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日记范文集锦六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亲日记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母亲日记 篇1
早在1998年12月20日的时候,我就和丈夫鼓起勇气,剩下了一个儿子,当儿子生下来的那一刻我就想起了肖艺华刚出生的时候也是不知所措的哭,旁边的人争相抱着孩子,都说这孩子可爱。这个小儿子我和丈夫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肖艺民,我们把所有希望都寄在他身上了。
可是我没想到的是我居然生下了一个狼崽子,他从小我们就特别宠惯他,可他却不认真学习,贪玩、慵懒、爱打架、有一次把一个孩子的`脸打坏了,我说他几句他都能还口骂我,不管我们怎么管教他,他总想和我们抗衡,有的时候还说我们老土、思想落后。虽然老一辈人老土,但那是因为老一辈人曾经也有过追求时尚,只不过人老了以后想安下心来,度过晚年。
我总在想,这就是命,我那乖巧而又听话懂事的女儿已经不在了,要是女儿仍活到现在该多好啊,那样我最起码不用整天和这个狼崽子操心了。
看完这本日记肖艺民惊讶不已,同时,也感到了万分的惭愧,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父母那么溺爱他,还为什么那么晚生下他,他拿起了那五张照片,他在想:“这么说来,这个女孩就是我的亲姐姐?”
这天晚上,肖艺民拿出了作业本,认认真真地写着作业,他已经不知道是多长时间没有写作业了,他打开了书上的作业,发现今天的作业的作文题目是以“亲情”为主题的。肖艺民拿起笔,他一边写一边思考着母亲那本日记本,他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当父母生下我们的时候肯定是希望我们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从我们不记事的时候起父母们最对我们充满了希望,如果我们反过头来当一个不孝子,岂不是辜负了父母当初的一片好心?
母亲日记 篇2
这天我把女儿送上火车,而她爸在工地干活,每天工作忙,没时间。她坐在靠窗户的座位,我给她买了一袋橘子,我说:“这些橘子拿着吃,到了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你也长大了,也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我知道了,妈,你回去吧,我明年就回来,”说这话的时候,她的`泪水已经流出了眼眶。这时我也哭了,我擦着她脸上的眼泪说:“好了,别哭,到那边得吃很多苦,那边还有很多孩子等着你教书呢,好了,别哭了,到那边多来电话。”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火车已经开了,我看着她把头伸出窗外看着我,她眼里满是泪水,哭得很伤心。渐渐地离我远去,我也看着她,跟着火车跑,希望能多看女儿几眼。一直到火车开往远处看不见了我的心里才一阵阵酸痛。我知道女儿大了,就要离开父母的身边,只要她愿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母亲日记 篇3
“好烦!”
朋友在电话那头感慨受不了妈妈的唠叨,她为什么总不理解我的想法,我做什么她都要唠叨唠叨,太不体谅人了。
“是这样的啦,因为你和你妈之间有代沟呀!”
“太对了,你真善解人意。”
你一言我一语的,讲了大概半个钟头,终于才在理解万岁的高呼中挂了电话。
“说什么呀,在电话中啰嗦了这么久,要花多少电话费呀!”妈妈问我。“只是打给同学而已”大概是刚才那激昂情绪的余波还未散尽,我大声说出这么一句话转身进了房间。
晚上,妈妈仍送来满满一大杯牛奶,微笑着递到我手上,没说一句话就出去了。而在平时,妈妈总要嘘寒问暖一番。
我意识到了我所犯的错误,刚才的话或许伤了妈妈的心,可是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给我送来牛奶。
那一刹那,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像牛奶一个味儿的.母爱。回想起生活中母亲呵护我的一幕幕精彩瞬间:风雨中送伞的母亲,病床前照料生病女儿的母亲,上学途中接送女儿的母亲……点点滴滴浮现眼前,一举一动无不渗透着母亲那浓浓香纯的母爱。
回想起当母亲为了让我添一件衣服时的唠叨,无非是怕我着凉了;当我无休止地看电视时母亲的唠叨,无非是怕影响到我的学习成绩。回想起母亲唠叨的一切情景,竟无一不牵动着母亲那颗爱女之心。
“时间不早了,收拾好了准备睡吧!”妈妈忍不住又唠叨开了,“明天起不来,上学要去晚的。”
我突然意识到:母亲的唠叨就像山间清泉,清脆悦耳,只要喝上一口,清甜爽口,对你是受益终身。我顺从地照办了,就像月光从窗口射进我的心田,柔和的月光如同母亲抚摸我的手。
将心比心,我逐渐明白了妈妈真好,不是有首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吗》?
