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写景作文>家乡的节作文

家乡的节作文

时间:2024-07-27 11:30:16 写景作文 我要投稿

[精品]家乡的节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节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家乡的节作文

家乡的节作文1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有许多习俗,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祭神,我们在大人的陪伴下到溪岸上看赛龙舟。而在我的心中,端午节最让我难忘的是吃粽子了。

  小时候,我住在乡下的奶奶家,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包粽子是最拿手的,左邻右舍都比不上她的手艺。每逢端午节前夕,奶奶总要带着我到离家不远的'竹林里去摘竹叶,一到竹林,看着青翠欲滴的竹叶,我特别兴奋,忙前忙后地摘竹叶,摘好竹叶回到家里,奶奶要把竹叶洗涤干净、晾干;接着准备糯米、花生等包粽子的原料;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戏,三下五除二,一个锥形的粽子出炉了,里面的馅更是花样百出,最吸引人的是蒸粽子了,那番香味飘出来,把我们这些“小馋猫”馋得直流口水,使劲的用鼻子闻着那股粽香味。

  端午节这天,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听奶奶讲一些关于端午节如今,我回到了城里,每当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家乡的粽子,想起了还住在乡下的奶奶和那些小朋友,真希望今年的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回乡下与奶奶一起过端午节。

家乡的节作文2

  清明节的前一天,父亲到学校接我回老家过清明,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开车回老家。

  清早我们到姑奶家,她家是小卖部,我们在她家买了清明用的纸钱人民币仿佛就好像真的一样。串钱是圆圆的`如同一个个小卡片。我们还买了很多鞭炮,买好了东西我们就去吃午饭。

  吃过午饭之后我们回到了村子父亲把纸钱一张一张的讯开,奶奶和姑奶用箩筐把串钱全抖开,装在了竹篮子里,我跑过去看了一眼可真多啊!

  我们穿上靴子小心翼翼地走在田埂上,乡下那田埂可小了,走在上面一摇一晃的就好像一只鸭子在跳舞。我们终于走到了坟墓前。

  父亲拿了彩带一样的东西出来,挂在坟墓上,父亲把各种各样的纸钱堆在一起就好像一座小山系的。弟弟把火点燃了,那烟冉冉上升。我们看着一张张纸钱快要烧完了。我们就嗑了三个响头,姑奶说:“这时只要在心里许愿,就一定会实现。”我在心里默默许愿要好好读书,越来越聪明。

  然后父亲把鞭炮挂在树枝上,点燃了、霹雳劈啪,烟花五彩缤纷的在空中散开仿佛仙女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们又来到了另外一座山上,来的坟墓前,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父亲叫我快拿彩带一样的东西,挂在上面。

  父亲把那一堆堆纸钱点燃了,我们急忙做完了。还是照样嗑了三个响头,我还是在心里默默许愿,这次我想让自己越来越漂亮。然后看着弟弟也在默默的念叨,大概也是在想让自己学习有进步吧!

  父亲走过来说:“清明节是我们后辈纪念祖先,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传统的节日。”

  这一天下来我忙的既开心又累。在一串串的鞭炮声中我们做完了清明。

家乡的节作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到了,人们都纷纷去祭拜祖先,我家乡的清明节除了祭拜祖先还有一个特色活动:赶集。

  吃完饭,我跟家人一起去祭拜祖先。爷爷放着鞭炮,我也忙着帮忙烧纸钱。很快,我们就祭拜完了。

  然后我跟爷爷和奶奶上街玩。因为每逢清明节的时候都有好多卖东西的.人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有卖衣服的,有卖吃的,有卖玩具的……

  卖东西的人也很多,大家你挤着我,我挤着你,真是热闹极了。

家乡的节作文4

  全世界有很多节日,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咱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咱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家乡的节作文5

  在我的记忆里,家乡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端午前一天,妈妈就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

  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家乡的节作文6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大家一定知道吧!

