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说课稿>高中数学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3-01-10 19:40:5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数学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准确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画图、发现椭圆的形成过程进而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辨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经历椭圆方程的化简,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通过讨论椭圆方程推导的等价性养成学生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难点是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和形式

  设计意图

  复习

  提问:

  (1)圆的定义是什么?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怎样?

  (2)如何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呢?

  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本课推导椭圆标准方程提供了方法与策略。

  讲授新课

  一、授新

  1.椭圆的定义:(略)

  活动过程:

  操作-----交流-----归纳-----多媒体演示-----联系生活

  形成概念:

  操作:

  <1>固定一条细绳的两端,用笔尖将细绳拉紧并运动,在纸上你得到了怎样的图形?

  在动手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辨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圆与椭圆的联系;建立起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为下一节深入研究方程系数的几何意义埋下伏笔。

  教学环节

  深化概念:

  注:1、平面内。

  2、若,则点P的轨迹为椭圆。

  若,则点P的轨迹为线段。

  若,则点P的轨迹不存在。

  联系生活:

  情境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类似椭圆的图形或物体?

  情境2.让学生观察倾斜的圆柱形水杯的水面边界线,并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教师用多媒体演示)

  情境3.观看天体运行的轨道图片。

  教学内容和形式:

  准确理解椭圆的定义。

  渗透数学源于生活,圆锥曲线在生产和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设计意图:

  2.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已知点、为椭圆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且,其中,求椭圆的方程

  活动过程:点拨-----板演-----点评

  一般步骤:

  (1)建系设点

  (2)写出点的集合

  (3)写出代数方程

  (4)化简方程:

  <1>请一位基础较好,书写规范的同学板演。

  (5)证明:讨论推导的等价性

  掌握椭圆标准方程及推导方法。

  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并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

  养成学生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应用

  举例

  教学环节

  二、应用

  例1.(1)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2)椭圆的焦距为4,则m的值为:

  活动过程:思考-----解答-----点评

  例2.已知椭圆焦点的坐标分别是(-4,0)、(4,0),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的距离的和等于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活动过程:思考-----解答-----点评

  变式<1>已知椭圆焦点的坐标分别是(-4,0)(4,0),且经过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活动过程:思考-----解答-----点评

  认清椭圆两种标准方程形式上的特征。

  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是什么?你学会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

  活动过程:教师提问-----学生小结-----师生补充完善。

  让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与方法,以逐步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作业布置:

  作业:教材第95页,练习2、4,第96页习题8-1,1、2、3、

  探索: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差、积、商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否存在?若存在轨迹是什么?

  分层次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进一步探索、发展的空间。

  四、板书设计

  8.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一、复习引入二、新课讲解三、习题研讨

  1.椭圆的定义

  2.椭圆的标准方程

  总体说明:本节课的设计力图贯彻"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在对椭圆定义的讲授中,遵循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教学原则和教学途径,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画图、发现椭圆的形成过程进而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辨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让椭圆生动灵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椭圆的内涵和外延。对本课另一难点标准方程推导的讲授中,在关键处设疑,以疑导思,让学生先从目的、再从方法上考虑,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师生共同完成。通过经历椭圆方程的化简,增强了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通过讨论椭圆方程推导的等价性养成学生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设计的例题及变式练习,充分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使所学内容得以巩固。变式(2)的设计让学生站在方程的角度认清椭圆两种标准方程形式上的特征,将学生的思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课后分层次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课后探索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进一步探索、发展的空间。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来突出教学重点。自始至终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数学说课稿2

  一、地位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等比数列是在学习了等差数列后新的一种特殊数列,在生活中如储蓄、分期付款等应用较为广泛,在整个高中数学内容中数列与已学过的函数及后面的数列极限有密切联系,它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设计本节的数学思路上:

  利用类比的思想,联系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的学习方法,采取自学、引导、归纳、猜想、类比总结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并能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现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思想、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等比数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等比”的特点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

  “等比”的理解及利用通项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自学环节。(8分钟)

  首先让学生重新阅读课本105页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并出示预习提纲,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122至P123例1上面。

  回答下列问题

  1)课本中前3个实例有什么特点?能否举出其它例子,并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2)观察以下几个数列,回答下面问题:

  1, , , ,……

  -1,-2,-4,-8……

  1,2,-4,8……

  -1,-1,-1,-1,……

  1,0,1,0……

  ①有哪几个是等比数列?若是公比是什么?

  ②公比q为什么不能等于零?首项能为零吗?

  ③公比q=1时是什么数列?

  ④q>0时数列递增吗?q<0时递减吗?

  3)怎样推导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课本中采取了什么方法?还可以怎样推导?

  4)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与函数关系怎样?