将心比心,总是要求妈妈理解子女,为什么不去体谅自己的妈妈呢?你会发现妈妈对人生、对生活有自己独到地认识,“姜还是老的辣”不正好说明了妈妈比你知道得更多吗?
将心比心,总是抱怨妈妈对你不好,可为什么不先想一想:你对妈妈的爱有多少呢?你会发现其实妈妈对你的爱比海还深,比天空还广阔。
将心比心,妈妈真的好伟大!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想一想,你会发现这一切的一切……
学会将心比心吧!你的生命会因此而充实、快乐,你的心中也会因此而燃起希望之光!
可是我为什么……不会去珍惜呢?
母亲日记 篇4
生命之中总一些记忆深埋在我们心底,哪怕时间飞逝,它们也不会因此消了颜色,褪了芬芳,反而在时间的冲洗下愈加鲜艳,成为温暖我们一生的财富。
我的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和多数的母亲一样,她不善于唱歌哼曲,却善于唠叨。
听父亲说,母亲在生我之前也是喜好唱歌哼曲的。自从有了我,母亲就很少唱歌哼曲了,取而代之的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
唠叨。无时不在的母亲的唠叨。在家里,我玩她要唠叨,我吃饭她也要唠叨,我写作业她还要唠叨……“我讨厌妈妈”,我经常这样说。我根本不想和母亲待在一起。每当母亲唠叨时,我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用双手封住耳朵,要么虎着脸朝她大声吼叫。看到我的这些举动,妈妈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句话也不说了,脸上的神情也黯淡下来,我却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初中时我住校了,心中大喜:终于可以安宁了。可是,我还没高兴两天,安宁的生活又被母亲的电话打破。三天两头打电话来唠叨,我在电话这头被逼地很不耐烦:“知道啦!还有完没完,烦不烦啊,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以后别老给我打电话。”砰的挂上电话。妈妈果真没再打电话来,我暗自得意。
从那以后,母亲的唠叨没了。可我慢慢的觉得心里空空的,身边仿佛缺少点什么。而且老做错事,连以前从未做错的也做错了。突然,我想到了母亲,恍然大悟:原来没了妈妈的唠叨,怪不得最近耳边清静了不少呢。有一天,我忍不住给母亲打了个电话,话筒的`那头传来母亲激动的声音。母亲问我打电话做什么?我说:“妈,我好多事都不会做,我不知道该问谁,就打电话给您了。”母亲说是电话费贵,要我挂了她打过来。听得出来母亲很开心。
从那以后,母亲的唠叨又回来了,可我这次却没了从前那种厌恶的感觉。如今我上了高中,母亲的唠叨也越来越多了。在学校里,听着母亲的唠叨,发觉原来唠叨声也可以这么美妙,听母亲的唠叨竟然成了一种享受。从此,我寒冷时,母亲的唠叨是最好的火炉;我疲惫时,母亲的唠叨就是杯暖暖的咖啡;我生病时,母亲的唠叨竟成了良药。我……
哦!原来母亲的唠叨是滋润生命的营养品,母亲的唠叨才是伴随着我成长的乐曲。母亲,您的唠叨就像一杯茶,我在寒夜里饮您的温馨,在孤独中饮您的清醇,在流泪时饮您的淡泊,我一生一世饮的都是您点点滴滴的关爱,是您丝丝缕缕的柔情啊。
我们总以为世间的温暖全来自阳光,其实母亲的唠叨更有着令人心慌的热量;我们常以为外来的帮助最重要,实际上发自内心深处关怀,才是我们熬过严冬,获得重生的力量。天没暖,大地先暖,所以有许多花能钻出冰雪绽放。让我们牢记这份用爱塑造的唠叨,穿越时光的隧道,让爱永恒。
母亲日记 篇5
父亲31才结婚的,他整整大母亲9岁。
祖母生下他不久就染病走了,祖父一手爹,一手娘,把父亲拉扯到9岁时,自己却在工地上出了事,也撒手走了,父亲便成了孤儿。
半大的孩子,生活都成了问题。祖母的三哥是个石匠,看到外甥可怜,就把父亲叫到身边 ,跟他学手艺。一晃,父亲就到了结婚的年龄,三舅爷说,“孩子,你别怪舅,咱可拿不出像样的彩礼!”
认识母亲,是因为给她家凿石磨子。父亲虽长得不俊,但高大魁梧,干活出力,石磨凿得好用又漂亮,赢得了母亲一家人啧啧称赞。三舅爷是个精明人,一看就赶紧在一旁说,“娃是好娃,但就是到现在还没定下个媳妇!”听了这话后,外公看了父亲一会说,“我倒是有个女儿,只是不知她的意思?”
