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日记范文锦集5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日记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日记 篇1
期待已久的的寒假终于要来临了,我与哥哥兴的不得了。到了结业是那天,我就迫不及待想要回去与哥哥大玩一番,我拿了寒假要练习的小号就匆匆忙忙的回家,开始我的寒假生活!
寒假里最特别的是过年那几天了!农历大年初二 在习俗是回娘家的日子,我的大姑姑、二姑姑,还有她们的家人都会回来我们家过年。下午时,我们去农庄玩。到了农庄,就听到热闹欢呼的声音,后来我才发现在表演精彩的人妖秀。我们去还表演场旁边看风景,我看见许多人在草地上丢飞盘、玩摩天球、散步……等,还有人在露营,感觉就像住在天堂。我还去漆弹场玩射击,因为是第一次体验,所以我一颗红心都没打中,真是好玩又刺激。
到了晚上,我们去吃农庄里的蒙古烤肉,进了餐厅,就闻到香喷喷的'味道,妈妈说:“这边可以夹你要的生菜与生肉加上酱料,然后拿去给厨师炒。”听完解说后,我觉得真特别,所以我就等不及去夹菜了。我去夹了羊肉、高丽菜、空心菜,还有我最喜欢吃的凤梨,通通那给厨师炒,当我品尝他们的味道时,肉一到嘴里,就散发出甜美的香味,而软嫩的肉片,就好像飘在天上的白云,细细绵绵的。吃完美味的火锅和蒙古烤肉,我和哥哥去盛饮料与冰淇淋,在饱餐一顿后,我才依依不舍的回家。
寒假期间,我也时常与哥哥一起去骑自行车做运动。有一次我们骑车过程中,哥哥在转弯时跌倒了,我们只好草草结束赶紧回家擦药,当然也免不了挨骂,早知道如此我们便不应该骑那么快就不会受伤了。
寒假过程中发生许多好玩的事情,让我的心情非常愉快,过年可以领红包,还有做运动,可以让身体更健康,所以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寒假一下就结束了,真希望每天都是这种生活。
生活日记 篇2
今天是周末,我写完作业看见妈妈正要做饭,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帮您做饭吧?”妈妈疑惑的问我:“你可以么?”我对妈妈说:“您放心吧!包在我身上!”妈妈说:“那好吧!就让你试一试吧!”
在妈妈的看护和指导下,我首先把大米蒸上。然后开始准备菜,一开冰箱,哇噻!都是我喜欢吃的菜,有鸡蛋、西红柿、豆角、辣椒、蒜苔、土豆、白菜、葱等。于是我就从冰箱中取鸡蛋、一个土豆、一棵葱、辣椒。首先我把葱切成两半,一半和鸡蛋炒、一半和土豆、辣椒炒。其次,将土豆削皮,切块。最后,把鸡蛋打开,在碗里搅匀备用。这时米饭蒸好,看着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大米粒,白白的香喷喷的,看就想吃一口。
下面开始炒菜,我先把油倒到铁锅里,等油热,把切好的葱和鸡蛋放入油锅,不停的翻炒,一会,等鸡蛋变黄,放点盐、调料、味精,在翻翻,出锅。下一道菜,驾轻就熟,看着色泽鲜嫩,尝一口咸甜可口,正合适。饭菜放到桌上,看着自己亲手做出的饭菜,闻着饭菜的.香味,看着全家人脸上的笑容,我开心的笑。
这个周末,使我深深的懂得父母的辛苦,以后我一定为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快乐!我就更快乐!
生活日记 篇3
暑期生活乐趣多
星期四下午,老师带领我们举行了呼啦圈比赛,我们兴高采烈的来到了比赛场地,老师给我们排好队,我们三个队就此拉开了“战斗”的帷幕。
第一组:李世宇、扈嘉辰、崔宸瑞分别代表一、二、三队上常只见他们抬起头、挺起胸,拿着呼啦圈上场了。老师一声令下“开始!”只见五颜六色的呼啦圈同时转起来,形成了五颜六色的.光环,那场面蔚为壮观,呼啦圈犹如他们的保护圈,不停地转动着。扈嘉辰的呼啦圈飞快的转着,相反李世宇却悠闲得很,呼啦圈转的很慢,而我队的崔宸瑞的呼啦圈有时快,有时慢,看来他们的实力旗鼓相当。紧接着各队又派上了第二名选手,我代表第三队上场了。突然,扈嘉辰猛地向李世宇发起进攻,李世宇躲过了,巴瑞杰和扈嘉辰向李世宇再次发起“围攻”,李世宇一个顶俩,不断的进攻,突然巴瑞杰改变目标,向崔宸瑞奔去,崔宸瑞的呼啦圈一下子在他的身体上滑落了下来。自然他就输了。而我也被淘汰出局,最后孟澳晗赢了比赛,第三组同样是邢爱学赢得了胜利。唉!我队没加半分,真是“老天不长眼啊!”就这样,我们结束了比赛。
比赛过后,我想了很多,我要多多练习,这样就能在下次比赛中多给队里加分,让我的队赢得荣耀。
假日生活多么有趣啊!
