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庙会作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家乡庙会作文[通用]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庙会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庙会作文 篇1
奶奶常说,我们老家呀,从农历二月到三月,天天都是会,到处都是人。其实老家就在南阳,老家的山就是隶属独山的小山峰——丰山。这么近的庙会,时值清明假期,我是怎么也不愿错过了。
刚下车
奶奶说:庙会上的人那不是一般的多,那是人山人海!路两旁各式各样的小摊令人“心动不如行动”,几乎每个小摊前都有八九个人等着买自己心仪的宝贝。叫卖声、交谈声不绝于耳。要是你有些瘦小,那么,你就得和你心爱的物品说拜拜了:根本就“逃”不出那人的海洋。
那庙会上会不会有奇珍异宝?可不可以与黄山的游客相媲美?有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听奶奶说话的口气,好像是应有尽有!这儿莫非是“天下第一庙会”?庙会上心爱的物品真有那么受宠吗?嗯,快去一睹为快吧!
实际上:几片零零散散的小摊儿,几位悠悠闲闲的游客,伴着几声断断续续的.戏曲。不紧不慢地进入会场,那个悠然自得!可惜那些老板个个都是“低头族”,让人更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致。
原因解释间:过去的人们都得有个买东西的机会,而现在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去买东西,超市随处可见,网购更是寻常,可能这就是庙会冷清了不少的原因之一吧。
庙门前
奶奶说:去赶庙会,去庙里上香必不可少。在庙两旁,买香的人数不胜数,每一处卖香的小摊前都是热闹非凡,每一位卖家都笑得甜蜜无比,每一位顾客都非常满意。庙门前,插满了色彩鲜艳的“神旗”。进了庙后,大家连大气也不敢出,严肃的不能再严肃了。
我心想,哇!庙的形象不说也知道了:那么威武,那么严肃,与那彩旗定会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实际上:没有太多的香客,没有太浓的香味,没有过分严肃气氛,只有那寥寥无几的人跨过那庄严的大门!
原因解释间:过去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神灵的身上,而现在人们都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着未来!
家乡的庙会,在奶奶心目中,精彩纷呈;在我们的心目中,平常无常。你在以后人的心目中,又会是怎样呢?
家乡庙会作文 篇2
盼呀,盼呀,我梦寐以求的传统节日——家乡的庙会,终于到来了。
傍晚时分,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来到了集场上。远远一看,哇!真是人山人海呀!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随处都可以听见大家的欢声笑语:有商家卖力的推荐物品声,有买卖双方不懈的讨价还价声……
这里的商品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作为一个“吃货”的我,当然是直奔美食街啦!一到那儿,各种香味就扑鼻而来,馋得我直流口水,这里简直就是吃货们的天堂啊!我一下子就被烤鱿鱼的摊位吸引了,只见卖鱿鱼的叔叔先把一串串洗干净的鱿鱼放在架上烤,再抓一把蒜末、洋葱末洒在上面调味,一面烤好后,再翻过来烤另一面,最后把烤好的鱿鱼切成一条一条,方便客人食用。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十分麻利。
正当我美滋滋地吃着烤鱿鱼时,我的目光又被另一个有趣的东西吸引了。那是一位老伯在做棉花糖呢!看,一根细细的竹签,随着主人灵巧地转动,一会儿工夫,一朵白云似的棉花糖就做好了。不吃的时候像极了南山上的`一颗不老松,吃了几口以后,马上又变成了一位秃顶老人……我一边吃,一边情不自禁地把脸贴上去闻,真甜,真香!
这就是我家乡的庙会,既有民族的特色,又有丰富多彩的物品供你挑选,既好吃又好玩,欢迎大家也来感受这欢乐的气氛哦!
家乡庙会作文 篇3
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过几次隆重的庙会。当然,我是最喜欢赶庙会的了。
每到庙会的一天,我和父母就早早的起来,连饭也不吃,就急匆匆的赶到了庙会。肯定有人会问:“为什么连早上饭都不吃呢?”我的回答就是:“留着肚子,等着蹭饭时多吃点而呗!”
到了目的地,一开始,就是老妈滴专利——烧香。到了庙会,一定要先烧香,把所有的福气都站在自己身上。当然了,像我妈哪样的.专业省钱户,绝不会在庙会买在庙会烧的香,不过,她也是有备而来的,每次去的时候,她总会拿个小盒子装六只香,然后到别处买点儿带回家的香:往家里带点庙会的喜庆。哎,谁让她第一盒香没用完,第二盒香绝不开口呢?
