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课稿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讲练法,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并让他们通过观察、讨论,形成知识,然后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二)实际操作 认识平均分(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第一层:创设情境 感受平均分
在这一环节中,我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观察猴妈妈怎样分你觉得最公平
2、观察问题
通过让同学们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的同样多。
3、揭示课题
第二层:实际操作 认识平均分
1、提出小兔搬8个萝卜,可以平均分几次搬?
2、交流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认识理解“平均分”。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分法的机会。
第三层:拓展应用 理解平均分
1、按要求分小棒,交流操作。
2、说一说,把多少平均分,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
3、分别做练一练的第1、2、3题,让学生明白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的结果一样多。每份分得的结晶果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平均分”。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使学生易于理解故事内容。本课共用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下面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2、根据新课标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巩固生字读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风伯伯的话,知道小松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自读、品读、表演读、感情朗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做人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3、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二、说教法学法
1、读中感悟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自读、品读、表演读、感情朗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3、自主探究法
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能促进学生精神的唤醒和潜能的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根据本课的特点,让学生自主读书、表演、评论,懂得做人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从而感悟课文的内涵。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事?(小松树 大松树 风伯伯)
〔让学生认读生字词,能巩固生字的音和形,同时能使学生更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二)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问:读完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谁能用“(谁)长在(什么地方)?”的句式说说。
(2)谁来帮小松树和大松树找找家?
师简笔画“大山”,指名将图片“小松树”和“大松树”贴在相应的地方。
(3)齐读第一自然。
[利用贴图和简笔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下文打下基础,同时采用变换句式练习说话的方法,让学生感悟、体验,了解同一种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2、精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看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那它们一定经常在一起说话聊天。这一天,小松树和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想:你从小松树的话中知道了什么?(小松树认为自己长得高,看得远,很骄傲。)
(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很骄傲的.呢?指导读有关词语。(要读出小松树骄傲的样子,“多高哇”、“很远很远”应加重语气读。)
(3)让学生说说除了看出小松树很骄傲外,还看出他怎么样?(没礼貌,瞧不起人。)指名读读有关词语,(“喂”、“你呢”等词)让学生学小松树说话的语气。
(4)指导朗读。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些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读出小松树骄傲、神气的样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对重点词的感悟以及演一演小松树骄傲的样子,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让他们在动情的语文实践中积淀语感,增强体验。〕
(5)看图讨论:如果你是大松树会怎么样?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以后,生气了吗?它在想些什么?(看图说说)
[采用假设的方法,让学生装扮大松树,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引调出来,将自己的做法和大松树的态度进行比较,体会大松树对小松树的爱护和宽宏大度。]
3、精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大松树心胸宽广,不和小松树计较。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它是怎么说的?
(1)自由读、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问:风伯伯的话你们听懂了吗?(指名说说)
(2)让学生将黑板上的贴图——小松树从“山上”拿下来,与大松树比一比,从而体会小松树之所以高是借助了大山的力量。
[让学生把两棵松树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比一比,能够形象直观地了解两棵松树的高矮,使学生更易于理解风伯伯的话。这一环节的设计,既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朗读。(让学生装扮风伯伯,对小松树说几句话。)
4、精读第四自然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2)小松树为什么“低下了头”?(理解“惭愧”的意思)
(3)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4)引导学生想象:小松树低下头会想什么?会对大松树说什么?(同桌讨论、交流)
〔文章没有直接写出小松树认错的话语,这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和想像的空间。在这里,我让他们代表小松树,再给大松树说句话,引导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利用原有的知识,补足文章省略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获得思想的启迪。〕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戴上头饰,进行分角色朗读。)
[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在组内自由挑选喜爱的角色,戴上喜爱的头饰,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们会发现孩子们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2、说说学了课文以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像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的文章,我们称为寓言故事。]
(四)巩固练习。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检测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和理解课文的程度,看看是否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五)板书设计。
[采用师生画图贴图的方式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明,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8.小松树和大松树
贴风伯伯图 贴小松树图 惭愧
画大山图
贴大松树图 高得多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内容
1跳短绳(复习)
2游戏:短绳拼“数字”(新授)
二、教材分析
1跳短绳
跳短绳是一种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运动,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学生已经简单掌握了前单摇跳法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跳法(后单摇、创编等),体验自主学习。
2行进间拼“数字”
利用游戏的练习形式体验“合作”、进行研究式学习,在练习中尝试创新,逐步的展开游戏的延伸教学,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体验集体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多种跳短绳的方法
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想象,更好的完成拼“数字”游戏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利用趣味性的跳绳练习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利用游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致,体验合作及成功的快乐,尝试进行触类旁通的模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生基本掌握跳绳(每个学生都可以练习前单摇10个~50个)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自己喜欢的跳绳方式进行练习如后单摇、双摇、双人跳、多人跳)、互相学习(观察其他同学的不同跳法)、和教师研究(说出自己的感受,寻求教师的帮助)等多种学习方法。
2能力目标: 90%的学生掌握前单摇的跳法,70%的学生掌握后单摇的跳法,95%以上的学生参与到拼“数字”的.游戏中去。
3情感目标:说出自己是如何进行跳绳的,并且可以叙述出自己在一步一步的进步中感受是怎样的,以及自己在和同学们进行合作时的心理感受和合作成功(失败)后的感受。
五、教学方法
采用个人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媒体的运用
本课的教学媒体有:口哨、短跳绳(自备)。
七、教学过程:
学习步骤:
1准备活动、齐步走,立定
2向前单摇跳
3向后单摇跳
4跳自己喜欢的跳法
5用绳拼数字和字母(独立)
6用绳拼简单的英文单词(小组合作)
7放松整理
8总结本次课,预告次课内容,下课.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6-25
钓鱼说课稿11-25
船长说课稿11-14
麻雀说课稿01-20
《乙醇》说课稿10-14
天鹅说课稿11-21
匆匆说课稿01-06
《功》说课稿10-30
爱莲说的说课稿01-31
《力》说课稿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