  (二)归纳主导与总结环节(15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回答为主体,教师引导总结为主线解决本节两个重点内容。

  通过回答问题(1)(2)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并强调以下几点:①定义关键字“第二项起”“常数”;

  ②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定义: =q(n≥2);③q=1时为非零常数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引申:若数列公比为字母,分q=1和q≠1两种情况;引入分类讨论的思想。

  ④q>0时等比数列单调性不定,q<0为摆动数列,类比等差数列d>0为递增数列,d<0为递减数列。

  通过回答问题(3)回忆等差数列的推导方法,比较两个数列定义的不同,引导推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法一:归纳法,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并从次数中发现规律,培养观察力。

  法二:迭乘法,联系等差数列“迭加法”,培养学生类比能力及新旧知识转化能力。

高中数学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资料,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并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所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十分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资料分析,研究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资料,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本事目标: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本事,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经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性,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资料,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确定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资料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资料,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突破重点的手段: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进取探索,以及及时地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另外,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导。突破难点的方法:抓住学生的本事线联系方法与技能使学生较易证明正弦定理,另外经过例题和练习来突破难点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团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我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本事,构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景,大概用2分钟

  第二:实践探究,构成概念,大约用25分钟

  第三:应用概念,拓展反思,大约用13分钟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明白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忙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日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经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资料,讨论能够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我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习,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经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终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仅收获着结论,并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进取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样办?发现正弦定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资料,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资料。

高中数学说课稿4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定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能力,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二 教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突破重点的手段: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以及及时地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另外,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导。突破难点的方法:抓住学生的能力线联系方法与技能使学生较易证明正弦定理,另外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突破难点

  三 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 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景,大概用2分钟

  第二:实践探究,形成概念,大约用25分钟

  第三:应用概念,拓展反思,大约用13分钟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 例2. 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高中数学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地位及作用: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高中《解析几何》第二章第七节内容,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会考的必考内容,是在学完求曲线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椭圆的特性,以完成对圆锥曲线的全面研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并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以及它们的应用。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b)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类比、分类讨论的思想以及确立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因为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是解决与椭圆有关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基础,因此,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由于学生推理归纳能力较低,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涉及到根式的两次平方,并且运算也较繁,因此它是本节课的难点;坐标系建立的好坏直接影响标准方程的推导和化简,因此建立一个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是本节的关键。

  二、说教材处理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以下的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2.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本节教材的处理上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组织和安排如下:

  (1)复习提问(2)引入新课(3)新课讲解(4)反馈练习(5)归纳总结(6)布置作业

  三、说教法和学法

  1.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而愉快的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展开。请学生参与课堂。加强方程推导的指导,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的溶为一体,为此,本节课采用“引导教学法”。

  2.利用电脑所画图形的动态演示总结规律。同时利用电脑的动态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3.设a(-2,0),b(2,0),三角形abp周长为10,动点p轨迹方程。

  例1属基础,主要反馈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

  例2可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

  小结

  为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结。

  1.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及其应用。

  2.椭圆标准方程中a,b,c诸关系。

  3.求椭圆方程常用方法和基本思路。

  通过小结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增强学生学好圆锥曲线的信心。

  布置作业

  (1)77页——78页1,2,3,79页11

  (2)预习下节内容

  巩固本节所学概念,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遗漏和不足。

高中数学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奇偶性是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3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的第2小节。

  奇偶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 及入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看,它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了一定数量的简单函数的储备。同时,刚刚学习了函数单调性,已经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

  从学生的思维发展看,高一学生思维能力正在由形象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转变,能够用假设、推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能运用函数奇偶性的代数特征和几何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观察抽象能力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从课堂反应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虽然函数奇偶性这一节知识点并不是很难理解,但知识点掌握不全面的学生容易出现下面的错误。他们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只根据奇偶性的定义检验成立即可,而忽视了考虑函数定义域的问题。因此,在介绍奇、偶函数的定义时,一定要揭示定义的隐含条件,从正反两方面讲清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我把函数的奇偶性概念设计为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个问题上我除了注意概念的讲解,还特意安排了一道例题,来加强本节课重点问题的讲解。

  难点: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

  由于,学生看待问题还是静止的、片面的,抽象概括能力比较薄弱,这对建构奇偶性的概念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把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设计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类比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从课堂反应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2、学法

  让学生在观察一归纳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

  三、教学过程

  具体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共分六个环节:设疑导入、观图激趣;指导观察、形成概念;学生探索、领会定义;知识应用,巩固提高;总结反馈;分层作业,学以致用。下面我对这六个环节进行说明。

  (一)设疑导入、观图激趣

  由于本节内容相对独立,专题性较强,所以我采用了开门见山导入方式,直接点明要学的内容,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达到开始就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效果。

  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对称美。再让学生观察几个特殊函数图象。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指导观察、形成概念

  在这一环节中共设计了2个探究活动。

  探究1 、2 数学中对称的形式也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以函数和=︱x︱以及和为例展开探究。这个探究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实现的,由于有图片的铺垫,绝大多数学生很快就说出函数图象关于Y轴(原点)对称。接着学生填表,从数值角度研究图象的这种特征,体现在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有何规律? 引导学生先把它们具体化,再用数学符号表示。借助课件演示(令 比较 得出等式 , 再令 ,得到 ) 让学生发现两个函数的对称性反应到函数值上具有的特性, ()然后通过解析式给出严格证明,进一步说明这个特性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都成立。 最后给出偶函数(奇函数)定义(板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形规律的感性认识,转化成数量的规律性,从而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切实经历了一次从特殊归纳出一般的过程体验。

  (三) 学生探索、领会定义

  探究3 下列函数图象具有奇偶性吗?

