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记叙文>记叙文作文

记叙文作文

时间:2024-05-27 08:50:47 记叙文 我要投稿

记叙文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叙文作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叙文作文

记叙文作文 篇1

  “叮咚”,门铃一声响,走过去打开门,是一位乡下的朋友,提着满满一袋子油炸的糖花进来(糖花是本地一种风味面食,馍的一种),放在桌子上。

  “嫂子,快过年了,家里做的年馍。给你们送点过来尝尝。”招呼朋友坐下,泡茶,寒暄,那一袋子金灿灿的糖花散发出浓郁的清油香,馋嘴的儿子跑过来,抓起一个就吃,边吃还边矫情:“叔叔,你家的糖花比妈妈买的还好吃,又香又甜。”那个小馋样,惹得我们呵呵笑。

  “嫂子,我走了,媳妇和孩子在街上等着呢。我们去商场买衣服,明天家里还要杀年猪,要过年了,忙。”朋友喝口水就要走。我送他到街口,看他们走车走了,刚要转身,耳边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还夹杂着一颗颗礼花弹,原来是一家“浏阳花炮专卖店”开业了。这种临时的鞭炮销售处,一般在春节前半月左右开业,年后就停了。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烟花爆竹,才感觉到空气中真的飘着一丝丝年的味道。

  住到了这高楼林立的城市,总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冷漠。大街上车水马龙,市场里人声鼎沸,可回到家里把防盗门一关,似乎就与世隔绝了。同住在一栋楼上的邻居,几年都不说一句话,见面互相目光矜持地笑笑,彬彬有礼地问候,一转身,都是陌生人,完全没有乡下时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热情味。

  城市里的节日气氛,首先从市场上体现。一进入腊月,商场打着促销的牌子,广告铺天盖地,各种春节用品纷纷上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辛苦工作一年,大家的荷包也丰满,该好好消费一番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可尽往家里搬,用老人们的话说,穷一年也不能穷了一节,何况现在的社会,人们生活都富裕了,更要好好过个年。

  可不知怎的,总觉得现在生活条件虽然好了,吃的穿的都不愁,可快乐的感觉却越来越少。天天吃肉,肉不香了;满柜子的衣服,挑来捡去不知道穿什么好;电视频道越来越多,可视觉疲劳,看啥节目也没兴趣。网络里倒是热热闹闹,人人回家抱着电脑手机嘻嘻哈哈,跟家人倒没共同语言了。我们小时候多快乐啊,一进入腊月,我们就掰着手指头一天天算,巴望着早一点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男孩子惦记着放鞭炮,女娃娃盼望着新卦褂褂,连老爷爷,都等着过年买顶新帽子戴呢。

  那时候的农村生活条件差,平时难得吃点荤腥,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连着吃几天肉饭,也只有过年时,妈妈才给每个孩子扯几尺布,缝上一件新衣赏。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那时候我们的心,总是很容易就能满足。现在的孩子顿顿吃肉,却一个个都仿佛得了厌食症,吃饭挑挑拣拣,这也不吃,那也不爱,我们的妈妈们曾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愁,我们面对着美味佳肴,却为“众口难调”为难,什么时候的妈妈,似乎都不好当。

  到了八十年代末,农村条件就好了,大多数人家都能杀上一口猪过年。喂了一年的大肥猪,刚进入腊月就早早杀了,一直吃到来年二月里。孩子们不馋肉了,大人们也吃过瘾了,在开春种地干活都浑身全是劲。

  农村里过年最隆重的,应该要数做年馍了。妈妈们精心和制一盆一盆的发面,蒸花卷,烧糖饼,炸糖花,做上好几天,两个大大的竹笸篮里装的满满的,堆成两座小山。做的年馍除了自己家吃,还要给亲戚朋友们送。听老人们说,正月里有讲究,不能做馍,所以要在腊

