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作文[通用10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叙文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叙文作文 篇1
我的成长就像一部长长的电影,每个镜头都那么珍贵,特别是那次学骑自行车更成为我难忘的回忆。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镜头一:星期天,爸爸说要教我骑自行车,我高兴得一蹦老高,因为每当看到小伙伴骑着车飞奔时,我就羡慕极了。我们推着车来到空地上,爸爸先示范了一遍,看着爸爸很轻松的样子,我心想,骑车也不难嘛。于是,就迫不及待地叫爸爸下来,自己骑了上去,谁知刚用脚一蹬,车子就“咣”的一声撞墙上了,真是出师不利呀!我有点儿泄气了。
镜头二:爸爸对愁眉苦脸的我说:“没那么简单吧?别灰心,多练习练习就行。”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又鼓起勇气上了车。这次有点进步了,不过还是掌握不好平衡,自行车在爸爸跟前像一只听话的`小绵羊,在我跟前却像一头爱发脾气的小毛驴,我一骑就东倒西歪,爸爸笑话我是“酒后驾车”,唉,真难呀!不过我还是坚持着,摔倒了又爬起来,头上冒汗也顾不上擦一擦。
镜头三:经过一天的苦练,我终于学会啦!瞧,我骑在自行车上,小小的车子就在我的控制下前进了,刚开始还有点摇晃,但过一会儿就又稳又快了。骑着骑着,风从我的耳边呼呼地吹过,哈哈!真是“飞一般的感觉”啊…….
现在,只要一有空,我就会骑着我的小自行车和伙伴们去兜风,可开心啦!学骑自行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让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就算遇到困难也不能失去勇气和信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记叙文作文 篇2
我们要知道感恩是一种美德,自小就要养成一颗感恩的心。就像小草,感谢阳光给它生机;叶子,感谢土壤给它绿意;蜜蜂,感谢花儿给它甜蜜……而我要感谢的是,父母给予我生命,哺育着我成长。
感恩是一种敬重。居里夫人是世界有名的的科学家,是她发现了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可是她不因此而忘了感恩,就在一次大会上,她以鲜花送给了曾经教她而现在满头白发的小学老师,以表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爷爷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就可以让人们感觉到。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既然别人以“滴水”帮助了你,那么你就应该以“涌泉”来回报。在生活中,不光父母对你付出了爱,老师同学,甚至大自然都对你献出了关爱。你是否感觉到了?那么,你是否在他们失落时送上了关爱和安慰?是否去体谅和报答呢?
感恩是我们之间的纽带,它让我们牵起了心的桥梁,让我们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所以从我们哇哇学语到长大成人,父母付出了多少努力、心血和汗水,为我们编织着美丽的梦,父母的付出是我们一辈子也还不完的。是他们给了我生命,是他们给了我向上的动力,是他们在我们遇到困惑时当我的指路灯。那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平实的话语和实际行动,感谢所有呵护过我们的人和自然!
