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集锦五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日记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日记 篇1
一、说活动
1、活动由来:
《纲要》中语言领域的总目标涉及的语言能力主要包括:倾听、理解、表达三方面,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交往情境下和文学背景下的语言。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能听懂较复杂的句子,理解一句话的意思。能用语言描述事物发展的顺序,并且会有意识的组织句子。
由于前期在图书区投放了《蚯蚓的日记》孩子们发现了蚯蚓利用记日记的形式来讲述自己的生活,因而也引发了他们记日记的愿望。结合幼儿的兴趣点,我便开展了"有趣的日记"的主题系列活动。本次活动《我的日记》是其中主题系列第3个活动,活动重在利用交往情境下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充分体现了"语言是在交往和运用中发展起来的"理念和价值观。
2、目标的确定:教育目标的确定要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制订定。
幼儿现状的分析:
通过前两次记日记我发现:孩子们在讲述自己的日记时,缺乏具体形象的支持,表达的速度赶不上思维的速度,因此,往往不能及时组织好语言,将自己的意图与感受清晰、连贯地表现出来。首先,我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日记,再讲述给别人听。画面中幼儿自己记录的形象与符号,有效地支持了他们的表达。其次,通过和幼儿一起讨论,除了运用绘画、照片还可以怎样记日记?发现幼儿已有其它记录形式(如照片、录像、录音等方式)的已有经验和记录愿望。因此,我确定了此次教育活动的目标:
1、利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感受。
2、清楚并连贯地表述,努力让他人听懂。
活动准备:
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课前的准备:
1、日记的积累(第5张):幼儿在已有的《蚯蚓的日记》引发的经验基础上记了一周的日记。教师不仅收集了幼儿每天的日记,还用照片的形式记了自己的日记,以供和幼儿分享。
2、环境的支持(第6张):为了支持幼儿的活动,我和幼儿一起收集了各种日历,在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的同时,支持幼儿的排序活动。此举的安排主要是基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逐渐能够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环节中,教师制作了相应的课件,幼儿在对时间的连续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按时间对日记进行排序整理,其中体现了语言与各领域内容的有机整合。
教师还引导幼儿收集了各种日历,创设了相应的环境,由于前期两次记春天日记,由于选择内容是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因此使幼儿有的说,也为后面幼儿丰富的表达做好了铺垫。我是探索家环境
《有趣的日记》主题系列活动
3、(第9张)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使用录音、录像、拍照片的机会,支持幼儿运用不同方式表达。
二、说教学程序
合理的教学程序设计,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促进幼儿的认知。所以我采用了音乐导入--材料支持,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典型示范,引导讲述--自主选择,连贯讲述--教师参与--家长共育等层层递进的活动程序。
1、音乐导入,引入活动主题。
活动开始,我为幼儿播放了舒缓、优美的音乐《春觉》,让孩子感受到了--春天到来了,同时也使幼儿能够快速进入活动状态,切入主题。
2、材料支持,运用多种方式表达
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记日记方式,分组进行活动。
1)绘画讲述方式
2)录音方式
3)录像方式
4)照片方式
3、典型示范,引导讲述
幼儿的语言是在倾听的过程中习得的。所以在讲述活动之初,我先后请了几名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讲述了自己的日记。因为:《幼儿快乐发展》中指出"活动化共同学习"是实现大班幼儿教育目标的适宜途径。因此,典型幼儿的示范无形中引发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引导了幼儿的讲述思路,有效地利用了已有的身边可利用的同伴学习资源。
4、自主选择,连贯讲述
《纲要》中指出:为幼儿营造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让他们能够表述自己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内容。幼儿讲述的满足感是建立在他人倾听的基础上的。为了让每个幼儿都有讲述的机会,我采用了自由结组讲述的.方式,让幼儿自己选择听众,可以是小朋友,也可以是教师。可以两人一组,也可以多人结组。熟悉的内容加上喜欢的听众,使幼儿的讲述轻松而自然,形成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不愿在众人面前讲述的幼儿,除了可以运用绘画、照片的方法,还可以选择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交流:如录像、录音等多种方式。既照顾到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又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活动的主人,也改变了以往一人讲述、众人听的固有模式,然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往往很少关注他人的讲述,而更乐于自我讲述。因此这个环节就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并因此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与自豪感,树立了自信心。