  月里一次做足了,吃到二月份。幸亏那时候的冬天冷,虽然没有冰箱,做的馍也不长毛不发霉。农村里有句俗话,看谁家的媳妇手儿巧,尝尝他家的年馍就知道了。

  “过了腊月二十三,过年还有整七天。”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去天上见玉皇大帝,要做上一些“灶干粮”,就是用平底锅烙的小花卷,供在厨房里灶王爷像前,让他老人家带去当路上的干粮。在这一天祭灶的`时候,还要杀一只大公鸡,是灶王爷骑的大马,烧上一张买来的灶符,上面填上家主人的姓名,家里人口,让灶王爷带去给玉帝汇报去。农村里有讲究,出门在外打工的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之前一定要赶回家,免得灶王爷汇报时遗漏了,来年会有灾难。这个传统带着一些迷信的色彩,可在我们家乡,至今都保持着这个习俗,所以腊月二十三也叫“过小年”。

  我们最盼望的,是大年三十。这天要早早起来,太阳一出就开始贴对联。那时候的对联大多是买两张大红纸,请村上会写字的人来写,村里也就一两个老师才能写几个像模像样的毛笔字,一些人家干脆让念书的孩子自己写,我们小时候上学有专门的毛笔书法课,学生们基本会写毛笔字。我们家的对联,都是我自己编自己写,有时候还给邻居家也写,虽说写的不怎么好看,但农村里识字的人也不多,我能糊弄出来,爸爸妈妈看着都得意着呢。贴完对联,要放上一大串鞭炮,从鞭炮声一响起,这过年的序幕,就算正式拉开了。

  妈妈们今天可要忙了,把各种蔬菜早早备好,放上大片的肥肉,白菜豆腐粉条,做上满满一锅香喷喷的烩菜,一家人围着火炉热热腾腾地吃上两大碗,其乐融融。等妈妈把碗筷收拾了,才会小心翼翼地从一个红木头箱子里把我们的新衣服新鞋子拿出来,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才是最开心的时刻,等上一年,只有过年时才能浑身上下一身新,村里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第一件事就是互相炫耀身上的新衣服。

  年夜饭吃的是饺子,四五点钟就要吃,吃完了给先人们上坟,说是去请先人们回家过年,过了正月初五再送出去。这种仪式只有家里的老人才会,我们只是跟着去烧纸磕头,顺便也去显摆自己的新衣服。

  除夕晚上要守岁,妈妈说那叫“熬福”,谁熬的长,谁来年就有福气。我们眼巴巴等着的,是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爸爸最多给十块,妈妈给五块,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我们都舍不得乱花,留着上学时买文具买书了。

  那时候的农村人家大多都有了电视,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我们坐在热炕上,吃着糖果,磕着自家种的瓜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没电视的人家大人小孩都到邻居家来看。妈妈熬一壶枣茶,给每个人都倒上一杯,一屋子的人“吧唧吧唧”,一直要看到十二点。十二点的钟声敲过,全村子都响起鞭炮声,这时候也有个仪式,叫“接老爷”,据说接的还是腊月二十三日送去天上的灶王爷。

  大年初一日早上,天不亮就要吃“黄钱饺子”,三十日下午妈妈一次就把饺子包好了,在几个饺子里放上几枚硬币,谁吃到谁就是最有福气的人。这些民间传统的习俗其实都很有含义的,在我们家乡也一直沿袭着,只是我们现在离开家乡太久,在城市里就不这样过了。

  初二开始,就要拜亲访友,第一个要去的人家,一定是舅家,舅舅是外甥的主心骨,大着呢。新婚的小伙,必须先拜老丈人去,初二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走亲戚,来的来,去的去,炒几盘好菜,喝几杯小酒,小小的农家院里,处处都是欢声笑语。走亲戚的活动,一直要持续六七天,每一家亲戚都走完,这是礼节,也是亲朋好友传递情谊的纽带。

  初五一过,村里开始闹社火。农村里的社火比城里老头老太太们组成的秧歌队热闹红火多了。小伙子们背腰鼓,姑娘媳妇敲铜锣,还有胆大的年轻人踩着一米多高的高跷。所有

  的社火队成员都穿着花花绿绿的戏装,勾着脸谱,扮演的也是戏曲里的人物,白蛇传啦,西游记啦,三堂会审啦,表演者演绎的活灵活现,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社火在村子里挨家挨户表演,人们也跟着一家家串,锣鼓喧天,欢声笑语,那种热闹快活的场景,好多年没见过了。以前村子里有上了年纪的人专门负责主持,那些人老的喊不动了,年轻人怕麻烦,宁愿聚在一起打麻将斗地主,也没人去操那个闲心,现在农村里过年,也不热闹了。