记叙文作文 篇3
呼啸的北风从窗隙钻进来,穿到我耳边。这是冬的信号,这是秋的离别。
朦胧中,看到窗外飘起小雪花。这是多么令人期待的啊!我冲出家门,扑进雪的怀抱。雪花好似绒毛,却没那么轻飘;雪花如同白盐,却没有那淡淡的咸味;雪花仿佛棉花糖,却不能一碰即化……她,是穿着白纱裙的小天使,悄然降临人间,迈着轻盈曼妙的.舞步,伸展修长的手臂,慢慢降落在地上。
雪为大地铺上一层棉被。人踩在上面,只听“嘎吱,嘎吱”的响声。路边,唯有清洁工老人迎着北风扫雪。人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还是冷地缩着脖子,瑟瑟发抖。道路上的雪越来越厚,一步一个脚印。路边随时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雪人。
树上光秃秃的,落叶已全部凋零。雪积在树上,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朵朵雪花在大树上画一条条白色直线。狂风一吹,树上的雪就落下,盖在地上。
林子深处,有几棵梅树。梅花盛开着,点缀一小朵雪花。把树枝轻轻摇晃,呈现出梅花秀丽的,羞答答的样子。我凑上去闻又闻,它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几束婀娜多姿的梅花令人陶醉。在这寒冷的冬季,梅花却“凌寒独自开”。我瞧着一旁的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不禁大为叹息:现在富有梅花这种傲雪寒霜精神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这时候,不仅是道路,大树还有房屋上盖满白雪,连我自己也快成可爱的小雪人。
任春天柳条婀娜,百花争艳;任夏天浓荫密布,繁星点点;任秋天硕果累累,细雨绵绵,我依然喜爱鹅毛纷飞,银装素裹的冬天。
冬只是路过,只是路过。它去,留下一抹白色跟丰收的好兆头。这是我仿佛闻到泥土的芳香。
记叙文作文 篇4
有个成语叫:目光如炬。然而,在我生命中,你的目光,如太阳一般。
都说在成长的道路上,父亲伴左右而行,而你不然。课业上有困难是常有的事,但我从不奢望从你那儿得到什么。你双眼炯然盯着我,头微微一歪,浓眉一挑,目光中透露出“关我什么事”的意思,这是你一贯的`反应,正如那一轮冷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此,我无可奈何。
时光在奔跑的年龄里,游走的风景也只是瞬间经眼又不经心的点染。儿时撞破了头,最初的疼痛这样猝然来临,疼了好久,最后是痒的钻心。那个时候,你没有抱我,没有哄我,只是说,男孩子,磕磕碰碰也是正常。
我以为你对我从来漠不关心,然而当我从车上摔下来,脸着地后,你那双目瞬间就红了,本来就不大的眼睛因眉头紧皱而更小,但特别有劲,眼皮儿扑棱棱直眨巴,却一个劲儿冲我说:还好,还好。去医院的路上,像是掩饰方才的失态,你一直埋怨我不小心,却不停狠狠地捶自己的大腿。
“完了,你儿子要破相了。”我沮丧地说。
“不会的,”他不紧不慢地说,“你脸皮这么厚,伤不到的。”他半笑地转过头去,而我分明看到,眼角闪烁的,有如冬日暖阳的温情与关怀。
再一次,是我和别的孩子打架,把人家打伤。孩子家长要我父母来,我说家长不在,本来,他们已经相信了的。你却不知从哪儿听说,赶来向别人道歉,把我拽走。回家途中,你没有动手,没有言语,只是那目光,有些怒气,有些严厉,有些似三伏的太阳,微微刺痛。我也黯然,脚步愈沉,只觉芒刺在背,许多伤疼在心中。
在年少之际,一直想有一处你目光不及之处,但我渐渐发现,你双目威力无边,总能找到我。
你的目光就这样看着,一如太阳就这样照着,静静地看我跌倒再自己爬起,从不伸手托扶,但我仰首,总能看到温暖与希望。
于是,我不再害怕,是因为,我心中有太阳。
记叙文作文 篇5
那天不可能去散步了,是的 ,我们一大早就在茂密的树林里逛了一个多钟头 ,可是,从午饭过后便刮起了冬日凛冽的寒风,随后阴云密布,大雨滂沱,游玩活动就此做罢了。