  我家乡的元宵节,傍晚,那热闹的场面,引起了多少人的注意啊!有舞龙、舞狮子、踩高跷、放烟花。舞龙的人可真多啊!长长的龙、宽宽的身体,大大的头、奏着音乐,他们也随着音乐动了起来,动起来的时候,好像跟真的龙一样,龙身上有金黄的鳞片,头有两根长长的角,鼻子上有着两条长长的胡子,舞狮子的狮子一共有六只,有两个小伙子身手敏捷,他们的第二个人用脚使劲蹬地,跳上了第一层,他们慢慢的跳上了第二层,然后又一下子跳到了第四层,是最高层,他们两只小狮子站中间头动来动去,那四只大狮子又从嘴里吐出了四句对联,迎来的是观众热烈的掌声。该看踩高跷了,有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等等,他(她)们进场了,进场以后,他(她)们就转着圈,退场了我们,开了路一个个的人走了过去。

  该看烟花了,刚好赶上八点的烟花,他们开始放了,一个个的`烟花从里面跳了出来,那彩色的烟花好像放不完,那上面的碎片一个个落了下来,我们不时的戴上了帽子,而后,又有很多烟,大家又手捂住了鼻子。

  多么美丽景色!多么快活的节日!啊!我真想在每天都能过上元宵节。

家乡的节作文7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家一起包粽子。这时外婆吧粽叶肉糯米拿了出来。外婆先用三片大小一样的粽叶折了一个“漏斗”,然后把糯米放进去,再放入肉,再加点糯米填满了漏斗,最后用一片粽叶盖在上面又绕了几下,就成了一个漂亮的三角形。再用线捆住粽子。

  这样粽子就包好了。我连忙抓起三片粽叶,可不小心撕破了一片。我又拿起了一片包,可总是在折“漏斗”时失败,试了好几次之后,终于成功啦!我也把糯米肉放进去,用一片粽叶盖好又绕了几下,用线捆好。这时,外婆看见我包的“粽子”扑哧笑了,只见我报的“粽子”的样子像个“稻草团”。外婆说:“这个东西哦,称之为怪物比较恰当。”外婆把粽子下了锅。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外婆说:“屈原跳江自杀后,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吃尸体,人们就把粽子放入江中,给鱼吃。”我说:“原来如此。”

  这时候粽子煮好,香气扑鼻,凉了一会后我抓起一个剥了皮,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家乡的节作文8

  过了春节,又一个高潮到了,那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前几天,有些人就在大街上摆起了摊子,卖起了烟花,买烟花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元宵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全在家里吃团圆饭;而元宵街上人山人海,大家一吃完饭,就干着来看元宵。

  元宵时,咱们先吃完饭,然后拿着自己买的烟花在小区里放。大家都兴高采烈的放着自己的烟花,我差不多要放烟花了。一手拿着烟花,另一只手按着打火机,引线立刻被点燃了。在这时我的心激动得快要跳出来了。我的眼睛不敢睁得太开,怕烟花喷出来的沙子蒙在眼睛里。“嘭”第一响喷出来了,我迫不及待的等着第二发出来。烟花一发连着一发出来了,正当我在兴头上时,烟花已经放完了。我还是为烟花的美感到幸福。接着,咱们又出去看烟花,走出去,便看见许多大型的`烟花在美丽的绽放着,让人陶醉不已,还有许多人放孔明灯呢,祝愿家人平平安安。这确实是个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一晚上就过去了,大人们照常上班,学生上学。可热闹的元宵却让人难以忘怀!

家乡的节作文9

  我的老家在海拔较高的山村,村子里大多数家庭都传承着传统的耕作模式,家家户户都养殖着家禽、牲畜,生活物资基本靠自给自足。每年冬天,天气渐冷,农活也逐渐闲下来,村民们大多都在家里围坐在火堆旁享受天伦之乐,但有一件事情可是家家户户都特别重视的,也必须要办得热热闹闹的,那就是年猪节。

  年猪节没有固定日期,通常是在冬月或腊月的某一天进行。各家各户一定得自己选择吉日,尽量不与邻居重合。确定日期后,主人会及时邀请村里的屠夫和左邻右舍以及亲戚朋友,请各家的壮劳力那天都得来家里帮忙,老老小小都要来家里做客,提前几天就要开始做准备工作,清扫房间场院,准备柴火、菜蔬等。

