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日记
一天将要结束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春节的日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日记1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子,家乡的春节如它的风景一样,也是那么的精彩。
在我的家乡,春节一般在年廿八就揭开序幕。人们开始忙乱起来,纷纷为过年做准备。办年货是最重要的,这天,每个商场都挤满人。大家都要一次准备好足够的糖果,饼干和饮料。还为家人和自己买上风件漂亮的新衣服,好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办好年货,家家都必须大扫除一次,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把屋里屋外打扫一尘不净,寓意把一切不好的东西全扫除干净,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接下来就要贴对联。门外的红对联是必不可少的,对联上写的话五花八门,什么“举步出门方方利,招财入户路路通”呀,什么“绿柳舒眉观新岁,红桃开口笑丰年”啊,加上个横批“出入平安”或“万事如意“,再贴上大大一个“福”,就大功告成。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每个人除非万不得已,定要回家吃团圆饭。一家子的男女老少聚坐在大饭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人们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吃过饭,边看着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边互相聊着这一年里自己遇到的逸闻趣事,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津津有味。屋里洋溢着大家欢快的笑声,电视里的明星演员卖力的演出又为过年红红火火的气氛渲染几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夜,怎么能没烟花来助兴呢?只听“砰”的一声,绚丽的烟花飞上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炸开来,“花瓣儿”顿时被洒满天际,天被照得亮如白昼。各色的烟花一朵连一朵绽放在天边,它们盛开一会儿便又陨落,但仍为天空增色不少。除夕夜的天空是最美的,没人能否认这一点。
除夕之后便是正月初一,人们什么也不做,都在休息,店铺都不开门,到处都很安静。到初三,人们又忙起来,一家人都要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小孩子这下可开心,可以收红包嘛!大人门边说着“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边把红包递过去。马上就能听到孩子甜甜应一声:“新年快乐!”心里便涌起丝丝甜蜜。
一眨眼到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人人都回到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新的一年开始,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
春节的日记2
春节是我国最传统、最热闹、也是最隆重的佳节。每到春节前夕,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往家赶,为的就是能和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充足的年货的,为孩子们买新衣服,长辈们会忙着蒸馒头、包饺子、炸圆子、卤菜,孩子们忙着放烟花炮竹、挑灯笼,个个喜气洋洋。
最忙、最热闹的是年三十那天,一大早,姥姥、姥爷就忙着贴春联,爸爸则按照奶奶家的习俗到了晚上才贴春联,并习惯性将“福”字倒贴,预示着福到福到的!
今年过年家里很是热闹,姨妈全家、舅舅全家和我们一起到姥姥、姥爷家吃年夜饭,一大早大人们就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的菜肴,五点多钟的时候,菜开始上桌了,满满一大桌菜,真是丰富极了,姥姥告诉我每道菜的寓意,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鱼和圆子,红烧鱼代表着全家人来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圆子则代表着家人团团圆圆。我们一家老小围坐在圆桌旁,欢聚畅饮,小辈们向长辈们敬酒,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长辈们则祝小辈们学业有成。大家边吃边聊,特别是我妈妈最搞笑,居然能记起她和姨妈以及舅舅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引得大家不时地哄堂大笑,眼泪都要笑出来了啦!家人们的笑声和热情的祝福,让我感觉到的不仅仅是春节的热闹和喜庆,更多的是亲情,我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晚饭后,长辈们开始发红包,然后舅舅带我们到楼下放烟花,五彩缤纷的烟花,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盛开的牡丹,有的像绽放的菊花,有红色、黄色、蓝色、橙色、紫色,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绚丽多彩的烟花划过夜空,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我们尽情地笑着、跑着、闹着、享受着这欢乐的时刻!
今年的春节过得真是开心极了!让我不禁又盼望着明年的春节早点到来呢!
