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范例[6篇]
一天即将完结,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长日记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长日记 篇1
今天,老师给我们发了米粒般大小的绿豆,放学了我急冲冲地回家。
我把它们放在桌子上,它们像野孩子在草地上奔跑,我费了九年二虎之力才把它们抓了回来,我发现在它们胖胖的肚子上,有一个白白的椭圆形的小东西,会不会是它的眼睛呢,不可能,这可是它的肚子呢,会不会是它的肚……肚脐呢,一定是!
接着我就开始把它们浸泡在水里,在捞起来,放在湿润的纸上,准备发豆芽了。
第二天一早,小豆芽静静地躺在“棉被”上,在“肚脐”上钻出了一条长一厘米的白色的“小尾巴”从肚脐里探出了头来,脱掉了绿色的衣裳,白白胖胖的肚子露了出来,从远处看,像一只只小蝌蚪,长出了自己的长尾巴。从近处看,像一只只小手感受空气的流动,又像吐出舌头,吸收水分。
我仔细地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下,咦!为什么“小尾巴”要从“肚脐”里探出脑袋来,为什么不从别的地方探出脑袋来呢,后来,老师告诉我:白色的.“肚脐”是种子的胚芽。其中含有蛋白质、脂类,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给种子提供养分,所以种子发芽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国庆节放假回来,我回到家中,书架上方竟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了,它们一起默默无闻地共同茁壮成长。
从远处看像两只小手高高的举在那儿,和我们一起上课,积极发言呢!两片翠绿的小叶子,像字母v字代表胜利,我又用手摸了摸它淡绿色的嫩茎,毛茸茸的,我又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下,原来茎上长了一根根肉眼不太看得见的“毛发”,像是冬天快要来了,给自己织的一件小外衣吧!脚下密密麻麻的白根,像极了老爷爷的白胡须,均匀的重叠着,不留一点空隙。
在阳光的照耀下,叶子便显得晶莹而透亮,一阵风拂过,“沙沙”作响,像唱着优美的歌,茎挺得直直的,争先恐后的积极向上,“小手”左摆摆、右晃晃,向在跟我们招手。
我用鼻子嗅了嗅,水的清香仿佛把我带到了人间仙镜,那芬芳扑鼻的香气一下子跑进了我的心里,那么温馨,感觉把一切苦恼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
看到这一丛豆芽,我突然明白了,即使在简陋的环境里,我们也要像豆芽一样努力拼搏,不断进取,总有一天会创造出自己的一片绿意盎然!
成长日记 篇2
今年的读书节和去年的读书节,我都借了李镇西老师主编的“新教师成长日记”丛书,一本是刘国营写的《情到深处》,一本铁皮鼓写的《冬去春又来》,读了很有启发,由于去年没有看完就还上了,因此这次又借来看了,并且坚持每天晚上睡觉前看半个小时,20多天过去了,两本书快看完了,真是受益匪浅。“新教师成长日记”丛书的作者,都是没有什么“知名度”(至少写书的时候还没有)的普通老师,刘国营老师才是毕业刚5年的地理老师,正在送第一届高三毕业班,他们现在所带的班级可能也还谈不上是通常意义上的“优秀班集体”,书中展示的是这些老师成长的艰辛而富有探索意义的“过程”,而不是“功成名就”的“结果”。认真阅读,会从他们的日常教育叙事中“亲临”他们实践的现场,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思想,把握他们成长的轨迹,有种恍然大悟:原来“钢铁”这样炼成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其实我也可以这样做呀!
李镇西老师说的好,“新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更指不守旧,不固守常规,积极学习,不断更新自己,每天都有新面貌的教师。将“新教师”与一般教师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工作年限,而是他们是否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否不满足现状、一直充满工作和生活的激情。从刘国营老师和铁皮鼓老师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工作和我们一样都是琐碎而辛苦,都是为人真诚正直,富于爱心,对班主任工作一丝不苟,不过他们对每天平凡的工作进行了思考并记录了下来,可以说是“反思型教师”。他们也由原来传统的.“我说你听”、“我教你服”的师生关系逐渐过渡为新型的师生关系,那就是时兴“尊重”,倡导“互动”,从日记所展示的一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从心里尊重学生,尽可能地不侵犯和伤害学生的心灵世界,同时又平等地和学生进行着精神的交流和交融,期待着在这种和谐的精神互动中,达到师生双方的共同成熟和进步。其实我也经常在思考,在我来到青岛一中之前的7年里,也是我刚毕业参加工作的7年,我带的是一所县中里比较优秀的一批学生,师生相处得非常融洽,到现在还和其中的许多人保持密切的朋友般的关系。但现在我才发现,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走近一个学生的内心,倾听他的真实想法。或者说,以前的我,充其量是一个比较负责任的学科教师,现在的我,对班主任工作才刚刚上路,对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和班级建设还有很长的路,我校有很多有着丰富经验的优秀班主任,从奖学金班、实验班、普通班到艺术班,从他们身上,我也在逐渐学习班级管理的一些方法,也在不断摸索学生的特点。
老子是中国两千多年前天才的智者,他在五千言《道德经》第六十章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国家好像煎小鱼一样,不可乱翻动。翻得多,小鱼要碎,损坏鱼型。烹时要掌握火候,要恰到好处,这样煎成的鱼好吃亦好看。”语极简单,然哲理深刻,耐人寻味。我们暂且不管老子的本意是“无为而治”还是其他,仅从他的比喻上就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一个国家的治理可以像烹饪一样简单直接,何况我们小小的班级呢!班级管理也像是做一盘菜,用心去体会,也可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来。
成长日记 篇3
10月4日星期五
今天我去市场精心挑选了10—15颗可爱的小种子!我又去买了一个红的像一颗巨大无比的'红宝石的花盆里面装了五张纸巾和一些水然后再把绿豆倒进去,我十分期待小豆芽的长大!
