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日记>过年日记

过年日记

时间:2024-08-13 01:23:57 日记 我要投稿

【实用】过年日记范文集合七篇

  一天即将完结,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年日记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过年日记范文集合七篇

过年日记 篇1

  新的一年开始,大街上,每个人的脸上充满甜蜜的笑容。看!家家的'门上都贴满春联,那些开店的货物都被大街上的人一抢而光,有几个男孩子拿着小鞭炮故意放在女孩子的脚边,啪啪啪鞭炮吓得她们赶紧逃跑,反而那些男孩子躲在一旁偷笑。

  晚上在家里,妈妈做得年夜饭真是香极!满满十大碗,摆满一桌,我惊呆,我从来都没有闻过这么香的菜,大家围着桌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再接着妈妈准备小蜡烛和红萝卜做成一盏盏压岁灯,让我一一的放在每个房间,寓意着明年红红火火。春节联欢晚会也开始,大家边看电视边吃着零食,等待着马年的到来。

  还不到新年的最后一刻,大街上安安静静,一到整整十二点,大街上一下子阵阵鞭炮震耳欲聋,五彩缤纷的烟花铺天盖地得撒下来,漂亮极。

  我喜欢过新年,因为我又长大一岁。

过年日记 篇2

  我盼呀盼呀,盼来了这个喜庆热闹的节日——【春节】,“中国传统的农历春节。”终于到来了,出远门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不回来过年了。

  大年三十就更热闹了,街上人来人往,原来冷清的大街上,一下子变的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家家户户就在争先巩后买年货,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街上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五彩缤纷,街上到处都是卖年货的,各种各样的年货物齐全,琳琅满目,瓜子、花生堆成一座座小山丘,圆嘟嘟的小灯笼在这热闹的气氛中舞动,张灯结彩的'非常漂亮,街道两旁挂着一幅幅喜庆的对联,红红大“福”字,各式各样,买完年货的都拎着大包小包步伐匆匆的回家过年。

  喜庆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挂灯笼、贴对联,贴“福”字,真是热闹,我爸是大厨抄了几盘菜,有我喜欢吃的木耳抄鸡蛋,鱼、鱼表示年年有余,不知不觉的春晚就开始了,看着精彩的春节晚会,里面的相声,小品喜乐街,让我捧腹大笑。期间不时的有鞭炮声震耳欲聋,各式各样,的礼花齐放,有的像花,有的像树,好像在享受过年的喜悦。春节的钟声敲响了。千家万户在笑声和春晚的结束声中过完了除夕夜。

  大年初一,一早我和弟弟给长辈们拜年,收了好多压岁钱,妈妈、奶奶包饺子,弟弟也手忙脚乱的帮忙,妈妈还在一个饺子里包一个硬币,叫辛运饺子,弟弟为了吃到辛运饺子就耍了一个小聪明,在辛运饺子上按了一个印,可是煮熟后那个印就没有了,只能蒙了,我们开始吃饺子了,我和弟弟“打成一片”都是为了吃到那个辛运饺子,我今天太辛运了,吃到了那个高贵、无价的辛运饺子。

  我喜欢春节,我好想每天都是春节,春节我爱你。

过年日记 篇3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全家到酒店去吃团圆饭,到酒店我听到奶奶说:“今天的除夕夜,菜色丰盛。”我问妈妈什么是除夕,妈妈解释:“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春联。”

  吃完团圆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红包妈妈解释说:“派”红包“是中国人新年的一种习俗,中国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今年的大年三十我知道了什么是除夕夜、除夕夜为什么要吃团圆饭和除夕夜为什么要给红包!

过年日记 篇4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节日——春节。

  过年了,人人都喜洋洋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张灯结彩,挂上红红灯笼,贴上红红春联,忙忙碌碌……大人们正穿梭于繁华街道,逛商店、去超市……买年货,看到玲琅满目丰富多样商品,大人们脸上更是喜滋滋;小孩子穿着新衣服,放花炮,拿红包、看春节晚会、吃饺子、那高兴劲真是胜过以往每一次。总算可以开开心心玩几天了,别提有多高兴了。

  尤其除夕夜晚,走在路上万家灯火通明,无数盏形状不同街灯,饰灯和路灯全亮了,大放异彩,与五颜六色闪烁着霓虹灯相交辉映,煞是美丽!仰望天空一串串烟花腾空而起,宛如流星,“孔雀开屏”,“百鸟朝凤”……十几种烟花在夜空中争奇斗艳,把整个天空渲染无比壮观,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过年了!过年了!漫天飞舞烟花写满了欢乐在天空中荡漾,久久……久久……

  在这新春之余,我真心地祝愿所有小朋友新春快乐!

