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记叙文>记叙文作文

记叙文作文

时间:2024-09-03 08:03:42 记叙文 我要投稿

记叙文作文[集锦7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叙文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叙文作文[集锦7篇]

记叙文作文 篇1

  在家乡的美食街角,有一家旺铺,店没有名字,里面只卖糖果,小孩们都叫它“糖果屋”。

  店铺的老板是个憨厚的胖叔叔,慈眉善目,整天都笑眯眯的,我们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甚至连姓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常听大人们叫他“胖子”,我们就跟着叫。他也不恼,只是拿来一块糖,哄我们叫他“叔叔”。我们也在的长期“贿赂”下,改口尊他一声“胖叔叔”。

  说说那糖吧,那糖是我们家乡顶有特色的:锅里煮得是晶亮亮的糖汁,面前摆上一块干干净净、方方正正的大理石,手里握着一把发亮的铜勺。用勺子舀一勺糖汁,细细地倒在大理石上,浇出各种各样的图案:鱼跃龙门、二龙戏珠、、百鸟朝凤,这些都“大图案”要 2元钱才买得到,也有一些“小图案”:自行车、钓鱼、花篮,这些只要花1元钱就可以得到了。等糖汁快干的时候,用一根细竹签按在图案的中央,再等一会,用小铲子一铲就完工了。

  拿着这晶莹剔透、栩栩如生的糖果,我们这些娃儿们是舍不得吃的,捏着细竹签,像宝贝似的到处炫耀,没拿着糖的小伙伴,眼都红了,哭着闹着要自己的妈妈也买一份,偶尔也有一两个调皮、馋嘴的小家伙,趁你不注意“咯嘣”咬一口,你会心疼上好半天呢!

  现在我不在家乡念书了,心中越发的思念那糖果屋,想念那香甜入心的糖,憨实的胖叔叔,和得到糖果那一份激动。

  在外地我也曾看到这样的.糖果,也买了一份尝尝,仍是觉得没有家乡的糖果味道好,现在国庆长假回了家,赶紧买一块,才知道,糖的味道是一样的,但却有另一种味道:甜丝丝的,香脆脆的,一直沁到心里。那可能就是家乡的味儿吧!

记叙文作文 篇2

  冬日的寒风吹打一张张无精打采的脸,充满疲惫。每天都要早早的来到学校,学习,忙碌,困苦,“唉!生活啊,竟是无奈的,苦涩的,来点糖吧。”我感叹道。

  我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初三学生,在我看来,每一天过的都是上学,写作业,放学。“三部曲”细数一天的课程,99。9%的主课使生活都充满了学习,乏味,没有一点乐趣,又仿佛告诉我们只能学习。我想:这就是初三面对于中考紧张的`压迫感吧。

  我不喜欢,这种感觉。像是明天就要中考,我却还什么都没有学,停留起点。每天都在抱怨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作业:题型相似的数学但我还是不会,一篇篇的英语课文要背,语文的文言文要黙…想想真的是苦涩,何来乐趣?

  给生活加点糖吧,让甜味化解你的无奈,疲惫,苦涩。使每一天都充满活力,帮学习消除烦恼,让生活充满乐趣。

  ——我相信,我的初中生活也会因此而多姿多彩!

记叙文作文 篇3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的主题。

  下面介绍几种作文结尾方法:

  1、祝愿法

  的结尾,表达作者的祝愿、愿望,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的结尾:“愿母亲在地下安息!”就是这样。

  2、评议法

  记叙文结尾,篇末往往有个简短的评议或评述。例如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有这样的结尾: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潮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3、扣题法

  的结句与标题呼应相扣,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结尾,就用了这样手法。请看: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象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4、道具法

  始终贯穿着某一件事物,并以这件事物作为故事的终结。例如江耀辉的《红军鞋》:

  “幸好除了子弹打的那个洞以外,别处还没有破,我赶忙把它脱下来,磕掉泥巴,又挂在腰上。”这个结尾就以贯穿始终的红军鞋作为故事的终结。

  5、终结法

  的结尾,把故事的终结交代给读者,以此来作为故事的结尾。如罗广斌、刘德彬、杨益京三人写的《挺进报》的结尾就是这样:

