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记叙文>记叙文作文

记叙文作文

时间:2024-06-29 08:23:17 记叙文 我要投稿

记叙文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叙文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记叙文作文

记叙文作文 篇1

  已至年末,孤独的离开这座城,赶赴回家的路。

  走在道上,走向车站,眼见的车水马龙,较之往日愈加的声势浩大。燃料的排放自然也更多了,于是空气间缭绕着一股股或稀薄或深浓的烟气,每逢播散到身上,便荡漾出一波波温热与令人作呕的乌烟瘴气。然而——此时的时令,却又介乎于春冬,温度骤然降下,反而显得更冷:连绵不绝的冷风铺天盖地,时不时刮过,仿若洪水泛滥,无孔不入,又冷的`刺骨,令人悚然动容,只觉得往日身子里隐蛰着的脆弱都被不留情面的刨开了。烟气温热,冷风森寒,感官仿佛变得迟钝了,一时辨不清究竟是冷是热,只觉得极为矛盾。我莫名的想起了一句话:光明是一种耀眼的黑暗,黑暗又何尝不是一种深邃的光明?——以人作为架接,界限就这样变得模糊。幽眇恍惚。略抬头,照例是一片死板沉闷的阴天暗色,迎前看,是环绕的,几成半圆状的楼房,低低高高,错落参差,簇拥着半圆间被凸露出的狭闷的空缺,一整片暗色的氛围,便在我心中铺展开了,掺夹着霓虹,声浪,广告。。。。。。似多实寡。疲劳,身子变得重了,直往下沉,几乎连回家也走不动了。但浑身却像水中捞月后,空虚莫名。干裂的唇,口渴,口水淌下肚腹,饿,精力随汗水流出,但终于庆幸汗水不会欺骗,它确凿彰明:前进,是意志所指,是家。在这陌生的城啊,只身一人,无所依傍,怒怨情痴,尽皆受了。捎上青春琐碎,就这样,随这平凡枯燥的日子,随波逐流下去吧。这一眼尽可望断三十年的往后啊。——无言地怅叹,我思想。

  然而,在这夜渐深浓,世间一切被搅得浑浊之时,我默默坐在公交车上,在人声鼎沸,浊气滔天,霓虹血艳中,屈着身,合上眼,凝望着远处的家,以等待的姿势,将光明惦念。

记叙文作文 篇2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郭山村酒旗风。”唐代诗人杜牧所写得《江南春》里的诗,这不禁让我感受到春之女神已经降临,大地复苏。

  星期三老师上科学课时说让我们下楼去观察校园里春天的足迹。来到花坛只见一朵朵桃花开的鲜艳,远远望去就是一片粉色。“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再看看一棵棵柳树站在操场四周,走近一看柳枝上已经长出一个小嫩苞心里想到:看来春之女神已经来到。”看看草坪上小草已经窜出头由春姑娘给穿上一件新衣。离开操场,来到教室,大家正在议论着自己找到春的'足迹。

  星期六到,意味着假期也已经来到,星期三那天寻找春天我到现在还依然留恋着。我马上来到田野里,正在寻找突然一个青蛙洞里一只小青蛙在一个冬天长久的冬眠终于睡醒,你看它正在伸懒腰呢!一只又一只的小青蛙陆续跳出来准备辛勤劳动。我看得入迷,不知不觉中我也要回家。春天到,春光明媚是去放风筝的的好时候,周末一到我便拿起风筝就跑到一块空旷的地方放风筝,先将风筝放在地上,一手拿着线轮等着风儿吹起时我就快速的奔跑起来,第一次风筝已经起飞,可是它又像降落伞一样掉下来,我的心也从天上跌到低谷。第二次风筝连飞都没飞起,就像一个病人柔弱的站也站不起来。我在心中暗暗说道:“这一次我一定要成功,加油!”终于,风筝快要飞起,我的心也怦怦直跳,风筝飞起来我心中十分激动,线轮越转越快,线越放越少,而风筝已经越飞越高。我成功也体会到春意盎然。

