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生活日记6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活日记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活日记 篇1
故事里走过匆匆时光,那些散去的记忆,依旧遗留在心中,成为一道亮丽的光风景。
高一,那时的那时让记忆定格在属于我们高中的色彩是充满浓郁的灰色,点点滴滴亦是如此,每天似乎千篇一律,上课、一下课与吃饭三点一线,如同机器设置的程序一样,只为了走向终点高考。
曾经的欢笑与泪水已经一去不复返,留下的是崭新的生活。踏入高二,进入自己的教室,浮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了新的高中生活……
岁月如歌,似水流年。转眼间,半年即将离去。记忆深刻的依然是高一,翻看着高一的记忆,一丝的感慨充斥着内心的感情,曾多次抱怨着数不清的作业,曾多次“怨恨”同学这个那个,多少次吐槽这个班级,殊不知一年后成为了我们永远抹不掉的最美记忆。
看过许多风景,浏览许多美好,却只有那段生活让我的成长了最多。那时的同学,现在的好友,曾一起做题,曾一起奔跑过,曾一起因为考试倒退而伤心难过,曾经的曾经仿佛还历历在目。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有些人向左,有些人选择了不同的方向……想象着那时的美好,它将成为我们高中生活最不能抹去的记忆。
虽然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是一颗纯真的心从未改变过,我们的友情亦不会改变,或许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很珍惜,也很期待,再相见,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当我们再次重逢时,一起回想着曾经的高一,那该是多么美好的礼物!
进入高二,每天的生活亦是奋斗,却又盼望着快一点下课与放学,因为可以在路上遇到你们,哪怕是彼此之间几句简单不过的话语,也依然照亮我的生活!
回忆中的回忆,曾经的回忆,把记忆藏在最深处……
生活日记 篇2
一个十七岁的男孩,谈生命,或许真的是无稽之谈吧!毕竟,在大人的眼光中,仅仅过了六千多个日日夜夜,只是个刚刚脱了尾巴的小屁孩,没有历经人生的沧桑,又怎会知道生活的酸甜苦辣呢?但,在我们心中,不也完全如此,毕竟,我们也走过一段路呢!
茶与可乐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杯茶,清淡而雅致,有人说,人生就像一瓶可乐,呛人却内含万千劲道;还有人说,人生就像是五味瓶,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可我认为,用茶与可乐描写最为合适,既有茶的清淡,又有可乐的呛口;既有茶的雅气,又有可乐的劲道。平静一生,宁静而致远的人,说生活很像一杯茶;奋斗一生,艰苦而创业的人,说生活是一罐可乐。而我,这种有时平静、有时波澜的生活,却更像二者的融合,雅而劲。
笑与不笑
我们的生活,总在笑与不笑中徘徊,也许发生如此叹息,全爆“仰仗”我的一些经历吧!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我静静地站在桥头等车,静静地,时光一分分过去,几十个人挤在了一起,有了身体的摩擦,却少了寒暄的热闹,有了眼神的对视,却少了慰问的语言,明明近在咫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远似天涯,漠然的脸上写满不屑,“高贵”的心态把自己伪装成一只白天鹅,只剩时间在流逝,过去,我在家乡学会了笑,但,这是我所生存的.环境吗?刚上车时的笑容凝绝了,从此,我学会了不笑,而现在,我又在笑与不笑中徘徊。
直与拐角
漫无目的走在似乎永无尽头的大街上,无聊,我踏在坦平的马路上,心中却疙瘩丛生,变得崎岖,忽一抬头,原来路已尽,面前,是一堵厚厚的墙,原本的愁又添上了重重一笔,左顾右盼,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是道的那一边,真的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吗?持着怀疑的心态,不顾迷失的危险穿过叠障的房舍,一下子走到了尽头。真的,在这里有一条更热闹的大街,那不是尽头,是拐角,人生,也许是这样个拐角吧!穿过层层困难,得到另一片蓝天。
机器与文明
生活,渐渐好转,由以往的“手脚时代”到了先进的“机械时代”,一台台崭新的机器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取代了最原始的行为方式,小车取代步行,挖土机取代了农锄……先进的机器为人们省下了不少的心血,是智慧的结晶。但,机器也在渐渐吞噬人们的文明,渐渐地,它们会拥有思想,渐渐地,它们去禁锢人们的行为,人们挖好了一个洞,却自己跳进去,葬送了自己。文明在地图上消失,冰冷无情的机器取代了主人的地位。
结尾
十七岁,我们在思考着什么?