  “革命同志以无比的机智战胜了敌人,保全了党组织。”这个结尾就交代了故事的终结。

  6、直抒胸臆法

  结尾,作者毫不掩饰地把自己的希望和内心感情直接写出来。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就是这样结尾的:

  “朋友,天山的丰美景物何止这些,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奇丽的美景,你要我说可真说不完。如果哪一天你有豪情去游天山,临行前别忘了通知我一声,也许我能给你当一个不很出色的向导。不过当向导在我只是一个漂亮的借口,其实我私心里很想找个机会去重游天山。”这个结尾就表达了作者的希望。

  7、烘托法

  结尾把环境气氛加以烘托,给人更强烈更深刻的印象。如杨沫的《坚强的战士》就是这样结尾的:

  声音开始是林红一个人的,以后变成几个人的,再以后变成几十个、几百个人的了。这口号声越来越洪大,越壮烈,越激昂,好象整个宇宙充满了这高亢的呼声。

  8、推测法

  结尾时,对文中所写的人和物想作个交代,但又没有确凿根据,或者就是为了制造一种悬念,于是就用了推测法。例如《孔乙己》的结尾: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子的“大约”二字即说明是推测了。

  9、对比法

  结尾时,把人物或事件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使之更加鲜明突出。例如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的结尾:

  “你的忠实的朋友——从前是个正派人,可是现在成了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诡讹诈专家的马克·吐温。”

  10、绘景法

  以描写景物作为结尾。如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风,更猛了。雪,更大了。

  11、时空法

  结尾处点明时间或地点。如《海市》:那真实的海市并非别处,就是庙岛群岛。

  12、怀念法

  结尾处表达出深厚的怀念之情,给人们留下不尽之思。如方纪的《挥手之间》就在结尾处表达了这种感情: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主席站在飞机舱口,用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用宽大的手掌握住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举起,举起,然后用力一挥,停在空中在他面前,无数的战士正朝着他所指的方向奋勇前进。

  13、意外法

  结尾,使人感到出乎意料。如莫泊桑的《项链》: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14、总结法

  结尾处把全文内容作个总结,有的还把全文的中心思想归纳出来。如马识途的《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四川抗洪救灾记事》的结尾:

  四川的党政军民,在这次抗洪救灾向自然作斗争的总体战中,为了抢救国家物资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他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充分发挥了人定胜天的无比威力,打了一个大胜仗!

  15、呼吁法

  结尾,向读者发出呼吁。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16、照应法

  结尾时,为了使前后呼应,中心明确,线索清楚,结构紧凑,常常要对前文加以照应。照应题目,照应开头,照应线索,照应主人公。如戈果理的《泼留希金》。结尾时就照应了主人公:

  现在站在乞乞科夫面前的,就是这样的人!

  《变色龙》的结尾就照应了开头: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17、特写法

  在结尾处,把文中所写的人物用“特写镜头”描写出来。如《草地晚餐》的结尾:

  夕阳把草原映得更加光辉灿烂。总司令那稳健的身躯,犹如一株青松,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巍然高大。

  回眸一笑百媚生——结尾技巧

  1、自然收束

  不论哪种文体的,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突出含义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方法为“自然收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实无华,应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

  一般来讲,自然结尾法有如下几种主要的表达形式:

  (1)叙述式。写人记事结束,也随之结束。

  (2)描绘式。在写人记事作品中,以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述来收束全文。

  (3)说明式。在说明文中,事物被说清楚了,也就结束。

  2、呼应篇首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复现式呼应。开头的抒情、议论、人物描写、场景设置、说明要点等等,在结尾重复一次,首尾相比,语句略有不同。由于开头结尾对同一内容反复强调,使的主旨更加突出,同时使的首尾结构具有一种回环之美。

  第二,递进式呼应。的结尾在开头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基础之上,在遥相呼应的同时,表达出更深一层的含义,以此带动读者认识和情感上的飞跃,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同时深化主题。

  第三,虚实式呼应。开头写实,结尾为了深化的中心或者为了突出的意境而进行虚化描述。这种虚实式的结尾经常用于记叙文,能给读者以意境之美。

  第四,对举式呼应。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首尾呼应方法,主要用于那些以“引用”手法开头的,即开头引用一种材料,结尾也用一种材料,两段议论首尾并举,共同为的中心服务,并显示出的结构之美。