  春天在哪里,它就在大自然中需要我们去发现,寻找。才会在春天刚降临时就找到她。

记叙文作文 篇3

  我的妈妈,她有时候声色俱厉,让我很讨厌,有时候却温柔的让我受不了。我现在还没有忘记一件事,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我就来说一说吧。

  记得一次我发烧了,爸爸妈妈赶紧冲了过来,给我量了体温,一看,41℃,都快吓晕过去了,爸爸说:“赶紧吃药吧!”妈妈却严肃地说:“不,还是去打针,一针见效!”我一听打针,心脏都要跳到嗓子眼了,希望是吃药而不是打针,可是妈妈还是坚持着到医院去,要打针,我讨厌死你了,妈妈!让我要戳针,可是谁让我发烧这么高呢? 到了医院,进到输液室,里面全是小孩子的哭声,有的泪水如雨,有的泪流满面,还有的.哭得连鼻子都红了,看到这些,我感到更害怕了,我也有点想哭。妈妈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这点算什么呀,你都10岁了,是个男子汉了,还怕什么呀?

  鼓起勇气,不怕,来吧!”听了妈妈的话,我顿时感到一点也不害怕了,是呀,我是男子汉了!轮到我了,见护士阿姨拔出又细又尖的针头,把我的手腕用皮管扎紧,把针插进我的血管,我感到只是如蚊子咬了我一口,一点也不痛。妈妈小心翼翼地帮我拿着盐水瓶,找到了位置坐下,妈妈就这样一直陪在我的身边,让我感觉发烧不怎么难受了,我突然感到妈妈是多么关心我,为我着想呀!这就是我的母亲,让我讨厌又喜欢的母亲。

记叙文作文 篇4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蚂蚁的团结;生命是白蛾的奋力挣扎;生命是小草的茁壮成长,不屈向上;生命就是懂得珍惜。

  我平时玩的时候常常会发现许多蚂蚁,有时我发现一只蚂蚁在跟它大两倍的虫子打架,这只虫子在蚂蚁的身上来回蹦跳,蚂蚁急忙躲,但也躲不过,其它的蚂蚁见了忙来帮忙,通常这只虫子的下场就是死亡。此时我感到蚂蚁的生命是弱小的,但是团结起来是强大的。

  晚上,灯开了,有几只白蛾飞了出来,我拿着苍蝇拍子试图打死它,可当我把它拍到地面上时,飞蛾可能被我打晕了,但是它还是奋力的挣扎,我想了一会儿:飞蛾也是生命,人也是生命,想着想着我就把它给放在窗外,让它飞走了。此刻我感觉到飞蛾的生命就是极力的鼓动双翅,挣扎出人们的.双手,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我家的花盆里种了两棵草莓,花盆里面有一些杂草,它们在花盆的比较偏僻的地方,我浇水的时候怕它们对草莓有害,就没有把水浇到这些地方,又在上面压了一张薄纸,过了几天,那些杂草竟然长出一截和中指差不多高的小苗,把我盖着的薄纸都给掀翻了。此时,我觉得小草的生命是不屈,茁壮成长。

  生命是有限的,有人热爱生命,有人放弃生命,不同的人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做出不同的事,如:杏林子在她12岁那年患了罕见的病,整天在疼痛之中生活,但是她在疼痛中为我们写出了多少本书啊,她虽在疼痛中生活,但也是在珍惜生命,不让生命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而另外一些人为了一点点小事就自杀,放弃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我,是一个四肢健全的小孩子,身体健壮,我并没有像杏林子一样在苦痛中生活,我更应该珍惜生命,做时间的主人,决不让生命白白流失,为人类做自己的贡献,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珍惜时间!

