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记叙文作文精选(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叙文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记叙文作文 篇1
我身边有一位乐于助人的同学,他叫卜?。
卜?皮肤黑黑的,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别看他平时文质彬彬的,可干起活来却是生龙活虎的。
他一听到别人需要帮忙,总是积极地响应。如老师问“谁愿意留下来打扫教室呀?”他一定是第一个举手,同学问他题目时他总是耐心解答……他还是英语课代表,每天收完英语作业他都要把由48本作业本堆成的“小山”送到老师办公室,常常累得满头大汗,可他的脸上仍然是灿烂的笑容,好像一点也不累。
我们每个月还书时,卜?总是自告奋勇地去图书室送书。一人借三本,全班加起来可不少呢!他每次都要分四次去送。从我们班教室到图书室有很长一段距离,要换成别人估计早就叫苦连天了,可卜?却从不叫一声苦和累,小心翼翼地捧着书一次又一次地送上三楼。
有一次,我们班的陈天赫同学扭伤了脚,走路一瘸一拐的。卜?见了连忙主动上前扶他。他一只手托着陈天赫的`左臂,另一只手扶着陈天赫的后背,一步一步把陈天赫扶到座位上。下课了,他主动扶陈天赫上厕所。放学了,他扶陈天赫出校门。陈天赫的奶奶感谢他,他只说这是应该的。就这样一直到陈天赫的脚好了为止。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像卜?这样乐于助人的心,这样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记叙文作文 篇2
让步与不让步之间有很多区别。“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步之间,让处了文明,让出了亲情,让出了风度,让出了明智,让出了诚信,让出了和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学会让步,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文明和谐。有时候该让就让,这样不但不会使我们有所损失,反而会扩大我们的胸襟,何乐而不为?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可是我们真的懂得它的含义么?或许你回很不屑的说:“不就是忍让么?不就是让步么?谁不知道啊!”是的,这句话谁都知道,可你真的能够做到吗?我想,只要你是真心实意的,那就会做到。或许许多人并不是没有经历过而不是没有放在心上!我呢,虽然让步没有地带什么好处。但是,让步之后的海阔天空,真的是一种极美好的感觉。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同桌,也是好朋友因为一道题而发生分歧,我说:“你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的才是对的。”他反驳:“你的才是错的,我的是对的。”可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啊!而我们都不愿是自己的答案错。就这样谁也不肯让步,都不肯退一步。其实这道题是蛮好做的,并不是很难。可就是因为我们的争吵,我们最终也没有做出来。我和他的.答案都是错误的。“吵吵吵,吵处这样的结果。倒不如我放弃这个答案,去和他探讨他的答案,这样我们就会做的到底是哪一步出错,就会改正。”我想。几天之后,老师又布置了作业。同意的,我们又想到不同的答案。但是这次,我放弃我的答案,我尊重他的选择。经过两个人的仔细思考。这道题终于解出正确的答案。解出来之后,心里喜滋滋的,特别高兴。正是这一次的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当然,我说的让步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让的。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你就错了。在看到那些非正义的事情发生,不如看见小偷偷东西,在马路上看见拦路抢劫的人。不是应该让步。我们要勇敢地和他们作斗争。打110。或其它方法报案。如果我们让步了,那这个世界将会混乱不堪。所以,我说的让步或退一步,是基于慎密的思考之后。确定你的让步是正义的和合理的才是正确的。
其实仔细想想,很多东西不一定要我们像以前的我一样为了一点分歧而吵个不停,如果你选择让步,退一步,不去和他较真。我相信你看到的一定是一片宽广明亮的天空。
生活需要让步,社会需要让步。让我们学会让步。把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变成一片海阔天空,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更加文明,和谐。
记叙文作文 篇3
团圆饭吃饺子是过年的习俗。今年咱决定跟奶奶、妈妈一起包饺子。
说起包饺子,咱非常着急,因为咱不知道它是如何包成的。每次咱都只管吃饺子,从来就没想过饺子是怎样包成的。今天咱要向奶奶和妈妈好好学习学习。咱看见奶奶在厨房里调馅,奶奶说:“今天咱们要包的是萝卜肉馅的饺子。”咱问奶奶:“咱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呢?”奶奶顺手给了咱一个擀面杖和一个拍子,咱们一起把东西拿到客厅。只见妈妈已经把包饺子的面准备好了。妈妈说:“好了,开始包饺子吧!”咱看见妈妈飞快的把一个个小面团擀成一个个圆皮。然后,奶奶拿起面皮放在手上,右手用筷子挑起一小团肉馅房子面皮的中间,然后把面皮对折,捏出的花边把馅紧紧的包在了里面。一个又精致又小巧的饺子就完成了。咱一看,不是挺简单的'嘛!咱就赶紧拿起一个面皮试了起来,可咱发现怎么也捏不好,不是把馅露了出来就是馅太少了不成样子。最后,咱索性把它捏成了圆球形。妈妈看到后笑着说:“谁包的足球饺子啊?”奶奶说:“那不是饺子,是汤圆,今天谁吃了皮皮牌饺子,谁就有福!”大家听了后都哈哈大笑了起来,咱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真是逗极了!
