为我也是孤寂的。只是,谁来懂我?走了很远后回头,发现爸爸还站在原处,呆呆地。我明白自己刚才的态度深深地伤害了爸爸,可他却没有责怪。只是想刻意地去忘记,忘记昨天、明天、后天,忘记自己,忘记一切!

  入冬后的不久,我已淡忘了那一粒被我固执埋没的种孔子。直到春天的那一抹绿意悄悄爬上枝头,爸爸催我去浇水。浇水?我一脸迷惘。爸爸笑着说:“你去年秋天不是种了一粒种子吗?是该浇水了。”我终于记起了深秋的那一幕。

  突然有一天爸爸告诉我种子发芽了!对于父亲的话我毫无反应。爸爸拉我出门,我跟在他身后,懒懒地挪动着脚步。站定后,我真的看到一株嫩绿的'幼苗在风中冲我微笑。

  我是想微笑的,可我的眼眶终于没有囚住沸腾的泪水。望着身边的爸爸,我哭了,彻底地哭了。

  那一刻,我明白原来自己并不孤寂!

  那一刻,我明白什么叫做幸福!

  只是,他并不知道,那粒种子是从煮熟的玉米上掰下来的,并不可能发芽!

  真正的幸福正如此,愈深愈无声。天地间每一个角落都传递着幸福的信息,它让我们感悟到:幸福的世界真好!

记叙文作文 篇3

  记忆中的家乡,是美丽的、热闹的,是令人回味的、是令人不舍的。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物,都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柜台的日历上,告诉我,今天,是五月初五。

  记忆推开了时光之门,我又回到了那个农家小院。传统式的锅炉上,冒着缕缕轻烟,爸爸拎着一箩筐洗净的艾叶,妹妹拔弄着精挑细选出来的糯米,妈妈坐在庭院的小桌上,把糯米轻轻地放进一个用艾叶精心做成的小窝里,然后包好,捆紧。

  这是家乡的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吃粽子咸蛋,赛龙舟,舞狮虎,俗称“端午节”,以此来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又是一年端午,虽然已经离开了那个农家小院,但耳畔也依稀能听到那熟悉的水波声,也能依稀看见那熟悉的狮虎样,也能闻到那沁人心脾的糯米香!

记叙文作文 篇4

  沟通是人与人的交流,是心与心的对话。有时它无需冗繁拖沓的语言,只要你肯伸出你的双手,敞开你的心扉,让别人去拥抱你的热情,那么也许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足以让人感到有一颗赤诚的心在他面前跳动。 妈妈曾经对我说:“男孩子应敏于思而讷于言。”由于这种观念已在我心中根深蒂固,所以我不得不承认,我并不是一个关于交流的人。这一点在我的生活中已留有不少遗憾,使我差点失去一个真诚的朋友,那就是他。

  其实我和他一直不能算是朋友,因为直到一次春游,我才真正地了解他,认识他。提起春游,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愉快的,可去的途中长时间的坐车实在难熬。我们几个同学打牌,有我和他。我已经说过,我并不喜欢他,甚至讨厌他。他平时老和我过不去像有仇似的。这次,我要报复--凡是他出的牌,我一盖全压住他,即使我的牌并不一定好。“你干吗老压我呀?”他很快察觉到了什么。“牌好,没办法。”我笑了笑,攥着手里的几张最小的牌打肿脸冲胖子。可俗话说乐极生悲,不知前面遇见了什么情况,司机一个急刹车。打牌地方小,我本来就站不稳,这会儿一趔趄,心想不出丑才怪。“嘿,小心!”有人在千钧一发之际费力地抓住了我,我连忙就着这一拽之势稳住了身。

  我一愣,望着那不安的眼神,不禁让我想起过去的一切:虽然我和他同在一个班,但平常几乎不说话--他看不起我,我也看不起他。虽然他就坐在我前面,但我和他几乎是对头--有我没他,有他没我。我爱学习,爱读书,不放学不出教室;他爱运动,爱打球,不打铃不进班。我成绩优秀,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他体格健壮,中操场的篮球飞人。我做事心思缜密,三思后行;他做事大刀阔斧,干净利落。我和他生活在两个世界,没有一句共同的语言。个性的差异使我们彼此疏远,交流的贫乏使我们格格不入。而这次,他主动伸出了手,尽管只中一瞬。“站稳。”他以同样的一句话,把我从遥远的回忆中惊醒,柔和而友好的目光使我们的心中不再有芥蒂。我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轻轻地点了点头。 并不是只有三天三夜的挑灯长谈才算是沟通,我和他之间的沟通就仅仅发生在几分钟之内,但它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能打动我的心。

