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日记>日记一则作文

日记一则作文

时间:2024-07-20 06:09:56 日记 我要投稿

实用的日记一则作文集合9篇

  一天就要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日记一则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日记一则作文集合9篇

日记一则作文 篇1

  今天我们讲一位小朋友的日记,先来看妈妈的感言:

  妈妈感言:很幸运,在女儿刚上一年级时就有缘接触到功夫作文。去年国庆节买了《作文,多大点事儿》后,跟着就进群学习。在群里不仅知道了阅读、分析、写作、赏文原来是同一回事,还学到了浅显易懂的国学经典,更学到了如何亲子教育。按非常老师说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先和女儿在语文书上找六根六尘和对称。大半年后,女儿对六根六尘和四个对称已经很熟悉了,我再跟她讲“头身脚”,她也明白了。现在女儿只是对“帽衣鞋”还不是很清楚,总是不会套鞋。不过我们不急,正如非常老师说的:一天一点进步,还怕以后写不好、学不好吗?

  这个学期女儿获得了学校现场写话比赛一等奖,遗憾的是作文没发回来。女儿说也让非常老师看一看、评一评她写的东西,所以我就选了几篇她写的日记发到【妈妈晒】。最后一篇有引导,其他都是女儿独立完成的。在这里,十分感谢非常老师和各位转播,没有你们辛勤的付出,就没有我们大家的收获。我是25群的广州君妈。

  我们先就妈妈的感言来讲几点:

  第一点,妈妈的坚持。这位妈妈是25群的妈妈,在群里听课差不多一年了,但现在这位妈妈还在坚持着。前两天在语音课堂,还看到了这位妈妈的积极发言,很欣赏这位妈妈制心一处的心态。只要“制心一处”,那就“无事不办”。

  《中庸》里讲过一个道理:人的智商各有不同。有的人“生而知之”,有的人“学而知之”,有的人“困而知之”,但智商不是最后取得成功的因素。“生而知之”的人是“安而行之”,“学而知之”的人是“利而行之”,“困而知之”的人是“勉强而行之”。但无论是如何的“知之”,也无论是如何的“行之”,只要坚持“及其成功,一也”,最后都能获得成功。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属于“困而知之”的,少部分的人是“学而知之”的,“生而知之”的人还没见过。因此,“安而行之”的'人没见过,“利而行之”的人属于少部分,“勉强而行之”的人属于大部分。需要提醒的是,更大一部分的人,是属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冲动型选手,不能制心一处,就谈不上有所成就。这是要讲的第一个道理。

  第二点,妈妈在感言中深刻体会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道理。《道德经》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下子吃成大胖子必定很难,但每天三餐正常吃,就容易许多;欲上西天,必定很难,但如若坚持吃斋念佛,必定也易。所以,这位妈妈在辅导小朋友写作文的过程中,心态平和、不急不躁、不慌不忙、踏踏实实、一板一眼,这样的学习态度必定会有大回报。

  第三点,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孩子消化不了的情况怎么办?这位妈妈做得很好,每天浇水,静等花开。在《礼记》中,有一篇很好的关于教育的文章,叫《学记》。《学记》里面有一句话: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简单的意思是:如果小朋友心里有疑难,而没有能力表达,说不出困惑在哪里,那老师就要加以指点、加以引导,本着一份耐心、一份信心去“陪育”。如果经由老师指点后,学生仍不明白、难以领会,那就暂时放弃,以待将来。