烧完香,就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第一阶段——吃饭了,到了哪里,一定要吃我姑姑做得糖醋土豆,虽然不是最正宗的,但是很好吃却足以称上前几。到了姑姑家,我一溜烟的跑进厨房,来监督厨师是不是有好好做饭,不久,只听次啦一声,糖醋土豆就下锅了,不一会,整个厨房都散发出了香味,做好的糖醋土豆外酥里嫩,咬上一口,嗯~,就是一个字,香。我忍不住的要先试吃“不几个”,哈哈,真是太美味了!
吃完饭,老人们都去看戏了,可我和妈妈却正式进入了激动人心巅峰时节——逛庙会,到了那里,一定要跟我去玩一场套圈的游戏,可好玩了,那里每年都有不一样的奖品,有时是小宠物,有时是大型的玩具,反正就是好;另外,还有射箭的游戏,首先,是给你一把诸葛连弩,固定在一个位置,射里面的气球,射中气球越多的就可以越好的奖品,哈哈,偷偷告诉你们,在最中间的位置最好射中红心呢!另外,哪里什么无所不有,产品的花样可多了,有糖人,面人,棉花糖,还有衣物一类的。
怎么样,你是不是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快快来参加吧!
家乡庙会作文 篇4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逛庙会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辛卯年初一的上午妈妈带我去地坛庙会玩儿,我们还在马路对面的时候,就看见四面八方的人都向地坛庙会走去,人山人海的。我们好不容易才买上了门票,就随着人群缓慢地在甬路上走。一路上我们看见路的两边各有六面打鼓,鼓上面写的全是繁体字,妈妈让我认这鼓上的字,我本来不认识繁体字,但是鼓的旁边有动物的图案,经过我仔细的辨认,知道鼓上面写的是十二生肖属性。
在路的两旁种满了各种松树。它们那灰褐色的树干,就像旗杆,高高地耸立在两旁。松树的树干并不粗,只有碗口那么大,树枝一层层的向上面舒展开,活像一座塔,所以人们把它们称为塔松。听妈妈说,松树的树干是良好的木材,可以造纸;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油;松树的脂液可以做松香、松节油;它的枝和根还是很好的燃料。
我们经过了检票口,就进入了地坛庙会里。迎面看见一只吉祥物——兔子,在向游客招手,好像在向刚进门的游客说:“您好,欢迎光临,兔年吉祥。”还有好多游客围着它照相留念。
这里有许多琳琅满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当然,许多商品都和兔子有关系。例如:各种各样的兔耳朵发卡,还有形象逼真的兔爷等。我最喜欢兔耳朵发卡,于是我拉着妈妈一起挑了起来,这时走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姐姐,她问摊主:这样的发卡多少钱?摊主说:“大的二十元,小的十五元。”于是这位大姐姐也挑了起来,这时我已经挑了一个白色长耳朵上有粉色桃心的发卡,而那位大姐姐挑了一个大大的红色兔耳朵发卡,我们都戴上了发卡,相互看了一眼,笑了起来,妈妈给我付了钱。继续向前走,这时我发现原来有许多和我一样戴着各种颜色发卡的人,她们头上戴着发卡,身上穿着漂亮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跟旁边的人或说或笑,很高兴。我们继续往前走,前边全是卖花花草草的,有真的,也有假的。我的妈妈买了一束金边富贵竹,杆是挺直的,一节一节的很像竹子,它的叶子长长的.,翠绿的颜色,很惹人喜爱,尤其是在每一片叶子的边上是金黄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美丽动人,在早春的时节带给人一股春天的气息。走着走着,我们拐进了一条小路,里面全是卖小吃的,有驴打滚、羊杂汤、炸灌肠。每个小摊的前面都挤满了买小吃的人,有的人手里拿着香喷喷的羊肉串,还有的人手里托着热腾腾的茶汤……让人看见了都迫不及待地想去买。没买到的人,手里拿着钱,使劲向前伸着买小吃。一路上我们东瞧西看,五彩缤纷,稀奇古怪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好不惬意。