生活日记 篇4
8月15日 星期一 多云
今天,天气晴空万里,我和大家一起去石湖公园玩。
我们走过长长的地道,来到湖边。我看见许多小朋友在打水漂、扔石子。我和姐姐跑向石湖,我随意拿了几块石子扔向水里,虽然水花四溅,但没弹出水面。姐姐告诉我:“要找扁一点的石片,才能打起水漂!”于是,我找了许多石片,扔到水里,但还是没成功,我很沮丧。这时,爸爸看见了,走过来,跟我说:“打水漂要有技巧的,我来教你。”说完,爸爸弯下腰,拣起一块石片,像扔飞碟一样,用力削向水面,“嗖”,“嗖”,“嗖”,石片在水面上弹了三下。“好厉害啊!”我喊道。
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把石片削向水面,“嗖”,石片从水里弹了出来,我高呼了起来:“成功了!成功了!”接下来的`几次,我都成功了。正当我玩得开心时,听见妈妈在叫我:“心怡,快上来,要到别的地方去玩了。”
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但我仿佛听见我的笑声还在久久回荡。
生活日记 篇5
被大学包了场的夜店(Nightclub)充斥着酒精、音乐和热舞
夜了夜了你去哪?谨以此文献给大一回不来的日子。
学生夜
英国大学一年级的成绩仅占学位总成绩的百分之十左右,头几个星期课业更是轻松。也就是在这个过渡期,大学有意安排了很多Student Night(学生夜),让新生们有相互接触的机会。所谓的“学生夜”就是夜店(Nightclub)被大学包了场,只对大学生开放,社会上闲杂人员不可入内。
是夜店就离不了三个元素:酒精、音乐、跳舞。大部分比较传统的中国家长都不太喜欢孩子去夜店,觉得夜店这词听起来多少有点像不务正业的地方。其实不然,大学组织的“学生夜”很安全,而且是英国大学社交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大家平常上课能交流的内容很有限,也不会深谈一些话题,真正交心一般是在晚上出去玩的时候。所以在英国要想交朋友,滴酒不沾恐怕有点儿难。
夜生活通常从Pre-drinking(提前饮酒)开始。Pre-drinking是夜生活的“热身”。比如大家约好在张三或李四的宿舍Pre-drink,于是一到点大家就带着酒来了,然后一伙人开始围坐在一起喝酒闲聊玩酒令游戏。
一?
大一和我住宿舍同一层来自曼彻斯特的'Dan是我们宿舍夜生活的积极分子。他总喜欢胡侃一番,例如教我们如何能有艳遇等等。当然我们只是听听就罢,他却总是一本正经地说得津津乐道。
不能否认一部分英国大学生去夜店绝不仅是为了跳舞放松,更重要的是去寻找晚上可以带回家的“目标”。英国大学生一的确存在,但那绝对是极少数,不是一个普遍现象。
我除了去学校组织的“学生夜”外很少和朋友去社会上的夜店,除非有实在推不掉的朋友的邀请。
我课上有个女孩,是个名副其实的“夜店女郎”,父亲是俄罗斯外交官,很有钱,每天拿着张信用卡划来划去。她对夜生活的痴迷绝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有天早上她因饮酒过量心肌梗塞被送进医院,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人家竟跑回夜店继续狂欢。她甚至有点神,可以整晚泡夜店,白天照常上课,而且奇怪我们上小课回答问题她还都能答得头头是道。我跟她挺投缘,平日里相处得很好,尽管如此我对她的Lifestyle还是敬而远之。不过每次只要一接到她短信说“晚上跟我出来玩吧”,我立刻就蔫儿了。来英国这么多年我就是学不会说“NO”,这点实在要命,总是爱了面子害了自己。
跳舞的城市
言归正传。宿舍一通Pre-drinking的疯闹后,大家就一行人向夜店出发。这是个颇为壮观的场面,你经常能在晚上十点以后看到一伙一伙年轻人吵吵闹闹地走在街上,这八成儿都是在去夜店的路上。
“学生夜”通常会请些有名的DJ来。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Fabric(一家伦敦夜店),当时请了BBC Radio 1的Trevor Nelson来。那个晚上club里人山人海,挤满了学校各系的学生。我只记得大家一直跳舞跳到凌晨三点还不尽兴。直到大二我们还会时不时地提起那天晚上的趣事。
从夜店回来基本上要到后半夜了。这时候跳了几个小时大家肚子饿了就一块到Subway买三明治。于是几个年轻人坐在凌晨三四点的伦敦公车站边吃三明治边等夜车。
我们谈天论地,谈青春谈世界谈爱情。然后你会发现,其实全世界的年轻人都一样,都有着炽热的心,也都有差不多的烦恼。而最棒的感觉,就是那一刻你们在一起,共享着青春带给你们的所有感受。这在数年后的将来,会是份多么好的回忆。
自大二以来,学业渐忙,心智也成熟许多。生活一切回归正轨,晚上也再不去夜店。回头看大一的生活,纵然起居无时,纵然黑白颠倒,但那却是段那样热血澎湃的日子。不为别的,就为让青春无悔,还有那些在青春里收获的朋友,一切都是值的。
【生活日记】相关文章:
生活的日记03-25
生活日记07-20
生活日记(精选)07-30
【精选】生活日记09-09
(经典)生活日记07-23
(精选)生活日记08-12
[经典]生活日记09-01
生活日记[精选]07-28
[精选]生活日记08-24
生活日记【精选】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