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2-26 14:58:0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汇总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说课稿汇总4篇

说课稿 篇1

各位尊敬的专家评委老师好:

  很荣幸能参加教师资格证说课,在说课前我先进行下自我介绍,我是0号考生,平时喜欢上网和画画,性格活泼开朗,几年的大学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培养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在以后的工作中克服困难积极进取,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老师一直是我的梦想和目标,教师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承担着教书与人的责任和使命,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下面我将从六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二 说教学目标,三 说重难点,四说教法和学法,五 说教学过程,六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大家动手做条龙》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3课,在这之前已经学过线条画,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节课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与对内容的分析,新课程的标准,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制作一条龙。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概括,归纳,总结,自主构建龙的概念,能运用不同材料制作龙。

  3. 情感与价值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说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及以上的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现状,对美术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我确定的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现有的材料制作一条龙,并了解中华民族的龙文化。

  教学难点:怎样抓住龙的形态和特点,表现出龙的威武形象,以及材料的链接合理。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达到所制定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谈。

  四.说教法和学法

  我们都知道美术是培养人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思考,还要让学生动手做,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结合本课的特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探究学习法和集体讨论法。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本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法。

  同时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理论联系实际的规律,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根据以上确定的内容,我再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的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制作好的纸杯龙,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讲授新课

  ①播放各种形式龙的图片(雕塑,剪纸,配饰,龙船,舞龙,纹样,建筑等等)谈话引入,问: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你知道民间传说的龙是有哪些动物组成的吗?看到腾飞的龙大家想到什么?

  通过观察是学生知道龙的构成和所代表的精神。

  ②师范纸杯龙的做法,明确龙的结构,纸杯的链接技巧,头部的造型设计,以及龙尾、角、爪、等的装饰。

  ③对学生进行分组制作,教师进行监督、指导。

  ④把每组的作品展示到讲台上,并有大家集体进行评论。最后对做的好的进行表扬。

  (3)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龙的制作,了解龙的结构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爱国情操。

  (4)布置作业

  课外让学生想想家乡还有那些材料适合制作龙,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体现出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本节课我采用:纲要式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下面请评委老师提问问题。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章第五课《小设计师》。下面我将从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立足实际操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图形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动手实践,去完成相关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复习有关的工具操作方法,掌握椭圆及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设计制作出气球、奥运五环旗、五星红旗。本节课是对学生前几节课程内容的一次升华。为此,给学生创造明显,深刻的动态演示印象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科学合理地设计本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

  由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素养,依据《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椭圆工具和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运用所学的工具进行奥运旗帜的设计。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知识迁移能力,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奥运会会旗含义和国旗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重点:椭圆工具使用方法及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教法

  1、教学手段及依据

  本节课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多边形工具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完成作品设计制作。因为本课的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如果单纯的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教具(气球、小国旗)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为此我采用“以演示为辅,体验为主”的教学手段。

  2、教法及依据

  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以阻碍才能的发挥。"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等传统的教学。老师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讲述者转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师生互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使老师与学生积极合作,共同发展。

  三、说学法

  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活动,"因学论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学法指导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类型差异。学法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喜迎奥运、说奥运、设计奥运、在实践中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渐增强。并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深化"欣赏——想象——设计——展示"的学法训练。

  四、教学流程

  1、新课导入

  首先我以大家都熟悉的奥运知识问答导入。接着播放一段喜迎奥运的短片。这样会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极大热情。以此揭开本课的序幕。要通过"三关"的电脑绘图设计才能参加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我为奥运添光彩"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设计创作热情。

  2、新课讲解

  (1)提出问题、初步设计。

  教学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观看黑板上两个鲜艳的气球的同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利用已学的矩形工具进行新授知识椭圆工具的迁移。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气球的设计制作还需要教师引导和桌面上"小助手"的帮助。同时趁热打铁。引入奥运五环旗,讲解五种颜色的含义,代表了世界五大州不同肤色的人民,五环连在一起代表着五大洲的人们能够友好相处。就此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五环,激情导入第二关,并进一步提出设计要求。

  (2)解决新问题,即本课的核心部分。本课是利用自制教具小国旗进行讲解。首先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课件五角星展示到学生机屏幕上。指出这就是现在大家要完成的任务,让同学们说出画五角星最重要的是什么?也就是让学生找出五个点,只要将五个点按一定的顺序用线连接,那么就可以完成任务。这一过程是本课的难点,为更好的突破难点,这部分内容我采用了边演示、边讲解,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在学生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小组讨论互动探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接下来教师分别展示出粗细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多边形,先让学生之相互相分析、研究,并允许学生就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再与学生集中精力画国旗,并播放国歌,教师适当帮扶引导,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获取知识。这样,本节课的基本问题也就解决了。至此,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就设计出来了。

