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优秀6篇]
一天将要结束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长日记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长日记 篇1
在不知不觉中,小学的六年已悄悄过去,留下的只是美好的回忆。当我知道小学毕业后,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我接下来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困难,但我必须靠着我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因为,我是一名初中生了。
初一,一个令人向往的年纪,因为它预示着我们将成为一个少年;初一,也是一个令我们有些憎恶的年纪,因为它预示着我们即将失去美好的童年,在童年的欢声笑语也会成我们的回忆。带着满心的好奇,迈着自豪的步伐,十三岁的我踏进了初中的大门,开始体验陌生的初一生活。在接近一个月时间里,我懂的了友谊的真诚与可贵,感觉到了集体力量的`强大与温暖,感觉到了老师如慈母般的关心与呵护……
在刚开始时,课业负担突然加重,生活节奏突然加快,这些变化让一向做事有些拖拉的我跟不上节奏。崭新的环境,新鲜的老师让我感觉很陌生。每次我都感觉到喘不过气来,总想时间停止。现在,我渐渐熟悉了周围了一切,每天按规律的学习:上课,放松,我感到很有意思……
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希望我能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因为我上初一了——我会迎着朝阳!继续全力以赴!
成长日记 篇2
今天早上,我很早就醒了。洗脸、刷牙、吃饭之后,我一声不响地回屋温习功课。可是,我突然想起还有一篇《我帮妈妈》的作文要写,但我能帮妈妈做什么呢?洗碗、洗菜,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我还能干什么呢?突然,我看到妈妈在洗衣服。妈妈弯着腰,费力地搓洗着衣服。因为弯腰时间太长了,妈妈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痛苦的表情。
我一拍巴掌:有了———我帮妈妈洗衣服。可是,如果我直接跟妈妈说我要帮她洗衣服,妈妈肯定不会同意,因为她对我的'学习一向抓得很紧。怎么办呢?我看到桌子上的彩笔,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把彩笔藏了起来,然后跑出去对妈妈说:“妈,我的彩笔不见了。”妈妈说:“不是在抽屉里吗?”我说:“没有呀!”妈妈放下衣服,艰难地直起身子,走进了里屋。
我的意地笑了笑,趁机溜了出来。我看到那成堆的衣服,不由得吃了一惊。但为了完成作业,写出带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更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我决定豁出去了!我挽起衣袖,迅速开始洗起衣服来。
过了一会儿,妈妈走了出来。看到我在洗衣服时,她不禁大吃一惊。我说:“对不起,妈妈,我刚才是骗你的,因为我想帮你洗衣服。”妈妈恍然大悟,笑着说:“刚才原来是你设下的圈套呀!”说着,她高兴地把我搂进了怀里。
妈妈太辛苦了,以后我一定要多帮妈妈做一些家务,减轻她的负担。
成长日记 篇3
成功只是一瞬,成长却是流年,掂一掂分量你就该知道孰轻孰重。把自己看淡,就是看淡成功;为自己加冕,就是珍视成长。
我们应看淡成功,珍视成长。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无数的奖牌与证书堆满了他的办公室。最近湖南一事务所评定“袁隆平品牌”价值一千亿元,且“隆平高科”用他的名字上市,股票行情一路飙升,杂交稻创造的经济效益可见一斑,可当杨澜到海南去采访他,发现七十多岁的老爷子了,还亲自下田,身手灵活,实在令人叹为观止。面对采访,袁隆平说:“那些奖啊啥的都不重要,关键是这些年我懂了不少,如今开展超级稻的研究,都是这些年来经验的启迪,相信前景很可观。”袁隆平懂什么了呢?时代在发展,他的思考也不断更新,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人,走在科技与社会的前沿,深知其短,于是他就尽一切可能送身边有能力的助手出国深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给他1.5万美元奖金,他全部拿出来,用来奖励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对于袁隆平来说,他的成功自然不容忽视,但激励他不断前行并且赢得极高名誉的,却是一种成长。这里的成长不再局限于孩童与肉体,而是更深层次的思想上的进步、发展与创新,此时成功显然就成了成长的一个小小缩影。几十年中,袁隆平拥有了科学发展的眼光与豁然大气的人生观,他以睿智、长远的目光谋求着中国农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的助手廖伏明曾说:“袁老又有追求又自在,是个幸福的人。”可见看淡成功,珍视成长更能为我们的`生命创造美好和幸福的环境,让过去留下的记忆都归于平静与安宁。