咱包的足球饺子被咱自己吃到了。咱想:有些事情看似非常简单,做起来其实不简单。兔年咱一定会更加努力,福气多多!
记叙文作文 篇4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最让我难忘的还得说是一年级期末考试这一回。
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晶晶姐从长春来我家了,我们已经六年没有见面了,我真的好高兴呀。姥姥;妈妈;姥爷;三姨领我和晶晶姐去了苏炳文广场玩,我们兴高采烈的跑着跳着玩着,你追我赶的'好不高兴呀。由于玩的太累,第二天考试的时候答完卷子检查时我意外睡着了,交卷子时老师把我叫醒了,老师问我怎么睡着了。我回答说我肚子有点疼,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老师有给妈妈打电话核实一下,妈妈知道后非常生气,我一回家就躲了起来,躲了很长时间妈妈才回来,一进屋妈妈就对我说;为什么考试睡觉,你长没长心呀。我心里很害怕,妈妈打了我一顿,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的向外流,后来是姥姥把我抱走了,我对妈妈承认了错误,妈妈原谅了我。
这次童年的泪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记叙文作文 篇5
1、自然式结尾。
这样的结尾很容易,事情记叙完了,结果也出来了,文章也就结束了,这就是自然式结尾。如:《游笔架山》的结尾:
太阳偏西了,我们也有点累了,便一起乘车,带着在笔架山游玩的快乐,踏入归途……
2、总结式结尾
事情记叙完了,总结一下收获,常用递进关系的复句来说说自己的收获或感受。比如:《记一次有趣的蛋壳实验》的结尾:
这次蛋壳实验真是太有趣了!不但锻炼了动手的能力,而且还从中明白了“力的集中与分散”的道理,收获太大了!所以我喜欢这样的实验!
3、启发式结尾(也称“明理式”)
这种结尾是把通过某件事之后所得到的启示、明白的道理写出来,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比如:《一件小事》的结尾:
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我却铭记不忘。事情虽然小,但它给我的启发却很大,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不论做错了什么事,只要认识到错了,而且敢于承认,勇于改正,那就一定有新的开始,一定会进步的。
4、疑问式结尾(也称“反问式”)
事情结束了,作者为了强调自己明白的道理或启示,故意用问句或反问句收尾,既表白了自己的意愿,又激发读者的思考,起到强化中心的作用。比如:《真正的友谊》的结尾:
我们终于和好了,而且通过这件事,更让我们明白了以诚相待,宽容谅解才是友谊的.基础。朋友,您说是不是这样啊?
尾句也可以这样说:“朋友,难道您不这样认为吗?”
5、梦幻式结尾
这种结尾属于想象、寄托型。也就是不直接写事情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有可能不是一种情况,就用“做梦”的方式,来表现寄托意愿或结果。这种梦幻式很有意思,引人暇想。比如:《找妈妈》一文的结尾:
这天晚上,男孩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梦见小女孩找到了妈妈,正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呢!小鸟呀,也飞回自己的小巢,正和鸟妈妈一起快乐地歌唱呢!
