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必备】高中美术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美术说课稿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美术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下面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的第九课。在新课标的学习内容中,属于五大学习系列中的美术鉴赏模块,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和艺术风格,即通过欣赏、解释、评价等方法,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崇拜,提高审美情趣。
二、说学情
接下来是第二部分——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历史知识的积累。欣赏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欣赏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高中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但却力不从心。因此,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形成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了解家乡本土的美术,进而热爱乡土美术,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美术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以及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难点: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
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关注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这就决定着学生要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直观演示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法、联想法等。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索相关材料、预习了解本课知识点、多媒体课件、有民间美术特征的实物等。
学具准备:民间美术相关资料收集、剪刀、彩纸等。
七、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音乐导入
采用音乐的导入方式,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为此,我将播放民俗音乐《喜洋洋》,并且提出问题:过年有哪些传统习俗?中国传统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东北、西北、南方)?(小组讨论回答)引导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自然的引出今天的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环节二:欣赏图片,讲授新知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我设置了小组讨论的环节来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我会出示图片《对猴团花》《大阿福》和《兔爷》泥塑,询问:哪些作品是民间美术?如何来界定民间美术?说出理由。针对这节课的重点,我将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寻找答案,目的是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大胆发言,使本节课的重点得到解决,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环节三:拓展延伸,情感表达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练习时间,并结合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展示作品提出问题:目前,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民俗活动的消退而逐渐消失,有人认为传统的民间美术已经逐渐脱离了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否有必要保留民间艺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巡视检查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民间美术的乐趣。
小组讨论并选代表发言,由教师总结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应用,如服装纹样、家居等方面相关知识。
环节四:小结作业,动手实践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提问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学生可以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
最后,为了使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我会给学生留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
1、学生回忆民间美术的定义、种类、特点及其寓意等知识。
2、布置课外作业:实践——剪窗花。
高中美术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色彩心理》是选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美术课本》(试用)第三章《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部分内容,《色彩心理》说课稿。这一章包括形体、明暗、色彩、空间和肌理共五部分,我从中选取色彩这一节加以扩展,成为本节课的内容。本课从首先回顾色彩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色彩心理的作用,并联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采用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2、教学目标: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B.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
(3)发展目标:
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常见色的心理效应
(2)常见色的色彩联想
教学难点:常见色的心理效应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美术论文《《色彩心理》说课稿》。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典故、说故事、聊趣闻,逗得学生哈哈大笑。但学生终究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他们不会主动去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一节课下来,除了大笑外,别无收获。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 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互 动
师 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每参予一个游戏,都会思考完成游戏的办法,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然后在游戏中体验,在讨论的环节中联系实际,自由发挥,对讨论结果探究验证,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教师从学生遇到的问题入手,引出学习任务,然后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说过程:
四、说注意事项
1、因为课件的导入环节中插入了音乐,在导入部分欣赏图片时,应注意及时把音乐关上,以免授课的其它环节受到影响。
2、在“游戏一”中,要强调学生看到屏幕上的色彩,说出自己想到的内容时从两个方面来想:一是实际物体;二是联想到的心理。如看到红色,实际的物体可以想到红旗、血、太阳等,而联想到的心理有热情、危险、食欲等。
3、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色彩心理的灵活运用,如自己的服装、校园的环境、教室的布置等。
高中美术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基本思路
a、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围绕民间美术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从了解民间美术与普通人的生活之间的重要关系以及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作品,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其他美术作品相比毫不逊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一些常见形式、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B、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
3.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4.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民间美术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其他地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自发性的美术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积累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以及祈求幸福的愿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美术门类。
本课主要围绕中国的民间美术这一主题来展开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这一传统。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一些深入浅出的论述,向我们分析了民间美术的内涵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首先指出,民间美术扎根于人们的具体生活,甚至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与人们对美的要求以及祈求幸福的愿望密切相关。在这方面,教材就民间美术的种类以及与生活的关系列举了若干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对此有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指出民间美术的价值:
①它是研究民俗的重要途径;
②它体现着劳动人民质朴、自然的创造力,有着专业美术不可替代的价值;
③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一些风格独特的生活用品。
④它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它是艺术家们重要的灵感源泉之一。
接着,教材又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以及它们的内涵,列举并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
2、教学目标
理解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认识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了解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a .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b.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4、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在学习中了解分析类似的美术现象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术欣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5、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可以找一些录像资料来给学生观看,尤其是关于本地民俗的资料片。或者找一些教材中所列举的一些中国现代导演拍摄的电影中涉及到民俗与民间艺术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民间艺术所具有的巨大价值。让他们在体验中意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美术的重要门类,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认识并且注意保护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形式。