  3、总结问题:通过实践,让学生口述五星红旗制作的全过程,然后,教师补充总结五星红旗的设计要环环相扣,步步相连,整体把握。使单一的知识点变成知识链,从而合理扩展知识,实现举一反三。

  4、展示作品,巩固提高。

  学生把自己设计的作品展示出来,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超越过去那种"授之以鱼"的被动教学模式,真正的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选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同学之间相互提建议。根据别人的合理化建议,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小小设计师"等奖项。

  5、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板书非常明了,用两个不同颜色的气球和两面小国旗及奥运五环旗装饰点缀黑板,直观再现椭圆工具及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老师点评、指导。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正比例》,这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期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中第二节的内容。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一节课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说教材

  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安排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内容。体会了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正比例关系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为此,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系列情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相关联的量,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共同之处,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并通过具体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实际生活、图形)提供了有利于学生探索并理解正比例意义的情景。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时,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比例的变化规律,在六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三)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实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着在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学法和教法上谈谈。

  二、说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原则,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交流。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教学活动,自主发现正比例的变化规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三、说教法

  本节课我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和自学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设计如下: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举例说说什么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这样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同时也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发现内在的规律。

  (二)自主建构

  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正比例的量是本节课的中心任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三次感知、体验正比例的活动:

  (1)在比较中继续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征

  在这一环节,我展示了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边长与面积的变化情况图表,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并观察其变化规律。

  像这样同时出现正面与反面的例子,是为了让学生在比较中把握正比例量的本质特征。引入图像进行比较,是为了让学生对正比例的特征有更形象地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更丰富的表象,达到数形结合,从而使学生真正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2)从正面初步感受, 成正比例量的特征

  在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两组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让同学们观察、比较,并发现其变化规律。

  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模仿前面找规律的方法,自主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

  (3)尝试归纳正比例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在前面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尝试归纳正比例的意义,从而真正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三)分层提高

  练习的设计力求体现多样性、层次性和发散性。在这一练习中,正比例的量不止一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小结提升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主要是借助板书,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内化过程,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五)拓展延伸

  出示两道拓展题,让学生将新知识的学习与巩固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对于本节课我就先说到这里,由于课堂上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部分环节可能会稍作改动,另外,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具体环节的安排上,可能还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刚才你们听到的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就是今天我说课的内容《让我再试一次》中的主题曲。

  一、教学设计概述:

  (1)设计理念:

  《让我再试一次》是粤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四单元《成长的天空》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按照不怕困难挫折、团结拼搏、相信自己、不断进取的引导思路,设计了三篇主题共生,相互补充,承上启下的课文。其中,《让我再试一次》旨在引导儿童不怕困难和挫折,做事情有耐心、有毅力、不胆怯,培养儿童顽强的意志力。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做事情缺乏耐心,对自己没有信心,同时他们特别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遇到困难容易打退堂鼓,这也是我班学生的一大通病。因此,我主要针对本班学生这一方面的问题设计跟孩子们生活非常接近的教学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他们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顽强拼搏的意志力。

  (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本课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三点:

  1、情感与态度目标:引导学生不怕困难,做事情有耐心、不胆怯,培养其顽强的意志力。

  2、行为与习惯目标:培养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的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收集与整理资料的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

  其中教学重点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愿意积极尝试,不轻易放弃的顽强意志,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教法学法:

  按照新课标的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课堂需要,我努力使教学进入生活,贴近生活,创设开放互动的情境,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

  (4)教学过程:

  根据本教材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点击)围绕“在生活中进行品质培养”这一主旨,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步:(点击)

  1、游戏导入,盘点困难。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上课一开始,我就组织了一个“玩转小魔术”的游戏活动,(课件出示)首先示范表演魔术,然后请全体学生模仿表演。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课堂上,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活动中。但由于这一游戏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可能会遭遇失败,我相机鼓励孩子:“勇敢去做,不要怕,再试一下。”并适时板书文中小诗中心句。可以预见,会有一部分学生浅尝辄止,选择放弃。这一创设情境,再现了生活场景,使学生在自然生活常态中获得了真实面对困难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的发展变化将贯穿整个课堂学习。接着,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们还碰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面对的呢?孩子们年龄虽小,但碰到过的困难却并不少。在已有情感体验的引发下,孩子们纷纷倾诉苦恼,一吐为快。(点击)

  2、活动体验,面对困难。

  如何正确面对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为此我设计了多种学习活动,(课件出示)让学生在动中学,在玩中学。(点击)

