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的一件事作文优秀【4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发生的一件事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发生的一件事作文 篇1
同桌之间的事情总是会很多,那么下面让我来讲一讲我与我的同桌霓霓发生的事吧。
月考成绩很快就下来了。第一个下来的是语文,我比她高了0.5分。她真像是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一样:“气死我了!你为啥每次分数都比我高?”第二个下来的是英语。哈哈!这次我俩成绩的差距真是一目了然。一个是90分以上,一个是90分以下。这次像是被人踹了一脚一样。她心里的小火山几乎快要爆发了!她还自我我安慰:“哼!我上学期没有来,考的比你低很正常。”我晕!这又不学上学期学的',有什么关系呀?最后下来的是数学,我还是比她高。霓霓这次……怎么说呢?俗话就是“鼻子都气歪了”,成语就是“气急败坏”。“啦啦啦!啦啦!——我每一科都比你高呀!高呀嘛高呀嘛高!”我欢快地哼起小曲,她却生气的转过头去,不理我了。
让我们朝100分继续努力吧。
怎么样,同桌之间的趣事就是多。你和你的同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
发生的一件事作文 篇2
我们的班级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我和同学们朝夕相处,谁有困难,大家都会互相帮助。
有一天放学后,天上突然下起了豆大般的`雨点,我没有带伞,该怎么呢?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够来给我送伞呀!可是,我等了好长时间,还不见他们的身影。我只好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呆呆地站在校门口,不停地徘徊、张望,心里不停地埋怨着爸爸妈妈不给我送伞。
“嗨!你怎么了?”,不知是谁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转过头——原来是我的同学思思。她撑着一把伞,笑眯眯地说:“你是不是没有带伞?来,我送你回家!”一路上,我俩紧紧地挨在一起,她总是把伞的一大半都移向我这边,而她的右臂却被雨水淋湿了。我见状,连忙把伞移到思思那边,但是她还是把伞移向我这边,并笑着说:“淋这点雨,算什么!”快到家了,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谢谢你。”“不用谢,俗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嘛!嘻嘻!”
虽然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它让我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真情,它每时每刻都温暖着我的心田。
发生的一件事作文 篇3
今天,我到学校后像往常一样收本子、写蓝本子。第一节课、第二节课都没很正常,可是第二节下课时出事了。
这节下课时后,我和胡怡朋像往常一样坐在一起写蓝本子。写了一会儿,忽然发现好多女孩子一直盯着我们看,我觉得很奇怪。忽然其中一个女孩子大叫:“程璋璟,看你旁边!”我好奇得往旁边一看,看到了一只小甲虫。我镇定的说:“一只小甲虫而已,不要那么大惊小怪啦!”胡怡朋说:“在哪里?哪里有甲虫啊?”一个女孩子回答:“那儿!”她用手指指着椅子旁边说。胡怡朋看到了说:“原来是这个啊!”忽然,从人群中挤出一个人来,是沈妍,她说:“不要踩,这可是很罕见的一种昆虫啊!”可是她刚说完,一个男孩就用脚踩死了那只可怜的甲虫。
我心想:这只可怜的甲虫虽然受到了我们女孩子的'爱护,却被男孩子踩死了!好可怜啊!男孩子真是暴力啊……
不过,后来张景阳还算好,很善良的把它清理干净了。
发生的一件事作文 篇4
那件事,使我内疚,深深的内疚。什么事使我内疚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一个星期天,我去祝珍馨家玩(她家远,我需要坐汽车去)上了汽车,车里很挤,我几乎透不过气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舒适的座位,坐下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好舒服啊!我眯着眼睛,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一声“吱呀”,我睁开眼,只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上了车。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了老师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的情景,是让?还是不让?让吧,可是我很累了;不让吧,如果别人说我不尊敬老人怎么办?唉,管他呢,不让吧!
老爷爷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座位,非常着急。我看到了这一幕,心里好像有两个小人在吵架,一个是让,一个是不让。不让满不在乎地说:“让啊,你要想想,如果照你的'意思办,让的话,岂不是很累了吗?在说,不让有什么关系呢?”让反驳道:“你想错了。老师不是常常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吗,你这样做对吗?”……
我想了半天,决定不让。因为我非常累了,站着不是更累了吗?
可是,我看到老爷爷那焦急的样子,还是决定让吧。我站起来,忽然,汽车门开了,到祝珍馨家了。我只好下车,感觉人们都在说我,我脸上火辣辣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儿。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就会十分内疚。
【发生的一件事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发生的一件事作文07-22
发生的一件事作文(经典)07-31
发生的一件事作文[经典]07-27
发生的一件事作文07-20
(经典)发生的一件事作文07-21
发生的一件事作文(经典)07-24
发生的一件事作文(精选)07-24
发生的一件事作文【经典】08-08
(经典)发生的一件事作文08-14
【经典】发生的一件事作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