  看完了社火,还有大戏呢。那时有的村子里有戏台,演员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有些人大字不识几个,戏里的台词却能唱的滚瓜烂熟,真佩服他们那超常的记忆里,应该也是兴趣所致吧。戏台上唱的,大多是古装戏传统戏,以秦腔为主,有时候也唱眉户,黄梅戏,一个小小的戏台下面,人山人海,几个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在那里,不管天多么冷,都影响不了人们看戏的兴致。晚上还有夜场,人们在露天地里或坐或站,个个脸上都挂着愉快的笑容。

  常听老人说,穷欢乐,穷欢乐,穷的时候,人们都不忘给自己寻找欢乐,现在日子过的衣食无忧,却少了快乐的感觉,那些曾经欢乐的年味,如今只能在回忆里重现了。难怪现在的人都说,生活越来越好了,年味越来越淡了,连春节联欢晚会都越看越没劲了。也许,这就是不同的时代具有的不同特点吧。

  不管到了什么年代,什么地方,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占着很重要的位置。社会在繁荣发展,生活在日渐富裕,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一脉相承。过年过的是喜庆,是幸福,是团圆,是快乐,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祝福。

  愿普天下每一个人,都能过个平安快乐年,让浓浓的年味,永远在我们的生活里飘香。心是快乐的,生活就是幸福的。

记叙文作文 篇2

  说起我居住的这个小区,那可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不为别的,就为了小区里的那份“亲情”。

  说亲,其实也不亲,大家刚住进来那会儿,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这么多年来,小区早已成为一个“大家”了。只要哪家有了困难,一小区的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小区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都是一家人嘛,还客气个啥”。

  那次我的妈妈出差,爸爸又刚好加班,下午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已是晚上了。肚子也饿得直叫,我打开冰箱一看,什么东西也没有,连包泡面都找不到。我正在犯愁,门铃就响了,开门一看,是隔壁的王奶奶。

  “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回来的?我在小区门口守了一下午都没看见你,后来还是看到你家的灯亮了才知道你已在家了,还没吃饭吧?走,去王奶奶家吃去。”她拉着我就出了门。

  上个月李阿姨下岗了,她有个儿子正上高中,李阿姨整天闷闷不乐,小区里的人看了都不是滋味。于是每家人出了点钱,帮李阿姨开了个小饭馆。由于李阿姨以前在饭店待过,手艺也不错,她的生意越来越好。她准备把钱还给大家,但大家说什么也不要,李阿姨感动得都快哭出来!

  前天晚上,杨大爷突犯心脏病,刚好他儿子在外地出差,一时之间也赶不回来。向叔叔是位医生,当场给杨大爷抢救。有人连尽快打电话叫救护车。救护车来了,向叔叔跟着去,李阿姨塞了给向叔叔200元钱,“先垫上,不够再给我们打电话”。

  经抢救,杨大爷脱离了险境,他的.儿子第二天早上赶回来,杨大爷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多亏了咱小区的人,不然现在我已不在这个世上了,你要好好的感谢他们!”

  我们这个小区,虽不是特富有的那一类,但这里有亲情,那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温暖!

  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对,就是那句“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

记叙文作文 篇3

  当我们摔倒的时候,父母会伸出手扶起你,教你如何面对;当我们受欺负时,回家向父母倾诉,他们会帮你消除烦恼;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也会与我们并肩前行。这一切一切,都蕴含着点点滴滴的亲情,需要我们去感受、体会。

  亲情,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由于亲情就好像琼浆蜜露般滋补着我,使我每天的精力都特别旺盛,给我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力量。

  有一次,我本以为期末考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成绩,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成绩一泻千丈,排名也退之万里,实在令人难受。从这以后的一段时间,我都为此而烦恼,也一直不敢向妈妈如实说明这些。但是毕竟还是逃不出妈妈的“火眼金睛”,被她看穿了。妈妈却没有责骂我,而是耐心地指导我如何改进。终于,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我的成绩果真更上一层楼。难道这不是亲情的力量吗?