可以建议学生分小组来完成,去图书馆查询本地区的资料或者询问一些长辈。如果条件允许,在本地区又有很有特色的民间美术形式被保留下来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集体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现场调查与体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制作或者收集的一些民间美术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居室,然后与同学们交流装饰居室时的构思与所产生的效果以及自己的感受。
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学生对本地民间艺术耳闻目染较了解。但对其它民族民间艺术了解甚少。
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制作或者收集的一些民间美术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居室,然后与同学们交流装饰居室时的构思与所产生的效果以及自己的感受。
3、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了解民间美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促使他们了解多种美术形式。引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作品,提高他们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一些常见形式、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能力。
理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资料进行教学。
四、教学程序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诱发探究
高中美术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内容、地位和作用
中国民间美术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欣赏,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等民间美术。本课结合苏州地区的特色,重点介绍年画和刺绣。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我们伟大民族灿烂丰富的民间美术有所了解,增加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它独特的形式语言。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鉴赏能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民间美术与我们生活的联系;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增强民族自豪感。
(2)难点: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的理解以及其中的寓意。
二、说学情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对美术作品也有了自己的了解和偏好。对于民间美术,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接触,但大部分学生对民间美术这一主题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有学生认为民间美术就是简单粗糙的代名词,又或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需要民间美术等等的狭隘想法。因为有了这些想法,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可能还会有抵触的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内容不宜讲得过于理论化,而应当多结合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让他们在体验中意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价
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对图片更感兴趣,所以本课注意从图片本身出发,便于学生得出较为直观的结论,而不倾向于简单知识的传授。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指导
根据本课性质及学生状况,主要采取“激发启发--引导分析”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与组织讨论,培养学生的作品分析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
2、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采用欣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等方法学习。通过视频或实物的展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亲手创作,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讨论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1分钟)
利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作为开场。播放视频《中国民间美术》,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民间美术有直接的感受。
请各组根据课前预习,从预先放置的盒子中,集体讨论后选出属于民间美术作品。小组讨论后结合书本知识,推荐一位评委上台讲评。
(三)讲授新课
1.设置问题,引领学生欣赏
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并提问:民间美术有哪些特点?民间美术大体有哪些种类?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学生回答问题后,对答案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后提问:同学们知道自己家乡有些什么民间美术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解
选取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作为素材,介绍相关艺术作品的产生背景、发展历史和目前的发展状况。同时解析不同民间艺术形式的所表示的深刻含义。
(1)年画(12分钟)
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备出,曾有过文征明、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年画深受其影响,追溯起来千年历史。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雍,乾里,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铺纷纷迁至唐伯虎居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师边介绍桃花坞年画,边放桃花坞年画从古至今的社址变迁片断],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解放后,桃花坞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年画作品多次到日、美、意、卢森堡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
引领学生欣赏桃花坞年画的`制作过程,展示作品。《一团和气》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画面呈圆型。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似稚童,又似老妪的笑脸,身穿锦团服饰,颈佩长命富贵银锁,手棒《各气吉祥》卷轴,给人喜气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呈圆型,寓意“团圆”“圆满”,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睦,生活幸福,诸事顺道的良好的愿望。请学生看完后谈自己的感想。
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相当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之作外,还有小说戏剧类、祈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比如这一幅《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同学们看完后,通过解释和互相提问等方法上讲台介绍作品
(2)刺绣(9分钟)
分别介绍中国的四大名绣: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
苏绣有着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双面绣可称是皇冠上的明珠。什么是双面绣呢?
[播放一段介绍苏绣的片子] [同学们互相交流感受]老师示范刺绣的制作。
(3)风筝(1分钟)
放风筝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集运动、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风筝及放风筝的感受。
(4)玩具(2分钟)
每个人的童年几乎都是由各种玩具随着成长的,民间玩具充满了人们对儿童深沉的爱和美好的祝愿,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请学生生回忆儿时的玩具,并介绍以前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
(5)编织(1分钟)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各种竹、藤、草、玉米皮遍地都是,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其材质,巧妙编织出造型优美的盘、篮、鞋、席等实用美观的工艺品,在我国南方的竹编,劳动人民利用竹材的皮和簧不同泽,竹、幂的宽和窄,编插技法制成不同的竹制品,造型美观,而耐用的整体形态达到静中有色,粗中有细,硬中有柔的艺术效果。[边介绍边看各地编织品的录像]
(6)剪纸(2分钟)
[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通过表演剪、贴、看的一系列动作,请同学们猜含义。]
仅仅靠一把剪刀在纸上剪刻,就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生活(老师边剪边展示)。
3.赏析比较
教师展示一幅中国文人画作品和一幅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比较二者之间的不同。思考:二者的题材内容是怎么来的?形式方面有什么不同?(注意: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材料、形式以及创作者和作品的服务对象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分组讨论后请代表讲评。
教师总结:刚刚大家分析得很好,文人画重视主观意趣和笔墨情趣,以笔墨直抒胸中的自我成为文人画家的主旨,而民间美术是一种自发性的美术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积累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以及祈求幸福的愿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美术门类。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
教师:民间美术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一些风格独特的艺术品,它丰富了我们的视觉艺术,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好好保护,继承和发扬等。学生相互探讨民间美术与生活究竟有哪些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画面的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作品的不同,直接感受民间美术特有的美。通过学生对民间美术与生活关系的探讨,让学生体会到民间美术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1分钟)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俗活动美术。它遍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代传承与创造的珍贵财富,蕴含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内涵。我们既要自觉保护它,更应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有选择地将其继承、发扬广大。最后同学们观看了创意剪纸作品及视频,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后,学生进行了课堂练习,在刚刚完成的作品中,有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创意,很不错。
课后活动建议:
①调查你所居住的地方有哪些民俗,尝试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②收集你最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尝试用它们来布置你的房间,谈谈从中有什么体会并与同学交流。
五、板书设计
比较人文画作品和剪纸作品的区别
【高中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说课稿12-27
美术说课稿06-07
小学美术说课稿12-27
美术风筝说课稿02-26
中班美术说课稿范文03-04
美术说课稿15篇01-15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0-04
高中物理说课稿12-19
美术说课稿15篇[优]09-19
人教版初中美术说课稿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