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日记>元宵节吃元宵日记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

时间:2020-08-13 13:53:41 日记 我要投稿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1

  正月十五那一天,我们一家人要吃元宵。姥姥、姥爷就得忙着做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

  元宵是这样做的:首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糯米面,然后,揉成一个个小圆球,再拍扁,加上馅,捏好撮圆后煮熟就做好了。姥姥、姥爷把元宵端上桌,我们坐在桌边吃元宵,我尝了一口说:“这是我吃过的吃的元宵了。”姥姥老爷高兴得说:“谢谢你的夸浆,那就多吃点吧!”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2

  今天是元宵节,我放学回到家时,看见妈妈在厨房里煮元宵。不一会儿,元宵就煮好了,妈妈给我盛了一碗。这时,我想起了前几天姐姐让我猜元宵的谜语——“圆圆的,粘粘的,吃在嘴里香香甜甜的。”我用勺子舀起了一个乒乓球似的元宵放在嘴里,轻轻一咬,一股香香的味道飘了出来,还真像谜语里说的那样。元宵是黑芝麻馅的,我一口气就吃掉了八九个。

  我喜欢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3

  昨天,我早早的就坐在电视机前看元宵联欢晚会,我聚精会神的看着电视节目,突然电视屏幕一闪——原来是晚会开始了。

  上边又出现了我熟悉的几位主持人的身影,男主持那熟悉的声音就像慈祥的父亲在说话,我陶醉在精彩的节目当中。

  不知不觉又到了深夜了,月亮圆溜溜的看起来又滑又甜,这时几碗热乎乎的汤圆来到了我身边,啊!汤圆甜丝丝的、白亮亮的和这时的月亮一样,月亮似乎要把正个屋子都照的亮亮的,也不像以前那样冷,现在却是热乎乎的,而且更美丽。

  啊!美好的元宵节,不亏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4

  傍晚,妈妈做汤圆,这也是我最喜欢元宵节的原因之一。十五分钟后,香喷喷,白花花,滑溜溜的汤圆出锅了。我张开大嘴,滋溜滋溜地吃起来,啊,是豆沙味的!甜甜的,滑滑的,香香的,真是美哉,乐哉!我忍不住边吃边唱起来:“卖、卖、卖汤圆,圆圆的汤圆甜又甜……”

  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汤圆。虽然今晚没有月光,但我心中的那轮明月依然圆圆的地照耀在心间,我默默地念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5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我和爸爸到超市去买汤圆有芝麻味的、酸奶味的、黑加黑味的、、、、、、我简直要馋死了,最后选了三种。

  正月十五的早上,我和妈妈一起煮汤圆。首先,我把各种汤圆逐个放入锅里5分钟后汤圆煮好了,然后,我学着服务员的样子端着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汤圆出来了,并且挨个放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的餐桌前说了一声:“各位请慢用,尝尝我的手艺”看着大家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特别的高兴、开心。

  饭后,我总结出了一个道理: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继续劳动这就是吃汤圆的道理。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6

  一提到元宵节,我马上会想起吃元宵。不过,你们不能说我只爱吃,因为,我也喜欢看工作人员怎么做元宵。

  首先,他们用搅拌机把糯米打成粉末,再把糯米粉加水柔成面团,然后做成一个个直径大约2厘米的面球,再把它们压扁,做成直径大约4厘米左右的面皮。最后把馅放入圆的面皮里,把它包起来,这样,元宵就做好了。

  晚上,爸爸从超市里买回了一些元宵。奶奶先把水烧好,然后把元宵放入开水中。开始,元宵是沉在锅底,要是元宵浮上来,就表示元宵熟了。

  元宵终于熟了,我们看着元宵,那元宵像一个个小雪球。在元宵节这天,我们吃着元宵,看着烟花在天空绽放!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7

  有到了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有个习俗就是吃汤圆,寓意着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想起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终于包好后,可以下锅了。我又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于是便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上,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先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还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五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更好吃的汤圆给大家品尝。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8

  今天,妈妈带我去东环二路的宁城公园玩。宁城公园比其他的公园都大,里面种了许多花草和树木;有美丽的人工湖,被风一吹,水面上还起了许多波纹;有小瀑布;还有许多歪歪曲曲的小路;最有趣的是能自动浇花草的来回转动的水龙头,路过那里还喷了我腿上水了呢!

  我们边走边笑,真走着,忽然看见有几颗树上挂着输液袋。我觉得好奇怪,连忙跑过去一看,输液管的一头扎在树干里,原来是大树也像人一样在输液呀!我问妈妈;“大树生病了吗?怎么也像人一样输液呢?”妈妈对我说;“这些树是从其它地方移植过来的,树根还没有完全扎牢,这些液体里有足够的养料和水份供大树吸取营养,这样大树才能存活。”听了妈妈的话,我说:“原来大树和我们一样需要氧气和水分,也需要大家的呵护。”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关爱,花草树木不光绿化了环境,还净化了空气,花草树木和我们是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9

  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今天正是元宵节。

  一早起来,我就和妈妈到超市去买汤圆。超市的冰柜前人头攒动,大家都争着挑选自己中意的汤圆。汤圆有好多品牌:龙凤、三全、湾仔码头……它们被整齐地码在冰柜里,用一个个盒子装着,每盒装10个,或12个,有好多种不同的口味:鲜肉的、黑芝麻的、豆沙的、还有绿茶的呢!它们就像一颗颗白色的小石头,硬邦邦、圆溜溜的。

  我和妈妈挑了半天,才选了两盒混合口味装得汤圆,这样,大家可以各取所需。我们去收银台付钱,才发现付钱的人好多呀,都排起长队了!大多数人手里都拿着好几盒汤圆。

  回到家,我看到妈妈盛了满满一锅水,放到炉子上。等水烧开,把汤圆放了进去。一个个小小的汤圆,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顺势溜进锅里,在锅里翻腾着。煮开后,妈妈加了两次凉水。不一会儿,一个个汤圆都浮上了水面。妈妈说:“汤圆好了!”她把汤圆盛进碗里,分给我和妹妹吃。

  我们边吃着美味的汤圆,边听妈妈介绍汤圆和元宵节的来历。妈妈告诉我们,不是每个国家都有汤圆吃,她的一个日本朋友不知道怎么吃汤圆,就生着吃,闹出了笑话。

  啊!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是多么幸福,有那么多传统节日,还有这么多好吃的呀!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10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朝郑望之的《膳夫录》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唐朝的元宵佳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相关文章:

1.元宵节吃汤圆日记

2.吃元宵日记

3.元宵吃汤圆日记

4.元宵节日记

5.【热门】元宵节日记

6.【热】元宵节日记

7.过元宵节日记

8.欢度元宵节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