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初一日记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日记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一日记 篇1
尽管是星期天,妈妈却比平常更忙,除了上班、做家务外,她还要种菜、浇菜,一天下来妈妈显得十分劳累。我做完作业后,看着妈妈疲惫不堪的身影,便想给她一个惊喜———今晚为妈妈洗一次脚。
说干就干,我先烧好一盆热水,然后再添些凉水,用手试了一下,水温刚好适宜。接着我轻手轻脚的端过去,妈妈看到后先是一愣,还以为是我让她给我洗脚。我笑着解释道:“妈,您累了一天了,我给您洗洗脚,让您也舒服舒服。”平常都是妈妈给我洗脚,现在我要给她洗脚,妈妈显得有些激动,硬是执拗着站在那儿不让我给她洗脚。我慌了,连忙劝她,最终妈妈还是把脚伸入盆子里。我忙用手将妈妈的脚用温水浸透,然后用手轻揉干净。忽然我的手触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我以为是土粒,刚要捏起仔细一看,却是一个厚厚的茧子。摸着这个坚硬而粗糙的'茧子,不禁想起了那次,我发高烧,妈妈背着我,一直走到医疗室,正是这双长着茧子的脚支撑着妈妈和我,正是这双粗糙的脚日日夜夜不停工作,正是这双被一层又一层长起来被磨平磨平后被长起的脚撑起了这个温暖的家。这双脚不仅代表着妈妈的辛苦劳作,同时更代表了妈妈对儿女、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和永恒承担。
我正沉浸在回忆之中时,妈妈叫了我一声,原来是水凉了。我赶紧再添一些热水,我用毛巾沾点热水小心翼翼地将妈妈脚上所有的灰尘都擦拭干净,不禁想到了妈妈及全天下所有父母的苦心,他们不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成才吗?想到这儿,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这种老黄牛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看到妈妈这双脚,我不禁被天下父母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天下父母不都这样为儿女默默奉献而不求回报吗?
初一日记 篇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小吃:天津的小笼包、云南的过桥米线、新安的烫面角、洛阳的糊涂面等等应有尽有,但我还是最喜欢云南过桥米线这种小吃,与它结缘还要追溯到四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爸爸妈妈走进了位于冶戍市场西路中段的“云南过桥米线”店,从此,便爱上了这种小吃。
后来我上网查阅了这种小吃的`来历,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书生在云南南湖的湖心亭苦读书,他的妻子每天都要过一座桥给这个书生送饭。有一天,妻子觉得丈夫很辛苦就炖了只鸡放进土罐里准备送给丈夫吃,可是中途有事便耽搁了,等回来才发现土罐里的鸡还是热的,打开一看,发现上面有一层厚厚的黄油,于是就用鸡油烫米线给丈夫吃,书生吃后赞不绝口。因为妻子每天送饭都要从南湖的桥上过,所以书生把这种美味食物取名为“过桥米线”。
米线在滚烫的鸡汤里烫过之后,根根洁白晶莹,使人恨不得一口吞下。味道特别浓郁鲜美,而且营养非常丰富,常常令中外食客赞不绝口。
我问了做饭的师傅,他说过桥米线做起来很简单。首先,将一盘鸡、猪、鱼肉片及菠菜、青菜和豆腐先后放入有金针菇和米线熬成的汤中,为了达到保温效果,上面要放上鸡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量放一些辣椒油、香菜、香油等调味料,然后将米线放入碗中,经过搅拌,一碗香喷喷的过桥米线就大功告成了。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垂涎“万”尺了吧,不过你想吃,不用跑到云南吃了,虽然过桥米线始创于云南,但现在已经在全国各地都设有分店,并且,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哦,如果你想吃,请去冶戍市场西路中段的云南过桥米线店噢!
初一日记 篇3
昨天,我和妈妈去奶奶家做珍珠丸子,我做的丸子可香了。奶奶和妈妈说你做的丸子又好又香又大。这时我心里可高兴了,我帮了一忙我已经很累了。妈妈和奶奶还在忙,然后我洗了个手就去看电脑了。
我准备回家的时候,我奶奶叫我年三十到他那儿去住一晚上,说完就走了我要跟妈妈准备做车回家,我们等了好久以都没等到车,我们刚打上车后面就来了一辆公交车。我们下车就去我的`姑奶奶家,我刚到我姑奶奶家,我姑就给我一个棉花糖,咬了一口真好吃,我们玩了一会就回家了。快到我家小区的门口,我在路边还捡了两半盒火柴炮。爸爸还说;明天要给你买好多炮。
我们到家以后,我说;爸爸你昨天不是说给我和妈妈做沙拉生菜吗?爸爸回答我说;今儿太晚了明天给你做着吃行吗?我说好吧!
我们一天的行程就结束。
【初一日记】相关文章:
初一的日记10-01
初一的日记10-11
初一的日记(热)03-18
放羊的日记初一05-13
初一的生活日记03-25
初一军训日记12-11
初一的日记(15篇)12-09
初一暑假日记09-06
初一英语日记06-07
(精选)初一日记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