  沟通会使生活更和谐,它将筑起友谊的`桥梁,紧不可摧。那一次,我依然是我,但我心中的他已不再是从前的他。 被动的等待与猜忌只能使人人坚守自己的堡垒,而主动的沟通与交流才会化干戈为玉帛,才会有更动情的话语,更坚定的眼神,更真挚的感情。

记叙文作文 篇5

  亲情,是一曲小调,轻轻哼唱,便能拨动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轻轻依偎,便能扶你长大;亲情是一串钥匙,轻轻转动,便能打开心房。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暖暖的眼神里……

  我觉得,亲情是一道爱的加法算式。每天,都是妈妈呵护我、爱我。

  早饭+汗水=亲情

  每天,我一起床,就能闻到那一股股饭菜的香味,那股香味,迫使我起了床,我来到饭桌前,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我时不时的抬起头,只见妈妈头上那豆大的汗珠,正在妈妈的头上滚动流淌,好像时不时就会滴落下来,而妈妈只不停地微笑说:“儿子,快吃,快吃!”我不禁想:妈妈天天那么辛苦,我只知道依偎,亲情就是妈妈不求言谢的汗水。

  唠叨+不耐烦=亲情

  每次,我要出发去学校,妈妈总是时不时地唠叨我,“书包带了没,语文书带了没,数学书带了没……”不停地说来说去。那天非常热,妈妈又不停地唠叨,我非常不耐烦,对妈妈的语重心长充耳不闻,就直接去了学校。我到了学校,只见班长来收作业,我一看才知道忘带了,心里不由地想:妈妈,对不起!

  责备+泪水=亲情

  那天,我只考了85分,我非常难过,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忐忑不安,我希望这条路永远也走不完,永远也到不了家。回到家里,妈妈一看我的试卷,立刻抬起手,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了我一巴掌,我“哇!”一下哭了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一颗往下掉。,但是,当晚妈妈又耐心帮我辅导,鼓励我,我知道,妈妈是爱我的。

  亲情是一股涓涓细流,给我的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亲情是一缕柔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融化。妈妈,我爱您!

记叙文作文 篇6

  “吱——”会场的门被打开了,大家不约而同的向门口望去,随即迅速起身,齐声道:“老总好!”

  衣冠楚楚的老总满意的点点头,示意大家坐下,拖着发福的身体,一屁股坐在那个名贵的老板椅上,椅子发出一声沉闷的呻吟。

  “咳……路上有点堵车啊,一大帮记者跟在我背后,非得采访我。唉,没办法呀,做官难,做清官更难啊!哈……”他笑得脸红筋涨的,其他人也似乎觉得很好笑,也随和着哈哈大笑。

  随后会议就正式开始了,老总在上边指手画脚,唾沫横飞的说个不停,下边的员工也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还不时地做着笔记,“总之,做官,就要清高,就要清白!就要两袖清风!”老总终于结束了漫长的“政治教育”。“哗——”地下掌声一片。

  超长林肯轿车的主人迈着方步走进了一间二百四十平方米的超豪华别墅,进屋后,躺在沙发上,细细回味着自己刚才的演讲,喜形于色,不禁喜滋滋的哼起小曲来。

  “叮咚…”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是点头哈腰的小刘,老总的脸马上就阴了下来,喝道:“你小子又在背后干什么好事了?”小刘惶恐的答道:“没有,没有,我是来看看您。”说着举举手中的礼品。