春节的日记3
大年初五,我们全家一起去“武广”逛庙会。
我忍不住兴奋,一下车就四处张望,可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走。还是爸爸妈妈见多识广,左拐右拐,不一会儿就到了。
庙会是一个汉族的传统习俗,顾名思义,也就是祭拜神灵,购买日常用品的大型集会。而现在已演变成了吃小吃、拍卖、娱乐的大型活动。虽然不是以前的习惯和风俗,但也可以感受到一些以前人们的文化。
还没进庙会广场,便闻到了烤肉的味道,一进去,更是香气逼人,口水禁不住流了下来。“我要吃烤羊肉串,这可是正宗的。”“好,今天就是让你敞开肚皮吃的。”说罢,爸爸便买了十串来。我猛咬了一口,烫死了。于是,我小心地一点一点地吃。“真香。”我说。那羊肉肥瘦皆有,肥肉肥而不腻,瘦肉不硬,松而不散,可谓老少咸宜。
“哇,有人居然‘吸’包子。”只见那人用吸管往包子里一插,马上就“吸”了起来。我一看那打了“神奇包子”招牌的店,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灌汤包子呀。
我们又来到一家烧烤店,只见门口人山人海,我挤进去一看,哦,原来有一个新疆人在跳舞呢,他的身体随着音乐节奏不停地扭动,民族味很浓,吸引了很多围观的人。我觉得一点也不比电视上的人跳得差。
这家烧烤店的旁边全是烤肉店,有烤鹿肉的,烤羊肉的.,还有烤鳄鱼肉的,什么?鳄鱼肉?我一看,还真是的,我可不敢吃,只敢吃羊肉。
转过小吃摊,旁边就是拍卖书画的摊位。摊位上拍卖的主要是水墨画。拍卖师拿出一幅梅花的作品,只见那花仿佛是若隐若现,似乎传来阵阵香气。拍卖的价格一路上扬,从起初的八百很快地就升到了八千,每说出一个价,主持人就会问:“还有没有比这更高的?”最后,这幅画以八千成交了。这些画非常传神,我也真想有一幅。
后来,我还逛了其它的许多摊位,有卖银饰的,有变魔术的,有卖绞糖的,有捏面人的,有画像的,有卖各种折扣商品的,我还买了几种做手工的木制模型……可是,时间过得太快了,天边仿佛出现了夕阳,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武广。
春节的日记4
春节,是一面旗帜,是中国人关于春天的图腾。很久以前,家乡人民就有过春节逛庙会的习俗,这个习惯一直保留至今,没有改变。为期二十天的中国狂欢节——翰园春节大庙会,在大年初一的早晨拉开序幕。
冷风也许可以锁住每一粒种子的眼睛,人们却欢笑着打开了一串串鞭炮的喉咙。庙会上,浓郁的大宋文化犹如一壶陈年老酒,醇美甘甜,让在场所有人陶醉其中。喜庆的节日气氛好像动感的节奏,明亮欢快,感染着每一个人。大家全身心投入其中,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人们用火红装点这春天的盛会。远远望去,微风掀起红色的波浪,流动的人群好似一片欢乐的'海洋。
精彩的节目自然必不可少。这边龙腾虎跃同贺新春,令不少游客驻足观赏,那边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向来往的人们展示中原风采。
别具一格的民间手工艺品同样吸引着游客的眼球。
老开封的泥泥狗、布老虎、小面人……一大批优秀的民间工艺师用一双灵巧的双手续写着灿烂的文化。我们看到一个做糖画的艺人,只见那位艺人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做起画来犹如神来之笔。出神入化的动作,栩栩如生的造型,不禁令人拍案叫绝。艺人将“笔”饱蘸“墨汁”后,随着缕缕糖丝的飘洒,勾勒出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优美的线条;不一会儿一只机灵可爱的小兔在艺人的手下跃然“纸”上;一眨眼的功夫,又一只小巧玲珑的燕子诞生于他的巧手之下。这位艺人的动作一气呵成,十分流畅,宛如行云流水,看着令人赏心悦目。
喜气洋洋的庙会寄托着家乡人民对新年的期盼,对童真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这里,人们无拘无束,尽情释放着快乐。在这喜庆祥和的节日中,我感受到了淳朴的家乡人民那份如火的热情,还有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光辉的大宋文化。
春节的日记5
只要我老家的人一听到过年,就会想起腊月二十三,没错,这儿的春节就是从这天开始的。别的不说,这一天的到来对孩子们来说是个超好的消息。因为是必须要吃糖的。硬糖,软糖,各型各色的都有:有的好似玉米,有的类似南瓜,有的确实浓稠的蜂蜜,入口即化。此外,这一天必须放炮,要穿新衣,还有特殊的祭灶仪式:传说灶王爷要在这一天去玉皇大帝那里报告工作,人们要在这一天献上麻糖,吃起来又甜又黏,好让灶王爷嘴甜一些,多上报好事……这是重要的一天。
