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写景作文>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

时间:2024-06-17 11:21:54 写景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1

  光阴似箭,一转眼,又一个红通通、喜洋洋的春节轰轰隆隆地到来了,人们都处于忙碌之中。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大年初一的吃饺子。谁还不是一提起吃,嘴里就涌现一股香喷喷咸丝丝的感觉呢?那熟悉的味道,让人们于心中久久难忘。

  人们认为吃饺子预示来年发大财,福气满满,甚至还诞生了包硬币、花生进饺子的习俗。

  这不,我和妈妈也准备来吃饺子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带着还未清醒的脑袋,从卧室踱步到厨房,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盘肉馅、一叠叠饺子皮、还有酱油和韭菜,以及妈妈忙碌的身影。

  一想到等会要吃饺子,我便忍不住坐下一起包饺子,一手拿皮,一手抓陷,再把饺子皮小心翼翼抹上一点水,轻轻一捏,一个胖乎乎的白面小子就包好了。不久,在和妈妈的'欢声笑语中,一大盘“胖大小子”就全都包好了,马上就开蒸了,谁还不是兴高采烈的呢?

  一个个饺子跳进了蒸笼,整齐划一,在蒸锅的叹气声中,一盘盘饺子就大功告成了。

  一盘盘饺子带着热气被端到桌上,一股香气扑鼻而来。瞧,那水灵灵的表皮,那半透明的肉馅,夹起一个,蘸蘸酱油,一口咬下去,那美味的肉馅,那紧实的口感,一滴滴香油点点落下,美味流入口腔,流进心里……

  啊,在这美好的佳节,谁还不是幸福美满,喜笑颜开的呢?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2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风味,从春节前几天到正月十五,每一天都很精彩。

  春节前几天,家家都会去赶年集,准备年货,炸货:炸丸子、炸藕和炸点心。年底要买很多东西,要买吃的,穿的,喝的,还有过年必不可少的春联,现在为了减少自身伤害和保护环境,禁止燃放烟花。不过这并没有减少过年时的热闹和人们迎接新春的热情。

  不知不觉到了除夕,我早早的就起了床,跑到大街上一看,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看看我们家也是一样,家里家外都红彤彤的,感觉焕然一新。妈妈早早的就去买菜,今天一共要吃两顿饭,一顿在下午六点,一顿在晚上十二点。十二点吃的.是年夜饭,代表辞旧迎新迎来新的一年。吃完年夜饭也是不能睡觉的,要守岁。要吃第一顿饭了,大家一同举杯对家人送上祝福,轮到我啦,“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滚滚,事业有成!再祝我自己学业有成吧!”这一顿饭吃的是饺子,我们家包的白菜豆腐馅的饺子,这个饺子馅是有寓意的,表示在新的一年里百财、兜福!吃完饺子,我们一家都在守岁,因为传说除夕夜会有年兽来袭,年兽最怕红色和光,所以家家都贴春联,挂灯笼,人们都要在家中守住自家的老人和小孩儿。

  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都要在这一天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小孩子还会提着花灯在大街上玩耍……热闹极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3

  饺子都吃过吧?那丰富的馅料,那美味的口感,再配上陈年老醋,味道真是一绝!

  话说每到年三十儿,家家户户开始包饺子。买块儿猪肉,再买把大葱,可使劲剁了,剁成沫后再把酱油,料酒、盐巴、老抽等调味料胡乱放进去,一搅和,馅料就拌好了。再把擀好的饺子皮撑一下,放入馅料,一包,一捏,一怼,一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就出现了,整整齐齐地码放到托盘上,就可以下锅了!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当朝时,每逢三十,老佛爷都会让宫女、太监们包饺子,闲来无事,把四个小金定子包进饺子里,说谁吃到谁明年就发大财,走大运。这个习俗,也被保留到现在。所以我们家包饺子时,一般也都会往里面包个硬币,谁吃到了谁明年可以发大财,走大运。

  锅中加水开火,那饺子噗通噗通落进水里,水一开,那香味儿就飘出来了,一闻,啊!那猪肉混和着大葱的香味,立刻想起那种充斥着原始肉味的香,那各种香料堆起来的香味……对了,妈妈说煮的过程中还要浇入凉水,这样煮出来的'饺子不会烂。

  三十这天,坐在家里,一家人围坐饭桌,看着春晚,谈笑风生,听着屋外那阵阵烟花声,此时再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那丰满的包子QQ弹弹,沾一陈醋,轻轻送入口中,鲜美的汤汁,破皮而出,夹杂着美味的馅料,这味道,够香!这年味,够浓!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4