十七岁的我们,有自由飞翔的天空。
十七岁的我们,过自己的生活。
十七岁的我们,在这个多愁善感的雨季里。
十七岁的我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生活日记 篇3
10月6日星期日雨天
今天爸爸开车出去说去拿个东西,我很好奇的问爸爸你要去拿什么?爸爸说他从网上买了一个好东西,寄到你党恩叔叔店里了,我去拿回来。
一会爸爸开车可把东西拿回来了,我十分好奇我又问爸爸这到底是什么?爸爸买关子的`告诉我,好东西不一会就知道到。不行,我忍不住了,我赶忙拿起一把剪刀,都说拆箱有惊喜,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惊喜。
当我打开箱子的那一刻时,好失望心情一下子跌入谷底了,什么呀!这不就是一堆铁吗?爸爸还说什么好东西,爸爸看到我一脸失望的表情,走过来说儿子:“等一下爸爸组装好了你就知道是什么好东西了。”
此刻的我满怀期待看着爸爸一点一点的把这些铁块组装起来。呀!哇!我好像看到大概知道是什么了,一架火炉带着烟囱的火炉。爸爸说知道是什么了吧!这是一个地锅,做饭炒菜要用柴火的,等一下你看看怎么用。
不一会全部组装好了,爸爸让我去小菜园捡来一些干柴,爸爸往火炉里放了一些,拿起打火机把火打着了,只见烟囱里冒出了浓浓的黑烟,我们一会要开始用这个地锅做菜了。
生活日记 篇4
东北的冬天来得总是出其不意。枝丫上的绿叶还迟疑地不肯落下时,寒风就像年少轻狂的小伙子一样横冲直撞地奔来了。夹着雪花的风硬朗地与过往的行人撞个满怀,使得人们不得不接受“凛冬将至”的事实。望着傍晚被风吹得有些颤动的灰蓝色的天空,人们会自言自语一声:冬天来了。
冬天来了,新年就不远了。
小时候大多是我逼着爸妈随着姨妈和姐姐在异乡过年的,去帝都,去河北,或是更远的滨海的南方。
北京的年是过不出年味的。去过几次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京城的冬天来得晚,去得早,本该凛冽的寒风在二月份也因冬天将抽身离去而不再忠于职守,多了些轻佻的味道。腊月末的街道就已人烟稀少,异乡的旅人终要回归故乡。夜晚几乎看不到星星,就是在大年三十也只有寥寥可数的'烟花和鞭炮。
南方的城市在我眼里年味就更淡了。对于一个北方的姑娘来说,没有雪的除夕怎么能算过年?除夕夜里就算张贴了大红福字,点明了满室的灯火,照旧是觉得缺了些什么。我知道这样要求一个港口城市,是吹毛求疵了些。可是我不行,当我闭上眼睛时,梦里不仅有北方的全家福,还有冰雪和鞭炮,以及雪地上空一轮饱满的赤裸着的月亮。
北方人过年还是要在北方。好像是在久远的童年,在一个东北小镇,那时外祖母还健在,一家十七八口人围着桌子吃年夜饭,父辈们端出他们最拿手的美味佳肴。六七岁的我和哥哥姐姐们饭后看着赵本山的小品哄堂大笑。那时的讲究是很多的,不能先于长辈上桌吃饭,不能不打招呼就擅自出门,拜年时不能不加称谓。外婆是有些迷信的,新年时不能吃药,不能花钱,也不能说晦气的话。哥哥却对这些说法不屑一顾,非要买些果汁来喝。他推开门出去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星星,人们都说月明星稀,我却从那一刻开始,觉得那是因为月亮的碎片化成星星了,那些眨着眼睛的星星猝不及防地涌进来,空气冻成了星夜酿成的酒,烟花肆无忌惮地在空中绽放着……初一的早晨雪地上布满了暗红色的纸屑,那是烟花们纵情欢乐留下的痕迹。
今年的新年又快踩着钟声走来了,我从风里嗅到万物生长的味道。听妈妈说今年在冰城过年,已经在外地参加工作的哥哥姐姐们都会回来。
外面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满街都是等公交或是匆匆忙忙赶向地铁站的人们。一辆公交车呼啸而过,几个气喘吁吁却仍没能赶上车的乘客无奈地相视而笑。地铁车厢里也比平日更拥挤了些,视线被许多张对新年无比期盼的脸孔阻挡,于是我索性闭上眼睛,耳边是呼啸的风和恣意流淌的欢笑吵嚷,让我恍惚觉得新年已至。