我倒是求之不得,我向来就不喜欢远距离散步 ,游玩,尤其是在冷飕飕的下午时候,就是喜欢宅在家里。试想,阴冷的薄暮时在回家,手脚都要冻僵了,回家来还要听妈妈的唠叨,况且,我的体质又不适应农村生活,不想在农村那些同龄的孩子们 ,自然就不愿与小伙伴去玩了 ,就宅在家里看电视,可没过多久,也许他们觉得我很让他们好奇,就接二连三的老来找我玩,可都被我一口否决了,可能是受不了这种干扰了,我就不知不觉上了二楼,躲进了面对有山有水美丽风景的休息室,随手拿起一本漫画书躺在摇椅上津津有味的看着,耳畔随时想起鸟的叫声,闻到花的芬芳,爸爸妈妈都在村子里的好朋友家,所以我一个人在家,可以为所欲为了,可楼下的小伙伴们还在叫我呢,不关了,接着看,临进6点了,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在厨房忙来忙去,听说有人要来我家吃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些不开心 ,可能我这人就喜欢独来独往吧,不愿和人交流,到了晚饭时间,我下楼了 ,随之一股香气就来了,哇 ,全是我爱吃的',可不能“独吞”了,还有那两个碰巧我在吃饭时来找我玩的人,这顿饭我吃的不是太饱,妈妈也知道了,在他们和妈妈好说歹说下,我就决定晚上不宅在家里了,出去玩玩,妈妈拿了一袋奥利奥饼干给我,我就开开心心的出去玩了。
记叙文作文 篇6
“叮咚”,门铃一声响,走过去打开门,是一位乡下的朋友,提着满满一袋子油炸的糖花进来(糖花是本地一种风味面食,馍的一种),放在桌子上。
“嫂子,快过年了,家里做的年馍。给你们送点过来尝尝。”招呼朋友坐下,泡茶,寒暄,那一袋子金灿灿的糖花散发出浓郁的清油香,馋嘴的儿子跑过来,抓起一个就吃,边吃还边矫情:“叔叔,你家的糖花比妈妈买的还好吃,又香又甜。”那个小馋样,惹得我们呵呵笑。
“嫂子,我走了,媳妇和孩子在街上等着呢。我们去商场买衣服,明天家里还要杀年猪,要过年了,忙。”朋友喝口水就要走。我送他到街口,看他们走车走了,刚要转身,耳边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还夹杂着一颗颗礼花弹,原来是一家“浏阳花炮专卖店”开业了。这种临时的鞭炮销售处,一般在春节前半月左右开业,年后就停了。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烟花爆竹,才感觉到空气中真的飘着一丝丝年的味道。
住到了这高楼林立的城市,总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冷漠。大街上车水马龙,市场里人声鼎沸,可回到家里把防盗门一关,似乎就与世隔绝了。同住在一栋楼上的邻居,几年都不说一句话,见面互相目光矜持地笑笑,彬彬有礼地问候,一转身,都是陌生人,完全没有乡下时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热情味。
城市里的节日气氛,首先从市场上体现。一进入腊月,商场打着促销的牌子,广告铺天盖地,各种春节用品纷纷上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辛苦工作一年,大家的荷包也丰满,该好好消费一番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可尽往家里搬,用老人们的话说,穷一年也不能穷了一节,何况现在的社会,人们生活都富裕了,更要好好过个年。
可不知怎的,总觉得现在生活条件虽然好了,吃的穿的都不愁,可快乐的感觉却越来越少。天天吃肉,肉不香了;满柜子的衣服,挑来捡去不知道穿什么好;电视频道越来越多,可视觉疲劳,看啥节目也没兴趣。网络里倒是热热闹闹,人人回家抱着电脑手机嘻嘻哈哈,跟家人倒没共同语言了。我们小时候多快乐啊,一进入腊月,我们就掰着手指头一天天算,巴望着早一点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男孩子惦记着放鞭炮,女娃娃盼望着新卦褂褂,连老爷爷,都等着过年买顶新帽子戴呢。
那时候的农村生活条件差,平时难得吃点荤腥,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连着吃几天肉饭,也只有过年时,妈妈才给每个孩子扯几尺布,缝上一件新衣赏。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那时候我们的心,总是很容易就能满足。现在的孩子顿顿吃肉,却一个个都仿佛得了厌食症,吃饭挑挑拣拣,这也不吃,那也不爱,我们的妈妈们曾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愁,我们面对着美味佳肴,却为“众口难调”为难,什么时候的妈妈,似乎都不好当。
到了八十年代末,农村条件就好了,大多数人家都能杀上一口猪过年。喂了一年的大肥猪,刚进入腊月就早早杀了,一直吃到来年二月里。孩子们不馋肉了,大人们也吃过瘾了,在开春种地干活都浑身全是劲。
农村里过年最隆重的,应该要数做年馍了。妈妈们精心和制一盆一盆的发面,蒸花卷,烧糖饼,炸糖花,做上好几天,两个大大的竹笸篮里装的满满的,堆成两座小山。做的年馍除了自己家吃,还要给亲戚朋友们送。听老人们说,正月里有讲究,不能做馍,所以要在腊