  设计意图:深化对奇偶性概念的理解。强调: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4道题

  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选例1的第(1)及(3)小题板书来示范解题步骤,其他小题让学生在下面完成。

  例1设计意图是归纳出判断奇偶性的步骤:

  (1) 先求定义域,看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 再判断f(-x)=-f(x) 还是 f(-x)=f(x)。

  例2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例3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例2、3设计意图是探究一个函数奇偶性的可能情况有几种类型?

  例4(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如图给出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你能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画出它在y轴左边的图象吗?

  例4设计意图加强函数奇偶性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重点关注了学生的推理过程的表述。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认识、理解和应用都能提升很大一个高度,达到当堂消化吸收的效果。

  (五)总结反馈

  在以上课堂实录中充分展示了教法、学法中的互动模式,问题贯穿于探究过程的始终,切实体现了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法的特色。

  在本节课的最后对知识点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应积累的解题经验。知识在于积累,而学习数学更在于知识的应用经验的积累。所以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错误的预见能力是提高数学综合能力的很重要的策略。

  (六)分层作业,学以致用

  必做题:课本第36页练习第1-2题。

  选做题:课本第39页习题1、3A组第6题。

  思考题:课本第39页习题1、3B组第3题。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人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进一步达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节课,是继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之后,二次函数之前的又一类型函数,本节课主要通过丰富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从中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因此本节课重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转化,建模。

  2.学情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对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应用有所掌握,但他们面对新的一次函数时,还可能存在一些思维障碍,如学生不能准确地找出变量之间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如何从事例中领悟和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人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从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说教法

  本节课从知识结构呈现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建立了“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清晰地再现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从教学内容的性质出发,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结构:创设出电流、行程等情境问题让学生发现新知,把上述问题进行类比,导出概念,获得新知,最后总结评价、内化新知。

  四、说学法

  我认为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类比、转化、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亲身经历函数模型的转化过程,为学生攻克难点创造条件,同时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也考虑到概念教学要从大量实际出发,通过事例帮助完成定义。

  好学教育:

  因此,我采用了“问题式探究法”的教法,利用多媒体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随着问题的深入而跳跃。

高中数学说课稿8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定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使学生会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能力,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3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猜想—推理—证明(15分钟)

  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提问: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注意: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总结--应用(3分钟)

  1.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2.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四)讲解例题(8分钟)

  1.例1. 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 例2. 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

  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五)课堂练习(8分钟)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 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六)小结反思(3分钟)

  1.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2.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3.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五、教学反思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后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收获着结论,而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高中数学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数列"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在历年的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要用到数列的一些知识。例如:储蓄、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就要用到数列知识。

  就本节课而言,在给出数列的基本概念之后,结合例题,指出数列可以看作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因此,本节课的内容,一方面是前面函数知识的延伸及应用,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后面学习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求和等知识打下铺垫。所以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讲清、讲透。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形成并掌握数列及其有关概念,识记数列的表示和分类,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

  (2)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能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比较简单的数列,使学生能根据数列的前几项观察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并通过数列与函数的比较加深对数列的认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相互渗透性的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渗透函数、方程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介绍数列与函数间存在的特殊到一般关系,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加强与函数的联系,并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2、教学难点

  根据数列前几项的特点,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四、教法学法

  本节课以"问题情境——归纳抽象——巩固训练"的模式展开,引导学生从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并与学生共同探索、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理解更加透彻。

  现代教学观明确指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节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不同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于国际象棋棋盘麦粒采用电脑动画演示,增强感性认识;所举的引例及数列的函数定义,可采用探索发现法;对通项公式及数列的分类等概念采用指导阅读法;对于难题(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一个通项公式)采用讲练结合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平时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节课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加强主动学习的能力。

  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将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将引例、例题、练习等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电脑动画演示:国际象棋棋盘格子中放有麦粒的示意图,从而得到一组数:1,2,22,23……263

  叙述故事:给你一张报纸,你可以用它登上月球,你相信吗?只要不断地将报纸对折42次以后,报纸的厚度就可以达到月球和地球的距离。

  设计意图:以实例引入概念,再配以电脑动画,叙述小故事,增强了感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2)投影演示,再观察以下几列数:

  ①某班学生的学号:1,2,3,4……,50

  ②从1984年到2004年,中国体育健儿参加奥运会每届所得的金牌数:

  15,5,16,16,28,32

  ③某次活动,在1km长的路段,从起点开始,每隔10m放置一个垃圾筒,由近及远各筒与起点的距离排成一列数:0.10.20.30,……1000

  ④放射性物质衰变,设原质量为1,则各年的剩留量依次为:1,0.84,0.842,0.843,……

  2、归纳抽象,形成概念

  (1)学生尝试叙述数列的定义:启发学生观察上述几组数据后,进行归纳总结定义: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数列,便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举例1:1,3,5,7与7,5,3,1 这两个数列有何区别?

  举例2:-1,1,-1,1,……是不是一个数列?