生活日记 篇5
来到西部已经快一个月了,还是不能适应这里的环境。上次在上课时,还差点晕倒,还真是丢脸!爸妈好像已经放弃劝我回去了,记得在我快上火车的时候,妈用那历经沧桑已变得满是皱纹的手轻轻地牵着我说:“既然已经决定去西部支教,就一定要好好教,那的孩子苦!”
是呀!这儿的孩子生活十分困难,很多孩子天天要走二三个小时来上学,却在上课时总兴致勃勃地听我讲,一点都看不出他们累。
今天看了学生们交上来的作文,题目是“播种”,有一个叫李博志的学生写到:“我们这土地贫脊,播种总种不出好粮食。不过我们的天很高、很蓝、很明亮,天空的白云很干净,于是我们将梦想播种在白云间,努力、等待它总有一天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的.确有很博大的志向——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加油!我相信你,我也会在一边为你加油,伴你等待的!”我在后面写了这样一段评语,我将字写的很端正,很认真,就像他的一样,这样他或许就有更多动力了。
生活日记 篇6
生活空间的未来模式 生活空间的未来模式 生活空间的未来模式 未来,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希望,也许更是绚丽的梦幻;对年青人而言,未来又是新生活的开始,一次生命的新的腾飞。当我们的设计师坐下来讨论未来之时,未来则充满着挑战,对我们原已十分熟悉的设计技术,方法的全新挑战。
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纪之交时,未来对每一位设计师则意味着生命的冲击。这冲击来自于新科技带来的人类生活新概念对以往设计原则,思想的巨大震撼。尼葛洛庞帝在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中所做的一切,标志着,新世纪的人类生活将在“数”的新技术影响下,发生革命性的彻底变革。
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中,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接近,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心声。”在此世纪之交的十字路口,我们的设计师们是否已体察到了,人类的新技术必将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由此将给我们的设计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呢?
相信,21世纪的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将对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内设计产生巨大震撼。人类的生活需求更趋于个人的“专有”。设计师是一个为各类人服务的综合产业。
也许科技的飞进,我们今天被尼葛洛庞帝视为“原子”的平常物体,将被大量的“比特”所替代。也许这种革命性的变革,会把我们今天所坚信不移的生活理念“砸”个粉碎,但我们如果已准备好自己的知识,坚信,室内设计将会给日益发展的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室内设计将更加“以人为本”,给人类更加关爱。
【生活日记】相关文章:
生活的日记02-09
[经典]生活日记02-23
【精选】生活日记09-09
[精选]生活日记11-09
生活日记【经典】09-16
生活日记11-27
生活日记【精选】11-21
生活的日记03-25
(精选)生活日记09-20
生活日记(经典)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