记叙文作文 篇5

  腊八节是进入农历12月的第一个节日,也可以说是春节的先导,它起源甚早,有些节俗今天已经成为文化化石,有些则依然流传着。

  腊八节的名称是建立在“腊月”这个称谓的基础上的,那么,农历的十二月为什么要叫腊月呢?腊是一种古老的岁末祭祀仪式,也叫蜡,而实际上,腊与蜡还是有所区别的。腊就是“猎”,猎取百兽来祀先,而蜡则是“索”,是聚集万物来敬神。“腊祀先祖,蜡报百神,同日而异祭也。”

  古时腊日的习俗除祀神祭祖之外,还有“傩”。傩是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我曾经在江西婺源看过民间傩舞表演,十分震撼。史料中记载,表演者一般头戴面具装成金刚、力士、方相等,持刀执钺,众人击鼓呼噪,以逐除厉鬼、疫病,这也叫做腊鼓驱疫,传说能保小孩平安健康。后来在民间转换了形式,变成吃炒豆、炒麦等,无论豆、麦,要炒熟炒爆,然后让小孩吃一些,叫“咬鬼”。

  现在知道这些习俗的人已经很少了,对于腊八节,大多数人知道的就是要吃腊八粥。民间传说,腊八粥也叫“防风粥”,喝了这粥可以御寒。至于腊八粥的起源,一般认为源自佛教,所以也叫“佛粥”。关于腊八粥的配料、制作、食法的谈论很多,而最详尽的是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的描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等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圆,用则伤味。每至腊月初七,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

  而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地方做的腊八粥,无论食材或制作工序,都是百无禁忌,随意搭配,这些就是所谓的现代改良版了。

记叙文作文 篇6

  "你去哪里了?"妈妈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严厉的训斥我。"我去哪了?哼!你现在倒关心起我来了,你早干嘛去了?"我丝毫没有被妈妈的训斥声吓到,反而说起了妈妈。妈妈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示对我的无奈,我对妈妈的举动视而不见,大步流星的回到自己的房间,最后把房门重重的一摔,我的眼泪也随之滚了下来。

  我哭的很小声生怕被妈妈听见了。自从青春期以来我对父母的态度一反常态,父母让我往右,我就往左,父母让我干活,我就不干。有些时候叛逆到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说这次。

  早晨,妈妈让我出去买点早餐,我意外地按照吩咐去做了,如果是平常我肯定不干。我在半路上骑自行车的时候摔了一跤,我顿时摔的人仰马翻。天知道,今天我就不应该这么听话。站起来的时候我紧张地看了一眼被我紧紧抱在怀中的早餐,看到它们平安无事,我也就放心了。回到家,我急急忙忙的将早餐放下,立马奔向浴室。等我收拾好了,从浴室里出来,却迎来了妈妈不停的谩骂,说:"我真不该生你啊,买个早餐都能摔一跤,你好看看这么脏你让我怎么吃?"听完这句话我顿时气不打一出使:"我辛辛苦苦,用我的全力在保护早餐,摔倒了我还想着早餐,地上爬起来的'时候我还想着早餐。对,你说得对,我连买个早餐都能摔一跤,我没用,可是在你的心里我就连早餐都不如吗?我从浴室出来你说的一句话应该是‘你还好吗’而不是训斥,从这点可以看出你根本没资格当母亲,你不配!"妈妈对我的反驳言以对,而我则早早的夺门而出了。

  10月的秋风,凉飕飕的,对于刚洗完澡的我来说,风则是雪中送雪,我无处可去,于是我到公园的亭子里坐下了,一边看着风景,一边想着心事。路人都投来,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仿佛于世隔绝了渐渐的,到了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我不仅得赞叹,时间过得真快,不仅联想起小时候妈妈很爱我,我也很爱妈妈。对比现在,一切都变了,变得不像小时候那样,我有时候会疑惑,是什么东西?改变了我们。想着想着太阳落山了,接着迎来了黑夜,秋天的夜,寒风刺骨。我实在是熬不住了,回到了家,结果就是前面我所描述的。