  亲情是风,吹动着我前进的步伐;亲情是雨,补充着我的能量;亲情是闪电,时刻警醒着我的所作所为。

  记得在我六年级时,因为将面临毕业考,所有的学习都得变得紧张,时间也被安排得密不透风。虽说这是人生中必定要经历的阶段,的确非常辛苦,但是有了爸爸妈妈日月的支持,也不是觉得非常疲惫,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幸福。在挑选以后所要学习的中学中,我也有了自己的目标。于是就报考了那间中学,由于竞争大,压力也随之加重,但是我的心中依然保持着平和的心。出了成绩之后,自我的猜测应能够进入那中学吧。但是……意想不到的是,它早已经与我无缘,离我千里之遥,我失败了。不但毁灭了自己的愿望,还辜负了父母的一番心思,怎能够不伤心呢?接下来的日子更不用说了,于是自己沉默了好多天,也没胃口吃饭,脆弱的心已经击垮。这当然让爸爸妈妈非常担忧。最后,爸爸实在看不下去了,狠狠地给了我一个巴掌,刹时我惊住了,这是爸爸第一次打我,多么重手啊。不过还是要谢谢这一巴掌,它令我在气馁中拉了出来,不让我再沉浸在伤心中,使我继续前进,最终也获得了成功。

  亲情是飘飘洒洒的春雨,亲情是写在脸上的笑脸,亲情义无反顾的响应,亲情是一丝不苟的配合。亲情带给我们力量,亲情带给我们温暖,亲情带给我们领悟。愿人间处处充满亲情,人人都能够感受到亲情所带来的一切!

记叙文作文 篇4

  思念是水,汹涌澎湃,岸堤不能阻隔,直闯大海,潺潺汇合着生命的节拍。

  思念是风,寒风刺骨,拂面拉扯衣襟,寒冷吞噬着肌肤,呼哧之声溢满耳朵,想念便成为可能,记忆涌泉而出。

  在落叶缤纷的巷道上,彳亍徘徊,任思绪翱翔,迷失了方向。枝桠上挂满了孤寂的叶子,没了生色,没了气力,思念就如这飘零的落叶,失去了依靠,随风飘荡,沙沙的落叶声破碎了一颗又一颗寂寞的心,那是思念在哭泣,在召唤。

  谁会想到,落叶的重量,乃至生命的重量,竟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不能忍受漂移的流浪,嘀嗒嘀嗒的雨滴声就足以击破几个乃至几万个浪子的心。

  记性不是一个好东西,该忘记的难以忘记,该记得的却早已失去了踪迹。一如既往的往昔,一情一物一景,熟悉的画面,敲打内心的底线,回荡的钟声,镜头式呈现的情节,不期上演在眼前。

  这钟声,是真我与心灵的碰撞、是历史与现实的差距、是无意识和意识流的记忆回眸。不可否认,越想忘记,越忘记不了,整个季节都播放着脆耳的钟声,无可奈何,季节依旧在循环更替,物是早就人非,欲语泪竟先流。

  体内有寺院的人,总在清晨敲响灵魂的钟声,传至远方,然后归于岑寂。思念是灵魂的昭示,灵魂在唱歌,传至远方。叩问这一厚实的砝码,轻轻叩开远方大门,聆听是一种方式,惟有眺望,方能减轻思念的重量。

  思念是美的,没有生如夏花之殉烂,没有死如秋叶之静美。有的是泪滴飘落的无华,白雪飞扬的欢乐,静默的湖泊般惆怅,无可媲美。情感丰富的人类,披上善变的.颜色,抹上思念的芬芳。对象改变,内容新颖,倾向明显,方式各异,形态各异,香远益清,浸透中流砥柱的不是别人,只是一本乐曲,奏响着不同的旋律,清脆的,悠长的,动听的,轻快的,忧伤的,应有尽有。打包起一片芬芳,传至远方,惊醒梦中人。

  走过落叶缤纷的秋天,不经意间,来到了寒风呼哧的冬天,思念的声音更加浑厚,坚定。那年挂满叶子的枝头,如今鹤立鸡群,独占鳌头,没人会想到枝头的苦痛,没人会理解枝头的不安。声声入耳,阻止不了,越发枯瘦。

  陪伴枝头的不是忘记南飞的鸟儿,是冷艳的月光,是冰冷的寒露,是呼啸的寒风,这折磨人的思念,藏在内心,没人能懂,只能默默地承受一切,为的是等待明天,守候那东升西落的太阳,那春暖花开的季节。