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九,大家都得忙活起来,要洗衣服,不能将今年的事拖到明年干,还要蒸馒头,俗话称蒸团圆馍,这个馍要做的又大又圆,像锅盖那么大,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还得包饺子,过年得天天吃饺子,除夕之前吃肉馅,初一早上吃素馅,饺子一定得准备好。在包的过程中,小孩是不能掺和的,得多说吉祥话。还得炸丸子,丸子的面是绿豆面,绿豆是可以解毒的.,象征一家健健康康,风调雨顺。一碗丸子汤,薄如蝉翼的紫菜,火烧云一般的西红柿加上比宣纸还白的葱白,加上大锅炖的大块猪肉,就差了绿得发黑的丸子。真是一道绝味的美食。除了准备各种美食,还要扫屋,就是大扫除。过年得窗明几净。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一起围着大桌子吃团圆饭,看春晚,天上是数不清的孔明灯,好像自己在走,其实带着一家人满满的愿望。当然鞭炮声是少不了的。一开始放鞭炮,贴对联活动就开始了,到处是红……除夕夜我们不常,我们比的是正月初一谁起得早,越早越好。这天早上,得拿木棍挡门,防止“财”跑到门外,还不能随便往地上泼水,不能开水管,不能去厕所,传说玉皇大帝要到民间走走,大家当然不能往地上泼水,知道天亮为止。这天早上,有福的人都能吃到又香又熟的麸子饺子,麸谐音福。我们还要给邻居送饺子,钱串子(面叶)和象征吃了有劲的油馍。证明邻里之间的友谊。
过了初二,大家得拿着红薯粉条,背着猪肉,去亲戚家串门。又细又长的粉条象征着亲情绵延不断。
到了初九,春节就将结束了,许多人要回到工作中去。春节在这时落下了帷幕。
春节的日记6
放假后,我早早的就跟着舅舅舅妈一起去到600公里外的江西九江妈妈的故乡过年,那里有我的外公外婆还有妈妈的很多亲戚,下面就说说我亲身经历的过年的经历吧。
快过年的前几天,天气非常好,舅舅舅妈大包小包一袋袋的从外面买回来,外公外婆在家里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我呢,跟着表哥表姐跑东跑西,到处疯玩,大年29那天我一睁眼,外婆带来了好消息,爸爸妈妈来了,我真高兴,可以跟爸爸妈妈舅舅舅妈外公外婆一起过年咯。大年30那天,妈妈早早的帮我一起洗了个澡,换了身新衣服,牛仔外套牛仔裤,毛毛虫运动鞋,从上到下都是全新的,谢谢老妈。哇。照了镜子,真帅,吃完早饭,大家都忙开了,在老家过年好不热闹,一家人早早的'就开始忙前忙后地准备年夜饭了,奶奶和舅舅烧菜,妈妈洗菜,……忙得不亦乐乎。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吃年夜饭时要放鞭炮,下午开始,鞭炮声就没停过,噼里啪啦好不热闹,到了晚上,一家人在门口看放烟花,爸爸说危险不让我放,我们就在旁边观看,一朵朵烟花升到空中好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把夜空都照亮了,真美。年夜饭开始,大人们互相敬酒,说写吉祥的话,我们小孩子在一旁打打闹闹,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吃完年夜饭爷爷奶奶开始包饺子了,因为大年初一早饭是要吃饺子的,为什么过年要吃饺子呢?妈妈告诉我饺子是取其谐音,更岁交子,在新年来临的那天吃它,寓意辞旧迎新,接下来大家一起聚在一起看春晚,喝茶吃瓜子零食,我就和表哥表姐们玩游戏去了。爸爸妈妈要很晚才岁,他们告诉我说要守岁,就是要等到半夜12点后,寓意就是辞旧岁,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这个时候要开门放鞭炮,就是开财门,预示着新年财源滚滚来,我也想等到那个时候,可是白天玩的累,太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这就是我经历的新年仪式,崭新的一年到来,也将迎来新的一个学期,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春节的日记7
新春大扫除快要过春节了,家家户户都在进行搞卫生、大扫除,我家也不例外。这不,今天一大早,老妈就在大叫了:“丙丙,该起床了,今天我们全家总动员,来一次家庭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春节。”我听了,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飞快地穿好衣裤,又马不停蹄地洗脸、刷牙、吃早餐,准备跟爸爸妈妈一起进行迎新春大扫除。
首先,妈妈进行了分工:我负责自己的房间和拖地;爸爸整理自己的东西和擦灯具;妈妈负责卫生间和厨房。我立正,手一举,大喊一声“遵命”,就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我的工作。
别看我的房间不大,整理起来也挺不容易的。我先把写字台上的书籍分门别类的放好,又把书柜上看过的书放到上层,没看的放到下层。整理好了书,我又拿来了抹布,把书柜、写字台仔仔细细地擦了几遍。看着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房间,我不由地对自己点了点头:“嗯,不错,过关。”