月里一次做足了,吃到二月份。幸亏那时候的冬天冷,虽然没有冰箱,做的馍也不长毛不发霉。农村里有句俗话,看谁家的媳妇手儿巧,尝尝他家的年馍就知道了。
“过了腊月二十三,过年还有整七天。”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去天上见玉皇大帝,要做上一些“灶干粮”,就是用平底锅烙的.小花卷,供在厨房里灶王爷像前,让他老人家带去当路上的干粮。在这一天祭灶的时候,还要杀一只大公鸡,是灶王爷骑的大马,烧上一张买来的灶符,上面填上家主人的姓名,家里人口,让灶王爷带去给玉帝汇报去。农村里有讲究,出门在外打工的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之前一定要赶回家,免得灶王爷汇报时遗漏了,来年会有灾难。这个传统带着一些迷信的色彩,可在我们家乡,至今都保持着这个习俗,所以腊月二十三也叫“过小年”。
我们最盼望的,是大年三十。这天要早早起来,太阳一出就开始贴对联。那时候的对联大多是买两张大红纸,请村上会写字的人来写,村里也就一两个老师才能写几个像模像样的毛笔字,一些人家干脆让念书的孩子自己写,我们小时候上学有专门的毛笔书法课,学生们基本会写毛笔字。我们家的对联,都是我自己编自己写,有时候还给邻居家也写,虽说写的不怎么好看,但农村里识字的人也不多,我能糊弄出来,爸爸妈妈看着都得意着呢。贴完对联,要放上一大串鞭炮,从鞭炮声一响起,这过年的序幕,就算正式拉开了。
妈妈们今天可要忙了,把各种蔬菜早早备好,放上大片的肥肉,白菜豆腐粉条,做上满满一锅香喷喷的烩菜,一家人围着火炉热热腾腾地吃上两大碗,其乐融融。等妈妈把碗筷收拾了,才会小心翼翼地从一个红木头箱子里把我们的新衣服新鞋子拿出来,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才是最开心的时刻,等上一年,只有过年时才能浑身上下一身新,村里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第一件事就是互相炫耀身上的新衣服。
年夜饭吃的是饺子,四五点钟就要吃,吃完了给先人们上坟,说是去请先人们回家过年,过了正月初五再送出去。这种仪式只有家里的老人才会,我们只是跟着去烧纸磕头,顺便也去显摆自己的新衣服。
除夕晚上要守岁,妈妈说那叫“熬福”,谁熬的长,谁来年就有福气。我们眼巴巴等着的,是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爸爸最多给十块,妈妈给五块,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我们都舍不得乱花,留着上学时买文具买书了。
那时候的农村人家大多都有了电视,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我们坐在热炕上,吃着糖果,磕着自家种的瓜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没电视的人家大人小孩都到邻居家来看。妈妈熬一壶枣茶,给每个人都倒上一杯,一屋子的人“吧唧吧唧”,一直要看到十二点。十二点的钟声敲过,全村子都响起鞭炮声,这时候也有个仪式,叫“接老爷”,据说接的还是腊月二十三日送去天上的灶王爷。
大年初一日早上,天不亮就要吃“黄钱饺子”,三十日下午妈妈一次就把饺子包好了,在几个饺子里放上几枚硬币,谁吃到谁就是最有福气的人。这些民间传统的习俗其实都很有含义的,在我们家乡也一直沿袭着,只是我们现在离开家乡太久,在城市里就不这样过了。
初二开始,就要拜亲访友,第一个要去的人家,一定是舅家,舅舅是外甥的主心骨,大着呢。新婚的小伙,必须先拜老丈人去,初二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走亲戚,来的来,去的去,炒几盘好菜,喝几杯小酒,小小的农家院里,处处都是欢声笑语。走亲戚的活动,一直要持续六七天,每一家亲戚都走完,这是礼节,也是亲朋好友传递情谊的纽带。
初五一过,村里开始闹社火。农村里的社火比城里老头老太太们组成的秧歌队热闹红火多了。小伙子们背腰鼓,姑娘媳妇敲铜锣,还有胆大的年轻人踩着一米多高的高跷。所有
的社火队成员都穿着花花绿绿的戏装,勾着脸谱,扮演的也是戏曲里的人物,白蛇传啦,西游记啦,三堂会审啦,表演者演绎的活灵活现,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社火在村子里挨家挨户表演,人们也跟着一家家串,锣鼓喧天,欢声笑语,那种热闹快活的场景,好多年没见过了。以前村子里有上了年纪的人专门负责主持,那些人老的喊不动了,年轻人怕麻烦,宁愿聚在一起打麻将斗地主,也没人去操那个闲心,现在农村里过年,也不热闹了。