  守候是寂寞的难耐,等待是离别的伤口,不要独自等待,不要独自流泪,不要独自叹息,一年又一年,思念的眼泪早已决堤,奔腾的潮汐依旧澎湃,内心的凄凉照旧。又是一日复一日地守望明天,又是一日复一日地敲打灵魂的钟声,又是一日复一日地聆听耳边的呼唤。

  向窗口望去,一只杜鹃鸟飞起,振翅的节拍,强劲有力,直击苍穹。遗失了东西,染在枝桠上,是杜鹃啼血,映红了枝头,映红了双眼,哽咽成为可能,思念再次萌发,不是为谁,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份重量,掷地有声。

记叙文作文 篇5

  梦是把热血和汗与泪熬成汤,浇灌在干涸的贫瘠的现实上。——题记

  犹记得那年,我带着年幼的懵懂与无知来到初中这片广袤的土地。那是我第一次,正式地踏入知识的殿堂。我犹如雏鸟向往远方的天空,初中生涯刚刚起步,便发誓定要考上最好的高中。

  这是梦最开始的模样。

  从初一升到初二,我无时无刻不朝自己的`梦想奔跑。夏天,暑气弥漫在课室,似要将人熔化一般。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我仍然努力抬起头颅望向老师,目光凝聚出不服输的信念。冬天,寒气透骨。好似有无言的冷风在脸上划出一道血痕。我裹紧厚重的羽绒服,耐着自己讨厌的严寒,端正坐直开口大声念着文言文与古诗。

  自己好像离梦想越来越近。

  带着出色的成绩,我上了初三。本以为我能轻松应对初中最后的一年。但,事实超出了我的预期。化学、物理……令人头疼的一切好像巨浪铺盖而来,让我沉溺深海,难以呼吸。我开始乱了阵脚,每天总是匆忙照着计划学习,却也总是没有在有限时间完成。一天过去,躺在床上脑袋空空。仿佛一天的忙碌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个月,在期中考试中,我第一次掉出年级前十名……周围同学看着到满意的成绩露出心满意足的神情,我却沉浸在悲伤的浪潮,无法自拔。我真的可以考上吗?那时,曾不只一次问自己。而每次都得不到心中的答案。

  自己好像离梦想又远了一些。

  我伏在桌面阖上双眼,试图逃离这里。就在这时,班主任走上讲台点开了一个短视频。那是一位来自衡水中学的学生做的演讲。题目是——梦想。

  他在说,我在听。他的声音传到我的耳里。“我们站在这里,前面是诗也是远方。我们正在看着的,是我们的梦想!”他的话正如太阳蓦地照亮我的世界。于是我重新拿起武士刀,斩断心中的迷雾。你还没有输,我这样告诉自己。

  过后的日子,我振作精神不再为暂时的失利困扰。每天踏着晨露和朝阳,翻开英语单词本放声朗读。顶着烈阳高照,大脑急速转动思考着数学的压轴题。与星子作伴,书写动人心弦的文章。我知道,梦想就在前方。

  只有我自己知道,血管里的武士之血正在汹涌流淌。

  现在,天蓝的恰好,我坐在中考的考场泰然自若。若有时光机带我回到过往,我想亲切地告诉曾经的自己——那些你很冒险的梦,我陪你去疯。

记叙文作文 篇6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许多种感情,做学生时有同学情,师生情;工作时有同事情,朋友情等等;而亲情却贯穿了我们的一生,也唯有亲情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感情。它是那么伟大,那么无私,那么坚不可破。

  我从小身体不是很好,父母就时刻关注着天气预报,嘱咐我加减衣服,注意身体。病在我身上疼在父母心啊。记得小时候,有一天晚上我生病了,发烧近40°,父亲刚好不在家,已经是深夜了,是我的老妈用她瘦弱的身躯背我到医院。在医院里,护士给我挂上了吊针,我的老妈一会儿给我查体温,一会儿又拿湿毛巾给我擦身上,进行物理降温,直到我体温恢复正常,她才松了一口气,我的老妈给我的爱是多么温暖啊。我深深记得是那份亲情伴我健康成长。

