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必备】初中美术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美术说课稿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我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熟知素描三大面、五调子和素描关系,并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掌握素描绘画的方法。通过探究合作,以及对素描明暗知识的了解和创作体验,加深对艺术的认知,加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广泛体验,产生了评价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感染力、表现力等艺术手段有关的情感体验,审美观念正逐步形成。初中生的兴趣广泛,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理解力,设计能力,动作制作能力都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对物体形状、体积特征有更强的感受力,对于空间、运动、观察等知觉过程有更好的判断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学情,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知素描三大面、五调子和素描关系,并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掌握素描绘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分析、讨论中熟知素描关系,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增强他们的创作欲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加深对艺术的认知,加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重难点:
重点: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掌握素描绘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析素描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体验过程,针对该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引导教学、演示操作的教学方式。
在学习方式上,我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意识,主要通过欣赏、观察、思考等形式,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表自己见解,师生互动,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六、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我特意做了如下准备:多媒体设备、素描图片等。
七、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进入新课讲授之前,我会分别播放两组鹅卵石的线描与素描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喜欢哪一组绘画方式?为什么?利用直观演示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学生的观察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素描立体感,从而导入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环节二:直观感知
(1)导入之后,我将采用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的形式,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个小实验,首先拿出一张白纸,请同学们看这是一个只具有长和宽的二维平面,接着将纸卷起,在右侧打了一束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除了纸张变为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立体外,你还看到什么变化?我的学生可能会从物体明暗深浅角度回答。通过初步的欣赏与观察,使学生自主的感受光线照射物体上的变化,从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明暗的兴趣。
(2)而后,我会引导学生认识三大面、五调子,并提出问题:怎样区分三大面?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在同一光线下,受光的面会比较亮,就把它叫做亮面。背光的面由于受不到光照比较暗,就把它叫做暗面。平行于光线的.面介于亮暗之间,就叫做灰面。这就是常说的三大面。明确三大面的目的是为了接下来学习五调子做铺垫。
环节三:具体分析
(1)学生认识三大面之后,我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并提出问题:如果对三大面细分可以分成哪五调子?学生会回答:五调子分别是亮、灰、暗、明暗交界线、反光。在这过程,要求我的学生在素描作品中指出三大面、五调子。
(2)紧接着我会讲解:光线的照射加之本身的结构和质地,使世间万物产生极其生动有趣又迥然各异的明暗效果,然后播放两幅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两幅作品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特点?这一环节我将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大胆发言。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得出:质感不一样,都突出了三大面、五调子,使物体更有立体感,更写实、逼真。通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随后,我会播放一组素描关系明确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它的素描关系,我的学生会从明暗和三大面、五调子的角度回答,这一环节我将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目的是寓知识于趣味之中,增强学生对艺术文化的感受能力,激发他们结合三大面、五调子创作具有立体感作品的兴趣,进而升华课题。
(4)当学生对三大面、五调子有初步了解之后,我会演示如何运用所学三大面五、调子表现物体立体感创作的方法(步骤),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素描明暗的创作方法,为学生独立创作解决技法上的难点,并将绘画步骤确定为:①勾出轮廓外形,完成平面形象组合;②确定三大面、五调子;③调整明暗,表现立体。
环节四:拓展延伸
1.课堂练习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过:“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练习时间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应用本课所学明暗关系与表现立体的知识,任意选择一件感兴趣的简单物体进行描绘,尽量表现它的立体感。在此环节,我将巡视指导。作品完成之后,我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点评方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优秀作品给予表扬,普通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2.小结作业
课程最后带领学生一起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通过对创作思路的整理,解决教学难点,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为学生建立创作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养成创新的好习惯。课程结束后我引导学生收集更多素描作品,分析它的素描关系,养成多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