  “过年啦,过年啦,”小悦大喊着,硬生生把我从睡梦中吵醒了。在我们乡下,有一个传统是除夕吃腊肉放烟花,春节穿新衣。

  今天是除夕,一大早起来就闻到了香喷喷的腊肉,于是我赶紧起来去刷牙洗脸。刷完牙,洗完脸,我就赶紧跑下楼去厨房里。看到香喷喷我的口水就忍不住流了下来,为了解谗我就撕了一块腊肉下来,塞进嘴里。一口咬下去一个字嫩,这个腊肉,很丝滑,但有一点点的肥肉肥而且不腻非常好吃。美味!大人说过年每个人都要吃腊肉,吃完了腊肉就长一岁。

  我最期待的就是接下来的美食环节,特别是晚上。有虾、鸡、鸭、鱼,炸年糕、螃蟹,饮料等好吃的,好喝的,这一天是我们吃的`最早的一天,傍晚四点就开始吃了,吃到了,五点多就结束了。期间还有发红包环节,可爽了,红包一个个的拿,我忍不住的笑了起来。估计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欢过年,因为过年有红包拿,还有好多好多的零食吃。在乡下,每个人家都有腊肉和年糕这两个东西是必须有的这也是最重要的东西。

  这个晚上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这个一餐也是最重要的一餐,也表示一个新的开始,新的旅程。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5

  在我的家乡莆田,春节有一个特别的风俗,那就是要过两次年,一次是在大年三十,另外一次是在大年初四,并且初四比大年三十举办的更隆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在明代中后期,福建常受倭寇侵犯。明嘉靖四十一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莆田城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两个月之久,直到次年正月二十五,倭寇才退去,出去逃亡的.百姓才返回家中,开始掩埋遇害亲友尸体。当时年节已过,大家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决定在二月初四补过除夕。过年要贴大红春联,可是原先探亡时家家户户都贴白联,那怎么办呢?于是人们在哀悼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选择一个折衷的办法,那就是在刚贴的白联上覆盖上大红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表示心有余哀。这也是莆田特有的白头春联的由来!

  后来,为了纪念莆田这段悲惨的历史,莆田老百姓除了和以往一样在农历十二月三十夜过除夕,还约定把农历二月初四补"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并将称为"做大岁",一直延续至今。

  这就是我们家乡过春节的风俗,是不是很特别。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幸福在当下,更要努力在当下!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6

  月是故乡明,节是家乡亲。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盛大的一个传统节日。

  大年三十,家家都在做年糕。糯米放在木盆里,拎着大锤就开始砸,“轰轰”的声音从房里传来,糯米的香气,迎面扑来,直冲鼻里。

  过年时不可缺少的必定就是贴春联了。把粘稠的浆糊涂抹在门框,贴上对联,红色的对联,喜气洋洋地赖在大门旁,不肯再走,路过的行人也会忍不住多瞅几眼。除夕这天,人们把家中的瓜子,水果,糖果都摆了出来,供客人们吃食。

  傍晚,万家灯火之中,吊坠灯闪烁着亮眼的光芒,圆桌上的'菜各式各样,使人眼花缭乱,空气中弥漫着菜与糯米的香味。圆桌旁坐着的人们,个个喜笑颜开,在一腾腾热气中欢声笑语,嘘寒问暖。大家举杯祝福:“来,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大家新年快乐!”空气中氤氲着欢乐融洽的气氛。

  饭后,孩子们一起拿着烟花去院中玩耍。烟花直冲天空,劈劈啪啪地响了起来,五彩缤纷的烟花从空中炸裂开来,转瞬即逝,再亮起时又不知激动了多少孩子的心。孩子们用烟花点亮了天空,也点亮了新年的愿望。

  红灯笼挂在门前,摇摇欲坠,砣红的光,以一己之力映射出来,照亮四方。

  我爱春节,爱它的热闹与繁华,闲适与祥和。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7

  在一年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春节了,每到腊月二十三,大家都准备起了年货,大街上人山人海,一不留神就可能在人群中找不到东西南北了。

  除夕可真热闹。晚上每家每户的人都穿起了新衣衫,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都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断,在外工作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然都要从千里路上赶回来吃团圆年饭,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看春节联欢晚会,时间就在这笑声中悄悄地溜走了,叮叮叮闹钟在12点钟响了,大家都要回去睡觉了,原来热闹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起来,大家慢慢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初一初二这两天,大家都要去给亲戚朋友拜年,在亲戚家不仅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还可以收到压岁钱。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了,压岁钱不仅可以买文具,也可以去买自己一直想要的挂件、玩具等……

  元宵来临,春节的又一个高点到了,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红火得很。晚上我叫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到大街上去玩。啊!这里已成了灯的海洋。灯可多了有孔雀灯、荷花灯、老虎灯真是漂亮极了!此时此刻我好像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学生们该去上学了,大人们都去上班了,一切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06-05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11-05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5-20

家乡风俗作文05-13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6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02-24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09-30

家乡的风俗02-21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精]05-22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