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学科考试>数学>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

时间:2025-04-21 10:36:21 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

  朱熹曾说过:不勤于始,将毁与中。换句话就是:勤于始、精于始,才能成于始。初中在孩子求学的生涯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阶段。详细内容请看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

  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8.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化简方程----------分数基本性质

  去分母----------同乘(不漏乘)最简公分母

  去括号----------注意符号变化

  移项----------变号(留下靠前)

  合并同类项--------合并后符号

  系数化为1---------除前面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知识点09-30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知识点01-26

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知识点02-26

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11-17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知识点2篇11-17

初一数学第五章知识点03-05

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02-14

高一数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11-13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归纳12-19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知识点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