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写一处景物的作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集合】写景物作文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景物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景物作文 篇1
日照香炉升紫烟……在一首首关于庐山瀑布的诗中,在我们欢欢乐乐的说说笑笑声中,我们来到了江西省的庐山市。
到了庐山脚下,我觉得自已十分小,好像一只蚂蚁,为了安全,爸爸妈妈不让我爬庐山,只有两个高高大大的表哥和姨妈们去,我就哭闹起来,爸爸妈妈只好让我坐升空的热气球,他俩就在庐山脚下喝起了庐山龙井茶。
我最后上了一个热气球。我听见水声如同狮子的恕吼,再升高一些我就见到了梦寐以求的庐山瀑布,我用望远镜观望,看见哥哥们还爬不到山的七分之一呢!我又用望远镜看庐山的千尺水墙,我换了一块镜片,看得更加清楚了,水的颜色白得好像爷爷的.头发似的没有一点其它色彩。我下到地面,心中还要想白白的水和青青的山,仿佛然而太上老君的绿袍,水然而太上老君的苍苍白发……。
这天然而我们来庐山的第四天,也然而我最开心的一天,江西的太上老君,我不会忘记你的,再见了。
写景物作文 篇2
家乡的雪美仑美焕,美不胜收。
昨晚下了一夜雪,天刚明就起床。打开门,闻着迎面吹来的空气,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真惬意。踏进院子,小心翼翼得走着生怕破坏这大自然的的杰作。小猫也从屋里跳出来,跳进雪地里画画,别看它小,画的画还蛮好看的,看看这么多的梅花瓣,玲珑剔透,恐怕齐白石也要敬畏三分,看猫,它又他在雪女的怀抱中打滚呢,真是太可爱了,屋顶上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欢快地亮着歌喉,唱着雪后的情趣,给大地增添了几分韵律。近处白皑皑的雪压弯了树枝,沉甸甸的,仿佛大树也喘不过气来了。远处,白皑皑的雪给贫瘠的大山增添了几分色彩。雪松,一个边疆的“战士”默默无闻地守着自己的疆土。单调的亭子也换在了一身洁净的衣服,真漂亮。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听着鸟儿充满韵味地歌唱着,忽然传来了一声牛吼,原来它也为这美丽的雪景献“殷勤”啊。捧一把雪在手上,手心感到凉凉的,真舒服,吃一点雪在嘴里,依然凉凉的,原来这就是冬的味道。雪不仅将欢乐带给了我,也将冬的味道带给了我。
走着,走着,便来到了马路上,原来吵杂喧闹的马路以不复从在了,从而接待它的是空野。我在马路上开怀畅玩,一路上狂奔着,充满激情地狂奔着,啊!真是太舒服了!忽然,只听见“哎呦”一声,我便直溜溜的`躺在了地上,摔死我了,我揉揉我可怜的屁股,真是委屈你了。
回到村庄,看到朋友们站在那而畅谈着,我悄悄的捏了个雪球,朝朋友们扔去,哈哈打中了,只见他的脑袋上开了一个雪花,笑的我肚皮都疼了。不一会朋友们都卷入了这场纷争,真开心。我们玩的不亦乐乎,就连李白也要羡慕死啊!
家乡的雪给我带了无限生机,我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许久许久……
写景物作文 篇3
冬姑娘性格泼辣,却又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它常在世界漫步,给大地带来冬的气氛。
冬姑娘把手一挥,雪宝宝便跑了出来:它们嬉戏于大地之间,让大地银装素裹、粉妆玉砌,有些迷蒙,又是那样白净。那树杈上,挂着沉甸甸的、晶莹剔透的雪条;山间,松柏已积雪成堆,却分明在展示自己坚韧的身躯。树木穿上白棉袄,房子遮上白蚊帐,上天给予我们柔软的白地毯。
一雪刚停,一雪又下。雪宝宝转着圈儿,犹如天女散花一般飘飘扬扬、迟疑着落了下来。雪积得更深了,犹如“雪沼泽”,非让你陷下去不可。树叶有了分量,花瓣有了轻重,禾苗掩在了雪下,雪宝宝也大人般的给禾苗捂热。
雪停了,除了柏、松、竹依然青翠欲滴、挺拔地屹立在山间,其他地方则一片洁白。简直是白的海洋、银的世界。
许多动物都躲起来了。因为,它们害怕冬姑娘在自己身上玩恶作剧——冬姑娘会用冰枪雨弹攻击他们,用冷气袭击他们。既然无法攻击大自然的主宰——冬姑娘,就做好防御的准备吧!不过,小松鼠也时常来到枝头,左顾右盼,仿佛在看春天有没有来。
“快点出来玩雪喽!”一阵稚嫩的童音打破了冬日的'寂静,也是催促冬姑娘的警哨。冬姑娘听到后,赶紧让欢乐之神降临人间。孩子们发觉了,便在雪地上快乐地嬉戏玩耍。
冬姑娘的来临给大地增添了生机,我爱冬姑娘!