最后,我们又随着返回的游客走向大门。刚刚离开大门的时候,我们又看了一眼吉祥兔,它好像在对我们说:“祝您兔年吉祥,万事大吉。”我不禁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地坛庙会明年见!这一天可真愉快,真让我难以忘怀。
家乡庙会作文 篇5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说到这句话,我便不由自主地忆起了家乡三年一届隆重的“黎氏振兴庙会”。那情景热闹非凡,锣鼓喧天,真可谓普天同庆。
这座神庙三座两边起落,福祉于振兴小学旁边,门前淌着涓涓溪水,日夜香火不断。曾听爷爷说过,这座庙里住着两个皇帝:一个是文帝,另一个是武帝。因为我们的祖先不会读书识字,山里的野兽也经常下来捣庄稼,人们无力反抗,无从下手。这时,玉皇大帝见状,为了解救老百姓,便派了他的两个儿子下凡来救济人们。文帝负责教人们读书识字;武帝负责教人们百般武艺,强身健体。后来,人们凭着学到的文武双艺,用智慧和力量赶跑了山里的野兽。而人们为了感激两个皇帝,于是就建立了这座振兴庙来纪念他们。
我们的祖先为了让后人铭记两个皇帝的功德,也期望来年风调雨顺,宗族亲人之间团结互助,便定下规矩:每隔三年都会举行一次“振兴大誕”。而庙会持续的时间是长达三天。
庙会的第一天,也是庙会开始前的准备。人们都密锣紧鼓地筹备会场,分工安排各项工作:架棚、搭戏台、准备酒席……工作人员拿起一条条宛如长龙的彩带,挂在电线杆上,然后按每隔一米就挂起一个犹如柿子般大小的灯笼,从村头挂到村尾,而在庙的.屋檐下便会挂满彩灯,处处悬灯结彩。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每个人的脸上无不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无不充满着浓浓的家乡的人情味。
接下来便是庙会的高潮了——群众游行,行径祈福。天才泛着微微的鱼肚白,人潮汹涌,熙熙攘攘,人们忙碌地穿梭于会场之中,忙却不显得乱,都在为这场盛会做好准备。来到庙前,你会看到游行的“精彩”,那条金色的龙做得栩栩如生,由长老精心挑选的二十个精神小伙舞龙。小伙子们齐心协力,随着人们热烈的欢呼声,脸上都露出自豪的神情,更卖力地摆动起来,就更似一道闪电,瞬间从你眼前划过;那五颜六色般的凤凰,更是舞动着它那双强劲有力的翅膀,一飞冲天,更是被人们众星拱月般地团团围住,锣鼓声紧凑而有力,人们的欢呼声一浪接过一浪。那十几只舞狮,有红的有黄的,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热情,在蠢蠢欲动,开始摇头摆尾,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样,可爱极了;还有上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那铁扇公主早已在马上坐得不耐烦,她带着繁重的凤钗摇动着手中的铁扇,希望能吹灭心中的烦躁之火;文帝坐的是十六人抬的轿子。太阳渐渐爬上来,行径祈福活动即将开始,首先鸣礼炮,放烟花。顿时,炮声,烟花雾抵住了半边天,浓浓的烟火味久久挥之不去,包含在村子周围,逃窜在人们身边,热闹气氛留在人们心中。一支队伍浩浩荡荡,敲锣打鼓向前出发,那锣鼓声随着队伍越传越远,时不时传来鞭炮声,人们意犹未尽,跟着队伍也走了好远好远,舍不得离去。在家中的老人,先用稻草扎成一个小草人的模样,放在家中的各个门口,据说这是玉帝派在家中的“间谍”让他告诉文、武帝,好让他们告诉玉帝,所以,到了下午就要把它收到烧掉,好让小草人不说出家中的坏事。这一天,鞭炮声日夜不绝。
第三天就是庙会的尾声了。这一天就要拍卖庙里的吉利品,有祭祀用的席子、桌子。椅子……能拍卖到的人都会升官发财,添子添孙。人们都争先恐后,势在必得的样子。
家乡的庙会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喜庆的气氛,这个活动寓意着团结、喜庆、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希望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家乡庙会作文 篇6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保定市莲池区一年一度的庙会。不仅是因为庙会非常有趣,还是因为第一次在没有家长的“监督”下和同学们一起组队去呢!