接下来该拖地了,我先把拖把洗干净,然后从里往外拖,我用力地拖着,口中还不停地给自己打气:“我拖,我拖,我拖拖拖……”刚拖了一半,我就累得腰酸背痛、满头大汗,连手臂都抬不起来了。我甩了甩手,正准备继续时,不经意间回头看了一下,哎呀。后面怎么全是我的脚印呀?我一阵泄气,高涨的`兴致顿时像被泼了冷水一样。我抬头一看,爸爸正在爬上爬下地擦灯具,满身都是灰尘;妈妈也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擦玻璃,一会儿洗油烟机……看着家人忙得七上八下的,又想起爸爸经常说的那句话——“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又扬起了斗志,重新进入我的战场。
忙碌了一天,终于大功告成。看着油光展亮,一尘不染的家,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因为这里也有我的劳动成果。
通过这次的新春大扫除,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我要在春节钟声响起的那一刻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春节好。你们辛苦了。你们的儿子又大了一岁,以后我一定多帮你们分担家务,不再让你们这么辛苦。”
春节的日记8
春节是我国最传统、最热闹、也是最隆重的佳节。每到春节前夕,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往家赶,为的就是能和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充足的年货,为孩子们买新衣服,长辈们会忙着蒸馒头、包饺子、炸圆子、卤菜,孩子们忙着放烟花炮竹、挑灯笼,个个喜气洋洋。最忙、最热闹的是年三十那天,一大早,姥姥、姥爷就忙着贴春联,爸爸则按照奶奶家的习俗到了晚上才贴春联,并习惯性将“福”字倒贴,预示着福到福到!
今年过年家里很是热闹,姨妈全家、舅舅全家和我们一起到姥姥、姥爷家吃年夜饭,一大早大人们就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的菜肴,五点多钟的时候,菜开始上桌了,满满一大桌菜,真是丰富极了,姥姥告诉我每道菜的寓意,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鱼和圆子,红烧鱼代表着全家人来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圆)子则代表着家人团团圆圆。我们一家老小围坐在圆桌旁,欢聚畅饮,小辈们向长辈们敬酒,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长辈们则祝小辈们学业有成。大家边吃边聊,特别是我妈妈最搞笑,居然能记起她和姨妈以及舅舅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引得大家不时地哄堂大笑,眼泪都要笑出来了啦!家人们的笑声和热情的祝福,让我感觉到的不仅仅是春节的'热闹和喜庆,更多的是亲情,我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晚饭后,长辈们开始发红包,然后舅舅带我们到楼下放烟花,五彩缤纷的烟花,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盛开的牡丹,有的像绽放的菊花,有红色、黄色、蓝色、橙色、紫色,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绚丽多彩的烟花划过夜空,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我们尽情地笑着、跑着、闹着、享受着这欢乐的时刻!今年的春节过得真是开心极了!让我不禁又盼望着明年的春节早点到来呢!
春节的日记9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啊,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
千百年来,岁月的流逝,仍不能改变春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回家过年了。我怀着一分兴奋,一分期待,一分忐忑,回到了老家。
记忆中的春节,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在我的印象里,说起老家,脑海便会浮现出一个安静的村子,家家户户升起炊烟;说起春节,便会想到,一个安静的村子里,老老少少点燃鞭炮,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高兴。
如今,站在这个熟悉的村子前,我忽然有些陌生,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时间还是春节,可是为什么我的心情却一点也不高兴呢?
