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3-02 11:40:5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说课稿4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 教 材

  《正负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二课时。教材通过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引导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感受正、负数及0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较好基础。

  二、说学情

  第一课时《温度》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零上、零下温度的区别、读写方法,并形象而生动地感受了负数产生的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本节课学习《正负数》较为轻松有趣,但应用正负数解决、理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有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性。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及零的意义,并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乐于主人的品德

  (3)在课堂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收获与助人的快乐。

  四、说教 学 重 难 点

  理解正负数和零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我介绍朋友的情景引入了对上节课《温度》知识的回顾,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上节课温度学习,引导学生复习了负数应用的背景,再引入正数的概念和零的意义,并及时通过提问让学 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正负数和零的关系

  2、教学课本内容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的图片和存折这一实物,结合上节课学习经验,使学生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体会零的意义,明白除了可以表示温度还可以在很多情况下使用,理解正负数应用的广泛性

  3、故事情境教学和游戏“请你跟我反着做

  《猴子掰玉米 》学生是很了解的而游戏也是学生很爱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正负数和零的再认识,让学生再次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用数学思维思考的能力和意识,

  4、情景引入正负数的应用

  把这一环节放在“打来电话需要帮忙“情境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正负数可以表示收支情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好品德 5巩固练习的设计

  通过淘气的考验引入激发学生的竞争和挑战动力,情绪饱满的完成这一环节中正负数的应用的巩固练习,更加深入的认识正负数的认识

  6、引导总结,交流收获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从而对本课所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通过最后一个环节“给这节课命题”,再次点题结束本科

  七、说板书设计

  正负数

  正数

  负数

  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串联和并联》(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串联和并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的内容,电流和电路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关键。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课程基本理念,我确立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

  (2)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

  (3)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认为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电流和电路》的重要一节,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其它知识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本课的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并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是本节课的重点,从实际电路中看出它的连接关系,设计各种要求的电路是这节课的难点。

  (四)教材处理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去探究,直接接触物理事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物理的激情。

  二、教法学法:

  (一)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各小组相互交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从“猜想——设计——论证——归纳——结论——指导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体验自然科学的魅力。把难点通过实验变得直观、形象、具体。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简单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但他们的知识仅限于一个用电器,同时学生对电学学习早有期待心理,认为电学中实验很有趣,都想动手去实验,有很强的动手意愿。

  2、学法指导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将学生学习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并根据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以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等为主要学习方法。在整节课中让学生自己想“探究”、想“成功”,并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地探索学习,达到“学会”。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分组实验器材(电源、开关三个、小灯泡两个和导线若干),制作示教板两块(一块串联、一块并联,连线图都不可见),以备教学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的课堂教学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一)创设情境,问题引入(2分钟)

  展示示教电路板,第一次合上开关两灯亮,分别摘下一个灯泡再合上开关,一个电路小灯泡亮,另一个电路灯泡不亮。观看表情后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看到两种电路的演示,同学们有什么想法、想知道什么?

  (好课的导入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既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又能联系学生内在知识结构,为学生的自主建构创造条件。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疑惑,即而进入主动思考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20分钟)

  1、先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三个开关和几节电池,你能同时使两个灯泡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根据上面提出的问题,学生每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对学生采取什么器材不作任何限制,让他们展开自己的想象。电源方面有的可能用的是一节干电池,有的可能用的是两节或三节干电池,这样出现灯泡的亮度就会不同;两个小灯泡有的可能采用串联,有的可能采用并联;开关有的可能只用了一个,有的可能用了两个或三个,这样开关的操作就会有不同的效果。(物理课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本环节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也展示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所以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注意掌握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随时引导教学活动。)

  2、当各小组成功解决了问题之后,教师提出:“你们每个同学是如何连接的两个小灯泡老师有点看不清,你能不能把你的各个元件的连接关系用清晰的电路图表示出来?”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知识点的掌握与训练。