  设计意图:使学生注意把数列中的数和集合中的元素区分开来:

  ①数列中的数是有顺序的,而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

  ②数列中的数可以重复出现,而集中的元素不能重复出现。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列定义的理解。

  (2)数列的项及项的表示方法: an

  (3)数列的表示方法:可写成:a1,a2,a3,……,an……

  或简记为:{an},注意an与{an}的区别

  上述(2)(3)采用指导阅读法(书P106页第7节~第8节第一句话),对an与{an}的区别进行集体讨论归纳。

  3、通项公式的探索

  (1)观察归纳定义

  由学生观察引例中数列的项与它在数列中的位置(即项的序号)间的关系:

  实物投影:

  序号 1 2 3 …… 64

  ↓ ↓ ↓ ↓

  项 1= 21-1 2=22-1 22 = 23-1 …… 263

  从而可看出项与项的序号之间可用一个公式:an =2n-1表示,该公式叫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归纳抽象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定义(略)。

  (2)用函数观点看待数列:这是一个难点,讲解必须清楚、透彻。数列可看作是以自然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当自变量由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这是数列的本质),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的点,画图(棋盘麦粒这个数列)

  设计意图: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3)数列的分类,并口答引例及数列①②③④分别归于哪类数列。

  4、讲解例题

  设计例题:①根据通项公式写出前几项并会判断某个数是否为该数列中的项;②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一个通项公式。

  例1,根据下列数列{an}的通项公式,写出它的前5项

  (1) an= n/(n+1) (2)an=(-1)n · n

  设计意图:使学生正确掌握通项与序号的关系。

  变式训练:问 2589/2590是否为数列(1)中的项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方程思想是解决数列问题的重要方法。

  例2,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1,3,5,7

  (2)2, -2,2 ,-2

  (3)1 ,11 ,111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反思,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十分必要。写通项公式时,就是要去发现an与n的关系,对各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观察,找出这些项与相应的项数(即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注:遇到分数,可分别观察分子组的数列特征与分母组成的数列特征;若为正负相间的项,则可用-1的奇次幂或偶次幂进行符号交换,有时也可根据相邻的项,适当调整有关的表达式。)

  5、练习巩固

  投影演示:

  (1)写出数列1,-1,1,-1,……的一个通项公式

  (2)是否所有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上述(1)的设计意图:an=(-1)n+1也可写成 (分段函数的形式)(当n为奇数时,n为偶数时),说明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的通项公式可能不唯一。(2):引例②就没有通项公式。通过这些练习,使学生能及时消化,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6、归纳小结

  由学生试着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老师适当补充,可以训练学生的收敛思维,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

  (1) 数列及有关概念。

  (2) 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任意一项,并能判断某数是否为该数列中的项。

  (3)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4) 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7、课后作业:

  (1)课本P110/习题3.1/1(3)(4)(5);2、书P108/4(1)(3)(4)

  (2)复习看书P106-107

  六、评价与分析

  本节课,教师可通过创设情景,适时引导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有时直接讲解,有时组织掌握学生集体讨论、探索发现,课堂上除反复强调注意点外,还应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强化它们。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列及有关概念,而且可体会到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蕴含的基本数学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特殊化思想",使之获得内心感受,提高了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逐渐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A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

  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本章学习是在学生完成函数的第一阶段学习(初中)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函数学习。而对数函数作为这一阶段的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及对数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对数函数”这节教材,是在没有学习反函数的基础上研究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数函数作为常用数学模型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参加生产和实际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根据《对数函数》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由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和抽象概括知识等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探寻变量和变量的对应关系,通过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对数函数的概念;体验结合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对数函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1、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在教学中只有突出这个重点,才能使教材脉络分明,才能有利于学生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2、 难点:底数a对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影响。

  [关键]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类比教学。

  由指数函数的图像过渡到对数函数的图像,通过类比分析达到深刻地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是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的思考紧紧围绕图像,数形结合,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能形成以图像为根本,以性质为主体的知识网络,同时在立体的讲解中,重视加强题组的设计和变形,使教学真正体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从而突破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实验、探索、归纳;

  2、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3、体现“对比联系”、“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4、投影仪演示法。

  在整个过程中,应以学生看,学生想,学生议,学生练为主体,教师在学生仔细观察、类比、想象的基础上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加以引导点拨,与指数函数性质对照,归纳,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自觉地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学知识更牢固,理解更深刻。

  (二)、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对照比较学习法:学习对数函数,处处与指数函数相对照;

  2、探究式学习法: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

  3、自主性学习法:通过实验画出函数图像、观察图像自得其性质;

  4、反馈练习法: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个数y是分裂次数x的函数y=2x,因此,知道x的值(输入值是分裂次数)就能求出y的值(输出值为细胞的个数),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细胞个数和分裂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问题一:这是一个怎样的函数模型类型呢?

  设计意图

  复习指数函数

  问题二:现在我们来研究相反的问题,如果知道了细胞的个数y,如何求分裂的次数x呢?这将会是我们研究的哪类问题?

  设计意图

  为了引出对数函数

  问题三:在关系式x=log2y每输入一个细胞的个数y的值,是否一定都能得到唯一一个分裂次数x的值呢?