  老总转怒为喜,笑得合不拢嘴,说道:“这我是知道的,小刘同志很有天分,在背后绝对不会做坏事,来来,快请进……”小刘托着东西,寒暄了一会,放下礼品,灰溜溜的走了。

  望着如山的礼品,老总又喜滋滋的`笑了。猛然,他一拍头叫道:“哎呀,我怎么把这个事给忘了啊?真是的!”他急忙掏出手机,摁了几个号码,无限虔诚的等待回音。

  “喂”对方接了电话,老总赶快说道:“张市长,哎呦,还记得我是谁吗?哎,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我是小李啊,就是‘金砖头公司’的那个小李嘛…后天就要投标项目了,还指望您多多关照啊。”看他点头哈腰的样子,好像是刚才的小刘时的。放下电话,他命保姆把小刘的礼品送到张市长家,才满意的去打高尔夫了。

  第二天,老总阴着脸回来,投标没投中,保姆看着他生气的样子,惊恐的想:“天呐,难道说我在背后留下一瓶名酒的事被他知道了吗?”

记叙文作文 篇7

  “叮咚”,门铃一声响,走过去打开门,是一位乡下的朋友,提着满满一袋子油炸的糖花进来(糖花是本地一种风味面食,馍的一种),放在桌子上。

  “嫂子,快过年了,家里做的年馍。给你们送点过来尝尝。”招呼朋友坐下,泡茶,寒暄,那一袋子金灿灿的糖花散发出浓郁的清油香,馋嘴的儿子跑过来,抓起一个就吃,边吃还边矫情:“叔叔,你家的糖花比妈妈买的还好吃,又香又甜。”那个小馋样,惹得我们呵呵笑。

  “嫂子,我走了,媳妇和孩子在街上等着呢。我们去商场买衣服,明天家里还要杀年猪,要过年了,忙。”朋友喝口水就要走。我送他到街口,看他们走车走了,刚要转身,耳边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还夹杂着一颗颗礼花弹,原来是一家“浏阳花炮专卖店”开业了。这种临时的鞭炮销售处,一般在春节前半月左右开业,年后就停了。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烟花爆竹,才感觉到空气中真的飘着一丝丝年的味道。

  住到了这高楼林立的城市,总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冷漠。大街上车水马龙,市场里人声鼎沸,可回到家里把防盗门一关,似乎就与世隔绝了。同住在一栋楼上的邻居,几年都不说一句话,见面互相目光矜持地笑笑,彬彬有礼地问候,一转身,都是陌生人,完全没有乡下时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热情味。

  城市里的节日气氛,首先从市场上体现。一进入腊月,商场打着促销的牌子,广告铺天盖地,各种春节用品纷纷上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辛苦工作一年,大家的荷包也丰满,该好好消费一番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可尽往家里搬,用老人们的话说,穷一年也不能穷了一节,何况现在的社会,人们生活都富裕了,更要好好过个年。

  可不知怎的,总觉得现在生活条件虽然好了,吃的穿的都不愁,可快乐的感觉却越来越少。天天吃肉,肉不香了;满柜子的衣服,挑来捡去不知道穿什么好;电视频道越来越多,可视觉疲劳,看啥节目也没兴趣。网络里倒是热热闹闹,人人回家抱着电脑手机嘻嘻哈哈,跟家人倒没共同语言了。我们小时候多快乐啊,一进入腊月,我们就掰着手指头一天天算,巴望着早一点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男孩子惦记着放鞭炮,女娃娃盼望着新卦褂褂,连老爷爷,都等着过年买顶新帽子戴呢。

  那时候的农村生活条件差,平时难得吃点荤腥,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连着吃几天肉饭,也只有过年时,妈妈才给每个孩子扯几尺布,缝上一件新衣赏。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那时候我们的心,总是很容易就能满足。现在的孩子顿顿吃肉,却一个个都仿佛得了厌食症,吃饭挑挑拣拣,这也不吃,那也不爱,我们的妈妈们曾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愁,我们面对着美味佳肴,却为“众口难调”为难,什么时候的妈妈,似乎都不好当。

  到了八十年代末,农村条件就好了,大多数人家都能杀上一口猪过年。喂了一年的大肥猪,刚进入腊月就早早杀了,一直吃到来年二月里。孩子们不馋肉了,大人们也吃过瘾了,在开春种地干活都浑身全是劲。

  农村里过年最隆重的,应该要数做年馍了。妈妈们精心和制一盆一盆的发面,蒸花卷,烧糖饼,炸糖花,做上好几天,两个大大的竹笸篮里装的满满的,堆成两座小山。做的年馍除了自己家吃,还要给亲戚朋友们送。听老人们说,正月里有讲究,不能做馍,所以要在腊

