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
(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矩形的性质)
①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②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
1、判定方法:
1邻边相等的矩形;
2邻边垂直的菱形;
3对角线垂直的矩形;
4对角线相等的菱形;
2、性质:
1边:四边相等,对边平行;
2角:四个角都相等都是直角,邻角互补;
3对角线互相平分、垂直、相等,且每长对角线平分一组内角。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分的射线叫该角的角平分线。
定义中有几个要点要注意一下的,学习方法,就是角的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很多时,在题目中会出现直线,这是角平分线的对称轴才会用直线的,这也涉及到轨迹的问题,一个角个角平分线就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标准差与方差
极差是什么:一组数据中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极差,即极差=值—最小值。
计算器——求标准差与方差的一般步骤:
1、打开计算器,按“ON”键,按“MODE”“2”进入统计SD状态。
2、在开始数据输入之前,请务必按“SHIFT”“CLR”“1”“=”键清除统计存储器。
3、输入数据:按数字键输入数值,然后按“M+”键,就能完成一个数据的输入。如果想对此输入同样的数据时,还可在步骤3后按“SHIET”“;”,后输入该数据出现的频数,再按“M+”键。
4、当所有的数据全部输入结束后,按“SHIFT”“2”,选择的是“标准差”,就可以得到所求数据的标准差;
5、标准差的平方就是方差。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2
第21章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
(1)若这个条件不成立,则不是二次根式;
(2)是一个重要的非负数,即; ≥0。
2、重要公式:
3、积的算术平方根: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5、二次根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
(2)把二次根式的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然后比大小;
(3)分别平方,然后比大小。
6、商的算术平方根:,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7、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变为整式。
8、最简二次根式: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2)最简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且不含分母;
(3)化简二次根式时,往往需要把被开方数先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
(4)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9、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0、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代数运算,以前学过的,在有理数范围内的一切公式和运算律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都适用;
(2)二次根式的运算一般要先把二次根式进行适当化简,例如:化为同类二次根式才能合并;除法运算有时转化为分母有理化或约分更为简便;使用乘法公式等。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0时,ax2+bx+c=0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 b、 c;其中a 、 b,、c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要求灵活运用,其中直接开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适用范围较小;公式法虽然适用范围大,但计算较繁,易发生计算错误;因式分解法适用范围较大,且计算简便,是首选方法;配方法使用较少。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当ax2+bx+c=0
(a≠0)时,Δ=b2—4ac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请注意以下等价命题:
Δ>0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Δ=0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Δ<0 <=>无实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