  设计意图

  (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2、引导探究,建构概念。

  (1)、对数函数的概念:

  同样,在前面提到的发射性物质,经过的时间x年与物质剩余量y的关系式为y=0.84x,我们也可以把它改成对数式x=log0.84y,其中x年夜可以看作物质剩余量y的函数,可见这样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的。

  设计意图

  前面的问题情景的底数为2,而这个问题情景的底数是0.84,我认为这个情景并不是多余的,其实它暗示了对数函数的底数与指数函数的底数一样有两类。

  但是在习惯上,我们用x表示自变量,用y表示函数值。

  问题一:你能把以上两个函数表示出来吗?

  问题二:你能得到此类函数的一般式吗?

  设计意图

  体现出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问题三:在y=logax中,a有什么限制条件吗?请结合指数式给以解释。

  问题四:你能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给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吗?

  问题五:x=logay与y=ax中的x,y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

  设计意图

  前四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出对数函数的概念,然而,光有前四个问题还是不够的,学生最容易忽略或最不容易理解的是函数的定义域,所以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域。

  (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问题:有了研究指数函数的经历,你觉得下面该学习什么内容了?

  设计意图

  提示学生进行类比学习

  合作探究1:借助计算器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两组函数的图像,并观察各族函数图像,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

  y=2x;y=log2x y=( )x,y=log x

  合作探究2:当a>0,a≠ 1,函数y=ax与y=logax图像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

  在这儿体现“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合作探究3:分析你所画的两组函数的图像,对照指数函数的性质,总结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

  学生讨论并交流各自的而发现成果,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时归纳总结,并板书对数函数的性质)。问题1:对数函数y=logax( a>0,a≠1,)是否具有奇偶性,为什么?

  问题2:对数函数y=logax( a>0,a≠1,),当a>1时,x取何值,y>0,x取何值,y<0,当0

  问题3:对数式logab的值的符号与a,b的取值之间有何关系?

  知识拓展:函数y=ax称为y=logax的反函数,反之,也成立,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存在反函数,那么它的反函数记作y=f-1(x)。

  3、自我尝试,初步应用。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y=log0.2(4-x)(该题主要考查对函数y=logax的定义域(0,+∞)这一限制条件,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求得不等式,解对应的不等式。)

  例2: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1)、㏒2 3.4,log2 3.8;

  (2)、log0.5 1.8,log0.5 2.1;

  (3)、log7 5,log6 7

  (在这儿要求学生通过回顾指数函数的有关性质比较大小的步骤和方法,完成完成前两题,最后一题可以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完成解答,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比较数的大小常用的方法)

  合作探究4:已知logm 4

  设计意图

  该题不仅运用了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还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4、当堂训练,巩固深化。

  通过学生的主体性参与,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再次深化。

  采用课后习题1,2,3.

  5、小结归纳,回顾反思。

  小结归纳不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

  (1)、小结:

  ①对数函数的概念

  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③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反思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二)、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水平的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与连贯,强调学以致用。通过作业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课后习题A 1,2,3;

  选做题:课后习题B 1,2,3;

  (三)、板书设计

  板书要基本体现课堂的内容和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通过使用幻灯片辅助板书,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进程更加连贯。

  五、评价分析

  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我采用了及时点评、延时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顽强的理性精神,在概念反思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通过巩固练习考查学生对本节是否有一个完整的集训,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

高中数学说课稿11

  我担任高职单招辅导班的数学科教学,可以说每节课都是复习课。今天,我说的是复习课这种课型。内容是《函数》这一章中的“反函数”这一节。

  一、教材分析:

  反函数这一节在《函数》这章中是一个难点,篇幅不多(课时少),在高考考纲中的要求也比较简单。但我个人这样认为,复习课应尽量把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新旧知识系统地串在一起,所以在备课时要找一条能把知识点连在一起的线索。这线索就是函数的三要素:

  (一)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掌握反函数的概念并能求出简单函数的反函数(考纲要求)。

  ②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的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在解题中的运用。

  ③通过知识的系统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①重点:使学生能求出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②难点:反函数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整节课采用传统的讲解法。

  首先要认识反函数应先有函数的概念这知识,用例子来说明反函数的求法以及让学生来完成一题没有反函数的函数,从而得出一个不满足函数定义的关系式,通过分析来得到一个函数具有反函数的条件。这里是用“欲擒故纵”的手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三、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认识了反函数的求法(步骤),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三个结论,并运用这些结论来解题。希望能达到提高学生性质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函数的概念、三要素

  (二)新课:例1:求y=2x+1的反函数

  解:

  即(x∈R)

  注意步骤,新关系式满足从R到R是一个函数关系式。

  互这反函数的特点:

  ①运算互逆;②顺序倒置

  例2:y=x2(x∈R)用y的代数表示x

  得x=这x不是y的函数,不满足函数定义

  若对,y=x2的定义域改为x≥0

  可得x=,即y=(x≥0)

  当逆对应满足函数定义,原函数才存在反函数。

  得到结论①互为反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交换

  即

  分别在同一坐标上画出以上互为反函数的图象

  得到结论②图象关于y=x对称

  ③单调性一致

  (三)练习

  1、求的反函数,并求出反函数的值域。

  2、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求a的值。

  讲评:略。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高中数学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教材共分两课时进行,这是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的概念,依据函数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应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研究和讨论初等函数有关性质的基础。掌握本节内容不仅为今后的函数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和判断某些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概念。

  教学难点:领会函数单调性的实质与应用,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的概念。

  教学关键: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结构出发,讲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