10月5日星期六
今天我一放学就飞快地跑了回家,我去看我的小豆芽,可是,有些发芽了,而有些没发芽,我疑惑不解地坐在了地上,奶奶见了笑着说:因为有些种子烂了!
10月8日星期二
我今天满脸笑容地回来了,因为我语文考了98分,数学考考了100分,英语考了100分,科学考了99分,我急切地跑到了小豆芽的身旁,我看见小豆芽有我的一个中指这么大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10月12日星期六
我这次一放学,我就像风似的跑回家,我去看我的小豆芽,发现它已经长成了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孩子,而有的长的亭亭玉立像个女孩子,还有的像个老爷爷。
10月20日星期日
今天,我的小豆芽已经长成大豆芽了,我欣喜如狂地跳了起来!
我成功了!你们呢?
成长日记 篇4
那些动人的笑靥,那些温暖的眼神,那些欢笑和泪水,在沉寂多时后突然盛开,开成夜晚最灿烂的花。
First
这年夏末,格子离开,瑞岚离开,凌晨离开。只剩暖年独自留在这个城市。
暖年走在这条落满树阴的小路,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碎了一地,金灿灿的让她有些恍惚。她仿佛听到三个欢快的声音在喊她:“暖年!暖年!暖年!”
她停下脚步,燥热的空气中只有蝉儿不知疲倦地鸣着。暖年忧伤地望着空无一人的小路,于是才记起:他们走了。
她慢慢蹲下身,难过地哭了。
Second
三年前的一天,暖年升入初中。她怯怯地站在教室门口,小心打量着这张张陌生的面孔。
一个女孩兴冲冲地跑出来,收不住脚猛得撞上了暖年。女孩眨巴着大眼睛连声道歉,小脸红扑扑的。暖年看她可爱的样子,淡淡地笑了。
于是,她认识初中第一个同学:格子。成了同桌。进而晋升为死党。
暖年想,初中三年最后悔的,便是被格子撞上了。
格子是个迷糊的女孩。她的丢三落四让暖年伤透脑筋。每次上课前都大呼小叫:“暖年,我尺子没带哦,借我用用!”“暖年,我橡皮丢了哎,给我半块啦!”“暖年,我语文书没带啊,帮我借本吧!”“暖年……”最后,暖年成了格子的文具供应商。
然而,三年最幸福的,也正是格子的.那一撞,给暖年撞来了三年无尽的笑声与欢乐。
格子全身都洋溢着阳光,开心时便“咯咯”笑个不停。她的手那么温暖,牵着暖年的,在操场上疯跑,一起走遍城市的角角落落,去看日出,看流星。以致很久以后,暖年一想起格子,浮现出的就是那双活泼明亮的眼睛和温暖的小手。
而现在,暖年却把格子弄丢了。原来城市那么大,要手牵手才不会走失。
暖年轻轻叫着,格子,格子。
Third
暖年看毕业照时,一双深邃似海的眼睛突然闯入她的眼球。她呆呆看着他嘴角的笑意,然后记起它的主人叫凌晨。
那本记满心事的日记里。凌晨,凌晨,凌晨。一遍又一遍地呼唤。
暖年还记得,刚进初中时,凌晨是多么小啊,还没她高呢。
凌晨坐在她前面。她和格子都喜欢欺负这个可爱的小弟弟。摸摸他的头,藏起他的课本,或是偷偷将他的鞋带绑在凳脚上。每次看他涨红了脸,费好大劲才将它们系好时,格子和暖年都要笑好一会。
但从某天起,暖年突然发现欺负的对象变她了。
当暖年习惯性地去敲凌晨头时,凌晨用他骨节分明修长的手轻易抓住了暖年的手,然后轻轻地一扭,她便挣脱不得;他抢她的发夹,她气呼呼地跑去追,猛地发现凌晨已经比她高一个多头了,得意地低头俯视他;他经常侧头偷偷看她,目光深不可测,被她发现只是吐吐舌头而移开目光。
一天凌晨在给暖年讲题,凌晨敲着她的头说暖年你真笨。暖年挥着手要去掐凌晨的脖子,接着第一次发现凌晨的睫毛那么长,像茶花女一样。两人的脸红红的。
然而中考来的那样突然。很快位置重新调整,投入总复习。凌晨和暖年像平行线一样,在路上偶尔碰见,点头,微笑,离去。
八月初,大家在车站为凌晨送行。他要去一个遥远的北方城市。
凌晨望向人群中的暖年,几次开口,最终什么也没说。他挥挥手,然后头也不回踏上了火车。