6、引歌引言式结尾
有“引歌引言式”开头,也有“引歌引言式”结尾。根据事情的内容与中心,选择恰当的名言古语或一两句歌词,做为文章的结尾,富有鞭策、指引、激励的作用。如《珍惜时光的分分秒秒》一文的结尾:
这就是我的老师,一个无私奉献的人。难道她没有亲人儿女吗?难道她就不知道辛苦劳累吗?难道她就不需要享受点安逸生活吗?不,她都懂,都知道,然而,她把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做为自己的第一生命,把无私奉献当做最大的快乐。这样的老师,我们怎能不热爱、不敬佩呢?
7、篇末扣题式结尾
这类结尾同总结式结尾一样,是最常见、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所题目或有关题目中的“题眼”写进结尾里。比如:《值得我学习的人》一文的结尾:
这就是王小刚,一个值得我学习的人。他的谦虚、他的诚实、他的热情待人,都为我树立了前进的榜样,让我佩服不已。
记叙文作文 篇6
三月的微信朋友圈,到处流传着几张关于黄金风铃木的图片。图中的花簇一片金黄,一朵朵花倒挂着像一个个风铃,很是招人喜爱。可显然几张图片根本满足不了我的欲望,我一边上网查着黄金风铃木的花期,一边筹划着周末出游亲自拥抱一场盛大的花事。
科技日益进步,为人们认知自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轻点鼠标,便可查花木属性,打开电视,便可知雨雪阴晴。科技向人们传递着“足不出户知天下”的理念,却让奔走在快节奏生活中的劳碌众生以为凭此便可尽得自然。他们以为冰冷玻璃背后的几个符号、几张图片便是自然的.全部,甚至有人妄想从中可收获古人常说的能润泽心灵的自然甘霖。殊不知,这种浅尝辄止、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只能让他们看到“黄花”就认为是油菜花,听到黄花梨木只会想到砍了赚一笔,见到木棉花只会捡回家煮一锅去湿汤。对自然只知皮毛,不曾深入体会,注定他们也无法获得自然的恩赐,所以他们的心灵依旧贫瘠与干涸。
自然不是困在玻璃柜中失去生气的标本,它是鲜活的,立体的,有声有色、甚至有语言有情感的。而这些,必须走出去,投进自然的怀抱才能体会得到。你可以在电脑上搜索出很多关于“长江”的解释词条,却无法感受到亲临长江时的心境壮阔,也无法体会江水翻滚着诠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时间意义;你可以躲在石屎森林中打开电视看着一派田园风光,却无法感受到身临田园的心旷神怡,也无法收获山水煞费苦心安排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的一刻明净安谧;你可以通过手机玩着虚拟的种菜游戏,却无法感受到亲手收割庄稼的丰收喜悦,也无法真正领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谛。
感知自然,就如同做一道写景诗的鉴赏题。只知道答题术语还不够,还需要对诗歌意境正确且深入的领悟。答题术语的获得很简单,翻翻教科书就能掌握,这就像通过科技途径去认知自然。这种途径能帮助我们更好组织答案,却不能助我们拿到满分,它充其量只是“知”,并未做到“感”。必须要领悟到诗歌的意境才是抓住了诗歌的灵魂,这如同要真正理解自然就要对自然做一番深入的感悟。而要做到这一“感”字,必须走进自然,与自然共呼吸、同对话,让清澈的流水流进我们的血液,让芬芳的花香盈满我们的衣袖,让飘落的落叶漾开心湖的涟漪。只有把“感”与“知”结合起来,通过“感”促进“知”,通过“知”更好做到“感”,才能真正解读自然,才能使“自然”二字鲜活起来,才能使自然滋润我们心灵的同时发自内心地守护自然。这是感知自然的圆满答案,也是感知自然的最终归宿。
我感激科技让我认识了美丽的黄金风铃木。通过微信把图片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知晓这份美丽。然后明年三月让我们相约去看黄金风铃木吧,徜徉在金黄的海洋中,跟随一个个“风铃”一同起舞。那时你会发现,你不是玻璃屏外的看客,而是其中曼妙的一朵。
【记叙文作文】相关文章:
记叙文作文09-20
记叙文作文09-21
记叙文作文09-21
记叙文作文09-25
记叙文作文09-26
记叙文作文09-24
记叙文作文09-25
记叙文作文09-25
记叙文作文09-21
(经典)记叙文的作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