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日记>四年级日记

四年级日记

时间:2024-01-07 15:42:47 日记 我要投稿

【经典】四年级日记3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日记3篇,欢迎大家分享。

【经典】四年级日记3篇

四年级日记 篇1

  今天,我看着椅子很脏,就决定给椅子洗个澡。

  我手拿抹布和刷子,打来一盆水,脚旁还放着一瓶清洁剂,扎起了袖子,一切准备就绪。

  我用刷子沾水,拍在椅子上,拿起清洁剂,朝椅子喷了几滴,用刷子用力刷起来。椅子上的污渍和水一起滑落下来,于是我连忙用抹布接住,擦干了流下的水。连续几次以后,清水早已经变成了污水。我把抹布往水里一撮几下,水就更黑了,但是,水最外面的一圈却变得漂白漂白的。这是怎么一回事?查百度,没有解释,到底是为什么呢?

  过了大概十几分钟,椅子终于干净一丝丝了,有些地方已经露出“我很新”的感觉。椅子被我洗的干净多了,坐在上面,凉丝丝的,凉爽爽的,舒服极了!

  又过去了5、6分钟,我全身充满干劲,甚至还有一种很好玩的感觉。已经成为“非洲大侠”的椅子被我变成了“白雪公主”耶!真的很干净哦!

  接着我又打了一盆清水,用抹布给椅子做了最后冲洗,再把抹布放在水里面搓洗干净,来回搓洗使我的手有些生疼。

  我放好抹布、清洁剂和刷子,倒掉水,解下袖子。

  椅子啊椅子,看着你干干净净的,我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的.椅子再度恢复了干净、清爽的模样。我躺在椅子上,感到一阵冰爽。我洗了椅子,椅子给我凉爽。

  这时,我忽然明白:劳动总有回报。凉爽不就是我给椅子洗澡的最好的回报吗?

四年级日记 篇2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过完了元宵代表春节也就结束了。吃完早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心连心商场买汤圆,商场里人山人海,特别是冷冻柜前站满了老老少少在挑汤圆。有花生酱,豆沙酱,芝麻酱的等等。最后我和妈妈挑了芝麻酱的和花生酱的'。在回来的路上爸爸还买了烟花,我也挑了两把握在手里放的小烟花。

  晚上,我们一起来到姥爷姥姥家过节,姥爷姥姥早就为我们准备了瓜子,糖果,饮料,姥姥还包好了饺子等我们一起吃饭。晚饭后,爸爸就把烟花拿出来放在门口。爸爸用打火机点燃了引线头,只听见“砰”的一声,五颜六色的烟花像仙女一样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我自己也点燃了握在手里的小烟花,我一边跳一边手上转着圈圈,好看极了!

  姥姥和妈妈在厨房煮着汤圆,我跑进厨房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在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难忘的元宵节今天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节呀!

四年级日记 篇3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

  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溦,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

  “”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

  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爷爷疑惑地看着我:”哦,是吗?”

  “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3路车的起点站是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

  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

  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х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

  “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四年级的小学生数学日记2

  那一天我看了《小学生周报》,从一个版面上看到了这样一道数学题:一只小猴子从30米的地方搬香蕉,一次只能搬30根,而每往家走一米就要吃掉根。现有60根香蕉,小猴搬到家剩几根了呢?如果是120根呢?

  题后已经给我们示范了一题60根的`题,就是小猴搬30根到15米只剩下15根,返回,到原点时又剩下15根。15+15=30(根),再将30根一齐搬到家,就不会空空如也,至少还剩下15根。我看得津津有味,也想一展身手,便试解一道搬120根的题:

  小猴先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回头至起点再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加上前面的15根一共30根。再回头搬30根至15米,加上以前的,一共45根,以此类推,最后一次也只剩下15根,合起来共60根。离家15米时再分两次搬,每次剩下15根,合共30根。这样,还有30根。

  从这我明白了,一个人只要肯动脑,什么都可以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