  现实中,我们的小朋友在学校里一周一小考、一月一中考、一季一大考,就是通过考试来验证小朋友的收获。然而,其效果往往是用考试的方法,证明了绝大部分孩子是笨蛋。学校里这样证明,回到家里也同样在证明。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恨不得今天“我”讲的,小朋友马上就消化;今天“我”教的,明天立马能用;今天“我”灌的,恨不得小朋友马上吐出来。对比《学记》的告诫,我们应该警醒、深思。每个孩子的根器不同、见识不同、认知不同,怎么能要求一顿饭吃了就见胖;一粒药,吃了就见效;一次运动,跑了就见长呢?那就不叫一顿饭,该叫“一顿灵”;也不叫一粒药,该叫“一粒灵”;也不能叫一次运动,该叫“一跑灵”。岂不知这个世界上,一招鲜、一贴灵、一夜富的事情并不多见,勤而行之最终成就的人却不少。

  所以,我们回过头再来看一下妈妈的感言,透过这位妈妈的文字,我们不仅要读到辅导孩子的心态、技巧,更要读到这位妈妈文字中平和、安静的心。

  《大学》里也是这样告诫我们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止”,简单的意思是说目标,有了目标,就要定下神;定下神,才能静下心;静下心,才能安下身;安下身,再来思虑,这样的思虑才会有收获。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有耐心、会坚持,才能达到目标;再简单来讲,便是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我们这个群目前将近三万人,大部分妈妈也不能做到“今天听了,明天就消化”。说句玩笑话,如果我们失去耐心,要求大家“今天吃,明天胖”、“今天学,明天会”,那我们早就被气死无数回了。所以,我们还是本着有如初心的态度,坚持讲、耐心讲,也是每天浇水,静等群里的每位妈妈红花、白花、李花、桃花、杂七杂八花——开。

  下面我们开始讲正文。

  3月24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被一些清脆的鸟声叫醒了。哇,多么好听,我惊喜地叫了起来,鸟声就像一个充满感情温暖语气的小闹钟,让我深深感动。当我打开窗时,两只小鸟已经在那儿跳起了感人的舞蹈。中午,一只小鸟飞到了我家阳台上唱起了欢快的歌儿。看到这一切,我想起了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从本文中,我们看到的是:小作文大道理。字数虽然不多,但写得别有趣味。比如声法的运用——我就被一些清脆的鸟声叫醒了。哇,多么好听,我惊喜地叫了起来;比如意法的运用——鸟声就像一个充满感情温暖语气的小闹钟,让我深深感动。当我打开窗时,两只小鸟已经在那儿跳起了感人的舞蹈;比如引经据典的运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比如对称的运用——分别写到了早晨的鸟叫,中午的鸟“跳”。以时间为顺序,或者讲以时间为参照分别写了一天的鸟,这只“鸟”就写得十分丰满了。

  那么,我们可以从小作者的原文中发现一些亮点,把这些亮点扩大,可以试着这样写:

  3月24日 星期六 晴

  早上,天还没亮,“叽叽啾啾”、“叽叽啾啾”,我被清脆的鸟声叫醒了。“哇!”,我惊喜地叫了起来。多么好听,鸟声好清爽、好温暖啊!打开窗,看到两只小鸟,在树梢上跳着轻快的舞蹈呢!

  中午,有一只小鸟飞到了我家阳台上展开嘹亮的歌喉,独唱欢快的歌呢!看到这一切,我不禁想起了两句话:“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晚上,这些小鸟会怎么样呢?会不会“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呢?真希望这些小鸟,能度过一个平安的夜啊!

  在点评文中,我们把小作者原文中——我就被一些清脆的鸟声叫醒了,增加了声法,把声音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我们要提醒小朋友,要言之有声。文字是有声音的,有了声音的文字才会更加立体、形象。第二句原文中——鸟声就像一个充满感情温暖语气的小闹钟,让我深深感动。确实写得很棒,这是一个意法的运用。有的妈妈也提出这一句写得很好,我们在这里特意地去修改,并不是说小朋友写得不好,而是换个角度、换个技法让大家体会其中的区别。