脑海里曾无数次地想,老家是多么的亲切,多么的好,如今到了这里,却忽然发现老家似乎也就那样,没有什么好的。我缓缓地走进村子,尘封的记忆渐渐苏醒,我忽然发现,变了,一切都变了,这不是我记忆中的`老家,这不是我记忆中的春节。儿时一起“出生入死”的好朋友,如今见面却只能干瞪眼,竟尴尬地找不到话说,曾经亲如一家人的左邻右舍,如今见面也只是僵硬地抽动一下面部肌肉,扯出一丝笑容,礼节性地问个好。
最终,这个年,我们是在大伯家过的。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过年时,爸爸早早地叫炒花生,炒瓜子,炸丸子,可最近几年,爸爸再也没有做过这些事了,连包饺子也不像我记忆中的那样了。在我的记忆里,包饺子是流水线,几个人和面,几个人调馅,几个人擀饺皮,几个人包,简直就像一门艺术。如今看爸爸包饺子,笨手笨脚的,妈妈对他说:“连个饺子都不会包。”爸爸忽然感慨一声:“老一代的人吧,自己和面,剁肉馅,擀饺子皮,包饺子,到了我们这一代吧,都买饺子皮,机器绞肉馅,自己包饺子,恐怕到了下一代,他们连我这样包都不会,直接买现成的饺子来煮了。”
这一年过得惘然若失,年夜饭也吃得索然无味,我想:现在的物质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也好了,可为什么大家间的关系反而不像以前那么好了?为什么记忆中的春节离我越来越远了?
春节的日记10
假期里,对我对有意义的是包饺子。
今天早上姥姥买韭菜回来,说要教我包饺子。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我最喜欢吃饺子了。
首先姥姥把面和好,然后我和姥姥一起摘韭菜,一根一根的摘还真累呢。摘完后姥姥把韭菜洗干净,让我拿出五个鸡蛋,一个一个地打到碗里,这个我早就会了。我很熟练地把鸡蛋打好,然后用搅蛋器把蛋搅均匀。接下来我开始炒鸡蛋了。我把火打着,锅里倒上油,烧热以后把鸡蛋倒进锅里,立刻听到“呲呲”的声音,鸡蛋泡起来,变成金黄色时,我关火,然后姥姥教我用铲子把鸡蛋切碎碎的,盛出放进盆子里。姥姥把韭菜切好,和鸡蛋拌在一起,放上各种调料一起搅拌好。这时饺子馅就好了。
开始包饺子了,姥姥切下一块面,搓成长条,再切成好多小面团,撒上面粉开始擀饺子皮,只见姥姥的手飞快地动着,一张张面皮就好了,我擀的太慢,半天才擀了两个。我拿起一个面皮,用勺子舀些馅,于是,我用两只手一齐捏,可肉又从中间露出来,好像一个胖娃娃在嘲笑我,又好像一位凯旋而归的大将军。没办法我只好又拿了饺子皮来打补丁,我这才松了口气。我就问姥姥:“你为什么能包的没露肉而且很好呢?”姥姥说:“是因为你放的肉陷太多了,不露肉才怪呢?”我拿起二个面皮接着包,这次倒是放馅少了,可是包出的.饺子太扁,只能躺着,站不住。我又开始包第三个饺子。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就舀了一小点馅,就包上了,结果包成了“瘦干。”姥姥就教我包,第三个、第四个……哈哈,我终于学会了,而且还包的象模象样的呢。妈妈和姥姥都夸我包的饺子好看。
饺子包完了,开始煮了,姥姥说煮时水开了再下饺子,水再滚时点凉水,这样饺子不会破皮。饺子煮好了,香喷喷的饺子便端上了餐桌,里面也包着我的劳动成果!我就迫不及待地一口一个吃起来,真香啊,我感觉自己包的饺子格外好吃。
今天的收获可不小,你们别看包饺子非常简单,其实包饺子还挺复杂呢。
包饺子是我假期最有意义的事情,有趣吧!