  每次考试前,父母总会提醒我,让我认真仔细的答题,帮我做考试前的复习,我知道父母都很累,可是为了我,他们从来不说。我考试的成绩不好,他们也没有训斥过我,给了我最大的理解和鼓励,因为他们知道我也想上进,我也有尊严,也想考出好成绩。当老师把考试卷发给我们后,他们总会把我做错的或者不会的考题再给我讲解一遍,直到我明白,他们就是这样无私的为我做着一切,这就是亲情,伴我快乐成长的亲情。

  每年到我的生日那一天,父母就会在早上给我煮个鸡蛋,晚上会给我买一个蛋糕,多做几道好菜,父母从来都不会忘记。而他们的生日却没有怎么过,好像我们全家都是同一天的生日,

  他们所做的点点滴滴我都不会忘记,我知道在他们心里——我是最重要的。对父母所做的这一切压缩成一个字,那就是“爱”。

  亲爱的.父母,是你们无私的爱,是你们最珍贵的亲情,给了我健康快乐的童年,给了我阳光灿烂的明天。感恩亲情,让我用明天的努力来回报这份亲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记叙文作文 篇7

  童年本该是快乐的,美好的,只是童年中也难免不带着烦恼,我的成长的过程也是如此,特别烦恼。

  星期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又是一个好天气。

  我刚从床上起来,爸爸妈妈便嚷道:“你怎么这么迟才起来?快去读英语,做作业。”

  这唠叨声让我头痛起来,心想:劳累的一天又开始。接着着唠叨声反反复复,我只好极不情愿地看书、读英语。

  唉!为什么别人的星期天都能自由自在,而我的确这样枯燥呢?想到其他小朋友都能在院子里玩耍,笑得那么开心,我却像一只小鸟关在笼子里,怎么也出不去,心里实在难受。

  其实,星期一到星期五这样学习,我还能承受,可是我竟然没想到,爸爸妈妈竟连星期天都不放过。我现在对星期天愈来愈讨厌了,因为在学校至少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玩一会儿,还能有一点快乐可言,而在家里就只能做作业。

  即使好不容易盼来了放假的日子,可是等着我的还是一大堆作业,就是休息一会儿也难啊!

  我多希望爸爸妈妈能给我一点自由啊!哪怕是一分钟,也是雪中送炭啊!

  有好几次,我好不容易做完了作业,可妈妈却说“快,做一张卷子。”听到这话,我顿时眼前一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我辛辛苦苦做完了,等待我的竟是这样的结果。

  最让我烦的是我有一道题不会做,便找爸爸给我讲解。可不管他怎么讲,我都不明白。这时爸爸的老毛病又来了,指着我说:“要给你讲多少遍,你才明白!”看着他这么生气,好像要吃掉我一样,我不宜多说什么。

  有时,我刚下院子,或者刚和小伙伴玩得正欢,妈妈就在楼上大声的`叫道:“晓晓,快回来啦!”这一叫不要紧,可是却把我的游戏计划全打乱了,真是太扫兴了。

  我真想大叫一声:“谁能救救我呀!”

  虽然我知道爸爸妈妈都是为我好,但是这样的童年谁会喜欢呢?

  要知道,我们童年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

  我多希望有一个没有压力,充满快乐,充满阳光的童年啊!

记叙文作文 篇8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之间,我已迈过了14个冬春夏秋,我梦寐已久的初中已匆匆溜走了两年。伴着堆积如山的作业,眼前却浮现出小学时期一直工作孜孜不倦的.老师们。

  这个星期五,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通知单上说:会提早放学,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可真谓是“举足轻重”。好不容易熬到了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急急忙忙抄好作业,来不及整理,把书本一塞,铅笔盒一丢进书包,不管三七二十一,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背着一个书包带就跑下楼梯,冲向车库,骑上车,和好朋友们直奔我们的母校——实验小学。一停自行车,我们就马上便跨入大门,一切都是那么熟悉,熟悉的操场,熟悉的花草,熟悉的树木,熟悉的教室,匆匆地脚步只想见到熟悉的那些人。

  我们怀着一颗紧张的心走向英语办公室,悄悄地望了一眼,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好朋友也瞧了瞧,位置怎么变了?深呼一口气,轻轻打开门,“报告!”。“进来。”顿时,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似乎,往日的一切都重现眼前。老师和原来一个样子,那么大方,婉约,平易近人,一抬头,那张脸上还是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长长的黑色卷发,嘴角还是微微翘着,面带温和的笑容。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笑容很灿烂,很美丽。