  这天,我回家晚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回家这么晚,这也是我第N次和母亲闹矛盾,这也是我第一次明白我在母亲心中的地位,不知道我和妈妈能不能再次像小时候那样相亲相爱,如果能我希望是一辈子,永永远远。

记叙文作文 篇7

  学习目标:

  掌握记叙文的叙事技能。

  学习时数:

  2课时

  重点与难点:

  如何将一件事叙述得具体、生动、中心明确。

  学习过程:

  一、概述

  叙事是记叙文根本,是骨架支撑。如果说描写是“花”,那么叙事就是“藤”,“藤”之不立,“花”将焉附?然而在同学们的记叙文写作中,叙事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的,主要是叙事不够具体,不够生动,中心不够 明确。本专题训练力争使大家在这方面有所改善。

  二、探讨如何使叙事具体

  1.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如下面这段文字: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迷朦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多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出缕缕清 香,沁人心脾。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儿,会不会开呢?我端详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瓣象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暗黄。

  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 整个过程,写得细腻生动,让人如临其境。

  2.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如高三(11)班卢晶晶同学《幸福的感觉》中的几段叙写:

  一针一针,一线一线,妈妈熟练地钉着,一会儿就钉好了。“好了,试试看。”我试了一下,很合身。妈妈还没等我说“很好”,就又让我站好:“我再帮你钉一个。”我很纳闷:“妈,还钉一个干嘛,这样挺好的。”

  妈妈没等我说完,又开始了她的钉扣。妈妈仔细地看了看我裤子,对照一下前面的钮扣,用手细心地比划着,终于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才开始下针。

  “你这孩子,现在是空肚子,这钮扣自然是往里钉,要是吃饱了呢?”妈妈笑笑,一边钉着一边说:“钉两个钮扣,一个吃饱了用,一个饿肚子用。”看着妈妈一针一线地穿着,仔细地把裤口往外拉,生怕针会戳到我,小心地缝着,我真觉得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作者选用妈妈为我的裤子钉两个钮扣,一个让我吃饱了用,一个让我饿肚子用这样的细节,突出 了“妈妈的爱给我带来巨大幸福”这个中心。

  三、探讨如何使叙事生动

  1.间接呈现时间。

  记叙的“六要素”之一时间、地点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例如《药》中:“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华 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了在社会最底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

  3.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如《药》中的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段文字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而那些无聊的人们都伸长了颈项在欣赏着,就象一群“鸭”,生动形象,一个比喻就展现了国民的麻木、不觉悟。

  四、探讨如何使叙事中心明确

  1.围绕主干,不生“枝节”。

  八九百字的记叙文要求作者应该握紧“主干”展开叙述,少生旁逸斜出之笔。否则,将有损于全文的中心。如在一篇 母爱主题的记叙文中,作者着意叙述的事件是:母亲思儿心切,赶了几十里路来学校看“我”。可就在这“主干”之上,却有一个不小的“枝节”:行文中间作者用一大段文字专门叙述了母亲捎来的妹妹的信,妹妹在信中鼓励“我”好好学习,而“我”也由衷感慨“有个妹妹真好!”这一旁生的“枝节”,分散甚至误导观赏者关注的焦点。而驱除“枝节”干扰的根本在于:动笔前心有“主干”,过程中咬定“主干”,结束时回望“主干”。

  2 .围绕主干,不换重心。

  有一篇这样的记叙文:起 笔由“自习课上的喧闹、神侃”叙起,然后转入“我和小宇之间关于足球的争执”,并由此引发“我和小宇关于文具盒的矛盾纠葛”,最后借“文具盒事件”传达友情 主题。似乎是“好戏连连,精彩不断,跌宕起伏,相承紧密”,其实回望一下全篇便会发现, 全文并没有一个中心事件,而这将最终导致全文中心不明。究其原因,一是叙事之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立意,二是叙事过程中又出现了“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的失误。而解决之道便是——明确一个中心,锁定一个事件。