春节的日记11
梅飘雪舞。寒风凛冽,不挡浓烈得弥散在空气中仍浓郁得醉人的年味。冷静地站在雪中的一身红衣,不掩我对新年到来的欣喜。微微一笑,感受春节的美好。
浅灰的欧式别墅洋溢出点点东方热烈的年味,不再高贵得不食人间烟火。大红的灯笼喜气洋洋,透露出喜庆的气氛。屋子里已经飘出饭菜诱人的香味与熟悉的温暖。尽管我家受的都是西方教育,没有所谓的祭拜、磕头,但我还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喜欢着这个东方的古老而又庄严的传统节日。
“开饭了……”妈妈清脆悠扬的声音在屋子中响起,我回过神来,连蹦带跳地跑了进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姐姐……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其乐融融。壁炉中燃起可爱的粉红色火苗,妈妈微笑着端上一盘褐红色的年糕:“这是中国的‘顺风糕’哦,吃下去以后可以全年好运。”我操起筷子,轻轻夹了一口送到嘴里。味道并不怎么样,却诉说着春节的美好。
或许,春节本身就是一个所谓的“方式”吧。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密切亲朋好友之间的.人际关系。这本身就是“年”的意义所在吧。嘴角绽开一个微微的笑意,耳边传来巨大的响声。
烟花飞腾了,惊心动魄地直入云霄,如九天惊龙,疯狂地释放。一个精巧的亮点渐渐变成一朵妖娆的红莲,绚烂地流光溢彩,摄人心魂的壮丽。空中坠落的烟花,凝成一幅缤纷的卷轴。好像摩天轮,幸福的摩天轮,烟花在笑;好像漩涡,快乐的漩涡,烟花在跳;好像太阳,灿烂的阳光,烟花在舞……瑰丽无比的烟花,在空中竞放,幻化成一个最虚幻但又最真实的永恒。想用摄像机照下如此美丽的一瞬,可惜烟花凋零得太快,消逝得太快,太难以捕捉。才回首,早已成空。烟花在夜空中尽情地释放自己。暮色是黑的,烟花便是舞台上的主角。倾听着一阵阵震撼人心的响声,欣赏着变幻莫测的烟花,不知不觉中,夜深了,星朗了,人寂了。最后一点美丽消逝了,只残留下袅袅青烟在漆黑的夜空中飘荡。
春节的多彩,年的缤纷。烟花飞逝的窗前,微笑,感受年的美好。
春节的日记12
春节到了,人们都忙着做年夜饭、买年货、探亲……等等,每天要做的事可多了,但我最喜欢做的除了放烟火外,还有贴春联。
除夕夜晚,吃过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拿出事先买好的春联,准备好梯子、剪刀、透明胶这些工具后,就在家门口开始贴春联了。首先,我把家门两边的旧春联撕掉,并用抹布擦干净。我把梯子架在门的左侧,并请妈妈在下边扶稳,然后我左手上贴上先剪好的一截截透明胶,右手拿着上联,接着我小心翼翼地爬上梯子,达到适合高度后,我轻轻地举起手里拿着的春联,把春联的顶端固定在墙上,爸爸在门口指挥工作:“往上拉一点儿!左边点!拉正些!……”找到合适的位置后,我小心地用胳膊肘压着春联,右手快速地撕下贴在左手的透明胶,之后我用左手固定春联,右手把透明胶贴上,贴好后,我用双手轻轻地抚平、压稳,为了防止透明胶脱落,我又重新贴了一层。贴好春联的.顶端后,我又小心翼翼地爬下梯子,用两只手轻轻扯着春联的底部,拉紧整幅春联,然后再用右手贴上透明胶,抚平后又贴上一层。春联的顶端与底部已经贴好了,接着我用一小截一小截的透明胶隔着贴好春联的左右两边,上联就贴好了。接着要贴下联,我又把梯子架到家门的右边,在左手贴上透明胶,再爬上梯子,然后把春联的顶端固定在墙上,我时不时向左边望望上联的位置,因为上下联要左右对称。在爸爸的指挥下,我找到了合适的位置,贴好春联的顶端后再爬下梯子贴春联的底部、左右两边。终于大功告成了!我站在家门口看着门两边的新春联,口中不禁读了出来:“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写得多好啊,于是我把这幅春联给背了下来,并懂得了这幅春联采用的是对偶的手法,贴春联使我又懂得了一个知识点。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在忙,虽然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如果我们用心去做一件事的话,也许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春节的日记13
大年初二,阳光明媚,我们一家三口带着我的表姐,乘坐开往南国的和谐号动车,兴致勃勃地外出旅游。
这次的行程共五天,其中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是我最期盼的,电影《爸爸去哪儿了》就是在那里拍的。
第一天我们住在深圳,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去爬莲花山,莲花山主峰峰顶平台上有一座邓小平铜像,是为了纪念邓小平对深圳发展做出的贡献而建立的。接着我们去了世界之窗。世界之窗正像它的名字那样,是一扇展现世界名胜的窗口,它是一个集世界奇观、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民间歌舞于一体的主题公园。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众多知名景观的缩影。它是个小世界,特别适合拍照,也帮助你了解世界各地的景色。我和表姐只对阿尔卑斯冰雪世界最感兴趣,我们在冰雕园里嬉戏玩耍,坐在橡胶胎里从很高的雪坡上滑下,真是一个神奇而又充满乐趣的冰雪世界,小伙伴们要是去了哪里也不要错过哦。