看完了社火,还有大戏呢。那时有的村子里有戏台,演员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有些人大字不识几个,戏里的台词却能唱的滚瓜烂熟,真佩服他们那超常的记忆里,应该也是兴趣所致吧。戏台上唱的,大多是古装戏传统戏,以秦腔为主,有时候也唱眉户,黄梅戏,一个小小的戏台下面,人山人海,几个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在那里,不管天多么冷,都影响不了人们看戏的兴致。晚上还有夜场,人们在露天地里或坐或站,个个脸上都挂着愉快的笑容。
常听老人说,穷欢乐,穷欢乐,穷的时候,人们都不忘给自己寻找欢乐,现在日子过的衣食无忧,却少了快乐的感觉,那些曾经欢乐的年味,如今只能在回忆里重现了。难怪现在的人都说,生活越来越好了,年味越来越淡了,连春节联欢晚会都越看越没劲了。也许,这就是不同的时代具有的不同特点吧。
不管到了什么年代,什么地方,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占着很重要的位置。社会在繁荣发展,生活在日渐富裕,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一脉相承。过年过的是喜庆,是幸福,是团圆,是快乐,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祝福。
愿普天下每一个人,都能过个平安快乐年,让浓浓的年味,永远在我们的生活里飘香。心是快乐的,生活就是幸福的。
记叙文作文 篇7
腊月三十那一天,由于爸爸要在单位值班,所以就由我和妈妈在家打扫卫生、贴对联。
我和妈妈早晨一起床,就一边高兴的听着音乐一边开始打扫卫生。打扫完卫生,我和妈妈就拿着在街上挑选的对联,准备贴对联,这可是我和妈妈挑的一副最漂亮、最有意思而且非常贵的一副对联。
妈妈把她早就准备好的一些稠稠的、粘粘的`,好像猪油的东西拿了出来,我帮妈妈把对联放在桌子上摊平按好,妈妈拿着刷子在对联的背面把那些像猪油的东西抹匀,然后把漂亮的对联贴在门口的两边。
啊!贴好对联的大门顿时显出了过新年、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气氛。经过我家大门的邻居看了我们家门口的对联都禁不住夸道:“你们家的对联真漂亮,在哪买的?一定非常贵吧!”我和妈妈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爷爷、奶奶家吃饺子,在吃饭前爸爸和爷爷把鞭炮挂在葡萄架上,我和妈妈、奶奶一起躲在屋里看着,忽然就听得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一会儿院子里铺满了红色的炮纸。
呵呵,春节可真有意思啊!
记叙文作文 篇8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已,他好象什么也没听见。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赞叹地说道:“这个小伙子画得真好啊!这样的画技没有三年五年是练不出来的!”“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活泼的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听到这话,在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公园里的`清洁工、在旁边茶室里喝茶的人,活泼可爱的孩子都聚集到这里来了。他周围顿时围满了人,这里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孩子,你瞧,那个叔叔画得多好呀!”“妈妈,如果我也能橡叔叔这样专心,就可以画好画了。”“这样的画技,真的很少见。”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认真的说道:“小伙子,你画得太好了,把它卖给我行吗?”有一位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友人羡慕地说:“你画得真好,画得好像和活的一样。”一个挎着书包的学生称赞道:“叔叔,你画得真好,能不能教我呢?”青年人没有任何反应。
天渐渐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渐渐散去,只有那个青年还在画画......