暖年在心里想:再见了。再见了。
照片中的凌晨帅气逼人。
“凌晨,多年后倘若在街角相遇,我会微笑地说句:‘好久不见。’”
End
在众人离去的第一个冬天。寒冷的空气穿越。圣诞夜的雪落下,埋葬了满街绝美的繁华。雪花扬起六个冰凉的棱角。
午夜十二点。烟火盛开,在空中绚烂绽放。
格子晚安。瑞岚晚安。凌晨晚安。暖年晚安。
所有人都晚安。
全世界都在微笑。已经过去很久了吧。
亲爱的,左手幸福,右手回忆。
原谅我们的青春。
拜托。
光阴之年。
成长日记 篇5
妈妈,我长大了。我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孩子了。
每次我妈跟朋友说话,我都想跟她说几句话,然后我就叫出来:“妈,有件事我想跟你说。妈妈关心我!”然而却是一句斥责:“大人说话不要插嘴!大人有事,孩子靠边停车!”就是这样。
妈妈,我也想和你多聊聊。你怎么能不明白我想和你多亲密?
我妈给我报班的时候,我一定要选我喜欢的这个班,但是我妈给我报了别的班。我又委屈又生气。我跑向妈妈,大喊:“妈妈,那是我最喜欢的课。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妈妈还是那句老话:“这些事情都是大人决定的,不用担心孩子。”
妈妈,我也想在家里得到一点选择和话语权,在家里成为一个“大人”。为什么还叫我孩子?
当我告诉妈妈在学校有什么让我担心的事情时,妈妈也显得无动于衷:“孩子有什么不好的情绪?我们成年人累了。我们整天都很忙,所以我们不能和孩子们说话。你家孩子突然喊疼喊累,也不看我们大人。我们每天都这么努力。你的孩子不是好多了吗?”
我也理解你们大人很辛苦,但是我们学生也有自己的.压力。你就不能站在我的角度替我想想吗?
为什么我爸妈还是把我当小孩?
“这是大人的事”!
“你还是个孩子”!
“少管闲事,孩子”!
重要的事情都是大人做的!
唉,把我当小孩看,让我很难过。爸爸妈妈,我不再是小孩子了!
成长日记 篇6
华尔兹——一种优雅、秀丽的舞蹈。它如涓涓细流那样的温柔;它像黄金一样熠熠生辉。在我心中,它就是母爱的象征,因为它把母爱演绎的尽善尽美。
最近看了一个节目“让世界充满爱”,其中一个专题意旨是“母爱”。看完后,我顿时涕泗横流。因为教授的一些话出动了我心底的那根弦。他说:“母爱是那样的细腻,在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细节中,浸渗着甜甜的别样的爱。然而,因为它太过平实,总会被子女忽视。”是啊,俗话说“母爱无言”,母亲的一句温暖地方问候是亲情;一个让梨的行动是亲情。这些都是微不足道小事,但其中却掺杂着母亲那无需言语的爱!
记得那次学校举行的春游,临行前,母亲为我准备了一大包行囊,打开一看,竟全是生活中的细微关怀。顿时,我感到母亲的多心。我说:“我只是去春游,不过是一天而已,何必装这么多东西?还有那么多衣服。”我一边说一边把衣服拿出来。刹那进,我看到了母亲那无奈的眼神和惆怅的脸。这时,我心里泛起了层层波澜。母亲沉默地走开了。我醒悟过来,跟了上去,跟在母亲的身后,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慰母亲。母亲看出了我的意思,把我搂在了怀里。
就一个为子女装行李的行动是那么的平凡,但他表现了如华尔兹一般的爱。有一首歌叫《爱的华尔兹》,我将懂你、理解你、爱你。
【成长日记】相关文章:
成长的日记03-16
成长日记[精选]09-18
成长日记(精选)08-18
(经典)成长日记09-04
成长日记(经典)09-10
成长日记【精选】10-25
[精选]成长日记09-27
(经典)成长日记11-02
成长日记(经典)09-02
成长日记【经典】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