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说课稿>《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时间:2024-02-22 15:01:1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范文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范文1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分四块内容进行说课: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是继方程后的又一种代数形式,继承了方程的有关思想,并实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有着及其重大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的目标:

  ⑴知识目标:主要是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类比的思想来探索新知的能力,扩充和完善不等式的性质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猜想与归纳的思维方式,体会类比思想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中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不等式三个基本性质的学习以及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本节课的难点是用不等式的性质化简。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

  本节课在性质讲解中我采取探索式教学方法,即采取观察猜测---直观验证---托盘实验---得出性质。使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为了突破学生对不等式性质应用的困难,采取了类比操作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来设置教学。整节课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

  三、学法指导:

  鉴于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比较薄弱,应以激励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教学。鼓励学生一种类型的题多练,并及时引导学生用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

  例题讲解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数学思想。充分复习旧知识,使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水到渠成,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主要环节)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教师活动:注意强调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除数不为0)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习题:

  观察:用“”或“”填空,并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1)55+2____3+2,5-2____3-2

  (2)–1,-1+2____3+2,-1-3____3-3

  (3)6>2,6×5____2×5,6×(-5)____2×(-5)

  (4)–2(-2)×6____3×6,(-2)×(-6)____3×(-6)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两个(或几个)学生回答问题,由其他学生判断正误.

  五、教法说明

  设置上述习题是为了温故而知新,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呢?研究时要与等式的性质进行对比,大家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实质是移项法则),请同学们观察①②题,并猜想出不等式的性质.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猜想出不等式的性质.

  教师活动:及时纠正学生叙述中出现的问题,特别强调指出:“仍是不等式”包括两种情况,说法不确切,一定要改为“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或者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叙述不等式的性质,同时教师板书.

  不等式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对比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的性质(强调所乘的数可正、可负、也可为0)请大家思考,不等式类似的'性质会怎样?

  学生活动:观察③④题,并将题中的5换成2,-5换成一2,按题的要求再做一遍,并猜想讨论出结论.

  六、教法说明

  观察时,引导学生注意不等号的方向,用彩色粉笔标出来,并设疑“原因何在?”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呢?为什么?

  师生活动:由学生概括总结不等式的其他性质,同时教师板书.

  不等式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师生活动:将不等式-2<3两边都加上7,-9,两边都乘3,-3试一试,进一步验证上面得出的三条结论.

  学生活动:看课本第124页有关不等式性质的叙述,理解字句并默记.

  强调:要特别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质3.

  实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实质上是对不等式两边进行“+”、“-”、“×”、“÷”四则运算,当进行“+”、“-”法时,不等号方向不变;当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方向不变;只有当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才改变.

  学生活动:思考、同桌讨论.

  归纳:只有乘(或除以)负数时不同,此外都类似.

  (1)如果x-54,那么两边都可得到x9

  (2)如果在-78的两边都加上9可得到

  (3)如果在5-2的两边都加上a+2可得到

  (4)如果在-3-4的两边都乘以7可得到

  (5)如果在80的两边都乘以8可得到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出答案,教师订正,并强调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2.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请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解答下面习题.

  例1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并用数轴表示解集.

  (1)x-7>26(2)-4x≥3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结果.

  教师板书(1)(2)题解题过程.(3)(4)题由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定两个学生板演,然后师生共同判断板演是否正确.

  七、教法说明

  解题时要引导学生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路进行对比,并将原题与或对照,看用哪条性质能达到题目要求,要强调每步的理论依据,尤其要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质3与基本性质2的区别,解题时书写要规范.【教法说明】要让学生明白推理要有依据,以后作类似的练习时,都写出根据,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总结、扩展

  本节重点:

  (1)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尤其是性质3.

  (2)能正确应用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

  (五)课外思考

  对比不等式性质与等式性质的异同点.

  八、布置作业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范文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处理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本节内容不等式,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对不等式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为学生以后顺利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内容的理论基础,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兼顾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等式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3

  教法与学法:

  1、教学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2、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3、教学手段:多媒体应用教学

  4、学法指导:尝试,猜想,归纳,总结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下面我将具体的教学过程阐述一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将用一个公园买门票如何才划算的例子导入课题。

  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团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

  (此处学生是很容易得出买30张门票需要4X30=120(元),买27张门票需要5X27=135(元),由于120〈135,所以买30张门票比买27张还要划算。由此建立了一个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式)

  紧接着进一步提问:若人数是x时,又当如何买票划算?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引例列出了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和含有未知量120<5x的不等关系。那么在不等式概念提出之前,先让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类比”等式的概念,尝试着去总结归纳出不等式的概念。使学生从一个低起点,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为下面的学习调动了积极。

  接下来我用一组例题来巩固一下对不等式概念的认知,把表示不等量关系的常用关键词提出。

  (1)a是负数;

  (2)a是非负数;

  (3)a与b的和小于5;

  (4)x与2的.差大于-1;

  (5)x的4倍不大于7;

  (6)的一半不小于3

  关键词:非负数,非正数,不大于,不小于,不超过,至少

  回到引入课题时的门票问题120<5x,我们希望知道X的取植范围,则须学习不等式的性质,通过性质的学习解决X的取植

  难点突破:通过上面三组算式,学生已经尝试着归纳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了。不等式性质3是本节的难点。在不等式性质3用数探讨出以后,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想一想,是否能在数轴上任取两个点,用相反数的相关知识挖掘一下,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任意两个数比较是否性质3都成立。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使数的取值从特殊化到一般化,从对具体数的感知完成到字母代替数的升华。让学生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同时,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反馈练习:用一个小练习巩固三条性质。

  如果a>b,那么

  (1)a—3 b—3(2)2a 2b(3)—3a —3b

  提出疑问,我们讨论性质2,3是好象遗忘了一个数0。

  引出让学生归纳,等式与不等式的区别与联系

  三、拓展训练

  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将下列不等式化为“<”或“>”的形式

  (1)x—1<3(2)6x<5x—2(3)x/3<5 —4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