  五、作文实践

  请以“独自面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主题明确,叙事具体、生动。

记叙文作文 篇8

  谈起我那小表弟,他真使你无奈。别看他年纪还很小,可是破坏东西的技术却顶呱呱。

  他到我家来玩,经常把我的玩具弄得惨不忍睹。要不就是车子的轮胎飞了,要不就是飞机的翅膀断了。更可怕的是,他每次把我的玩具翻出来后居然不整理,害得我晚上还要腾出时间来收拾这些“残兵败将”。每当我对妈妈控诉时,妈妈总是用“尊老爱幼”的话来应付我的抗议。这不,我又撞上了“狗屎运”——他今晚又要来我家了。

  晚上七点多钟,我听到一阵阵清脆的门铃声,它就像两根鼓槌,在我心中沉重地击打。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开门。门刚开了一条缝,我那小表弟就钻进来,只见他换了双拖鞋就急匆匆地跑进我的房间。我也赶快跑了进去,生怕他把我的房间破坏了。

  过了半个多小时,我坐在床头长长舒了口气。因为到目前为止,他只撕坏了一本书,玩坏了一架电动飞机和一辆电动车,吃了三根棒棒糖。

  突然,小表弟的目光停留在一枝钢笔上。很快,他大叫道:“快!快把桌上的棍子拿来,看俺老孙来打死你这个白骨精!”我大吃一惊,心想要是他拿了这枝钢笔,那还得了。再加上他那了不得的`“武功”,我的房间还不变成“墨水星球”。

  于是,我赶忙把钢笔收了起来,还冲他扮了个鬼脸。小表弟见了,嚎啕大哭,泪水如下雨般一滴滴落下。妈妈听见了,连忙跑来抱起小表弟问:“乖宝贝,你怎么了?”

  “还乖呢?简直是一个破坏大王!”我在旁边愤愤不平地嘀咕着。

  “我要玩木棍。”小表弟指了指钢笔,撒娇地说。

  “你给他玩一会不就行了!”妈妈气愤地说。

  “可是我……”还没等我说完,妈妈就说:“行了,行了,什么也别说了。”说着,她抱起小表弟,拿了钢笔就走。临走前,小表弟冲我扮了个鬼脸。我赶紧捂住脸,痛苦地低下了头。

  哎!我那天真可爱的小表弟,你让我怎么说你呢?机灵的你又是多么的天真顽皮。

记叙文作文 篇9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于红红,别提东风情味。曾记,人在武陵微醉。“瞧,白而红,红而粉的桃花,一眼就映入了我的眼帘。还没到桃园,一丛丛的”白雪“树仿佛从天而降,如粉白、粉白的棉帘一样。近看白茫茫、粉汪汪的桃花,满树都是,另人不禁发出赞叹。

  仙境一般美妙如诗如画的桃花,简直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园;美貌如仙的桃花,如同仙女下凡,洒下一片魔发似的,好看极了。桃园中,粉、白、红各有不同风味,风韵别具一格。雨,给桃花伴奏着轻柔的调子,让桃花在和风细雨中,翩翩起舞,跳得是那样美丽,那样如痴如醉。那红粉晶莹的桃花,给人以超凡脱俗的`美感,另人不禁醉在其中。那粉红的桃花与众不同,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甜甜的味儿沁人心脾,让人闻了还想闻。

  桃花的花蕊是黄色的,如同繁星点点一般,点缀了桃花,做以修饰,越看越好看,越看越想看,别提有多美了。花瓣呈白色的,如同六边形,伴着春风,伴着细雨,漂亮极了。朵朵桃花身姿如仙女一般,亭亭立在枝头,骄傲的展示着自己,让人欣赏,让树羡慕,让草心醉……一朵朵桃花簇拥在一起立在树上,远看,像毛绒绒的小球儿一样,好玩儿极了。