  在学生正确地画出自己的电路连接关系后,教师开始引导他们去识别电路的连接。找几个有代表性的电路连接,让他们画在黑板上,去归纳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会很清楚地看出有两种,从而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让每个同学看看自己的电路连接是属于哪一种?你是如何控制每个灯泡的工作与否呢? (魏书生曾说: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你老师就不要去替代。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特别是在思维上,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不能取代或弱化学生的思维过程。)

  3、引导学生猜想:在串联电路中,把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作用是否改变?在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又如何呢?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各小组连接另一电路去进行验证。(教学中还应不断启发学生联想日常生活现象,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切身体验进行大胆猜想,说出猜想依据,然后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把学生引导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轨道上来。)

  各小组讨论交流,从电路元件的连接形式、电流的路径、开关的作用等方面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与区别。

  教师板书:

  电路图 概念 电路特点 开关作用

  4、教师总结学生在实验和作图中存在的问题。

  5、全体学生参与游戏巩固新知

  游戏:伸出双手,握紧拳头再伸出大小母指,以拳头为用电器,以大小母指为导线,先组成两个用电器串联,再扩展到三个,然后组成两个用电器并联,再扩展到三个。(这一游戏既巩固串并联的连接特点,又把串并联得以扩展,同时也体现了合作意识。)

  (三)限时闯关,拓展创新(8分钟)

  为了突破重点,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设计以下闯关题目。

  1、展示:一块示教板,上面两个灯并列摆放,连接线看不到。让学生判断它们的连接关系。(现在学生无法从连接方式判断串并联电路,从而继续激发学生兴趣、疑虑。让学生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告诉学生仅凭元件摆放的位置是无法判别串并联的。)

  2、找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的是串联电路,哪些地方应用的是并联电路。

  3、有两个小灯泡(L1、L2),两个开关(S1、S2),两节干电池,导线若干,实现:只闭合S1时两灯都不亮,只闭合S2时只有L2亮,S1、S2都闭合时两灯均亮。(比一比那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而且能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说明其连接关系。通过评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

  (四)独立完成,学力自检(10分钟)

  测试题三道,判断电路连接方式、连接电路、电路设计。

  (拓展练习设计应有层次、有坡度,给各段学生不同任务,使他们既能跳一跳摘桃子,又能通过练习体会成功的快乐。)

  (五)总结反思,归纳提升(3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进行总结,主要从科学知识及科学的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总结,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通过本环节,学生可以逐渐养成对所做事情进行评估的习惯,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有助于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梳理知识体系,有助于课堂情感、知识能力的内化,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原则,作业分3部分布置:

  A组:课本第109页1、2题

  B组:课本第109页3、4题

  C组:除完成B组作业外,思考:节日小彩灯如果有一个坏了,如何使其它的灯亮起来?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课后作业的设计源于这样的思想指导。教师应给不同能力的学生以不同作业内容,为学生积极主动发展提供机会。)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形象精炼地呈现在黑板上,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课堂思路。)

  电路图 概念 电路特点 开关作用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树上的鞋》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动物是人的一面镜子。

  本文记叙的是的一件“我”亲身做过的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我”捉蟋蟀累了睡在一棵大槐树下,在睡梦中被惊醒,发现一只雏鸟钻进鞋窝里,于是我想办法把雏鸟送回鸟妈妈身边。而“送”的办法就是“我”将一只鞋作为鸟窝,放在树杈上。

  “我”发现雏鸟钻进鞋窝以后的所见所思所为,是课文记叙的重点,并以“我”的发现为线索展开了故事情节。

  课文按“我”的“经历”顺序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捉完蟋蟀累了,脱了鞋在一棵大槐树下休息。

  第二部分(2—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被惊醒,发现一只雏鸟藏在了鞋子里。

  第三部分(4—7自然段):我发现雏鸟望着妈妈叫,就托起它爬上树,想把它送回鸟窝,可是失败了。

  第四部分(8—9自然段):我发现雏鸟把我的鞋子当成了家,就把它装进鞋子放在树上。

  第五部分(9—13自然段):我观察着鸟妈妈照顾雏鸟的情况,直到它们依偎在一起,我才放心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9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鞋子跑到树上的原因及要点。领悟“依偎”的意思。