  月里一次做足了,吃到二月份。幸亏那时候的冬天冷,虽然没有冰箱,做的馍也不长毛不发霉。农村里有句俗话,看谁家的媳妇手儿巧,尝尝他家的年馍就知道了。

  “过了腊月二十三,过年还有整七天。”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去天上见玉皇大帝,要做上一些“灶干粮”,就是用平底锅烙的小花卷,供在厨房里灶王爷像前,让他老人家带去当路上的干粮。在这一天祭灶的时候,还要杀一只大公鸡,是灶王爷骑的大马,烧上一张买来的灶符,上面填上家主人的姓名,家里人口,让灶王爷带去给玉帝汇报去。农村里有讲究,出门在外打工的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之前一定要赶回家,免得灶王爷汇报时遗漏了,来年会有灾难。这个传统带着一些迷信的色彩,可在我们家乡,至今都保持着这个习俗,所以腊月二十三也叫“过小年”。

  我们最盼望的,是大年三十。这天要早早起来,太阳一出就开始贴对联。那时候的对联大多是买两张大红纸,请村上会写字的人来写,村里也就一两个老师才能写几个像模像样的毛笔字,一些人家干脆让念书的孩子自己写,我们小时候上学有专门的毛笔书法课,学生们基本会写毛笔字。我们家的对联,都是我自己编自己写,有时候还给邻居家也写,虽说写的不怎么好看,但农村里识字的人也不多,我能糊弄出来,爸爸妈妈看着都得意着呢。贴完对联,要放上一大串鞭炮,从鞭炮声一响起,这过年的序幕,就算正式拉开了。

  妈妈们今天可要忙了,把各种蔬菜早早备好,放上大片的肥肉,白菜豆腐粉条,做上满满一锅香喷喷的烩菜,一家人围着火炉热热腾腾地吃上两大碗,其乐融融。等妈妈把碗筷收拾了,才会小心翼翼地从一个红木头箱子里把我们的新衣服新鞋子拿出来,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才是最开心的时刻,等上一年,只有过年时才能浑身上下一身新,村里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第一件事就是互相炫耀身上的新衣服。

  年夜饭吃的是饺子,四五点钟就要吃,吃完了给先人们上坟,说是去请先人们回家过年,过了正月初五再送出去。这种仪式只有家里的老人才会,我们只是跟着去烧纸磕头,顺便也去显摆自己的新衣服。

  除夕晚上要守岁,妈妈说那叫“熬福”,谁熬的长,谁来年就有福气。我们眼巴巴等着的,是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爸爸最多给十块,妈妈给五块,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我们都舍不得乱花,留着上学时买文具买书了。

  那时候的农村人家大多都有了电视,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我们坐在热炕上,吃着糖果,磕着自家种的.瓜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没电视的人家大人小孩都到邻居家来看。妈妈熬一壶枣茶,给每个人都倒上一杯,一屋子的人“吧唧吧唧”,一直要看到十二点。十二点的钟声敲过,全村子都响起鞭炮声,这时候也有个仪式,叫“接老爷”,据说接的还是腊月二十三日送去天上的灶王爷。

  大年初一日早上,天不亮就要吃“黄钱饺子”,三十日下午妈妈一次就把饺子包好了,在几个饺子里放上几枚硬币,谁吃到谁就是最有福气的人。这些民间传统的习俗其实都很有含义的,在我们家乡也一直沿袭着,只是我们现在离开家乡太久,在城市里就不这样过了。

  初二开始,就要拜亲访友,第一个要去的人家,一定是舅家,舅舅是外甥的主心骨,大着呢。新婚的小伙,必须先拜老丈人去,初二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走亲戚,来的来,去的去,炒几盘好菜,喝几杯小酒,小小的农家院里,处处都是欢声笑语。走亲戚的活动,一直要持续六七天,每一家亲戚都走完,这是礼节,也是亲朋好友传递情谊的纽带。