  近看,又像桃花扇一样,同时张开,如脂如玉如棉。那些红红的桃花和颜悦色地展示自己,唤醒小鸟歌唱;唤起溪流低吟;让田野不再寂寞;更让花儿争奇斗艳。”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闻着清香,看着美景,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朵桃花,和蝴蝶一起跳舞;和蜜蜂一起诉说;和小溪一起歌唱……

记叙文作文 篇10

  照片,是记录我们人生中点滴滴的最好印证,而照片的变迁历史,也见证着时代的变化。

  刚开始,在我的童年,照对我而言,就是那种泛黄的,边边带着卷儿的,甚至还有些四边是剪成波浪纹的老照片,照片中,是爷爷奶奶那辈人的合照,他们带着统一僵硬的微笑,似乎拍照对他们来说是件庄重而严肃的事情,一定要穿着笔挺的西装,标准式的笑容,甚至连鞋尖都要打磨的油光锃亮,不染一丝纤尘,至于坐姿,则一定要坐得挺直,双脚呈八字分开,双手要庄重的放在双膝上,然后等待摄影师的一声令下,迅速坐得更加笔直,咔嚓,一张带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厚重感的时代性照片就这样诞生了。

  而爷爷奶奶对待这些老照片,也不同于我们只是把拍得好的印刷出来,象征性地摆在卧室里,很久都不去看一眼,他们一定要慎重地把照片放在桌子的桌面上,然后特地去割一块合适尺寸的玻璃,压在照片上,这样每每低头写字的时候,就能看到照片中旧时的音容笑貌。每当有人问起这些照片的来历,他们不像我们,只是能说出个大概,比如在什么地方拍的,他们能把一张照片的来历说的清清楚楚,比如在几几年拍的,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拍这张照片的原因,甚至不用看,他们都能准确地背出哪几排是什么人,而我们在模糊的照片上连辨认出他们都很艰难。

  爷爷奶奶对照片的珍爱,彷佛就像对待他们的心头宝,不容许别人损害照片的一丝一毫,就连压照片的玻璃上染了茶渍,他们都要马上用白布仔细地擦拭,他们用不再青葱的手指小心地捏着洁净的白布,慢慢地,认真的摩擦着茶渍,他们的神情,就像考古学家擦拭刚出土的文物上的泥土般小心翼翼,彷佛稍有不慎,就会破坏了天下间最珍贵的.宝贝。

  每每有客人来,不经意间问起照片,他们都会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说起这些往事,他们就像找到糖果的孩童般喜悦,显得那原本涣散无光的眼眸都变地生动起来,像十八岁的姑娘小伙说起自己心爱的人一般甜蜜。甚至往往有时一说便是一下午,也不管客人早已按耐不住想起身走人但又不想扫了老人的兴的心情。

  听妈妈说,在我还牙牙学语的时候,我就会睁着迷茫的大眼睛,稚声稚气地问爷爷这是谁,这时爷爷往往会哈哈大笑一声,然后抱起我,握着我的小手指在照片上“指点江山”,“这是你爸爸还小时,他小时候可调皮了,每次都......。”爷爷也不管我听不听得懂,就这么抱着我细细说着,布满沟壑的脸上都是笑容,我则越听越迷茫,后来索性吮着手指,四处张望,自顾自地睡着了,而爷爷似乎毫不在意,轻轻拍着我的背,像在哼摇篮曲般,继续述说着那些古老而动人的往事。

  后来,爷爷奶奶都变得更老了,眼睛再也看不清照片,说话也不利索,可每每提及那些照片,他们还是会像发现新大陆的孩童般,一遍又一遍地述说着当年......

【记叙文作文】相关文章:

记叙文作文12-22

记叙文作文12-22

记叙文作文12-23

记叙文作文12-24

记叙文作文12-24

记叙文作文12-24

记叙文作文12-27

记叙文作文12-27

记叙文作文01-03

记叙文作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