  3、能够恰当地想象后来发生的事情。

  教学重点:培养阅读能力,理解“我”是怎样自然地用鞋子为雏鸟搭窝的。

  教学难点:认真阅读课文,深入理解“我”天真、善良、质朴的特点。

  三、 教学设想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的教材训练重点,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听、说、读、写的教学思想,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在教法上,我力求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如在理解“依偎”一词时我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找到轻松的感觉;我设计的板书力求简单、美观,给孩子们视觉上的享受;另外,给孩子们的评价语尽量多元化,让孩子们在精神上体会成功的喜悦等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的学习方式,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新课的.导入力求简洁,体现“简约语文”)

  (二)、检查预习,指导生字。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督促学生预习能力的逐步形成。另外,通过检查预习,还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提供有力依据。)

  1、昨天,给大家布置了预习的作业,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出示生字词:掘土 蟋蟀 厉害 雏鸟 饼干 攀登 依偎 亲吻)

  2、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鞋 家)

  (三)、自读课文,感悟内容。

  (新课标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基本的阅读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的。所以,我采用的是“自读,自悟”的学习方式。我设计的问题是:“我”为什么不直接把小鸟送进窝里?有哪些原因?)

  自读提示:

  “我”为什么不直接把小鸟送进窝里?有哪些原因呢?在书上勾画出有关句子,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四)、交流评议,指导朗读。

  1、树太高“我”攀不上去。(第5自然段)(指导攀的写法)

  2、小鸟打蔫,时间紧迫。(第7自然段)

  3、小鸟只有躲在鞋里才会感到安全,它把鞋子当成了避风港。(第8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作者的天真、朴实及小鸟的可怜。)

  师:在第8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叫做“依偎”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生可能说是“靠着”的意思。)

  师:自读课文第8自然段,你能通过读课文的来体会“依偎”的意思吗?

  (小鸟这时很害怕,只有靠在鞋子边上才会感到些许安全,因此“依偎”不单只是靠着的意思,而是一种安全、幸福的靠着、挨着。)

  师:再读课文,看看课文里还出现过“依偎”这个词吗?(第13自然段)

  指名读这句,体会依偎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依偎”的意思

  师归纳:“依偎”是小鸟与小鸟妈妈和谐幸福的挨在一起。

  师:你能不能说说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依偎”的感觉?指名用“依偎”说一句话。

  (如:晚上我依偎在妈妈怀里,听妈妈给我讲《灰姑娘的故事》。 )

  小鸟之所以能跟妈妈依偎在一起都是因为有了“我”的……

  生:

  师:板书:爱 画图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想象后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实现《课程标准》里倡导的实现阅读与口语交际的结合;阅读与“小练笔”的相辅相成;阅读与综合性语文活动的融会贯通;阅读与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

  师:“我”把自己的鞋子奉献给了小鸟妈妈和小鸟,而他只能光着一只脚回家。同学们想象一下回到家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写出来,讲给小组的同学。

  (六)、布置作业:

  续编故事,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七)、板书设计:

  8 * 树上的鞋

  鞋-------------挂在树上-------------家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说课稿 篇4

  感谢市教培研中心和学校领导,让我有机会参加了太仓市级教研活动。这是十多年以来,我头一次参加类似等级的活动,既兴奋,又倍感压力。这次,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国标本)第11册小学课文《詹天佑》一课。虽然有很多的缺憾,但通过活动,我在一次一次地否定中得到了锻炼,在一层一层地思考中得到了提升,也算是收获多多吧!