5、教师参与,引导活动。
在幼儿间互相讲述分享之后,我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向幼儿展示了我的日记。"豆豆乐园日记",记录了我和幼儿一起参加种植活动,从选择种植物--为种植园起名字--种植活动过程......, 日记的形式是用照片记录的。并于最后为自己的日记起名字,使这些日记能够象一本书一样,更有利于表现和保留自己的作品。这个环节活动,主要是从内容安排上,暗示幼儿日记有很多内容可以记,不仅仅局限于对春天的观察。
延伸活动:离园分享,家园共育
为幼儿创设多种表达与表现的机会与环境,于是我想到了利用家长资源,利用离园的时间请家长参与倾听、指导,满足幼儿的讲述需求。为了充分发挥这一环节的教育价值,活动前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家长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幼儿,学会指导幼儿的讲述。尝试引导家长把这一活动延伸至家中。
三、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保证幼儿成功学习和发展的方法。在本次活动中,我本着作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原则,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1、电教支持法
按日期排序,对幼儿来说有些困难,所以我就下载了万年历,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幼儿,有效地支持了幼儿的日记排序。
2、自主讲述法
讲述法是发展幼儿连贯性语言的主要方法。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倾听对象:教师或幼儿,自主讲述。
四、说学法
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关注幼儿个体独特性和学习方式的差异性,为幼儿创设适宜环境,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
在活动中,幼儿动耳倾听音乐《春觉》,感知春天的到来;动脑思考尝试了自己的日记怎样排序;运用录音讲述自己的日记。多种方式记录日记表达的参与,有效地克服了纯语言讲述的枯燥。
2、合作法
从活动之初到活动结束,幼儿和幼儿之间、幼儿和教师之间合作学习,有效地形成了一种宽松的语言环境。
谢谢大家!
活动反思:
参加教研组说课活动,我对语言领域的核心教育价值认识更进了一步。通过这次整理说课的讲稿准备过程,使我对语言活动的预设环节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在以往的教育备课活动时,只是按照活动目标进行,在活动中能完成目标就可以了。但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对教育活动的组织的有目标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的每一个环节内容,都有目标,我们为什么按排这个环节,为下一步奠定了那些基础,让活动的层次性、目标性更清楚,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目标,让她们都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情感,体验到快乐。
在修改说课稿件时,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很感动。不断完善说课稿件,就是我学习、提高的过程,我感到我的思想在不断的扩宽,对《纲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把自己的一些观点找到理论的支持,使活动更有计划性、目标性。 这次说课活动让我体会到了深入学习《纲要》的重要性,并且活动的设计必须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来设计活动,效果才会更好。
我的日记 篇2
蚕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昆虫,人们常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名句来诉说蚕的一生,我十分好奇:真的是这样吗?我偷偷地从科学学具袋里拿出了一些黑黝黝的蚕籽来进行观察。
8月5日 星期日
今天我发现几只像蚂蚁一样的东西在慢慢蠕动,我仔细一看,原来是蚕的幼虫——蚕宝宝孵出来了,这东西叫“蚁蚕”。我连忙去摘了一些桑叶来,用水洗干净,放在里面。原来蚕籽孵出来的蚕是黑色的。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蚕宝宝吃桑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8月8日星期三
下午三时左右从蚕宝宝的“屋子”里传来沙沙沙的声音,我急忙跑过去,一看,蚕宝宝足足有1.5厘米长了,身子变白了许多,饭量也变大了,上午放的桑叶已经寥寥无几,只剩下茎了。我赶紧打开冰箱拿桑叶,咦,前两天采得这么多桑叶怎么只剩下几片了,我又去摘了一些桑叶,喂给蚕宝宝吃,可不让它饿着呀!