征求母亲意见时,她的脸“唰”地红了,这几天父亲在家干活,她早就看出了父亲是个勤快实诚的人,心里也有了几份好感,便说,“婚姻的事,听爹爹的。”就这样,父亲没有花一个子,就娶了母亲。
没有给母亲像样的婚礼,婚后的父亲就对她百般的好。在外面干活,总要带一个围巾或一卷布回来,有时也带几个橘子或包子,从不空手。母亲吃时,他就在旁边乐滋滋看着,母亲要匀给他一个,他连连摆手,“早就吃过了,你吃!”其实他哪里舍得吃。
母亲生下大姐后,才发现没有奶水,吃猪蹄、喝豆腐汤的`办法想遍了,可依然只有几滴奶,急得孩子哭,大人哭。父亲出去了一会了,然后变戏法地拿出了一袋奶粉。那个年代,奶粉对一个农家孩子来说,那就是奢侈品。从此,为了挣奶粉钱,父亲便常常去外地给人凿石磨。
改革开放后,机器磨代替了石磨,父亲便在母亲的建议下,改凿了门墩石和刻碑。门墩石的活母亲帮不了,但刻碑时,母亲就过来帮忙,她拿一个钢钎,叮叮当当地帮父亲刻人物。父亲不让,母亲却笑着说,“这又不费劲!”
家里是父亲挣钱,但管理的是母亲。父亲开玩笑说,“我把每分钱都上交给你娘了”。母亲却说,“我只不过是你爹的一个柜子。”在安葬外公时,两人为了钱却出现了分歧。母亲的意思按自己的财力,尽力就行,可父亲却说,“砸锅卖铁,也要老人家风光一回!”“那以后日子过不过?”“过,但钱不用你操心!”父亲说到做到,外公的葬礼就格外隆重。村子里的人啧啧地说,“娥儿(母亲)找了一个重情义的男人。”但谁知道,父亲为了还上债务,背着家人还偷偷卖过几次血。
那年,当母亲查出重病时,父亲的眼泪就簌簌地滚落了,“你娘,跟了我一辈子,没享几天福,怎么就……”那些日子,他寸步不离地守着母亲,谁都不让替,“让我守着吧,守一天少一天呀!”说着,父亲泣不成声。
母亲还是走了,在安葬的那几天,父亲却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一切事情都要他亲自安排。下葬那天,父亲把他的一张照片放在了母亲身旁说,“他娘,等着我,可不敢把我忘了,我很快就去找你了……”父亲的话让在场的人无不掉泪。
安葬完母亲的那天半夜,却隐约地听到父亲在他屋里抽泣。母亲走了,父亲一下衰老许多。兄妹都要接他去城里,他却说:“我哪儿都不去,我住在老屋,我怕你娘回来,找不见我。”他固执地留在乡下,直至他去世。
父亲和母亲一起生活了37年,他们也有过争吵,但他没有骂过母亲一句重话。按父亲的话说,一个女人,在你最贫穷的时候跟了你,你还有什么好说,那你就得一辈子疼她,人得学会感恩!
父亲走后,按照他的遗愿,埋在了母亲的坟旁,他永远守候着母亲了。母亲是父亲一辈子的守候。
母亲日记 篇6
老师就在母亲节前一天告诉我们,让我们送给妈妈一份礼物。当时,我听了老师的话,只是好奇,我在想,如果我送一次礼物,那么妈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她应该会很高兴吧。
所以,那天晚上,我就一直在准备母亲节的礼物。可是想来想去,我还真没想出什么好点子来。总不能算了吧!我想。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却仍然拿不定主意。最后,我在红卡纸上,用黑笔写下一句话:母亲节快乐!仅此而已,而且字迹歪歪扭扭的,说不上是礼物。
第二天,当我把贺卡递给妈妈时,她瞬间惊讶了。她拿着纸,对我说:这真的是你做的?你真是太棒了!本以为是几句夸奖,没想到,她竟然抱着我,差点哭出来。我当时不明白,为了一句母亲节快乐,妈妈竟能感动成那样。
我明白了,尽孝、报恩、感恩,其实都不用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因为它像父爱、母爱一样,是从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去细细地感悟、细细地体会。孝顺,本不是什么大事,它只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东西,就像黄香和我一样,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感动你的父母。
【母亲日记】相关文章:
母亲的日记范文10-23
母亲节日记10-06
母亲节日记(精选)11-24
母亲节日记08-22
关于母亲的日记范文08-23
母亲节日记(精选)11-29
我的母亲日记06-13
母亲日记四篇02-12
(热)母亲节日记04-06
(精)母亲节日记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