出生于平民家庭的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其貌不扬,一耳失聪,连英语都说不好,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能在政坛上平步青云,三度登上总理宝座屹立不倒,成为加拿大政坛上的一棵“常青树”。然而他的业余时间却常常用于浇花养鱼,甚至陪同孩子玩乐上,他对于别人的惊讶之情反倒不解:“这有什么不好的呢?我做总理的这些年,渐趋理智与成熟,想要更快乐一点,除了在政治上不树敌,就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这才是我最珍爱的东西啊,也是我作为父亲与总理的深沉的反思。”说到在政治上不树敌,让·克雷蒂安的平和心态是出了名的,他对于输给他的对手之宽厚待遇,是化敌为友、省去不必要的麻烦的精髓所在。这样看来,他的成功已经淡到不需要显摆什么,只是尽自己所能,好好对身边人,看重人际关系与家庭亲情。孩子的成长中无疑也附带着太多他自己的成长,作为总理,能持有这种心态难能可贵。这份温馨的回馈正是他看淡成功,珍视成长得来的硕果,使之能在日理万机的忙碌中获得喘息的机会。
古人云: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其实世间本是清水一瓢,只是污浊的人多了,才形成复杂的大千世界,而往往越是混沌不堪的地方,越是会出现智慧的火花。几乎所有人为了金钱、名利、权势游走于灯红酒绿的人世间,追逐着他们的成功与理想。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成功是虚伪的,因为当今社会充满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这再也不是过去那个靠一门手艺就能走天下的时代了,人们需要利益刺激、圆滑世故甚至苛刻残忍,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也没有必要称其庸俗,其实当你对这些世俗的东西报以蔑视、反对、抨击的态度时,全是因为你心中装着这些东西,割不掉,放不下而已。正是因为每个人都自然而然的重复着相同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预想,人若没有容纳污秽与耻辱的能力与包容一切善恶贤愚的态度,是不是很难坚持自我,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放低心中成功的分量,更能为我们在职场空间中赢得喘息的机会,为我们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开拓与众不同的事业捷径,相比于焦头烂额,看淡成功的优势所在就是能使我们不在浮华的物质表面驻留过久或与对手斤斤计较,从而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而是把眼光放长远,从实际出发,令自己由被动转主动,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与难得机遇。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但每个人都要经历成长,上帝或许忘记为你戴上光环,但一定赐予了你丰富的生命历程。看淡成功,珍视成长。成功之路上,让成长为你加冕。
成长日记 篇4
今天是学生开学的第一天,也是儿子新学期的第一天。与我共同度过了一个寒假,心中对我很是依恋。昨天我跟她交流,他说什么也不去幼儿园。早晨,我刚刚穿好衣服准备上班,他醒来。妈妈不去上班,进我被窝,陪我睡觉。看着他可怜的样子,我脱去外衣,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你的脸,你一把抓住我的`手。“好妈妈”“宝宝,妈妈要上班了”你看见我已经穿好衣服,放开了手,“妈妈再见”我的心里一阵心酸。妈妈帮你穿衣服吧!“我不穿!”掀开被子,跑到客厅的被窝里,“宝宝穿上衣服,一会去幼儿园。”“我不去!”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我只好穿上衣服去上班。你没有穿衣服又跑出来,“妈妈再见!下楼小心点”多么懂事的孩子!我还是有些担心,今天能不能去呢?
来到学校,我一直忙到第三节课,才想起你到底去没去?电话接起来,爸爸正在幼儿园陪你玩。老师接学生还没有到。我放心了。
下班回来,刚按下门铃,听到你清楚地说:“谁呀?开门哪?我是房新博!”“好宝宝,开门!”打开门,你藏在了爸爸的后面,不出声,和妈妈捉迷藏。“宝宝在哪里?”你突然跳出来,:“我在这里。”高兴地搂住我的腿。此时把你抱在怀里,真是一种说不出的幸福。你告诉我,今天在幼儿园,很多小朋友都哭了,你只是坐在那里看热闹。看见桌上有一个雪饼,你拿过来就吃。睡觉知道靠墙睡的,后面没有人。宝宝真的长大了,连老师都这样夸你。妈妈第一天上班,你就能主动和妈妈说再见。不哭也不闹。
也有调皮的时候,每天不让奶奶看电视,喜欢关,然后再开。因为你要显示自己已经会开关电视了。VCD也能自由播放,大人把电视打开。喜欢站在沙发上手拿麦克风唱歌。在歌厅还唱过呢!经常说:“有人在家,我就说臭奶奶,没人在家我就说好奶奶。”变化可大了。
成长日记 篇5
随着“咔嚓”一声,身穿黑色学士服的身影被定格,四年的大学岁月仿佛提前尘封。四度的春秋如夏日荷花般清新,又如秋叶般无声地飘逝。
青春的足迹没有声音,离去时从不作任何的预告。回首,那不是每天都要走过的主楼吗?当年他们也是在这里随着师兄师姐填写入学登记表吧?如今,那些师兄师姐都已离开校园,在工作岗位上拼搏或在其他学府里继续攀登知识的高峰。不久之后,今天留影的毕业生也将踏上新的旅程,真正向蕴涵了四年梦想,挥洒了青春年华的大学说声:“别了,我的大学。”
树叶在风中呓语,人生像是树干里的年轮,一圈一圈,每个圈都比前一个来得大,来得远,来得崎岖。大二的我已在大学的年轮里划过了一圈,并行走在新一圈的征途上。还有那仿佛预想之中却又充满未知的两圈,我又该怎样走过呢?
