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开题报告>汽车开题报告

汽车开题报告

时间:2024-08-23 07:00:25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汽车开题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汽车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汽车开题报告

汽车开题报告1

  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产销量不断提高,从长远发展考虑,各个制造商和用户对整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轮毂轴承要有良好的性能,因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制造高品质的轴承已经成为国各个汽车轮毂轴承生产加工企业共同的努力目标。汽车轮毂轴承的密封结构在轴承所在的空间和成本中占有量很小,但是对于轴承使用过程中起到的重要性作用是众所周知的。

  如果轴承密封能力不好,会导致外界泥沙、灰尘和水汽等侵入,使其发生异响,加重沟道和钢球的磨损,使钢球、沟道表面疲劳剥落,严重的影响其使用命,有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车轮突然卡死造成严重的事故。可见长寿命轴承必然离开优良的密封结构,优良的轴承密封能力是长寿命轴承有利的保障和可靠的支持。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汽车轮毂轴承密封在技术能力、制造水平上均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了解轴承密封结构的发展过程,分析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借鉴一些有用的先进经验,对促进我国行业的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国内汽车轮毂外轴承密封差异

  1、三个密封唇与甩油环的接触过盈量或间隙量不同。

  国外轴承2唇的密封过盈量较小,3唇则为间隙密封,1唇的过盈量与国内轴承相等。从总体看,国外轴承为低扭矩式密封,摩擦力矩、过盈量、接触力都较小,轴承温升应比国内轴承温升低。

  2、密封件3唇的结构差异。

  国外和国内轴承密封件3唇的方向是相反的,而且国外轴承密封件3唇与甩油环之间为间隙。当轴承旋转,温度升高时,轴承内部空间的气体压力必然升高。在图1中,由于3唇与甩油环之间为间隙,形不成阻碍,在压力比较小时,就会经由2唇和1唇形成外泄通道;这样由于内外压差比较小,润滑脂的泄漏将是缓慢的。在图2中,当压力比较小时,3唇的密封过盈量会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加大;当压力上升到足够高时,3唇将在瞬间被推开,经由2唇和1唇形成一条压力的外泄通道,压力和润滑脂将瞬时局部集中外泄。

  3、密封件1唇的结构差异

  国外轴承密封件的1唇与轴承轴心线的夹角比较大,虽然接触过盈量和国内轴承相等,但接触面积比较大,接触力较小。一方面减小了摩擦力矩,另一方面加强了密封效果。

  4、密封件2唇的'结构差异

  国外轴承密封件2唇根部较薄、端部较厚,而且端部轮廓线向上倾斜。在2唇和3唇之间形成了存储空间。国内轴承2唇厚度比较均匀,2唇和3唇之间的区域则起不到存储外来泥水、灰尘的作用。

  5、抵御外来泥浆、灰尘的能力

  外来泥浆、灰尘将通过间隙4进入,首先滞留于空间①,空间①存满后,经由空间②、③进入轴承内部④。国外轴承空间①、②、③都有储存的功能,国内轴承只有空间①、③有储存的功能。因此国外轴承有较好的抵御外来泥浆、灰尘的能力。

  二、汽车轮毂毕业设计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1、汽车轮毂轴承油封性能试验台需满足油封实验的项目

  试验台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加载部分和驱动部分。plc控制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最后传动到轴承上,这部分是驱动部分。plc控制电机使实验用的灰尘或泥水喷射到轴承上,这部分是加载部分。在驱动部分中,可以使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或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调整转速,但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的价格都比较贵,而且实验所需转速的调整不是很频繁,故采用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来控制转速,这样比较经济。异步电机与离合器用联轴器相连,离合器的作用是为了选择控制实验类型,有两个档位,分别控制高温箱轴承或密封箱轴承转动。实验用轴承装夹在高温箱或密封箱中,轴承是装夹在一根相配合的轴上的。

  2、试验台控制系统

  对于油封性能的实验控制,采用plc来实现自动循环功能和转速控制,用plc控制电机和变频器来达到要求转速进行实验。

  首先,试验台驱动是由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轮毂轴承转动,满足实验所需转速。实验所需的灰尘和泥水由事先配给好后放入单独储存箱,由液压泵和真空泵实行喷射,实验后的灰尘和泥水和流入各自储存箱循环使用。喷射灰尘的油封耐久性实验所需温度为100度,定做一个高温箱来达到规定温度,喷射泥水时在密封箱内。

  三、汽车轮毂毕业设计实验原理

  进行泥水油封耐久实验时,装夹好轴承,开始实验后,离合器打到泥水实验档,plc控制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转速,异步电机带动离合器转动,离合器带动密封轴承箱内的轴承轴转动,轴承装夹在轴承轴上,一起转动,转速为300r/h。同时,plc控制电机1转动,电机1同时带动水泵和搅拌器转动,搅拌器配比实验用泥水,水泵把泥水抽到实验密封轴承箱喷射。达到1h后,电机1停止,同时plc控制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升速到1000r/h,运行1h。如此循环,直至实验100h。停止实验,拆下检测。