到了第三天,我们乘车到了广州,来到了期盼已久的`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这里是全世界动物种群最多、最大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公园分乘车游览区和步行游览区两大部分。乘车游览区位于西半部,大规模放养各种野生动物。步行游览区位于东半部,饲养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野生动物。我们先乘坐小火车,首先看到了一群狼,我发现狼和狗长得很像。接着又看到了豹,正狼吞虎咽地吃着食物,看起来非常饿。还有黑犀牛、倭河马、大食蚁兽、白虎、亚洲象……
坐完小火车,漫步在树荫遮蔽的步行游览区,惊叹大自然的博大神奇,大面积的绿色植物让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我们仿佛重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与众多野生动物一起,让我感受到“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园内有很多动物表演,我们观看了大象表演。很多大象出场后向我们拜年,其中有一头大象向我们展示了高超的球技,还表演三步上篮暴扣篮框,另一头大象居然还用这么粗的象腿踢球,它踢了几次都没踢中,居然想到了作弊,直接用象鼻子卷起足球,往守门员身上冲去,吓得守门员丢掉球门往观众席跑去……
我们还去了青龙山、白虎山、花果山、澳洲园、中华国宝园,每一个景区都让我不愿移步,全世界唯一的熊猫三胞胎更是让我们流连忘返。
春节的日记14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面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知道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后来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现在我们过年也有一些习俗,如倒贴“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节的日记15
一提起节日,我就自然想起了春节。“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小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心中美滋滋的,等待着家长们的夸奖……大街上 、小区里、超市中,到处都洋溢着喜气,一派热闹的场面。 春节这天,我们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痛痛快快地和朋友玩,大家一起放鞭炮、烟花,吃饺子等,十分热闹。家乡的春节,就更让人难忘了。
今年的除夕早晨,金色的.阳光撒满大地,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街上买东西,街道上一夜之间仿佛变了个样,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贴着“倒福”、对联,还挂着红灯笼。人们穿着节日 的盛装,纷纷脸带微笑地走向各个市场,有的购物,有的观赏,一片欢乐详和的景象。晚上,太阳刚落山,沉静的乡村立刻热闹起来。人们在家里高高兴兴的准备年夜饭,有说有笑,谈论着一年中开心 的事。到了晚上8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的节目很精彩: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丰富多彩, 看得我眼花缭乱这高兴又热闹的场面持续了很久。晚上12点的时候,我们拿着烟花、爆竹随着大人争先恐后的来到空地上,大人们放鞭炮、我们兴高采烈地放烟花,比谁的烟花最漂亮。只见天空不再 是黑的了,天上满是烟花、爆竹,有红的、蓝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漂亮极了! 再看地上,更是漂亮无比,烟花满地。喷出的花都是那样的美丽,似乎在说“哈哈,你敢跟我比美吗?”烟花不 断开放着,直到第二天早晨,人们已经都回家了,只有那放完的烟花。
春节一大早,爸爸、妈妈就起了床,包起了饺子。到我起床的时候,他们一起已经包了好多好多。吃完水饺我们去逛街,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只见人们个个笑逐颜开,老人们 露出了团圆的笑,小孩子露出了开心的笑。
这就是春节,是我们家乡最隆重的节日,它是那么美丽、那么充满生机、那么令人难忘。我爱春节,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
【 春节的日记】相关文章:
春节的日记11-28
【精选】春节的日记09-28
春节的日记06-24
春节过年日记08-04
描写春节的日记11-18
春节小学日记04-30
【实用】春节的日记11-25
春节的日记[热门]12-31
春节的日记(优选)10-07
[优秀]春节的日记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