拍完毕业照,他们在熟悉的校园里逛了一圈又一圈,看看她今天的样子。他们总是要等到毕业留影这天才留恋校园,才为她洒下强忍的泪水……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一切的欢声笑语,一切的流连眷恋,皆伴着夕阳西下而归于沉寂。然而夕阳中的晚霞依旧无限美好,勾起了将要离去的人昔日的'情怀:
主楼的教室里,仿佛还能看到为考研而奋战的身影;
饭堂的电视机前,NBA球迷们还在为火箭的每一场胜负而兴奋激动;
篮球场上,男生们挥洒着他们的青春与汗水;
校道上,曾经和谁牵手漫步……
宿舍一角的行李,明天将要带往生活的下一站。
下一站,会有什么样的风景?也许我们提起行李踏出校门的那一刻,才深刻感受到沐浴在黄昏里的校园是那样的宁静和温暖——这曾经是我们温馨的家。
摄影师和毕业生的相机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相机能留下的东西大概都留住了吧?剩下的,就深深地烙印在心里:出游时汽车里欢乐的笑声,舞台上排练节目时的点滴汗水,图书馆里为期末考试拼搏的身影,朋友间的高谈论阔,宿舍里的窃窃私语……
毕业生们回头挥手,我也忍不住回头挥手。
他们回头挥手是告别校园,我回头挥手是感激我在这里还有两年多的美好光阴。愿我到毕业留影的那天,也可以从容地向我的伙伴、我的大学、我的青春挥手道别!
成长日记 篇6
我有一个不错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在这一点的基础上,我努力做到不在任何人面前让自己留下不好的形象。无论举止、神色、言辞……这些都要得体,正所谓“客气话能让陌生人变熟人。”
一个简单的例子。倘若有人与我聊起一个歌手来,我至少要表达这样的含义——他唱得还不错,比另一位歌手好多了。倘若我有幸知道这位歌手的半首歌,那就太妙了。我便可以说:“他那首歌真好听,旋律比较深入人心。”我认为万不可说不知道,那样就太扫兴了,这会叫别人怎么想——我是个书呆子?这些想法,不一而足。
这种方法屡试不爽,为我获得了极好的人缘。同学们都知道我了解某某歌星,支持某某球队,玩某某游戏……事实我一窍不通。我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一个——我要做他人眼中最好的自己。
然而偶尔我会莽撞一番,尤其对于一些许久不见的“朋友”。上次在路上,我见到一个小学同学,是个女生,平时很在意形象。与我同路的人叫乙。乙也认识她,便调侃道:“嘿,你又长胖了!”我绝不敢说这样的话,诧异地望着乙,又看见那个女生,心想,这样说多伤别人心啊!我出口成章:“哪里,只比我胖一点点。”说完这句该死的话,我立刻抬头装作赏景——让一片云带走我多好啊!
然而最近马失前蹄的事情愈发多了起来,令我自己都应接不暇。有时我正在忙于弥补与一个人的关系,与另一个人又出现了裂痕。这样类似于拆东墙补西墙的行径令我颇感疲惫。
我的一位朋友乙欠了我的另一位朋友甲的钱。上次在路上,我和甲并排走着,遥遥地看见乙买完零食,一路风流倜傥地过来,好像背上长着个翅膀。然而甲丝毫不顾形象,拖长声音,大喊:“快还钱——”我趁着乙还没走近,悄悄地跟甲说:“嘿,他不还钱,你也不用着急么!毕竟,这又不是你的问题。”甲断章取义,像是几十秒的红灯之后盼到了绿灯一般,扭过去喷着飞沫,扯着嗓子:“你看看,他都说这是你的问题。”我只觉得天崩地溃。乙慢下脚步,好像我折断了他的翅:“吆呵,你还敢这样说喔!”我一时惊得飘了起来。
我跟乙本是极好的朋友,恰好那一周我们又坐在同一排,关系实在亲密。我生怕这破坏了友谊,只能尽力而为地帮着乙。
乙不像我和甲,他成绩不算太好。然而他每次求助于甲都无门,甲总是回答他:“自己不会算啊!”只有我会帮他,所以小小的抄写情况也会发生,但这只是为了应付作业。很多时候乙了解到我的答案之后,都会把每个问题再挨个请教一遍。有一天也不知道做了什么噩梦,我竟然糊里糊涂地给乙讲通了一张卷子。两人一起交上去,发回来时两张纸在多个同样的部位都渗出了“血迹”。老师决心要了解情况,便问乙选那些答案的原因。乙听过我的讲述,便把我与他讲的都复述了一遍。老师觉得可以,便问起我来。可怜的我!乙将我所能讲的都向老师坦诚相待了,我要表现不存在抄袭,便不能说得与乙一样,速度还要快,不能让老师起疑。我极快地思索了一番,却只能怯怯地回答老师:“我……笔误……”噢!天哪!乙大概会感谢我帮他揽下这么大的包袱,可在老师面前,我已然做不成最好的自己了——这是什么原因?