  总体来看,这堂课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能使学生较好地体会到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和爱国的精神。

  1.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为主线,贯穿整堂课。在教学中,紧扣杰出和爱国两个点,通过反复朗读中心句,层层深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

  2.我采用了画示意图、Flash课件辅助等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对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能根据不同的地形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青龙桥附近人字形铁路的设计啧啧赞叹,对詹天佑的杰出才干敬佩不已。

  3.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例如在让学生读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这句话时,我启发学生用相关的词语送给詹天佑。于是孩子们妙语连珠似的说出了一连串的词,如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不分昼夜、起早贪黑等。积累就是为了运用,这样的训练,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注重对学生进行写的训练。在学生充分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之后,我把全文提炼成一首小诗,配乐朗诵,把全课推向高潮。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难度的要求:或续写这首诗,或写几句给詹天佑的心里话,或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从学生的练习反馈来看,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富有创意的诗文、发自肺腑的心里话可以充分证明,这个训练是有效的,一方面检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朗读与写作能力。

  然而,由于詹天佑所处的时代已经久远,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大大削弱了学生对詹天佑爱国精神的深刻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我自我感觉没能让詹天佑走入学生的心里,有些教学设计只是浮于表面,没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崇拜詹天佑是个爱国的工程师。这一点让我深感憾,同时也非常困惑。课后,教研员以及兄弟学校的老师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也有不少老师提到了这一点。这段日子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始终没有解决的良策,让我很是苦恼,并一度在潜意识里很抗拒詹天佑,甚至有了消极放弃的念头。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12月31日,我校邀请了苏州市名教师、常熟实小的洪溜老师来上示范课。她上的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我被她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所打动,被她的诗情画意所吸引,被她的精妙点拨所折服,被她的激情朗读所震撼。课后的闲聊,竟让我茅塞顿开

  洪榴老师告诉我,她刚开始备课时,毫无头绪与思路可言。头一回试上,被人全盘否定。在难过之余,不服输的性格支撑着她坚持下去。她苦苦钻研教材,还从网上搜索《呼兰河传》细细阅读,想在书中寻找突破口。

  洪榴老师又接下去说:我终于知道我要给予学生的是什么了!课堂上,在一段凄婉又悠扬的音乐声中,教师激情朗诵。我感觉洪老师不仅是在读课文,更是在读萧红,在读萧红坎坷的一生;不仅是在教课文,更是在用课文教学生怎样阅读,怎样品词析句,怎样面对人生洪老师的朗读,使萧红的形象以及她的人生态度牢牢地刻在每个人的心坎里。

  洪榴老师对教材的正确把握,以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我深深地折服。作家萧红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她所处的动荡的社会环境,都是现在的学生所难以理解的。但洪老师通过引进《呼兰河传》的片段、剪辑切合主题的音乐等方法,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作者的世界,走进她和祖父共有的园子,走进作者与祖父的爱与欢乐中。如此,课文的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反思我在备课时,仅仅局限于文本、教参,我对詹天佑的了解也仅仅是课文中的描写,对詹天佑的爱国精神与杰出才干知之甚少。试想,如果教师都没有深刻地理解把握教材,又怎能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品味人物呢?如果现在再让我重新备课,我会利用一切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去真正认识詹天佑,了解詹天佑的生平事迹,从他在接受修筑铁路任务时的义无反顾,去感受他的爱国精神;从他在勘测线路中的一丝不苟、亲历亲为,去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从他在修筑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中,品味詹天佑的杰出和伟大的爱国情结。我深深地明白了:教师只有自己被打动,才有可能让学生受感动。我想: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补充一两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詹天佑的崇高品质,让学生真正动之以情。此时,洪溜老师的话又索绕在我的耳畔:多少次啊,我在电脑前热泪长流,萧红坎坷的人生经历深深打动了我。她一生久经磨难,但在她的文字当中,却洋溢着幸福与快乐,充满了爱与亲情。根本找不到丝毫的悲伤与愤世嫉俗。她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怎么不值得我们学习?我想用这种思想,来感染我的孩子们,这一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错,在课堂上,学生们禁不住热泪盈眶,这正是深深打动他们的地方。

  洪溜老师钻研教材的狠劲让我深受启发,给我指名了前进的方向:只有深入地钻研教材,才是上好课的唯一出路。

【【精选】说课稿4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三篇

2.精选说课稿3篇

3.精选说课稿四篇

4.精选说课稿五篇

5.精选说课稿4篇

6.【精选】说课稿三篇

7.【精选】说课稿四篇

8.【精选】说课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