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一件事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难忘一件事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难忘一件事的作文 篇1
记得有一天,我们一家三口去了平顶山游玩,我们先和我的最大的哥哥一家去吃饭,吃完饭又在那里买了好多东西,都很贵,后来,我们又在奥斯卡影院痛痛快快的看了一场大电影。
最后我们在临走的时候,遇见了一对流浪的夫妇前面放着一个牌子和一个碗,我一眼就看出他们要回家,又看见碗里已经有一些几元的小钱,就问妈妈要了一元钱跑到他们面前说:“也许这点钱非常的小,但是也可以帮助你们回家。”他俩说:“你真是个善良的乖孩子,谢谢你。”他们的话音刚落,我就跟着爸爸妈妈回家了。也许世界上富有而且善良的人很少,但是我相信,那些在街上卖艺赚钱的和在街上讨饭讨钱的`人迟早有一天会过上幸福的日子的。
那一天我非常非常的高兴,因为我做了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
难忘一件事的作文 篇2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也是我生命的一个重要旅程——那便是我的十二岁生日庆典啦,我圆锁的日期选在八月二十八日,一来不和开学冲突,二来远在北京的姥姥可以来参加。
圆锁那天,早早起床就开始化妆,整整画了一个半小时。化妆虽然很好看,但是也有坏处,比如说脸上贴的水钻现在还下不来。
妈妈把我从化妆店接出来的时候,已是十一点了。爸爸孤零零一人在大厅迎接着客人。妈妈挪着肥胖的身体,迈着矫健的步伐领着我从人群中穿过。
最紧张的是一上场的.时候。我唱着歌从大屏幕里走出来。一个人站在台上,台下五十多桌人全看着你,一曲未完,手心里已全都是汗。唱完歌我便开始发言,幸好有台下孙雨瑶给我提示,要不然我早忘了。在我慷慨激昂地发言完后,台下的掌声却稀稀拉拉,但妈妈说只不过是台上看不清台下罢了,效果蛮好的。
最终,仪式结束了,我抱着心爱的礼物满载而归。有些事如春泉漫过阡陌,瞬间即逝,有些事如尖锤雕刻在岩石上永远清晰如新。
难忘一件事的作文 篇3
我有很多回忆,都伴随着我的成长从记忆里慢慢地淡去,但有一件事,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令人难忘。
记得那是我五岁的时候,一天晚上,我突然生病了,一直呕吐不止,难以入睡。妈妈看着我这样难受,很心疼,就把我轻轻地抱起,温柔地说:“宝贝,不要怕,有妈妈在,什么都会过去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妈妈说完,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听了妈妈的话,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我的病都好像好了不少,也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妈妈一边在怀里摇着我,一边唱着摇篮曲,我在妈妈的怀抱里很快睡着了,妈妈就这样一直抱着我到第二天早上。我被耀眼的太阳光照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妈妈也睡着了,但她的双手一直紧紧地抱着我,没有松开,我想:妈妈的手早已发麻了吧!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从那儿以后,妈妈抱着我的画面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散发着母爱的光辉,让我不由得想起这样一句话“世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
难忘一件事的作文 篇4
这些年里使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那次捣蒜了。
去年除夕那天,妈妈召集大家一齐动手包饺子。我负责捣蒜。
捣蒜这差事对我来说还是第一回,我先把蒜皮剥掉,再把蒜瓣放进瓷盅里,右手紧握木槌,一下一下往瓷盅里捶。
这捣蒜看着简单,做着就难啦!光滑的蒜瓣就是不听使唤,蹦来跳去,像一只狡猾的泥鳅。木槌刚碰到它,这小东西就滑到右边,我急忙把木槌移到右边,并加大了力气,一砸,嘿嘿,它又溜到左边去了。捣了一阵子,我觉得很累,可调皮的蒜瓣一点儿面子也不给我,我一碰它,它就逃之夭夭,能挺着个白屁股好象在嘲笑我说:“嘿,想打我呀,没门,我跑,我跑,我跑跑跑......”我越看越生气,心想:你这小蒜瓣竟敢捉弄我?还挺“倔”的,我非把你捣碎不可!又一想,这蒜瓣不破,可能是我劲太小了吧!那我再加大点劲,一定要捣碎它。于是我使出浑身力气,重重地砸了不去,调皮的.蒜瓣“嗖”的一声窜出瓷盅,不偏不倚,正好砸到在一旁偷笑的弟弟的眼睛。这可不得了,一向倔强的弟弟眼泪“哗哗”流了下来。看着弟弟也被蒜瓣欺负了,我更加生气了!心想,这样硬干是不行的,得想个办法对付它。我眼睛骨碌一转,计上心来:对了,蒜瓣会溜走,因为它是圆的,把它弄扁不就行了吗?想着,我便拿起菜刀对准蒜瓣“啪,啪”两下,扁了。再把蒜瓣捣成蒜泥,就容易多了。
通过这次捣蒜,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多观察、多动脑筋,才能成功。
【难忘一件事的作文】相关文章:
难忘的难忘的一件事作文3篇05-19
难忘的难忘的一件事作文6篇05-20
精选难忘的难忘的一件事作文4篇05-22
难忘的难忘的一件事作文5篇06-01
精选难忘的难忘的一件事作文三篇05-21
难忘的难忘的一件事作文四篇05-21
精选难忘的难忘的一件事作文3篇05-23
难忘的一件事精美作文-难忘...作文01-11
[精选]难忘一件事的作文08-10
难忘的一件事儿作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