  4、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而且思维逐步地从感性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并由此向逻辑思维发展,但学生思维不成熟、不严密、意志力薄弱,故而整个教学环节总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看,他们只能根据函数的图象观察出“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增大”等变化趋势,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由于学生在概念的掌握上缺少系统性、严谨性,在教学中注意加强。

  二、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了解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并能根据函数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2、能力目标:通过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的思想方法,增加学生的知识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分析、探索等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求知欲望。领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通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用运动变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掌握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题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重展开探索过程,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本节课采用问答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只起着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自觉的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并且加入激励性的语言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2、学习方法

  自我探索、自我思考总结、归纳,自我感悟,合作交流,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四、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问题情景,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引入,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例题分析与巩固练习,回顾总结和课外作业六个板块。这里分别就其过程和设计意图作一一分析。

  (一)问题情景: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设计了多个生活背景问题,并就图表和图象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一系列问题和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习函数的单调性做好铺垫。(祥见课件)

  新课程理念认为: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本节课所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活。

  (二)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引入

  1、几何画板动画演示,请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已学过的函数y=2x+4,,的图象的动态形式形象出x、y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感性认识。,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观察下列函数图象,从左向右看图象的变化趋势?

  问题2:你能明确说出“图象呈上升趋势”的意思吗?

  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总结,得到单调性的“通俗定义”:

  从在某一区间内当x的值增大时,函数值y也增大,到图象在该区间内呈上升趋势再到如何用x与f(x)来描述上升的图象?

  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将图形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几何画板的灵活使用,数形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图形语言到数学符号语言的翻译变得轻松。

  设计意图:

  ①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新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化,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②通过学生已学过的一次y=2x+4,,的图象的动态形式形象地反映出x、y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感性认识。

  ③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入手,探讨单调性的概念,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

  ④从图形、直观认识入手,研究单调性的概念,其本身就是研究、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三)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

  在前面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归纳:如何使用数学语言来准确描述函数的单调性?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出增函数的概念,同时要求学生讨论概念中的关键词和注意点。

  定义中的“当x1x2时,都有f(x1)

  注意:

  (1)函数的单调性也叫函数的增减性;

  (2)注意区间上所取两点x1,x2的任意性;

  (3)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

  让学生自已尝试写出减函数概念,由两名学生板演。提出单调区间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给出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其实也叫做函数的增减性,它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同时明确判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这样处

  理,同时也是让学生感悟、体验学习数学感念的方法,提高其个性品质。

  (四)例题分析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象法和定义法。

  2、例2、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照定义进行分析,明确本题要解决什么?定义要求是什么?怎样去思考?通过自己的解决,总结证明单调性问题的一般方法。

  变式一:函数f(x)=—3x+b在R上是减函数吗?为什么?

  变式二:函数f(x)=kx+b(k<0)在R上是减函数吗?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

  变式三:函数f(x)=kx+b(k<0)在R上是减函数吗?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

  错误:实质上并没有证明,而是使用了所要证明的结论

  例题设计意图: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象法和定义法。例1是教材中例题,它的解决强化学生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题的意识,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依托具体问题,对单调区间这一概念的再认识;要了解函数在某一区间上是否具有单调性,从图上进行观察是一种常用而又粗略的方法。严格地说,它需要根据单调函数的定义进行证明。例2是教材练习题改编,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使用定义证明的一般步骤:任取—作差(变形)—定号—下结论,通过例2的解决是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概念进行简单论证的基本方法,强化证题的规范性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例3是教材例2抽象出的数学问题。目的是进一步强化解题的规范性,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一些常见的变形方法。

  (五)巩固与探究

  1、教材p36练习2,3

  2、探究: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有什么规律?

  (几何画板演示,学生探究)本问题作为机动题。时间不允许时,就为课后思考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象,对函数是否具有某种性质作出一种猜想,然后通过推理的办法,证明这种猜想的正确性,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数学方法。

  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悉证明或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达到巩固,消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强化解题步骤,形成并提高解题能力。对练习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总结。

  (六)回顾总结

  通过师生互动,回顾本节课的概念、方法。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知识,同学们要切记: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同时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要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正确进行判断和证明。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体会数学的和谐美。

  (七)课外作业

  1、教材p43习题1。3A组1(单调区间),2(证明单调性);

  2、判断并证明函数在上的单调性。

  3、数学日记:谈谈你本节课中的收获或者困惑,整理你认为本节课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1、2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增、减函数的概念,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和解题规范化的训练,并且以此作为学生对本结内容各项目标落实的评价。新课标要求: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作业3这种新型的作业形式是其很好的体现。

  (七)板书设计(见ppt)

  五、评价分析

  有效的概念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了:

  第一、教要按照学的法子来教;

  第二、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新概念间寻找“最近发展区”;

  第三、强化了重探究、重交流、重过程的课改理念。让学生经历“创设情境——探究概念——注重反思——拓展应用——归纳总结”的活动过程,体验了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积极主动的建构者。

  本节课围绕教学重点,针对教学目标,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探索研究状态之中,激情引趣,并注重数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是顺应新课改要求的,是研究性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