  语言本身是没有温度的,但小朋友在这里提到了“温暖”,实质是一个通感的技法。比如,我们会讲:妈妈的笑很甜。这个“甜”字也是通感的运用,因为“笑”本身是不会甜的。同样,我们会讲:爸爸的棋下得很臭。这个“臭”也是一个通感的运用,因为棋是不会下“臭”的。我们之所以略有改动,变成:“哇!”我惊喜地叫了起来。多么好听,鸟声好清爽、好温暖啊!——其用意是让大家体会一下通感。“清爽”与“温暖”,本身是人的触觉系统的感受,而我们把这个触觉的感受挪到声音上来,便有了另一番趣味。关于通感的运用,可以参考《提高篇》第三章,这种技法一点也不少见,比比皆是,大家慢慢体会。

  在原文中小朋友写到了早上与中午的鸟,为了让大家体会到对称,让文章更加丰满、更加有条理,我们就刻意地加入了晚上。早上,有两只鸟在树上;中午,有一只鸟在阳台上;晚上,小鸟们会在哪呢?以时间为参照来写鸟,就会多一种思路。特别是小朋友引用的诗,启发了我们,所以就不妨多启发一下,于是才有了——今晚会不会“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呢?。

  另外,还有一个思路也可以去体会:那就是早上的听,中午的看,晚上的想。如此的对称,如此的思维,也可以把鸟写得丰满立体。

日记一则作文 篇2

  晨起,在床读英语片刻,起身穿衣。洗面后进早饭,三下五除二,背起书包,拿起月票,飞奔车站。

  十分钟抵达学堂,门开之,一拥而进。刚进班,书声响起,放下包,拿起书,读矣。一日课时开始,耳、手、嘴、脑并用。四课下后,脑累之,奔回家,管他三七二十一,拿起碗筷,来一个白菜炖豆腐,足矣。作业后,电视片刻,学时到,又抓起书包,飞奔车站,车内直喘粗气。又记孔子之言,作业之词:“金钱如粪土,仁义如千金……”

  背之。学校已到,师站讲桌前,说:“同学们,会背古诗七十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全同学,集中精力,放开声音,高声朗读。老师满意。

日记一则作文 篇3

  下课铃声刚刚打响,老师还没有喊下课,同学们便迫不及待的跑出了教室,来到操场上玩耍。

  到了操场以后,同学们就开始捉起蟋蟀来,我看见了一只很大的蟋蟀,心想:要是我逮住的蟋蟀,那该有多好啊。

  于是我蹑手蹑脚的走过去,伸出双手,手心向下,弯起腰猛扑上去,哎呀!蟋蟀真狡猾,往旁边一蹦,没有被我逮住,我心想,今天我一定要抓住一只!

  于是我便用我的火眼金睛查看四周,突然在我的右边有一只紫褐色的蟋蟀,这次我吸取了教训,两只手轻轻一按,这只蟋蟀便被我逮个正着,这只蟋蟀小巧玲珑,脑门上的'两根触须向上竖起,嘴里还有两颗大板牙,蟋蟀翅膀颜色是紫褐色的,我把蟋蟀捉在手上,看着它肚子特别大,腰很圆,真的是可爱得很呢。

  忽然上课铃声打响了,我迫不得已把刚捉的蟋蟀又给放走了。哎呀,下课时间可真短。

日记一则作文 篇4

  10月19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今天,太阳公公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我和爷爷去沈水湾公园一游。

  这里的景色真美呀,有奇形怪状的假山、宽阔的跑马场、清澈的'小河、拱形的小桥 ……真是风景如画。

  我们看到了一条河,我迷惑不解地问爷爷:“这是什么河?”爷爷说:“这是浑河,我们家乡的河,你看,远处还有渔船呢!”我顺着爷爷的手指的方向,真的看到两条渔船。我问爷爷:“河里有鱼吗?”爷爷笑呵呵地说:“有啊!不过以前这河水又脏有浑,不能养鱼。现在环境好了,撒了鱼苗,说不定我们哪天吃的鱼就是这里养的呢!”我听了这话拉着爷爷要去河边看看。蓝蓝的天,清请的水,我望着家乡的河,为今天美丽的家园而自豪。