写景物作文 篇4
这天,我去登了白云山,亲身体验了大自然的芳香、大自然的青翠。大自然,真的是很神奇。
走进大自然,你能够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用心去体会这大自然的奇妙,大自然的美妙,大自然的迷人风光。
我坐上了缆车。脚下的风景是那么的美丽:树叶一片一片地汇聚在一齐,聚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那大红、嫩黄、紫红色的花朵羞滴滴地隐躲在绿叶丛中。瞧!红色的凉亭正挺拔地耸立在绿色的海洋中,寻看着山中的一切,守护着这美丽的.白云山,使它不被受到破坏。啊!大自然真美啊!
我和妈妈踏着轻快的脚步登上了摩星岭。凉爽的风轻轻拂过我的汗水,哇!大自然的风真爽啊!路旁挺拔的大树直立立地站在绿茸茸的嫩草上,我抬头一望,总觉得大树穿过了云霄,哇!大自然的树真高啊!到了摩星岭最高峰时,我往下望去,眼前的一切似乎披上了一件蒙蒙地纱衣,一片迷蒙。连绵不断的山峰旁若隐若现地显露出许多房屋,而马路上的汽车则小得像蚂蚁一样在慢慢地行驶,哇!大自然的景真妙啊!
在往山下走时,我的双腿在不停地发抖,脚下那无数的阶梯让我感到摩星岭的陡峭及高耸。
大自然的一切,怎样就这么美。
写景物作文 篇5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地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天是欢乐的季节,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春天是鲜花盛开的季节,春天是我们共同的季节。
我们和春天一起约会,我们和春天一起共舞。春天是个调皮的娃娃,它和我们一起渡过这快乐的季节,我们相约在美丽如画的.春天。
山坡上,远远传来小鸟那婉转悠扬的歌声,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奔忙,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好像在迎接接春天的到来。鲜红的桃花挂满了枝头,映红了姑娘圆圆的脸蛋,雪白的李花布满了枝头,像穿着洁白婚纱的新娘。
春天是花的世界,春天把大地打扮得无比漂亮,春天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
花园里,美丽的水仙花,漂亮的郁金香、火红火红的山茶花,雪白雪白的百合花纷纷开放,迎着春风春雨相约春天的花园里。
春天的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迎着春风向我们招手,黄灿灿的油菜花露出了美丽而动人的笑脸,好像绘画大师描绘的蓝图,那样美丽,那样鲜艳,那样诱人。
爬上山坡,走进花园,来到田野的各个角落去约会春天吧!春天也许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动动手,动动脚,春天就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一起约会春天,拥抱春天。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和春天相约在美丽的山坡上,相约在五颜六色的花园里,相约在鲜艳诱人的春天的田野里。文章语言美妙无比,让我们一起约会如诗如画的春天,拥抱那醉人心脾的春天。
写景物作文 篇6
早上起来,趴在窗边,凝望窗外,看着升起的太阳,听着小鸟的鸣叫,心中无比的高兴,因为过不了几个星期,这里将成为绿色的海洋。
春天用自己的温柔征服了冬天的寒冷,她现在正在忙着给树木、草儿换上漂亮的绿衣服,好让人们早一点知道她的来到:在解冻的河水边,柳树正用它嫩绿的长辫子向人们摆手;高大的杨树上,不免又增添了许多绿色的“毛毛虫”,小草在苏醒,抑起了嫩绿的小脑袋,从鸟儿欢快的歌声中,人们得到了一个可靠的消息——春天来了!春天是绿色的,绿得让人神清气爽,见到了这清新的绿色每一个人都会立刻精神万分。这种绿色的'层次更是多得让人辨认不清,有淡绿、黑绿等以绿色为主的让人叫不出来名字的颜色,我相信这是一幅独一无二的水黑画,而画的作者是“自然大师”,它创造出这样一幅杰作——一幅在画家的调色板上很难调制出来的水黑画。
这绿色不会让任何人乏味,当我跳进这绿色之中时,我仿佛看到子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看到每一个生命最精彩的瞬间;仿佛听到了树“咚!咚”直跳的心跳和小草亲切地问候。此时,我顿然领悟:原来自然中的每一个生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与自由。
这绿色是一个个绿色的大湖,天上、地上都有它的痕迹,从草坪旁走过,发现这绿色的流水;仰望碧天,又发现头上也有这绿的“水”,它一直在向我流过来,慢慢地流进了我的双眼,流入我的心胸。
在这片绿色中,还有美丽的春花点缀,红的、黄的、紫的、蓝的,虽然比不上花店的百合和玫瑰,却散发着它们没有的芬芳,展示着与它们与众不同的魅力。此时,我又悟出了一个道理:花再美丽,它也归属于大自然,我们不能把它们作为装饰品,因为它们的培育者是大地,大地给予它的儿女生命,只有大地才能让它们变得更美更香。