  3、抒情结尾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结尾,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之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4、发表议论

  运用议论,往往能够取得深化作文主题及人物形象、深刻反映社会生活及表达作者情感、增添作品的思考及理性的色彩,赋予读者以警策、鼓舞和力量等等鲜明的表达效果。它们有的气势磅礴,表现作者的胸襟气度;有的细腻柔和,抒发人物的情感;有的则刚直明快,对事物的剖析入木三分,真可谓异彩纷呈,形态万千。

  结尾中的议论有如下的表达角度。

  一为抒发情感式。或深沉,或奔放;或欢愉,或哀婉;或怀想,或追思,充分的寄托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为总结全文式。这样的议论在总分总结构的中经常使用。它一方面总结全文,一方面又以极精粹的语言,再次强调论题,深化全文主要内容。

记叙文作文 篇4

  说到春节,大家都会想到的就是贴春联。

  寓意着来年大吉大利。今天是年三十,爱睡懒觉的我却早早被爷爷从被窝里拉出来了,你千万别问为什么,嗨,这不是写春联、贴春联嘛!

  我刚起床,爷爷和妈妈就叫我去写春联,连文房四宝都准备好了,我只好硬着头皮写。我先歪歪扭扭地写了一个“丹”字,哎呀!连我自己都感觉非常难看,重写。我心想:一定是我好久没写毛笔了才会这样。话说熟能生巧,我多练几遍就行了。我便开始努力练习,我写了一个、两个……渐渐地,毛笔在我的手中龙飞凤舞,我终于把一副对联写完了。我忍不住大声读起来:“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横批:福满人间。”我赶快跑下楼去给爷爷奶奶看,奶奶称赞道:“孙子写的真不错,都可以去当书法家了。”爷爷也不禁称赞了几句。在一片称赞声中我们要开始挂春联了。

  奶奶已经准备好了贴春联用的胶水,爷爷也搬来了梯子,看来万事俱备,只欠我这个东风了。我找来刷子,铺好对联,把胶水均匀的`抹在对联上,然后爬上梯子,稳稳当当的贴好了一张,站在梯子上自我炫耀:“我写的字就是漂亮!”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谈笑间我又刷好了第二张对联,爬上梯子时天突然刮起了一阵小风,对联在我手里跳起了新疆舞,“噗”的一声,我想这怎么回事?抬头一看,哈哈哈,谁看了都会笑弯腰的,那张对联紧紧地贴在我脸上啦!我急的手忙脚乱,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我还站在梯子上呢,妈妈听到笑声也从屋里跑出来,她看到之后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最后还是妈妈上去小心的撕下我脸上的红对联,你还别说,粘得确实非常结实!

  过新年大家都非常快乐,趣事也非常多,贴春联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欢乐。

记叙文作文 篇5

  暑假里的一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天空中到处弥漫着太阳的气息。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炉一样,把我们蒸在里面,又热又闷,这天气简直是糟透了!

  中午,我和妈妈刚才外面逛街回来,刚好路过小区门口的`一个小报亭。妈妈买了一本《时尚杂志》,我也缠着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漫画派对》,一共是十五元钱。妈妈打开钱包,正准备付钱时,却发现刚才在逛街时,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五元钱。妈妈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也只凑到了十元钱,可还有五元呢,这可怎么办呀!我和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想买钱却又不够。那位卖报纸的老爷爷仿佛是看透了我们的心思,居然爽快地说:“没事,没事,这大热天的,艳阳高照,下次路过这的时候,顺便给带过来就行。”妈妈和我听了老爷爷的话,都很惊讶,连忙说:“谢谢您,老大爷。我们家就住在这楼上,我们这就给您送过来。”“不用了,不用这么麻烦的。”老爷爷说。

  回到家后,妈妈拿好五元钱的零钱,对我说:“尹艺霖,你快去给爷爷送钱去吧。去晚了,别人会以为我们不去送的。”可这天气实在是太热了,虽然不想去,却还是不情愿地说了句:“好吧,等一下就去。”给爷爷送完钱后,我便飞奔到家里。妈妈教育我说:“以后你如果没有带钱想买书的话,爷爷也会先让你拿去,这样就会方便了许多,而你也在爷爷那儿储存了诚信,这不是一举两得吗?所以,做人要以诚信为首。果然,以后再买书,偶尔没带钱根本不成问题。

  一个人有了诚信真方便呀!