  初五一过,村里开始闹社火。农村里的社火比城里老头老太太们组成的秧歌队热闹红火多了。小伙子们背腰鼓,姑娘媳妇敲铜锣,还有胆大的年轻人踩着一米多高的高跷。所有

  的社火队成员都穿着花花绿绿的戏装,勾着脸谱,扮演的也是戏曲里的人物,白蛇传啦,西游记啦,三堂会审啦,表演者演绎的活灵活现,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社火在村子里挨家挨户表演,人们也跟着一家家串,锣鼓喧天,欢声笑语,那种热闹快活的场景,好多年没见过了。以前村子里有上了年纪的人专门负责主持,那些人老的喊不动了,年轻人怕麻烦,宁愿聚在一起打麻将斗地主,也没人去操那个闲心,现在农村里过年,也不热闹了。

  看完了社火,还有大戏呢。那时有的村子里有戏台,演员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有些人大字不识几个,戏里的台词却能唱的滚瓜烂熟,真佩服他们那超常的记忆里,应该也是兴趣所致吧。戏台上唱的,大多是古装戏传统戏,以秦腔为主,有时候也唱眉户,黄梅戏,一个小小的戏台下面,人山人海,几个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在那里,不管天多么冷,都影响不了人们看戏的兴致。晚上还有夜场,人们在露天地里或坐或站,个个脸上都挂着愉快的笑容。

  常听老人说,穷欢乐,穷欢乐,穷的时候,人们都不忘给自己寻找欢乐,现在日子过的衣食无忧,却少了快乐的感觉,那些曾经欢乐的年味,如今只能在回忆里重现了。难怪现在的人都说,生活越来越好了,年味越来越淡了,连春节联欢晚会都越看越没劲了。也许,这就是不同的时代具有的不同特点吧。

  不管到了什么年代,什么地方,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占着很重要的位置。社会在繁荣发展,生活在日渐富裕,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一脉相承。过年过的是喜庆,是幸福,是团圆,是快乐,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祝福。

  愿普天下每一个人,都能过个平安快乐年,让浓浓的年味,永远在我们的生活里飘香。心是快乐的,生活就是幸福的。

记叙文作文 篇8

  文盲只要谈论到乒乓球,就一定能够想到邓亚萍。她在中国是人人皆知,甚至在国外都大有名气。年纪轻轻的她已经获得了18个世界冠军。1997年以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及诺丁汉大学学习,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她的生命历程又会是怎样的呢?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短粗,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有向她打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完成体能课后,必须做100个接发球动作,她都超额完成。为了使自己的球技更好,她在自己的腿上绑上沙袋,而且把手中的木拍换成了铁拍。无论是三伏盛夏还是数九隆冬,她每天坚持练习,因为她的心中一直充满着希望。当时,她还是个孩子,由于超强度的练习,她的腿肿了,手掌磨破了,每做一个动作,每挪动一小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爸爸实在不忍心看下去,悄悄地流下了眼泪。可坚强的邓亚萍从不叫苦,从不喊累。在失败面前,她毫不退缩,而是以顽强的精神抗争。她总是在心中默默地想:“为了我的理想,为了期盼我的家人,我一定要更加努力,让我的生命辉煌。”在成功面前,她从不骄傲,而是叮嘱自己:“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成功,只是我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天外有天,我要更加努力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邓亚萍10岁便在全国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之后,邓亚萍对自己的要求更高,训练更苦,终于在世界体坛闯出一片天地。

  退役以后,邓亚萍又开始了艰难的求学之路。

  24岁的邓亚萍刚来到清华大学时,到外语系报到时,邓亚萍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全。于是,她把睡眠的'时间压缩到最低,经常学习到很晚才休息。早上5点起床,晚上到深夜才肯躺下。一天几乎要学习14个小时。她对自己很苛刻,就连吃饭的时间她都不肯放过,而是边吃边学,经常是一个面包就打发了。

  邓亚萍不断要求自己,做作业也要和完成训练一样,绝对是今日事今日毕,毫不含糊。终于,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她这种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的精神令我深深折服。

  邓亚萍的成功靠的是她后天的努力。她的每一块金牌都浸透着汗水和心血。

【记叙文作文】相关文章:

记叙文的作文12-11

记叙文作文10-18

记叙文作文10-20

记叙文作文10-09

记叙文作文10-09

记叙文作文10-10

记叙文作文10-10

记叙文作文11-20

记叙文作文11-21

记叙文作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