  3、游戏反馈,解决困难。

  为使课堂学习得到及时反馈,让学生感受到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在课堂的最后我组织学生再次尝试“玩转小魔术”。(课件出示)并在活动中,将教材中的一首小诗(课件出示)改编成歌词,配上孩子们熟悉的旋律,在课堂播放。(点击播放音乐)鼓励孩子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只要不忘对自己说一句“勇敢去做,不要怕,再试一下” ,成功就不会离自己太远。借助音乐独特的感染力,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再次得到升华。即使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取得成功,我仍会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并鼓励他们课后继续努力尝试。这一环节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真正实现了“在生活中进行品质培养”这一主旨。(点击)

  综上所述,本课教学我以“遇到困难——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为线索,以“玩转小魔术” 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的具体解决步骤:

  下面我就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具体说说教学过程第二步的活动设计。(课件出示)下面我先介绍第一个环节:

  (1)说一说。

  面对困难怎么办?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待困难正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倾诉心声,盘点困难后,越来越多的困难犹如一座座无形的小山压在孩子们的心上,课堂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此时,正是教育孩子正确面对困难的良好契机。人们常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情绪有些低落的孩子们,我及时提出来组织“小小故事会” 和“智慧山探宝”两个活动 ,(课件出示)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习名人面对困难不退缩,努力拼搏的顽强意志。

  (2)听一听。

  由于名人的事例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以上活动取得的教育效果仅停留在学生表面认识的层面,为弥补这一缺憾,我积极拓展教学资源,适时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让孩子们一起来“听一听”: (点击)同学们的故事讲得很好,让我又了解到了这么多有毅力的人和事。今天,老师也想向大家介绍一位了不起的小姐姐,她就是靠捡破烂挣钱上学的安徽女孩谭海美。(配乐讲述谭海美的故事)听完故事,孩子们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纷纷被故事主人公的自强不息和纯朴的爱心深深打动。

  (3)谈一谈。

  当学生获得了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后,我进一步组织全班交流,进入第三个环节“谈一谈”。(课件出示)1、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2、你还有没解决的困难吗?你准备怎么解决?3、当你再次碰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这由弱到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正配合了教材的编写思路。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这一教学重点也由此迎刃而解。

  (4)演一演。

  然而,有了面对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并不等于就能解决困难,更重要是掌握解决困难的方法与技能,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我采取了“演一演”的方式,(点击)在学生倾诉的困难中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难题,(如英语单词记不住;学习总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与同学发生矛盾不知如何处理;同学给自己取绰号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课件出示)让学生分组自选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从中指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敢尝试。在此,我结合故事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除了自己要勇于面对困难,在任何处境中,都要怀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他人战胜困难,进一步丰富拓展了教材内容。这一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在引导学生获得初步的解决困难的技能。至此,本课教学难点最终成功突破。(点击)

  “勇敢去做,不要怕,再试一下。”最后,我想把本课的主题曲送给我自己和在座的各位评委、老师,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和尝试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点击播放音乐)

  附:

  谭海美的故事

  海美6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因工受伤致残,母亲弃家出走,从此只能跟着爷爷奶奶一块生活。5岁时,小海美就跟着奶奶一道捡破烂。看到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津津有味地喝着易拉罐饮料,她却只能悄悄站在一旁,等人家喝完后,再将丢弃的易拉罐捡走。就这样,不论刮风下雨、不分寒暑假日,海美和奶奶拾破烂攒齐了学费。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海美7岁时就开始学做饭,烧饭够不着锅台,她就站在凳子上,有时切菜把手切破了,她也不吱声,找个布条缠着接着干。艰苦的生活让海美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从不买零食吃,掉在桌上的饭粒也要捡起来吃下去;她用铅笔做作业,写满后用橡皮擦掉接着用,直到纸被橡皮磨破为止……逆境中,小海美的学习意志愈加坚定。每天忙完家务,都要学习到晚上10点多钟,由于用不起电,小海美一直是点着蜡烛学习。夏天被蚊子咬一身红包,冬天手冻得像馒头一样。靠着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刻苦,海美从开始上学,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虽然从小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关爱,但海美仍时刻想着关爱别人。看到班里很多同学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倡议成立“留守孩子小队”, 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提高成绩,照顾生活上困难的同学,照看孤寡老人。老师也被她的爱心感动了,说:“海美的心灵就像泉水一样明澈,像雪莲一样美丽。”20xx年,海美被选为全国十佳少年;20xx年她与杨利伟、刘翔等人一起当选为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还应邀参加 “首届儿童发展国际论坛”。

【【精华】说课稿汇总4篇】相关文章:

1.【精华】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

2.【精华】物理说课稿汇总十篇

3.【精华】小学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4.【精华】说课稿三篇

5.【精华】说课稿3篇

6.【精华】说课稿4篇

7.【精华】说课稿6篇

8.【精华】说课稿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