  被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信任是多么地幸福呀!

记叙文作文 篇6

  童趣如果消失了,我们就会称其为“稳重”。而有一些始终保持童心的人,我们称其为“幼稚”。更有甚者,少年老成,与亲戚家人在一块儿的时候,故作安静沉稳换取亲戚的夸奖,而雀跃的儿童就被家人亲戚责骂不够“稳重”。

  我们什么时候把“稳重”与“没有童趣”,“幼稚”与“童趣许多”互相挂钩了。

  总是令人无法理解。人口千万,形态各异。自然性格也有迥异之处。有的人天性童趣开朗,老了也是老顽童。青年时期应该是受了很多委屈。我是很替这类人抱不平的。第一,他们保持了应有的乐观,其次,他们的心态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了乐趣。对自己的周围人充满开心的情绪,应当是值的鼓励的。为何会背上“不正经”的名义?再比如一类人,年纪平平却故作平稳的姿态,总是想尽力够到“沉稳”的感觉,殊不知赢得了家人的赞许,失去了唯有这段年纪才有的'童趣,实在让人惋惜。

  儿时,我可以逃课观察蜗牛的形态,轻轻摘下花朵,把花瓣卸下,用舌头吸吮花心的花蜜。如今成人,我也依然爱观察蜗牛的形态,捉一只蝴蝶关在笼子里,观察其一举一动。

  我的童趣满满;工作的时候,我面对不同的工作场合,可以给予不同的反应。如果按照大家们的想法,幼稚”与“童趣许多”相互比较,我可算是不稳重的人儿了。

  我觉得我们要知道稳重和不稳重的区别,稳重应当指的是给人为人处事上的感觉,我强调的是“事”,即是说,在做事方面给予别人稳重的感觉,那么此人就是稳重的。而对于私底下的童趣童心,是不能作为一个人是否稳重的标准来评判的。而不稳重,应当指的是某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丢三落四,常常无法圆满完成任务,同理,私底下的童趣也不能作为不稳重的象征。如果非要说此人,则只能说“做事不稳重,童趣心很重”。两者是分开的。绝对不能混为一谈的。

  大家们太容易把事情都混为一谈来对比了,例如“穿着耀眼”就是“不务正业”。“耳钉个性”认为“流氓地痞”。我们总是一直呼喊要避免“刻板映像”却还是“无法规避”。想要改变这一现象,也许是我们需要慢慢改变的一个过程吧。

记叙文作文 篇7

  亲爱的张老师,您是否会想我们,虽然我们这群毛孩子很淘气,但我们拥有一颗多么善良的心,请您不要遗忘我们,我们是永远的一班,爱您的一班。

  自从您走了,我们整个班都浸在悲痛之中,您悄悄的迈着步子走掉了,也不对我们说声再见,我知道,您兴许怕我们伤心,但我们还想见你最后一面。

  现在邹老师教我们,我们还是对她有些不满,课前总是说太多与课堂无关的话,耽误上课,有时还拖堂,要是您,您绝对不会浪费我们一秒钟,当我们说小话时邹老师又对我们说一些和上课无关的话,但您却不会,总是耐心的等待我们静下来。您说您丑,但在我心中你是一个帅小伙,当您笑时是多么的灿烂,当您生气时也没有那么可怕。您今年20几岁,和我们年龄相差小,也有点共同语言,一起说说笑笑的,回首起那些日子,心里无比的温暖,张老师,我们都清楚您不会再回来了,但您的`身影永远在我们五一班的教室里,我们能闻到您的气息。

  敬爱的张老师,在此,我祝福您,永远幸福安康,不要遇到一些小事而伤神。新年快到了,我代表全体同学对您说声新年好!

【记叙文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记叙文作文07-29

记叙文作文09-20

记叙文作文09-25

记叙文作文09-25

记叙文作文09-27

记叙文作文09-28

记叙文作文10-23

记叙文作文10-23

记叙文作文10-24

记叙文作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