  约定的日子到了,隆重的年猪节就要开始了。天还没亮,主人就得冒着严寒烧一大锅滚烫的开水。天刚蒙蒙亮,村里的屠夫和左邻右舍的壮劳力陆续到位。猪圈里长得肥滚滚的大年猪还在啥都不知道,美美地打着呼噜了。大伙儿早已在猪圈外面议论纷纷,一边称赞着眼前这又大又肥的年猪,一边想着用怎样的办法征服它。猪圈门打开了,呆头呆脑的大肥猪还朦胧着睡眼,就糊里糊涂地被绳子拴住了腿,拎住了耳朵,卷住了尾巴,就这样一群壮劳力连拖带拽地把它扯出了猪圈。大肥猪扯着嗓子嗷嗷直叫,打破了寒冬山村的宁静,同时大肥猪也在使劲儿挣扎,但一般来说这种挣扎都是徒劳的,没几下功夫就被硬生生摁在一条宽宽地大木板凳上。通常这血腥的场面是不允许小孩子看的。这时的我们,只能躲在房间里听着大肥猪那撕心裂肺的叫声。不一会儿,叫声逐渐消失,再去看时,大肥猪已睡在一条大板凳上动弹不得,鲜红的猪血已经装在一个大盆子里了。

  接下来,烧的那锅水就要派上用场了,把滚烫的开水来回淋到肥猪的身上,就可以把猪毛拔掉,再用刮毛的工具呼噜噜一刨,白花花的猪皮就露出来了。大家分工合作,有说有笑,过不了多久,整头猪的毛就拔完了,猪皮也被刨得干干净净,一头肥肥的整猪就摆在了主人的庭院里。这时候,主人会在猪背上插上三炷香,用整猪祭祀神灵,以求神灵保佑来年六畜兴旺。

  一炷香过后,屠夫就要给大肥猪开肠破肚了。他熟练地剖开肚皮,猪的五脏六腑一下子暴露出来,肠肝肚肺被一一拿出。大伙儿也有条不紊地当着屠夫的助手。大肥猪被分成两大块后一般会用大秤来称称猪肉的重量,称得的'数据立即上报给主人,这可是这一年来辛辛苦苦劳动换来的,收获的喜悦洋溢在主人的脸上。在这之后,屠夫就会切下猪头和颈部,再将猪的身子分割成十几块儿便于腌制腊肉。这期间,最高兴的莫过于小孩子了,也跟着大人们忙得跳进跳出,好奇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宰猪的每一个环节,似乎想要把屠夫的手艺一下子给学来。屠夫往往也会把猪身上最好吃的瘦肉给小孩子割上几片打发到一边去更安全。于是乎,小馋猫们便给肉片拌上佐料裹上菜叶放在柴火堆里烤着吃,那味道恐怕是孩子们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一头猪宰杀完毕已是晌午,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也陆陆续续到来了,院子里还在继续宰杀年猪,厨房里已经忙得热火朝天了,左邻右舍的妇女们分工合作,正在筹备一顿丰盛的年猪宴。中午时分,菜肴备齐,肥锅肉、萝卜炖骨头、多种农家小菜炒瘦肉、爆炒猪肝、白菜猪血汤等等一大桌子美味佳肴都端上桌来,香飘扑鼻,所有客人尽情地享受着美食,能喝酒的乡亲们也一定会相互劝酒,乘兴多饮几杯,说笑声、杯盏撞击声夹杂着扑鼻的香味飘出窗外,村子上空飘荡着快活的空气。

  午饭过后,所有客人都闲下来了,围坐在火炉旁拉家常、嗑瓜子,有的也开展一些娱乐活动,小孩子们也聚在一起开展属于自己的活动,妇女们还是在厨房里忙活,收拾清洗同时为晚餐做准备。

  晚饭过后,大伙儿都要散去了,和主人一一道别,同时又邀约下次在哪家过快乐的年猪节。

家乡的节作文10

  我最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有挂艾草、做香囊、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等活动,在那天,家家户户会在门前放上新鲜采摘的艾草,以保佑一年以来全家无灾无祸;家里如果有手巧的老人,那天会给孩子做香囊,里面放上气味浓郁的中药,用来驱蚊避邪;还有赛龙舟的活动,那场面想想就精彩,参赛健儿齐心协力,龙争虎斗,呈现出青春的活力,加上观众的呐喊,值得一看;而此时我爱的粽子也出锅了,咬一口满嘴溢汁,甜蜜无比。