记叙文作文 篇9

  生活就像一个调味瓶,酸甜苦辣,样样俱全。每个人都会尝到其中的滋味。在这诸多的滋味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便是那酸酸甜甜收获的滋味。

  自从搬至新家以来,我和妈妈就经常往门外院子里去,原因是很简单,那儿有我们家的一个菜园。这块菜园原先可是荒草丛生,荆棘遍地呢。不过现在已经被妈妈打理得井井有条了。

  初春的时候,爸爸妈妈和我先把土里的砖头瓦块挖出来,再把土翻一遍,又撒上一些肥料,这样就可以种地了!妈妈种上了丝瓜,青菜。韭菜,番茄。辣椒等小苗。起先,他们还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软绵绵地趴在地上,可是过了几天,它们就都站立了起来,精神抖擞,叶子富有生机得竖立起来,就像一队斗志昂扬的士兵。这里面,数丝瓜长得最快,本来我每天都与它比个子,它到我的腰部了,到我的脖子了,到我的眼睛了。可是没过多久,我就比不上了,他们刚长出来半个月,便比我高出了一大截!

  我们每天给菜们浇水,施肥,捉虫子。浇水时,妈妈拿着水管压紧管口,水珠便成伞状喷洒出来,就像下雨一样,真是好玩又简单。于是我便试起来,结果控制不好水流,把自己弄成了“落汤鸡”。妈妈笑着说,你把自己当小苗了,也需要浇水呢!

  于是菜地在我和妈妈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成长起来,每天都有惊喜,辣椒纤纤细细的,结出来了;丝瓜高举着黄色的.喇叭,开花了;番茄咕咕嘟嘟,结果了;青菜郁郁葱葱,长高了。苦瓜东攀西拽,成活了。我们每天都观察他们,它们的任何一个成长和变化,每一个惊喜,都让我和妈妈拍手叫好。这是一个可爱的植物乐园,我看见它们,就像我的一个个老朋友,不相信吗?只要我来到他们身边,他们就轻轻挥动碧绿的叶子,摇摇娇艳的黄花,紫花,红花,朝我微笑点头呢。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一个番茄成熟了,我屏住呼吸,仔细凝视,它全身红彤彤的,像小拳头,用鼻子嗅嗅,它散发着一股新鲜的香气和阳光的气息。我轻轻把它采下来,把它切开,和妈妈、奶奶共同分享胜利的果实。这可是我们自己中出来的呀。我拿到我的那一份,轻轻一咬,汁液便流了出来,酸酸甜甜地,真是好吃,甜到心里去了呢@!

  那酸酸甜甜的滋味,至今还留在我的心头,我想那便是收获果实的滋味吧。

  由这滋味,我想到了很多,一棵植物,结出一颗果实,需要从地里吸取养分,努力成长,人也是一样,要经过艰辛的努力,汲取智慧,才会结出成功的果实。

记叙文作文 篇10

  在十个道德的好习惯中,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孝敬父母。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爸爸妈妈为了我的学习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为了我读书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不能让他们为我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而担心。

  在学习上我应该自觉地努力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我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举手发言,虚心地向好的同学学习,在学校里和同学和睦相处,做好老师的`好帮手,积极参加各种各样有益的活动。我要用优秀的成绩来回报爸爸妈妈,让他们觉得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花!爸爸妈妈上班也很辛苦的,我回到家里,只要有我能够做的小家务,我应该尽量去做掉,来减轻爸爸妈妈的家务活,在家里,不能像一个小皇帝一样把好吃的东西留给自己,应该留给爸爸妈妈,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作为一个孩子,最大的孝心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绩来回报爸爸妈妈,就是给爸爸妈妈最大的安慰。

【记叙文作文】相关文章:

记叙文作文[精选]07-22

记叙文的作文(经典)07-22

记叙文作文(经典)07-22

【精选】记叙文的作文07-21

(经典)记叙文作文07-21

(经典)记叙文作文07-21

记叙文的作文【精选】07-21

(经典)记叙文的作文08-02

(精选)记叙文的作文08-18

记叙文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