八、说板书设计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课是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三单元课程,是继《黑白世界》一课的拓展学习课程,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教材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2、教学目标 :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强调印章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与篆刻法中虚实、疏密关系以及空白的运用和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的共同之处做出提示,引发学生对传统艺术共性的思考。在对篆刻工具、步骤有所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篆刻艺术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对篆刻艺术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篆刻艺术审美价值的本质认识、通过借助简化的篆刻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篆刻布局章法的基本表现能力。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篆刻艺术形式特点与刀法运用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能够在尝试治印的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B、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3)发展目标:
A、能够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尝试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共性。
B|.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攻破这一重点,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篆刻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探究,总结等方法。
教学难点 :篆刻法中虚实、疏密关系以及空白的运用。攻破这一难点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运用多媒体手段对篆刻艺术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围绕尝试治印的技能学习展开,安排两个课时,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篆刻艺术的体验和了解。 第一课时的教学引入首先可从强化学生的动手体验入手,让学生在动手篆刻过程中体验篆刻的魅力,提高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选择。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 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每个学生的生肖年份都有对应的生肖图像。
试想一下,学生如果能够亲手刻出一枚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会有一种怎样的满足与成就呀! 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刻出一方属于自己生肖的肖形印章,然后印在自己的书籍上,或者印在自己制作的精美小书签上。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展示书籍,把这些自己制作的小书签作为奖励学生的小礼物,告诉学生:谁的作业完成得好,老师就把自己的书签给谁留作纪念。本课的`教学过程 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在印稿上石这个步骤中的两种方式,教学实践证明:“直接反写”的效果较好。肖形印没有正反的明显区别,为学生练习直接上稿的方式提供了便利。 教材上镌刻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实践证明:切刀的方式更加易于掌握,也更加具有安全保证。在学生初次尝试镌刻肖形印的练习中,提倡首先统一使用切刀法。为了保证刻制的安全与简便,尝试刻制活动中使用的篆刻材料可先选择石膏材料。本课时的另一个学习内容是欣赏篆刻作品。引导学生在尝试和体验的基础上分析。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XXX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黑白装饰画的美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首先)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美版初中教材第十八册第四课《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出示板书)本课是“造型61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确定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内容:
本课通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可以了解用一种颜色与纸的对比,所表现出的对形体的概括与表现力,学习它以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语言所表现出作者的构思,感受黑白装饰画艺术的魅力。并且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纬度和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要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知黑白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和多种表现效果,了解黑白装饰画的创作过程。使学生掌握对黑白装饰画分析、理解、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节课通过大量图片的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风格的黑白装饰画分析比较,共同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根据生活中的形象或图片中的形象,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绘画方法,创作一幅黑白装饰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各种风格的黑白装饰画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并掌握正确的评价方式。发展潜在的艺术个性,大胆传递主观思想和感情。提高对黑白装饰画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4、根据我对教材分析的理解,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欣赏图片,让学生对黑白装饰画的表现特征、艺术效果和思想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进行对彩色照片和黑白装饰画的分析比较。
难点:
具体分析、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理解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完成有创意的黑白装饰画设计。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运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合作教学法、鼓励教学法等;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我先采用引导教学,用幻灯片放映一些不同特征的黑白装饰画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然后提出问题,进入课文。接着放映不同艺术特色的装饰画并作出比较,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本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让学生学会看作品,在看的过程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的审美价值观,感悟出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并运用到生活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并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过程设计