  我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吃粽子,妈妈说,两千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汨罗江边仰天长叹,便投入了滚滚激流,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身体,纷纷把米团投入江中,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鸡蛋、肉、枣子等用酱油、米酒、味精浸泡一夜,糯米用浸过肉的酱汁加盐拌匀,就可以开工了。奶奶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两边围拢来,做成漏斗形状,然后往里面填上适量的糯米,中间裹上两块夹心肉,盖上箬叶,压得结实以后,再用细线一圈一圈扎好,一个精致的粽子就完成了。我在一旁看着奶奶娴熟地包粽子,直痒痒,跃跃欲试。我有模有样地选了两片翠绿的箬叶,用手小心翼翼地折成漏斗状,但这两片叶子像两只淘气的猴子,怎么也管不住。我只好用手使劲捏住它们,快速地倒下糯米,可糯米似乎与箬叶“狼狈为奸”,边倒边“沙沙”地掉下,我紧咬牙关,赶快放进两块诱人的鲜肉,然后盖上一层糯米,最后,用手把箬叶严严实实地折好,只见粽子像缩水似的,越来越小,我用细绳来了个“五花大绑”,不让一粒糯米“逃”出我的“魔爪”。“哇,萌萌好棒,会包粽子啦!”妈妈这时走过来。听着妈妈的表扬,看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虽然样子不是很好看,可是也是我大费周折包好的,心里美滋滋的!

  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美味的粽子就出锅了。闻着刚端出的粽子飘出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我把粽子放在碗里,用筷子拨开,就可以看到那金黄松软的棕肉了,咬一口,糯米混合着粽叶清香的味道,我随即大快朵颐起来。

  万水千山“粽”是情。家乡的粽子啊!你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乃至心目中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应该把这些传统传承下去,发扬中华之美。

家乡的节作文11

  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我最喜欢的是元宵节。

  家乡的元宵节可热闹了,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树上挂满了闪闪发光的小灯笼。

  元宵节最热闹的要算是,徐闻文化广场上的舞狮表演。

  吃过汤圆,我和妈妈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广场。广场上,只见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一支支舞狮队涌进了广场。

  我和妈妈穿行在人流中,我们选择了一个比较高的地方,等待观看舞狮表演。

  不多久,十多只舞狮队整齐地排列在广场上。上午十点钟,舞狮表演在锣鼓声中开始了,一支支舞狮队轮流上台表演。

  这时,几只雄狮威武地舞动着头,表演了奋起、凝视、抓痒、睡觉、发威等动作,非常精彩。

  舞狮表演最精彩的.是“采青”,人们用红包和大蒜绑在一个高高的木桩上,只见一头雄狮腾空而起,随着密密的鼓点,逐级跃上高桩,几个回合,狮子张开大嘴,“吃掉”了红包和大蒜。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整个广场依旧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之中……

家乡的节作文12

  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的那一天,我们乡下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会飘出一阵阵清香-粽子。现在粽子的品种越来越多了,有红豆馅的,有蜜枣馅的,有肉馅的…‥我和爸爸妈妈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聊起来了。妈妈问我:“宝贝,今天是什么节日?”我连忙回答说:“端午节。”妈妈接着又问:“那为什么端午节这天要吃粽子?”我回答说:“不知道。”

  妈妈就此给我讲了关于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叫屈原,创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团结*的国家,共同抵抗秦国。可楚王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将屈原从楚国放逐了。后来,楚国都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都很忧愁。不久,这个怀才不遇的诗人就抱着砂石,投汩罗江自杀,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去寻找屈原的尸体,可没有找到,人们害怕江里的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便用粽子扔进江里喂鱼。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听了屈原的故事之后,我格外感动,屈原为国捐躯的好精神真令人敬佩啊!这个端午节让我过得真有意义啊!

家乡的节作文13

  元宵节当天,孩子们都围在灶房门口,看着奶奶和妈妈包汤圆。等汤圆上了桌,用大碗盛着,还不等放凉,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舀了一个往嘴里塞。刚出锅的汤圆烫得孩子们连哈几大口气,奶奶慈爱地咧着嘴笑,妈妈则用手里的筷子轻轻敲了一下孩子的头……

  待晚饭过后,奶奶爷爷们便拉着孙子孙女去赏花灯,灯会在河边,河里的水发红、发亮,孩子们的笑声传遍河岸。

  元宵节的另一个传统项目是猜灯谜,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出谜语。每每猜灯谜时,都会有这样的`声音:“婶儿,你猜几个了?”“今年这题出得可真有水平呐!”“五叔,我还一个都没猜出来呢!”