高中数学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1、《指数函数》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指数函数》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函数”的第六节资料,是在学习了《指数》一节资料之后编排的。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够对指数和函数的概念等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能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对数、对数函数尤其是利用互为反函数的图象间的关系来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打下坚实的概念和图象基础,又因为《指数函数》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系统研究的函数,对高中阶段研究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完整的函数知识,初步培养函数的应用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所以《指数函数》不仅仅是本章《函数》的重点资料,也是高中学段的主要研究资料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外,《指数函数》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体此刻细胞分裂、贷款利率的计算和考古中的年代测算等方面,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资料的特点之一是概念性强,特点之二是凸显了数学图形在研究函数性质时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经过初中学段的学习和高中对集合、函数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函数和图象的关系已经构建了必须的认知结构,主要体此刻三个方面:

  知识维度:对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最简单的函数概念和性质已有了初步认识,能够从初中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函数初步转化到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来认识函数。

  技能维度:学生对采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象的方法已基本掌握,能够为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做好准备。

  素质维度: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已有必须的体会,已初步了解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鉴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本事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

  ②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③能初步利用指数函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

  ①渗透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②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类比、猜测、归纳的本事;

  (3)情感目标:

  ①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经过教学互动促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本事;

  ③领会数学科学的应用价值。

  (4)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a的关系。

  突破难点的关键:寻找新知生长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来扫清障碍。

  二、教法设计

  由于《指数函数》这节课的特殊地位,在本节课的教法设计中,我力图经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到达不仅仅使学生初步理解并能简单应用指数函数的知识,更期望能引领学生掌握研究初等函数图象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研究其它的函数做好准备,从而到达培养学生学习本事的目的,我根据自我对“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和“情景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将二者结合起来,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景、按照指数函数的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给出两个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顺利引入课题,而这两个例子又恰好为研究指数函数中底数大于1和底数大于0小于1的图象做好了准备。

  2、强化“指数函数”概念、引导学生结合指数的有关概念来归纳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并向学生指出指数函数的形式特点,请学生思考对于底数a是否需要限制,如不限制会有什么问题出现,这样避免了学生对于底数a范围分类的不清楚,也为研究指数函数的图象做了“分类讨论”的铺垫。

  3、突出图象的作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图形始终使我们需要借助的重要辅助手段。一位数学家以往说过“数离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微”,而在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更是直接由图象观察得出性质,所以图象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4、注意数学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数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引入、例题的讲解和课外知识的拓展部分,都介绍了与指数函数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力图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基础学科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在学习完“指数”的概念和运算后编排的,针对学生实际情景,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1、再现原有认知结构。在引入两个生活实例后,请学生回忆有关指数的概念,帮忙学生再现原有认知结构,为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好准备。

  2、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在借助图象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会遇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将会贯穿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

  3、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在生活实例的课堂导入、指数函数的性质研究、例题与训练、课内小节等教学环节中都安排了学生的讨论、分组、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变被动的理解和记忆知识为在合作学习的乐趣中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的框架和体系,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4、注意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在概念、图象、性质、应用、拓展的过程中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有收获,跳一跳,够得着,不一样难度的题目设计将尽可能照顾到课堂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程序设计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构成与发展过程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启发学生逐步发现和认识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①用电脑展示两个实例,第一个是计算机价格下降问题,第二个是生物中细胞分裂的例子;

  ②将学生按奇数列、偶数列分组。

  学生活动:

  ①分别写出计算机价格y与经过月份x的关系式和细胞个数y与分裂次数x的关系式,并互相交流;

  ②回忆指数的概念;

  ③归纳指数函数的概念;

  ④分析出对指数函数底数讨论的必要性以及分类的方法。

  设计意图:经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扫清由概念不清而造成的知识障碍,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教师活动:

  ①给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并要求学生画它们的图象

  ②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规范地画出这两个指数函数的图象

  ③板书指数函数的性质。

  学生活动:

  ①画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图象

  ②交流、讨论

  ③归纳出研究函数性质涉及的方面

  ④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作简单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对深刻理解本节课的资料有着必须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完成基本作图之后,教师再利用课前已列表、建立坐标系的小黑板展示准确的作图方法,到达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图习惯的目的,然后借助“函数作图器”用多媒体将指数函数的图象推广到一般情景,学生就会很自然的经过观察图象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同时对于底数的讨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高中数学说课稿14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主要研究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和实际应用,分两课时,这里是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经会求某些函数的最值,并且已经掌握了性质:“如果f(x)是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那么f(x)在闭区间[a,b]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会求可导函数的极值之后进行学习的,学好这一节,学生将会求更多的函数的最值,运用本节知识可以解决科技、经济、社会中的一些如何使成本最低、产量最高、效益最大等实际问题。这节课集中体现了数形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好本节,对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教学重点

  会求闭区间上连续开区间上可导的函数的最值。

  3、教学难点

  高三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由于对求函数极值还不熟练,特别是对优化解题过程依据的理解会有较大的困难,所以这节课的难点是理解确定函数最值的方法。

  4、教学关键

  本节课突破难点的关键是:理解方程f′(x)=0的解,包含有指定区间内全部可能的极值点。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教材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制定本节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理解函数的最值与极值的区别和联系。

  (2)进一步明确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f(x),在[a,b]上必有最大、最小值。