  愿鱼儿常在水中游,愿我和爷爷常在园中笑。

日记一则作文 篇5

  今天,是我最喜欢上的思品课。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拔萝卜 的故事,我们都很专心地听着老师讲这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里面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一位没牙的老奶奶,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孙女,还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狗。他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日子过得很快乐。

  今年,老爷爷在地里种了萝卜籽。由于干旱,只长出了一棵小苗。老爷爷望着这棵孤独的小苗,心想:今年全家人的.生活都只有靠这棵小苗了。老爷爷就精心照料这棵小苗,给它施肥、浇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苗终于长成了大萝卜,该收获了。老爷爷用尽力气往上拔,可是他没有把它拔出来。老奶奶也来帮忙,不但没拔出来,而且摔倒了。这时,小孙女看到了,也过来拔萝卜,还是没有拔出来。最后小花狗也来凑热闹。他们一起使劲拔,终于,一个又大又长的萝卜被拔出来了。他们都累得满头大汗,看着大萝卜高兴地躺在了地上。

  听完老师讲的这个故事,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团结一心,劲往一处使,才能克服困难,取得好的成绩。

日记一则作文 篇6

  20xx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晴

  唉,今天又扣分了。自从少先队大队委实行常规扣分制以来,咱们班无一日幸免。看看老师现在虎着的脸就知道事态是多么的严重。中队长吕璐不容我们的意见便嚷着说:“主要的原因是车棚老不干净,车子也不整齐!”班主任气得什么话也没说出来,突然手一挥,直直地指向车棚的方向。瞧我们多聪明,拿起劳动工具迅速地如潮水般涌向了车棚。

  车子挨挨挤挤地排在车棚里,然唯独我们班的车像女孩没有梳好的麻花辫,乱糟糟的.。看着这一切,没有谁提醒,没有谁开口,大家纷纷把自己的车子推了出来,接着赶紧埋下头开始扫地。直到水泥地上尘土飞扬,呛得每个人都喘不过气来,而且不放过任何一片小小的纸屑为止。

  本来我们打算还按照原来的顺序排,但班主任出了一个新招。只见她拿了一支粉笔,弯着腰在干净的水泥地上从左往右写上了“1”到“47”的数字,然后按照每辆车的身高由高到矮地编了号,依次排了上去。你别说,这样还真不错,无论车子大小,只要车尾对齐,看上去就能整整齐齐的。看着重新排好的车,再看看老师已是阴转多云的脸,想着从明天开始我们一定能告别扣分,怎能不令人欣喜若狂呢?

日记一则作文 篇7

  xxxx年10月4日星期日 晴

  今天中午,征得爸爸的同意,我乘着爸爸睡午觉的时间在书房玩电脑。

  玩了一会儿,脑子里不知不觉地跳出了一个念头,我想多玩一会儿,要不今天就不写毛笔字了。可是这样的要求爸爸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只能……

  我把以前写的毛笔字端端正正地放在地板上,又打开墨盘的盖子,做了一个写过毛笔字的假现象,然后又玩起了电脑。本以为这样做会万无一失,可等到爸爸起来后,还是没能瞒过爸爸的那双“神眼”。爸爸进了书房,看了看地板上的纸,说:“写的'真快啊!孩子,这是今天写的吗?”我有些心虚,更有些害怕,觉得双腿微微颤抖着。我迟疑了以下说:“是,是的。”爸爸意味深长地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墨盘和毛笔,接着神情变得有些严肃了。爸爸又问我:“到底有没有写过?”我知道爸爸是明知故问,所以只好说出了真相。我的脸涨得通红,不知该怎么办,只等着爸爸很狠地教训我。可是爸爸并没有责骂我,只是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人贵在诚实。你仔细去想想吧!”我被爸爸和蔼的面容和宽容的态度所震惊了,心里更有说不出的惭愧。