记叙文作文 篇9
昨日是元宵节,虽已昔去,却万分不舍,又回味无穷。故作此篇,纪念昨日元宵的美景,并抒发感慨之情。——题记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代词人秦观面对元宵佳节,在《生查子》中这样写道。亦唯有元宵佳节,才会有如此佳句。平日中古代礼仪是非常多的,一年中的热情在今日便会释放,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诗句,这也真可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而今日的元宵佳节有戏剧性的与西方的情人节相逢,是一乐趣。
元宵佳节刚至时,是从睡梦中便迎来了。当第一缕阳光从窗外射入屋中,我睁开双眼,觉得这是不寻常的一天,总算是清醒了,想到今日便是元宵节,心中万分欢喜。
洗完脸,只听妈妈喊道:“吃元宵了。”我迫不及待地冲出去,进入厨房,端起那热气腾腾的元宵,十分欢喜。这元宵是那样白,那样糯,进入口中的香甜,更是喜悦,无法用任何语言所能来表述。
吃过元宵,便出门去,哪个脸上不是洋溢着欢乐呢?虽然自此我也未晓得为何要过元宵节,吃着节日特有的`元宵。去书上查元宵节的由来,又有颇多说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是富有美好愿望的。那团团圆圆正是美好的寓意,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元宵,其乐融融,谁又能不欢快呢?
过元宵节,只有晚上才是这个节日的盛事。且出门去看,家家灯火通明,人们都出来了,烟火占据了天空,是那样的绚丽多彩。人们热热闹闹地走在街上,此时似乎无人觉得是夜晚,是如白天又更甚于白天的明亮,而欢乐也随处可见。再抬头去赏那月光,是那样的明亮,那样圆满,这大概也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所代代期望的家人团圆。
元宵已过,只留下对它的回忆,但却抒发不少感慨。并留下无数期待……
记叙文作文 篇10
瘦西湖位于扬州城区的西北部,是镶嵌在我家乡大地上的一颗明珠。自从隋唐以来,便有富商在这里建造园林,经过几个朝代的修建,就形成了今天美丽的瘦西湖风景区。瘦西湖以秀丽而著称,七八里长的河道,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玉带,两岸散布着小巧玲珑的亭台楼榭,别具江南园林的特色韵味。
从瘦西湖大门向北走,是一条长堤,这里就是被称为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的“长堤春柳”了。每当春天到来时,长堤上到处开满了桃花,种满了柳树,正可谓“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瞧,那桃花开得多盛呀!近看,一朵朵粉红粉红的桃花,像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远望,一团团一簇簇,又似那美丽的朝霞。河边的柳树虽不如桃花那般艳丽,却也显得生机勃勃,柳树姑娘换上了新装,正对着平静的湖面梳洗着自己长长的秀发。
瘦西湖里的五亭桥是我们扬州的标志性建筑,也叫莲花桥,因为从高处鸟瞰,它就像一朵大莲花浮在水面上。顾名思义,五亭桥上有五个亭子,大亭子位于中央,四个小亭子对称环围着,每个亭子都是雕梁画栋,巧夺天工。而它构造最精妙的地方就是,每当明月升起,在每个桥洞中你都能找到一个月亮哦!
五亭桥南面是“白塔晴云”景观,关于这座白塔还流传着“一夜造塔”的故事呢。相传,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他们为了讨好皇帝,就仿照北京北海的白塔,用盐包连夜堆造了这座塔,引得皇帝龙颜大悦。
瘦西湖是扬州人的骄傲,它既有“长堤春柳”这样的南方之秀,也有五亭桥、白塔这样的北方之雄。几百年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中外旅客慕名而来,也留下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无数动人的诗篇。当你漫步在瘦西湖内,一幅幅美妙画卷应接不暇,不知不觉就有了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记叙文作文】相关文章:
记叙文作文11-28
记叙文作文11-29
记叙文作文11-29
记叙文作文12-03
记叙文作文12-07
记叙文作文12-08
记叙文作文12-08
记叙文作文12-08
记叙文作文12-09
记叙文作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