  进行灰尘油封耐久实验时,装夹好轴承,开始实验后,离合器打到灰尘实验档,高温箱调到100℃恒定温度。plc控制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转速,异步电机带动离合器转动,离合器带动高温轴承箱内的轴承轴转动,轴承装夹在轴承轴上,一起转动,转速为1500r/h。同时plc控制电机2转动,电机2带动鼓风机和搅拌器同时启动。搅拌器配比实验用灰尘,鼓风机把灰尘吹到实验密封轴承箱喷射。达到20h后,plc控制所有电机停止转动4h。如此进行5次循环。结束实验,待轴承冷却后拆下,进行检测。

  四、汽车轮毂毕业设计总结

  进行泥水油封耐久性实验时,装上实验轴承,把泥水配比材料放入泥水储存箱,开始实验。首先打开试验台电源,将离合器档位打到泥水档,按下开始实验按钮,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先动动,达到要求转速300r/min,电机1开始控制搅拌器开始搅拌,同时电机1带动水泵开始喷射泥水,计时器满1h后,电机1停止,泥水喷射停止。然后plc控制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使转速达到1000r/min,转动1h。这样实验100h。plc控制停止实验。拆下轴承,进行检验,看泥水是否进入轴承。

汽车开题报告2

  一、选题的意义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项新技术的产生都是各种技术互相渗透的结果。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化技术,它是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技术相互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机电一体化的实体部分是机械技术及电子技术,又通过信息技术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功能更为先进的产品,按照系统分析的观点,机电一体化就是把机械部分和电子部分各作为一个环节统一在一个“系统”之中。为了使系统运行达最优化,应该是构成系统的所有硬件采取最佳组合方式,为了强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从系统观点出发把机械部分和电子部分融合在一起进行通盘考虑,决定那些采用机械技术,那些采用电子技术,并通过信息传输与处理把两者有机组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系统工程学在机械、电子领域的'应用,而机电一体化则显示出它的应用效果。

  20世纪80年代中期,汽车离合器在国外得以迅速发展,普及率愈来愈高,发动机排量在zl以下的轿车也大量装备离合器,而且不少车型都把它作为标准配置推出。汽车离合器在我国一直是处于十分落后状态,除了70年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曾为红旗牌轿车配置了汽车离合器之后,将近二十多年来,国产轿车从未出现过汽车离合器总成。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大量的现代轿车进人我国市场,特别在一些国际化大都市,装备有汽车离合器的进口轿车迅速增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对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汽车离合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育成长,汽车离合器产品型谱逐步细化,产品的针对性越来越强,因此在保证现有汽车离合器生产和改进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加入wto后良好的合作开发机遇,取长补短,同时更应认识到供方、买方、替代者、产品竞争者的巨大压力。要紧跟重型商用车行业向高档、高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要紧跟客车低地板化、绿色化、城市公交大型化的发展方向,开发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离合器。

  二、基本任务及要求

  发动机转速:3000rpm

  最大传递转矩:200n.m

  型式:单盘式

  摩擦系数:0.3

  总压力,f n : 7kn

  比较汽车用各种类型摩擦式离合器的组成结构、布置、传力路线和工作特性,分析螺旋弹簧离合器的优缺点及其应用。选择离合器的设计参数,校核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完成nj1041汽车螺旋弹簧离合器的设计和绘制工程图。在设计过程中学会查阅相关技术文献、资料、手册,并进行计算和绘图及编写文本。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必须有全局观点、生产观点和经济观点,并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熟悉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1、20xx/01/20-20xx/03/20

  熟悉内容,查阅资料,完成开题报告;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2、20xx/03/21-20xx/05/31

  资料翻译。根据技术指标进行离合器结构初步设计,性能计算,绘制结构草图。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绘制离合器工程图。

  3、20xx/06/01-20xx/06

  完成毕设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家瑞,汽车构造(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1

  2、王望予,汽车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1

  3、刘世恺,汽车的传动系,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78.5

  4、徐石安,肖德炳,刘惟信,离合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1

  5、崔洪斌,方忆湘,张嘉钰,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及应用(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12

  6、刘继海,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xx

  7、万小利,高志,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8、唐金松,简明机械设计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

【汽车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开题报告07-02

开题报告教师评语-开题报告07-09

语文开题报告06-24

企业的开题报告06-25

音乐开题报告01-07

综述开题报告03-15

开题报告的写法03-19

开题报告评语04-16

数学开题报告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