我将从课前准备—激趣导课—欣赏讨论—实践操作—教师总结几个方面进行我的教学。
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种不同的.黑白装饰画图片,带进课堂让学生欣赏。
2、激趣导课
首先,我先让学生欣赏一个黑白效果的视频短片,让学生在神秘中接触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感受黑白美感。接着我会出示熊猫图片,提问:“熊猫一生当中的两大愿望是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出答案:第一是熊猫想照一张彩色照片;第二个是想去掉黑眼圈。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黑白画的独特魅力。
接着,我让学生观察一下教室今天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教室的墙上贴满了不同风格的黑白装饰画,并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这样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好地体会黑白装饰画的美感。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黑白装饰画的色彩要素是有黑白灰三种要素构成的。
最后,回到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每幅作品由于表现形式的不同,使得效果截然不同,以学生的自行探讨为主,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提出问题:同样是表现人物的黑白装饰画,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分析这几幅图片,会发现有的比较厚重,有的比较简练,让学生在思考中对本节课产生好奇,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由于点线面的构成不同,以及黑白灰所占的面积不同所以效果也不同。这样我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
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欣赏讨论
我们看到的水墨画它体现出了黑白灰的层次美;那么在平淡的年代里人们追求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多彩的年代人们又返朴归真想回归自然,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追求的是一种心态美。例如怀旧照片和黑白的摄影等对于情感的表达是色彩很难达到的。而黑白装饰画不仅仅是简单的用黑白来纪实,而是用一种颜色与纸的对比关系,对客观物象进行重新塑造,进行主观归纳,画面是由基本元素点、线、面基本要素组成的层次,形成一种单纯的美。
首先,我用幻灯片给学生展示多种风格、多种材料的黑白装饰画作品。并提出问题:你对教材中“黑白装饰是一种颜色通过与纸形成的对比关系创造的富有装饰性的绘画”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学生观看作品,并分组讨论。分析黑白装饰画的内容与风格、交流对黑白装饰画的个人看法,挑选自己喜爱的作品。通过大量的欣赏,引起学生对黑白装饰画的兴趣。展示学生的个性风格。
接着,我继续拿出几组黑白画和彩色画进行对比。寻找黑白画中存在的吸引力。同样的画面(房子、鞋、餐具、风景、人物),但彩色的照片和黑白装饰画却给人不同的感受。
我找学生用幻灯片演示从色彩照片到黑白装饰画的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黑白装饰画给人带来的美感。并总结:彩色照片给人视觉上有很大的冲击力,表达出作者丰富的情感;而黑白装饰画就会给人一种概况,想像的空间,人为创作的东西也会越多,表现出的就是另外一种感受;从黑白装饰画到彩色照片转变的过程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们各有各的美,各得其美,各美其美。
接着我用一年四季做比喻,秋天给人带来繁荣、丰富的感觉;而我却喜欢冬天,它把丰富、繁荣变得简约、概括,给人一种纯洁,平静的感觉。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交换观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态度。
最后,请同学说说作品的独特之处。归纳总结:
黑白画装饰画的表现形式除了点、线、面以外,(出示板书)还有:明度、线条、错觉、转换、仿影、对比、象征和变形等给我们一种单纯的美、简洁的美、淡雅的美。
在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大量欣赏比较,自己体验黑白装饰画给人带来美感的同时,感受彩色照片和黑白装饰画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从而把整个教学过程推向高潮。
4、实践操作
帮助学生确定自己喜爱的一种风格。尝试根据生活中的形象或照片,创作一幅黑白装饰画。安排好画面的整体黑白关系,使黑与白互相交替、互相穿插,富有节奏,是构成一幅好的黑白装饰画作品的先决因素。
首先我以花卉的照片为例,介绍黑白装饰画的三种处理方法:
第1种,用记号笔勾轮廓。可以在背景上用点点烘托花朵。
第2种,背景涂黑。可以把背景沿轮廓涂满黑色。
第3种,把花瓣涂黑,背景处理成灰色。
鼓励创新意识,学生自由组合,按小组创作。培养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感受的能力,提倡分组交流的方式。
教师巡回指导。练习中,根据学生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设计上和技术上的困难,及时展示一些创意好的草图。有共性问题统一讲解,并进行个别辅导,发现好的作品及时展示表扬。鼓励学生有创新意识。这样给学生技术上的支持,帮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能在练习过程中体会到创作乐趣,提高创作能力。
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请同学互相谈对作品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同时,通过实践操作的过程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提高。
5、教师总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作品、对作品的分析、讨论,了解黑白装饰画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感知黑白灰以及他们的关系,引导学生欣赏、认知黑白灰给人带来的美感,尝试用黑白装饰画的美感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如何对物体进行概括,如何运用黑与白表现出绘画的装饰效果,如何用语言交流自己对黑白装饰画的感受和认识。
让我们认识到黑白装饰画的独特魅力,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选择不同风格不断地创新,就能够设计出很好的画面来表达我们的美好生活。
四、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遵循 “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在欣赏、比较、归纳、总结几个方面深入学习。让大部分学生达到能够自主、正确的掌握黑白装饰画的基本要素,了解黑白装饰画和彩色照片给人的不同感受;让个别领悟性较好的学生达到除了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教学内容以外,还能够独立、创新、发挥自己的个性,通过自主学习和师生共同讨论,达到一个更高的认知水平。
最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美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和追求。
五、板书设计
下面请大家看我的板书设计,一个好的板书有微缩教案之称,我以大纲契领的板书达到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体现了整个教学的过程,突出了重点和难点,这样看起来简单明了,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追求。
板书设计: 黑白装饰画的美感
一、基本要素:点线面
二、基本方法:节奏韵律 对比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