燕子用尾巴剪开了春的面纱,使大地露出了绿色的面容,我爱这种绿色,它太美太美,使我永远不会忘记它。
我爱春天,更爱绿色的春天。我陶醉在这绿色里,享受着大自然的绿色,留恋忘返。
写景物作文 篇7
我的家乡是内蒙古赤峰,那里有美丽的红山,有一个公园把红山包围了起来,因为山是红色的,所以人们把那座公园叫做红山公园。 刚走进红山公园的大门,会看到一座假山。假山上有一条威猛的龙。它的前爪使劲的抓住假山上的其中一块石头,张着血盆大口,真像活了一样。假山上的石缝里淙淙的流着清澈的水,一直流到了假山下的石缝里。池塘里有许多红色的小金鱼,它们都在自由自在的.游动着。 再往里面走,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石拱桥。桥上有两排石柱,上面雕刻着非常精美的图案。下了小桥,就会闻道丁香花散发出的一阵阵清香。 再向里走就会看到一个又绿又大又静的湖。湖上还有许多垂钓和划船的人。 公园里还有一座亭子。这座亭子矗立在水天相接之处,人们要爬好长好长时间才能爬上去。到了上面,人们可以观望风景,可以休息一会儿,还可以乘凉。 哈哈!我家乡的红山公园就是这样的美,如果我把你给说动心了,那就赶快来赤峰看看吧!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红山公园!
写景物作文 篇8
同学们都知道,观察,就是用五官认真地察看、感受、体验周围的事物。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尝,用鼻子闻,用手摸,把那些不认识、不熟悉的事物的形状、颜色、姿态、结构、气味、滋味、声音、软硬、冷热等等,统统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认真的观察,有了这种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入微的体验,就有了丰富的、生动的描写材料。任何成功的描写,都必须有详尽深入的观察作基础。
怎样学会观察,练好观察的基本功呢?
1.要选择好观察的位置
有目的地观察事物,首先就要确定好观察位置。因为观察者所站的位置不同,所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景物)也必然不同。同学们还记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吗?这说明虽然是同一个事物,但由于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观察得到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这也说明选好观察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或有目的地参观游览中,一般都是采用固定观察或移位观察的方式。
如下列例段:
清晨,宽广的校园显得格外宁静。教学大楼刚从晨雾中露出它那巍巍的身躯。一扇扇相继被打开的明亮的玻璃窗,在晨光照射下,像刚睡醒孩子的眼睛,调皮地一眨一眨的。操场上空无人影,只有两只高高的篮球架站在那里。
操场边那一排翠绿的冬青,长得郁郁葱葱,像一队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学校大楼。
眼前的花坛,开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月季花苞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令人喜爱。坛边是一圈小草,它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嫩。
这几个例段描写的是一个宁静的校园晨景。很显然,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的。首先从上(仰视)到下(俯视)观察"教学大楼→玻璃窗→篮球架";接着从远(远望)到近(近看)观察"操场那边的冬青→眼前的花坛";再细看花坛里的月季花和环视"一圈小草"。这种以作者站立的地方为固定点,或仰视,或俯视,或远望,或近看,或环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我们叫它固定观察。
什么叫移位观察呢?还是先来看看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一个例段吧!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1000或是800人开个会,一定不觉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亮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黑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的一段描写。作者是按照他游览所经过的地方,所见到的'不同事物进行观察的。游览顺序及观察角度是:在洞口抬头望(仰视)→走进去周围(环视)是石壁,抬头(仰视)是高高的石顶→洞内一团漆黑,……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正视、环视、仰视)。我们把这种按照作者经过的地方(即移换位置)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叫移位观察。