8月17日星期四
啊?今天蚕宝宝怎么一动不动呢?难道它睡着了?难道它快要死了?难道……我不敢再想下去,在妈妈的指导下,我上网查了查资料,原来蚕宝宝正在脱皮。当我再去看的时候蚕宝宝全身变成白色的了,身体也长了2厘米,还在不停的摇头晃脑地寻找桑叶吃,我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这样的脱皮要三四次,蚕宝宝才能长成成虫,我耐心地等待着。
8月22日星期二
今天早上我发现几只蚕宝宝“绝食”了,全身亮金金的,仰昂着头,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听妈妈说这是蚕宝宝已经成熟了,他们正在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要开始做茧了。我连忙拿来一个小盒子,把它们放到盒子里,在一盒子的一个角落里,它们吐出一根根的细丝,织了一张网,还把自己悬挂上去,固定好胸部和腹部,在网上织好房顶,又织好墙壁,它们勤劳的样子好可爱啊!我真想把它们拿下来捧在手里,可是妈妈告诉我:“不能把它弄下来的,现在茧非常薄,一碰就破了,这样蚕宝宝就白白浪费了丝。”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蚕宝宝在里面摇头晃脑地吐丝。
8月25日星期四
其他蚕也陆续结茧了。他们已经被厚厚的`“衣服”抱住了,看不见它们在里干嘛。几天前的茧已经钻出蛾来了,它们用一种黄色的液体来保护自己,雌蛾在不停的产卵,自己也临近死亡。我仿佛听见了它在说:“快点长大吧,我的孩子。”蚕妈妈就是这样完成自己的一生的。
这就是蚕精彩的一生。它们将生命中最珍贵的贡献给了人类,直到生命的终结,它们是伟大的。
我的日记 篇3
爱,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但我觉得我父母对我的.爱时时刻刻都在温暖着我,比其他的爱都多。
有一次,我去龙城广场去玩,回来时被地脚螺丝划伤,伤口又长又深,流了好多血,爸爸发现后,马上脱下T恤衫,系到伤口处,然后把我抱上车发疯似的向医院驶去。到了医院,抱着我跑进急救室,让医生帮我医治。我的大腿缝了好几针,还要打吊针,我几乎都要哭了。爸爸一直在身边守护着我,还不时安慰我、鼓励我。早上七点我醒了,看见爸爸眼里布满血丝,我鼻子酸酸的,眼泪都快流了下来......回到家里妈妈给我做了好多我平时喜欢吃的,有可乐鸡翅、油闷大虾、排骨汤......由于大腿受伤,站不能站,坐不能座,只能趴在床上。
通过这件事,使我深深地感到父母对我的爱,是那样深,那样细。以后,我也要向他们对我一样去关爱他们,以回报他们对我的爱。
我的日记 篇4
青春,是人生最繁荣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我们都要付出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无时无刻不再努力着,放飞自己的青春。
但在这青春内,也是有失败的,许多人因为一次的失败,放弃了努力。他们想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成绩而不费任何努力,这是妄想。
记得上一次爸爸对我进行一次测验,我看到题也没有多想,飞快的就写完了,也没有检查,结果只得了区区82分,这就是大意的结果。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我经过汗水、自信和细心,终于赢得了“双百分”,我顿时高兴不已,爸妈为我感到骄傲。
能在一次次失败后站起来的,都是英雄,是汗水和持之以恒凝聚出来的英雄。在青春面前,我们的力量确实渺小,但只要循序渐进,肯定能战胜青春。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没有汗水就不能成就一个充满荣耀的青春。
加油吧!让我们用自己的汗水成就一个青春。
我的日记 篇5
在不知不觉中,小学的六年已悄悄过去,留下的只是美好的回忆。当我知道小学毕业后,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我接下来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困难,但我必须靠着我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因为,我是一名初中生了。
初一,一个令人向往的年纪,因为它预示着我们将成为一个少年;初一,也是一个令我们有些憎恶的年纪,因为它预示着我们即将失去美好的童年,在童年的欢声笑语也会成我们的回忆。带着满心的好奇,迈着自豪的步伐,十三岁的我踏进了初中的大门,开始体验陌生的初一生活。在接近一个月时间里,我懂的了友谊的'真诚与可贵,感觉到了集体力量的强大与温暖,感觉到了老师如慈母般的关心与呵护……
在刚开始时,课业负担突然加重,生活节奏突然加快,这些变化让一向做事有些拖拉的我跟不上节奏。崭新的环境,新鲜的老师让我感觉很陌生。每次我都感觉到喘不过气来,总想时间停止。现在,我渐渐熟悉了周围了一切,每天按规律的学习:上课,放松,我感到很有意思……
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希望我能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因为我上初一了——我会迎着朝阳!继续全力以赴!
【我的日记】相关文章:
我的日记[经典]08-10
[经典]我的日记08-11
[精选]我的日记07-21
我的日记07-20
我的日记【精选】10-18
我的日记(精选)08-20
(精选)我的日记08-17
我的日记(精选)11-25
(经典)我的日记10-20
我的日记(经典)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