  (3)掌握用导数法求上述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方法和步骤。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了解开区间内的连续函数或闭区间上的不连续函数不一定有最大、最小值。

  (2)理解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最值存在的可能位置:极值点处或区间端点处。

  (3)会求闭区间上连续,开区间内可导的函数的最大、最小值。

  3、情感和价值目标

  (1)认识事物之间的的区别和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理性精神。

  【教法选择】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识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而认识则是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节课在帮助学生回顾肯定了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一定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闭区间内的连续函数的几个图象,自己归纳、总结出函数最大值、最小值存在的可能位置,进而探索出函数最大值、最小值求解的方法与步骤,并优化解题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老师只是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不进行全部的灌输。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主要选择以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组织教学。

  【学法指导】

  对于求函数的最值,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剩下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一种更一般的方法,能运用于更多更复杂函数的求最值问题?教学设计中注意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观察、分析、归纳,以形成认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大致按照“创设情境,铺垫导入——合作学习,探索新知——指导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馈回授”四个环节进行组织。

高中数学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奇偶性是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3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的第2小节。

  奇偶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及入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看,它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基础。所以,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了必须数量的简单函数的储备。同时,刚刚学习了函数单调性,已经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

  从学生的思维发展看,高一学生思维本事正在由形象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转变,能够用假设、推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确定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能运用函数奇偶性的代数特征和几何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奇偶性概念的构成过程,提高观察抽象本事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自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从课堂反应看,基本上到达了预期效果。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虽然函数奇偶性这一节知识点并不是很难理解,但知识点掌握不全面的学生容易出现下头的错误。他们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只根据奇偶性的定义检验成立即可,而忽视了研究函数定义域的问题。所以,在介绍奇、偶函数的定义时,必须要揭示定义的隐含条件,从正反两方面讲清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所以,我把函数的奇偶性概念设计为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个问题上我除了注意概念的讲解,还特意安排了一道例题,来加强本节课重点问题的讲解。

  难点: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

  由于,学生看待问题还是静止的、片面的,抽象概括本事比较薄弱,这对建构奇偶性的概念造成了必须的困难。所以我把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设计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资料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类比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进取状态,从而培养思维本事。从课堂反应看,基本上到达了预期效果。

  2、学法

  让学生在观察一归纳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构成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

  三、教学过程

  具体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共分六个环节:设疑导入、观图激趣;指导观察、构成概念;学生探索、领会定义;知识应用,巩固提高;总结反馈;分层作业,学以致用。下头我对这六个环节进行说明。

  (一)设疑导入、观图激趣

  由于本节资料相对独立,专题性较强,所以我采用了开门见山导入方式,直接点明要学的资料,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到达开始就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效果。

  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对称美。再让学生观察几个特殊函数图象。经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指导观察、构成概念

  在这一环节中共设计了2个探究活动。

  探究1、2数学中对称的形式也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以函数和=︱x︱以及和为例展开探究。这个探究主要是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实现的,由于有图片的铺垫,绝大多数学生很快就说出函数图象关于Y轴(原点)对称。之后学生填表,从数值角度研究图象的这种特征,体此刻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有何规律引导学生先把它们具体化,再用数学符号表示。借助课件演示(令比较得出等式,再令,得到)让学生发现两个函数的对称性反应到函数值上具有的特性,然后经过解析式给出严格证明,进一步说明这个特性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成立。最终给出偶函数(奇函数)定义(板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形规律的感性认识,转化成数量的规律性,从而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切实经历了一次从特殊归纳出一般的过程体验。

  (三)学生探索、领会定义

  探究3下列函数图象具有奇偶性吗?

  设计意图:深化对奇偶性概念的理解。强调: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4道题

  例1确定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选例1的第(1)及(3)小题板书来示范解题步骤,其他小题让学生在下头完成。

  例1设计意图是归纳出确定奇偶性的步骤:

  (1)先求定义域,看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再确定f(-x)=-f(x)还是f(-x)=f(x)。

  例2确定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例3确定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例2、3设计意图是探究一个函数奇偶性的可能情景有几种类型?

  例4(1)确定函数的奇偶性。

  (2)如图给出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你能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画出它在y轴左边的图象吗?

  例4设计意图加强函数奇偶性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重点关注了学生的推理过程的表述。经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认识、理解和应用都能提升很大一个高度,到达当堂消化吸收的效果。

  (五)总结反馈

  在以上课堂实录中充分展示了教法、学法中的互动模式,问题贯穿于探究过程的始终,切实体现了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法的特色。

  在本节课的最终对知识点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应积累的解题经验。知识在于积累,而学习数学更在于知识的应用经验的积累。所以提高知识的应用本事、增强错误的预见本事是提高数学综合本事的很重要的策略。

  (六)分层作业,学以致用

  必做题:课本第36页练习第1-2题。

  选做题:课本第39页习题1、3A组第6题。

  思考题:课本第39页习题1、3B组第3题。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人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进一步到达不一样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一样的发展。

【高中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12-24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15篇12-19

高中数学圆的知识点12-09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08-27

高中数学教研工作总结12-09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15篇12-31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02-14

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总结12-08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范文5篇04-05

【推荐】高中数学教学总结三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