  今天的事给了我一个教训,让我以后诚实地去面对自己,面对别人。

日记一则作文 篇8

  “又是大清洁的日子,来我们开始打扫吧!”我们跟随母亲开始打扫。

  “噗嗒嗒噗。”

  一本我从未见过的书粘着大片灰尘从父亲简陋的橱窗里掉下来,伴随着的是一阵淡黄色的波动,好像它从问世以来,就带来巨大的震撼。

  “别碰它……”我捂着口鼻,不听从母亲的劝解,拾起那本书,擦掉它表面的风霜,它才露出蓝色的面容。

  它吸引了我,在打扫完后,我迫不及待的打开它,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尽管我知道:未经允许私读他人私人物品是违法的。

  我看完了。这是本日记,它让我感触良多。作者是位聋哑人。全书最关键的部分是作者遇到女主人公和以后的故事。

  而女主人公是位盲人。

  那天作者公在上学的路上走着,遇到一个攒着拐杖的在新修的路口徘徊。“我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可我的腿好不给力,迈了数十步才到。我冷静地抬起少女的竹竿,不让她感受到异样,引导着她过马路,才想起她是盲女。‘呵,这也真是悲哀。难道世上只剩下一个人能帮助一个盲人了吗?更别说是个聋哑人,’身边的车鸣,女孩的言语,急刹车的摩擦声,我全都听不见。竹竿的另一端传来阵阵颤抖,多半是担心我是骗子吧。忽然好伤心,却又不流泪,多半是习惯了吧。”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作者陪伴盲女走过了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尽管盲女已对那条路再熟悉不过了。

  那盲女每天好像都在与作者聊天,每天都有着不同的.心情。盲女开始以拉小提琴来报答作者。路边飘荡着悠扬的琴声,盈溢着说不出的味道。作者每次都回以一片掌声。

  作者要搬走了,拜托他的伙伴们一个轮一个地扶盲女。

  就是这么一个聋哑人,帮着一个盲人。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那些拥有最少的人往往能给予你最多。”为什么?为什么天底下那些幸运的人,大多数都没有对那些不幸的人给予关爱?反而是那些不幸的人满怀爱心?我想到了《老王》,老王死前送出最后一点的爱心;《阿长和山海经》,阿长的质朴善良;《蜡烛》,老妇人的慈爱……

  我毫无目的的走到街上,忍不住泪想了很多:在被金钱、名利、地位、欲望绑架下,人们终会失去爱心,我到底该怎么做?是该随波逐流,对善恶视而不见,还是…汽车的频繁鸣笛打断了我的思绪——一个老妇人正搀着拐杖想过马路,却被川流不息的车辆阻挡住了去路。

  情景再现,我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就像那本旧日记里那一则一样。

日记一则作文 篇9

  天气:晴 今天妈妈正准备做晚饭的时候,我说:“我来帮你做饭吧。”妈妈说:“好吧,你就做一盘凉拌黄瓜吧。”

  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先把黄瓜洗干净,再把黄瓜切成片,然后把黄瓜切成丝,最后把黄瓜丝放进盘子里,在上面放上一些香油、醋、酱油、盐和味精,搅拌一下就完成了。虽然很累,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这是我做的第一盘菜。吃晚饭的时候,爸爸妈妈对我的'菜赞不绝口,一个劲地夸我是个好孩子。我心里美极了,我想今后一定做更多更好吃的菜,让爸爸妈妈品尝。

【日记一则作文】相关文章:

日记一则11-23

观察日记一则12-27

【精选】日记一则作文3篇03-04

【精选】日记一则作文25篇12-30

日记一则优秀范文12-17

有关日记一则作文4篇04-05

【精华】日记一则作文4篇02-19

【推荐】日记一则作文四篇02-26

【热门】日记一则作文四篇04-22

【精品】日记一则作文四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