过年日记 篇5

  大年初四,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天气暖洋洋的,柳枝由硬变软,然后由黄变绿,流露出一丝春天的气息。我们一家人去夫子庙观灯。夫子庙的灯会早在明代初期已有了观灯这个习俗,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距当时的史书记载: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的元宵节,朱元璋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盏,相传为一代盛事。“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柱画栏,绮窗丝障,十里珠帘……直到这天,秦淮河畔夫子庙一带,仍然有元宵灯市的'习惯。此刻的夫子庙的灯市灯会是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个性是元宵节那天晚上去夫子庙观灯的人会多达几十万。

  我们离灯市还很远的时候,就已经看到灯市中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花灯悬挂在空中。走进灯市,各种各样的花灯,熙熙攘攘的人群,加上卖灯的吆喝声,热闹极了!今年是牛年,表现牛的灯,式样个性多,有大有小,有的牛灯头昂首向上像是在高叫,有的前腿后扒,后腿后蹬,翘起尾巴,向前扑去,表现出牛的巨大力量。我买了一头小金牛灯,它身上披着一层金光闪闪的“牛皮”,翘着牛角,一条细长的尾巴撅在后面,让整个牛显得十分威武。灯市里,除了牛灯以外,然后还有活泼可爱的兔子灯、神奇十足的老虎灯、顽皮的卡通灯……荷花灯也很引人注目,含苞待放的“荷花”上趴着一只惟妙惟肖的“小青蛙”,仿佛在荷花上睡觉呢。

  游玩夫子庙,让我过了快乐一天!

过年日记 篇6

  春节里的一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南塘老街玩。南塘老街位于宁波南门,听外婆说,那里原来叫南郊路,都是老房子,又破又旧,后面还有一条脏脏的河。通过一年多的修缮,这里现在变成了古色古香的明清代房子,青砖青瓦,还有高高的马头墙,而且正逢春节,到处挂着红色的灯笼、中国结,贴着春联、福字,让人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息。

  步入南塘老街,首先看到的是宁波一副食品有限公司,里面有很多吃的,有传统的年糕,有新式的奶茶,走在青石板的路上,看着各种各样的小食物,真舒服啊!走着走着,突然闻到一阵香味,噢!原来是从阿明土猪包子铺飘出来的香味,走进铺里,有几张长桌长凳,有几个客人在吃着包子和肉骨头粥。我们也买了几只包子,尝尝鲜。肚子饱了,更有精神向前走了,我们来到了赵大有糕团店,那里的窗户是用一块块木板排列起来的,里面的柜台上放着各种各样的'小糕点,有软糕、小锅巴、小蛋糕……买的人很多,妈妈赶快去抢购了几袋,带回家让外公外婆尝尝。

  走在老街上,清清静静,突然前面很多人围在一间铺子前面,原来那是南塘油赞子,现做现卖,所以大家都排着队抢购热气腾腾油赞子。再往前走,又是排成长龙的队伍,原来是豆酥糖在现做现卖。妈妈说,现在的人都开始喜欢吃传统美食了。

  游完老街,我们又走了高高的南塘桥,看着清清的河水,走着青石板的路,还有一个六角凉亭供人休息。南塘老街的修建让我们宁波多了一颗闪亮的星星,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希望大家都能了解它的历史,都能来这里游赏。

过年日记 篇7

  突然我听到了叫喊声:“哦,放烟花喽!”仔细一看,原来是小表妹在喊。我随着人群走过去,原来爸爸要放烟花了。只见爸爸把一个烟花筒放下,用打火机点燃,然后迅速离开了。“呯!呯!……”烟花腾空而起,在天空中绽开它们美丽的笑容。

  看着那美丽的烟花,我不禁喊道:“如果天天过春节就好了!”

【过年日记】相关文章:

初中过年日记集锦,初中过年日记05-13

过年日记07-20

过年日记[经典]07-31

过年日记(经典)08-20

过年了日记02-07

(精选)过年日记08-03

过年日记(精选)08-08

过年的日记10-05

【精选】过年日记08-16

[经典]过年日记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