我还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理论来,更大的灾难来临了。那天与同学相约踢球,我们班与另一个班比赛。我们班多出两个人,那班的同学与我熟,便喊我过去帮他们踢,也正好均衡了人数。我要是不答应,好像自己很“装大牌”;答应了,我也不能去洞穿自己班级的球门呀!我碍于情面加入了对方,终究也只是做个游魂,根本发挥不了我的实力。尴尬的我真像是个想要屠龙的英雄却生活在没有龙的世界里。那班的同学似乎知我的心意,或是实在太相信我了,竟一脚将球捣给了我,不偏不倚,我正在自己班级的球门前,只面对守门员。刹那间,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起脚,看到作为守门员的同班同学飞身扑过来,我一个大脚——将球踢高了。然后,我以一个类似汉奸的人物被那个班赶了回来。这下完了,我的班外关系网大概要扯破了。我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我只不过是想做个让大家都不觉得难受的、大家眼里最好的自己。然而世界上的问题总是这样,在你还没扔掉它之前又砸过来一个。正在我想要找出问题的解答时,又一个问题无法拒绝地掉到我的手里,为什么甲和乙都从没有过这样的问题?
乙调侃那个女生胖的时候,他难道没有想到要维护自己在那个女生中的形象?当甲冲着乙大喊“还我钱”时,他为什么没有想到要显得自己文雅一些?当乙向甲要求抄作业时,甲拒绝他,甲不会觉得这样不够义气与慷慨么?那个班称我为“汉奸”的时候,他们为什么没有想过这样会不会伤害我?
——他们都不想做别人眼中最好的自己么?
既然所谓“存在即合理”,我决定学习他们尝试一番。头一次便是甲跟我聊起足球。而这次我是货真价实地看了全场比赛的直播,以及其他的评价。这次我壮着胆子,跟他唱起了反调,尽管语气十分委婉,我也没敢说些太带刺儿的话语——我只是说了一句说下次比赛这个球队可能会输。作为一个刚刚了解足球的人,这样使我自己都感到心虚的预言不幸没有实现,然而,甲每天都要主动跑过来一次,瞧瞧我自己又会做出怎样的“愚蠢”的判断。自那以后,再跟别人聊起天,我也开始有了我自己真正喜欢的足球队,我自己真正喜欢的歌星……
乙又跟我要答案,我拒绝了他,我还胆战心惊地生疏地模仿了一下甲:“自己不会算啊!”乙有些出乎意料地望着我,喃喃咕哝几句,便不再说了。之后,我又这样反复了几次,我的回答方法一次比一次熟练,“嗨,这题很简单的,好么。”“哎哟,实在不行你看书!”“自己翻翻书呗!”最后变成了“别烦我嘞!”乙不再跟我借小抄,不过我们两个还是朋友。只是,再也没有人拥有与我相同的答案了,现在,我的答案是我自己的答案。
又一次相约着踢球,乙来了,不过他没有加入我们,而是在一旁拼命补作业,一边算着题一边喊着“加油”。我也会瞧瞧他认真计算的模样,不由得又想到当初他委婉地求我的`时候。乙加入后,我们班又多了一个人。我毛遂自荐到对方去。他们也不再认为我是“汉奸”,因为这段时间,我踢得真的很好。
回顾我的过去,我觉得那时的我是多么不自由,始终束缚在朋友的人情中。我是尽力做到最好,但那只是我以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而现在,我正拥有着我自己的判断,我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一味的迎合。当甲称赞我的判断越来越准确,当乙的作业头一次弄了个全对,当赛场上大家鼓励我冲,冲,冲——我正在做最好的自己!(飞禾火)
什么是做自己?就是有自己的喜好和判断,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别人。作者选取了几个典型的生活片段,通过前后的对比变化,向读者展示了从“做自以为他人眼中最好的自己”到“做真正的自己”的过程,传达了作者对文题的思考和认识。文章紧扣文题行文,叙事活泼风趣,心理描写真实生动,充满了中学生生活特有的趣味。
【成长日记】相关文章:
成长的日记11-25
成长的日记01-30
成长的日记03-16
成长烦恼日记12-05
初中成长的日记01-27
成长日记【精选】10-25
成长日记[经典]12-05
(经典)成长日记11-02
成长日记(精选)11-21
成长的足迹日记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