同学们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固定位置观察还是移动位置观察,都不能机械套用,应根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针对观察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交叉使用。什么时候要运用固定位置的观察,什么时候要运用移动位置的观察,也要取决于你计划写的文章的体裁和中心思想的要求。不过,一般地说,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决定描写事物的顺序和层次的变化。
2.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观察任何事物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或从整体到部分,或相反;或由近及远,或相反;或从上至下,或相反。这样,观察才会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对观察的事物才会形成一种鲜明的层次和完整的印象。
通常有下列几种观察顺序:
一是以空间方位为序。如东南西北中,远近、里外、上下、前后左右等。如下面例段:
你来到葡萄架之下。四周是彩色飞金的回廊,朱红柱子,中间是小小的园林,典雅的布局,果木俱全。庭院上面,罩着绿叶的网。草地上铺着绿茵,白鸽蹒跚来去。伸手可摘盆中的梨桃、石榴和头顶的葡萄。
这个例段就是按照先四周后中间再上下的空间方位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段落虽短,但庭院生机勃勃的景色却写得井井有条。
二是以时间变化为序。如下段:
时间不容许人们多想,一阵狂风吹来,雷电接着从头顶掷下。顷刻间,一场可怕的冰雹倾泻下来。人们惊呼奔跑,躲入安全的地方。冰雹继续了两个小时之久,其间,有十多分钟,落地的冰雹大如小儿拳头,其中一颗有排球一般大,落在小李村,打穿饲养室的房顶,掉在蓄水的石槽里。冰雹过后,稀疏的雷雨未停,人们从躲藏的地方走出来,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像久住大森林的人,忽然被抛到陌生的戈壁滩似的,面对着眼前景象,简直不明白自己身在何方。
密密的玉蜀黍林消失了,墨绿的棉田消失了,天空不见苍鹰飞旋,树头不闻燕雀鸣叫,田野里,也瞧不见野兔奔跑了,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瞬间,仿佛全从地面消失了。田野变得开阔而荒漠,村庄上空也豁然敞亮起来。光秃秃的树木,带着残断的杈桠,笔直地伸向天空。大地脱去浓艳的绿袍,换了一套坚硬的银灰色的冬装。
这个例段,以时间变化为序观察描写冰雹前、冰雹中、冰雹后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田野村庄景色的变化。按时间的推移:顷刻间→两个小时→十多分钟→冰雹过后→顿时→一瞬间……观察景物的变化,把下冰雹的全过程描写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
三是以观察移位变化为序。
我们外出参观或游览,地点和线路经常变化,因而观察的顺序必然随参观游览的顺序而变化。如下面例段:
每人买了一枚火炬,燃着由洞口进去。门很小,只容一个人走,先向下有石级,越走越暗,火炬的光,不到五尺,照到头上,顾不到脚下,路潮而滑,煞是难走。我们五个人一串,你拉了我的手,我拉了他的衣服,一步一步地蹭着走。偶然举起火炬,向上一看,只见奇形怪状黑黝光滑的大石,石上不时还有一滴一滴的水滴下来,滴到颈项里,冰冷彻骨,要接连打两个寒噤。把火炬提起向远处一看,只见七高八低的石头,有的地方很深,黑洞洞的看不见底。大家静默无言地向下走了十几分钟,翻过一个很高的大石脊,忽然发现前面几线天光,越走越亮,路也越宽。只见头上四周,尽悬着一条一条的石钟乳,大大小小,粗粗细细,各色都有。又向上走了几十步,豁然开朗,出洞的门,比入洞的门高大得几百倍。我先出洞,过一座小石桥,到对面山上,回看洞口,是一个高大的半圆形,一层层一条条的钟乳石,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排列着,有的像圆柱,有的像圆锥,有的像象鼻,有的像橡树杆,奇形怪状、五彩缤纷,真是瑰奇大观。他们几个人在洞里后出来,好像蚂蚁蠕蠕而行的样子,洞口之大,可想而知了。
作者按照入洞→洞中→出洞的游览顺序进行观察,按移位观察的顺序把山洞的奇景描写得非常具体细致。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四是以事物的结构为序。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观察的时候按事物的结构为顺序,依次进行观察,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如下段对卢沟桥的观察和描写:
卢沟桥全长260米,宽7.5米,共有11个孔,桥的两边,装饰有石雕栏杆,每边又各有碧柱140根,每根石柱上都雕刻有卧伏的石狮,殊形异态,各不相同。特别是小狮子,有的盘蹲在大狮子脚下,有的爬在大狮子背上,有的互相交头接耳,嬉戏耍闹,活龙活现,栩栩如生。……
卢沟桥的建造极其美观。在桥的两头,有两对石兽,东边是一对狮子,西边是一对象,象征着大桥固若金汤,坚实无比。东端,还有两座石碑,一座是清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芦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另一座石碑记载了康熙三十七年重修卢沟桥的经过。桥的两端,还有精刻的华表,把卢沟桥点缀得分外美观,……
这一段是写卢沟桥的雄伟壮观。作者按照桥的构造艺术结构,先从整体(长、宽)后到部分(桥孔--栏杆--碧柱--石狮)进行观察和描写,再从建造艺术的特点写桥的美观,也是按照结构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给读者留下了桥的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3.要抓住观察对象的特征。
任何事物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就是同一事物它的特征也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处于静止不动的时候的状态和处于活动、变化时的状态就大不一样。因此,在观察时,要特别注意抓住对象的特征。例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小黄巴儿狗从一堆烂柴堆里钻出来,汪汪地叫了两声,走近了一看,认出了小荣,它的两只前腿急忙搭在小荣身上。小荣把它抱起来,哭了,狗儿也像哭一样的唔唔叫个不停。
上述两段,一段写景,一段写动物,都抓住了描写对象的特征。例段一,是对荷花的静态特征的观察和描写,具体地写出了荷叶的形状,荷花的姿态和香味;例段二,是对小黄狗动态特征的观察和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小黄狗和小荣见面时的动人情趣。
又如:
绿色湖面上,一支微微抖动着白色翅膀的小船,在润湿的微风中荡漾。那个样子,看上去显得很轻盈,很纤弱,就好像是投在水面上的一簇银色的蒲公英。
这里既抓住了事物的动态特征,又抓住了静态特征。第一句写小船在湖面荡漾的动态,第二句写小船的静态--样子……很轻盈,很纤弱,就好像……一簇银色的蒲公英。有动有静,把湖面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列各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完成段后的练习。
公园的中心是一个喷水池,池边呈梅花形,池台上放着一盆盆开得火红的"一串红",池旁满是一盆盆粉红色的月季花和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桔。池中央一座假山石上面,是一个用绿绒做成的海豚。它嘴上顶着一个彩球,尾巴还调皮地向上翘着,好像在向大家炫耀自己的演技,一汪清水就从那尾巴尖上喷出……
公园的条条小径都通喷水池。小径的尽头,沿着围墙是一条环行土道,道上安放着排排木椅和石桌、石凳,原来是为人们下棋、玩扑克准备的,可现在都变成了人们学习外语的场所。
本例段写的是喷水池及其周围的景色。
段中描写了盆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凳等八种景物。作者是以_______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的。
一只大芦花鸡正在伸着脖子叫唤,叫一声,抖着翅膀一跳,用它那尖嘴叼住一支大麦穗子,左一摇,右一甩,肥饱的麦粒儿就给抖落在地上,拣几个粒儿吃,又去叼另一支麦穗儿了,好像要把每一支麦穗儿什么味道都要尝一尝。
①这一段是写鸡的生活习性。作者是通过对______的观察和描写来写鸡的生活习性的。
②段中运用了十个恰当的动词描写了鸡吃食的动作。请把这些动词找出来,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观察写话。
①以空间方位为序观察自己的教室,写一段话。
②以时间变化为序观察晴天晚霞的形状和颜色,写一段话。
③描写一种你熟悉的植物,写出它的静态特征。
①描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写出它的动态特征和习性。
【写景物作文】相关文章:
秋天写一处景物的作文07-17
小学生作文写一处景物范文07-11
春天景物作文04-23
(精选)写景物的作文04-29
[精选]写景物的作文09-09
(经典)写景物的作文09-16
(经典)写景物作文09-01
家乡的景物作文02-23
写景物作文03-02
写景物的作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