  不知不觉,元宵节溜走了,但汤圆的甜香还在唇齿间萦绕,猜灯谜的欢乐场景还在脑海中回放。

  家乡的元宵节就是如此,亲情,乡情,民俗风情,最朴实,亦是最令人难忘的。

家乡的节作文14

  我的妈妈来自贵州,从小就听妈妈说起好多好多她家乡的人和事,这使我小小的心灵里就有一种抹不去的向往。

  明天,妈妈给我讲诉了她家乡过清明节的繁华场景,我听得津津乐道。

  清明时节,油菜花开的漫山遍野,风光可美丽了,四处黄澄澄的一片。

  清明节当天,家家护护都起得很早,亲人们聚在一同,吃过中饭,携带预备好的酒食果品,纸钱等东西,到坟上去吊唁已逝的亲人。

  由于妈妈的家乡在贵州山区,普通都是土葬,坟与坟之间的间隔相差甚远,所以扫墓得从这座山走到那座山,可辛劳了。

  离开坟前,大人们分工协作,男的去间隔远的中央扫墓,女的在原地坟前,把在家里预备好带来的饭菜摆放好,开端做饭前预备,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小孩子们则拿着本人亲手做好的风筝到田野里去放 ,开心极了。

  下午4点左右,去远处扫墓的大人们回来了,忙的也忙好了,大家走到祖先坟前,先把酒食果品摆放好,然后开端祭拜,按从老到幼的顺序轮番磕头。当小孩子在磕头的时分,站在旁边的大人们就会说: “希望祖先们保佑小娃娃们终身平安全安,考上名牌大学之类的话”,磕完头后,大人们就把预备好的纸钱拿出来,开端烧纸钱,大把大把的`往火堆里丢去,漫天都是飞舞的纸絮,落在了大家的头上——, 衣服上,火烧的很旺很热,但大家还是坚持把纸钱烧完,好让祖先们在地下不必担忧钱的成绩。

  烧完纸钱,大人们拿出鞭炮开端燃放,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大家的脸上都弥漫着开心的愁容。完后大家围坐在坟前的空地上,把烧好的饭菜端出来放好,开端吃晚饭,在野外吃饭,大家都吃的很开 心,吃完后拾掇好一切后,开开心心的你前我后的各自走回家。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清明节,它用扫墓,烧纸钱,野炊等一些活动表达了对已逝亲人对祖先的一种深深思念。

  希望无机会和妈妈回她的家乡去看看。

家乡的节作文1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清明节我都会想起唐代有名的诗人杜牧。杜牧是在今陕西西安人。每到清明我们都要去扫墓。

  今年我家全部人都从外地赶回来扫墓。在清明的前一天妈妈和婶婶们准备好过节的食品,好在清扫墓的时候用来做祭品

  清明节到了,外面下着毛毛雨。奶奶叫小孩子不要去了,可我们都闹着要去,奶奶也无话可说。我们买好了扫墓要用的东西就出发了。我们先坐车到山下,远远望去,山上热闹极了。我们开始上山,在途中有很多大人们拿祭品、锄头、铲子,小孩子们就跟在大人的后面。我们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长满杂草的祖坟,我们开始忙活起来,有的锄草,有的铲土,有的'在一旁站着帮不上忙。弄好了就要烧香烛,用12张粗纸和12支香在坟墓周围插好,因为今年是12个月所以要插12支香,12张粗纸。然后在坟头用石头放上几张粗纸盖住,开始烧纸钱、纸房子、纸衣服等的日常生活用品。等烧完以后,放鞭炮。最后拜三拜,我们就下山去了。

  吃饭的时候,要多添一碗饭、一双筷子、一个座位、要夹满菜,这个座位是祖先的。小的时候我不懂事,就在祖先的座位上坐下了,后来爷爷把我叫下来了。

  这就是我家乡清明的规矩。

【家乡的节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节作文07-27

家乡的节作文(精华)07-27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04-16

精选家乡的节作文6篇05-24

家乡的清明节作文04-25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4-17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08-30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04-11

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作文06-19

家乡元宵节的风俗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