早上八点,我便徒步走到都市桃源大门口和大家会合,然后便一起去逛庙会了。庙会上的东西真多哇!看得我眼花缭乱,吃的'有棉花糖、土家酱香饼、糖人……玩的有淘气堡、扎气球、蹦极……
不过最有特色的还是淘气堡。淘气堡是只需充气的高大游乐设施。不仅可以在上面蹦蹦跳跳,而且还有许多的“障碍物”,让大家在玩儿的时候更加有趣。不仅有这些,后面还有往上爬的斜坡。斜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斜坡上有小方块,是帮助你爬上去。另一部分是当滑梯,直接滑下来。
我们脱下鞋子便爬上了淘气堡。邵梓宸说:“要不然我们玩儿抓人游戏?”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好!”邵梓宸又说:“游戏规则是:玩石头剪刀布谁输了,谁就抓。抓的人抓住的第一个人变成抓的。”第一次是王涵抓。她一眼看到了我,便死追着。虽然有障碍物,但也没能抓住我。在我长舒一口气时,她把我打了个措手不及。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就已经跑地远远的了。接下来该我了,正当我寻找“猎物”时,碰巧撞上了邵梓宸,吓得他一下子摔倒在地上,我们哈哈大笑起来。
快到中午了,我们便去洛克汉堡享受了一顿丰盛而又美味的午餐。
下午,我们还玩儿了蹦极和扎气球。让人生气的是我明明用一针扎破了两个气球。是他们没看到,还说我是骗子!不过,慢慢的心中的不快被欢乐的气氛给冲淡了。后来,我们玩儿累了,便去刘梓蒙家休息。我们不仅在她家吃了零食,还看了一小会儿电影呢!到了四点,我便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今天我真开心。我爱家乡的庙会。
家乡庙会作文 篇7
要说这十月二十大会,那可是大有来头,以前,武陟老县城有个城隍庙,农历十月二十日是城隍爷的生日。每到这一天,天气往往变得很冷,极易刮起凛冽的寒风,下起大雪。人们坐在家里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还冻得呲哩哈喇的流着老长的鼻涕。但四里八乡通往县城的条条大路上。却能看见有很多穿着单衫匆匆赶路的人群,他们都是为老人行孝到县城城隍庙的烧香人,俗称是“挑单衫行孝”,是武陟县特有的老民俗。
这民俗是怎么来的呢?这还得从董永为父亲行孝说起。西汉末年,大孝子董永的父亲被乱兵打折了腰,不能行走,卧床不起。董永为了给父亲治病,四处奔走,求医问药,竭尽家资,弄得一贫如洗,到了冬天,连棉衣棉裤也没有,只剩下一身单衣裳穿在身上。当他听说县城城隍庙十分灵验时,无啥可想,走头无路,就只好打算十月二十城隍爷生日这天去拜求城隍显灵,以治好父亲的伤病。
到了十月二十这天,西北风越刮越猛,大雪象鹅毛一样漫天飞舞,行人稀少,天寒地冻。偶见路人,也是穿着棉衣棉裤,包着头巾,冻得缩手缩脚。可是,董永却只穿着一身破烂的单衣衫,从小董村一口气跑了三十多里,累得浑身大汗,来到了县城城隍庙。他虔诚地给城隍爷烧了一把高香,跪在神像前祈求城隍爷为他的父亲袪病免灾。城隍爷被董永的孝心所感动,显了灵,等董永跑回家里,父亲竟能自己下床,扶着董永走路了。
人们觉得这是一个奇迹,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很快就传遍了全县。打那以后,凡是孝子、孝女以及孝顺的儿媳、女婿、孙子、孙女,为了给老人袪病免灾,祈福添寿,都要仿效董永当年在十月二十的样子,“挑单衫”跑去县城拜城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武陟县特有的民俗———十月二十挑单衫行孝。
这样一来,这一天的`城隍庙会就越来越大,由单纯的卖香火、卖药材、卖吃食逐步发展成为市场繁荣的物资交流大会。同时也成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孝道的教育大会,也成了冬季跑步比赛、健身强体的体育盛会。
到了近代,武陟县县城迁到了木栾店,十月二十的城隍庙会也随之迁到了这里。规模越办越大,会期也延长为十天,成了豫北少见的物资交流盛会。武陟十月二十大会举办了两千多年,历史悠久,长盛不衰。
如今,就连外地的游客也不远千里闻风赶来逛大会。我真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
家乡庙会作文 篇8
我的家乡是一个有着良久很久历史的乡市—开封。每遇春节降临,各至公园皆会举办庙会,热闹又美玩。人们都爱往游庙会。我最爱逛的是最能体现出中邦传统风情的翰园碑林庙会。
刚入私园的大门就能感触到春节的喜庆氛围一片火红映进眼帘:火红的灯笼、火红的爆竹、火红的“福”字……在一片火红中有一丝明丽的黄迎去一阵幽香。啊!腊梅也来欢庆春节了。
去里走,就进入了热烈的庙会区。抬眼一望,恶吃的,佳玩的,实是包罗万象。有套圈的,有卖小吃的,有捏点我的,还有儿童游乐园呢!各种各样的.叫售声此伏此伏,这边叫:“黄焖鱼,暖哩!”这边鸣:“来吧,来吧,刚出锅的炒凉粉!”……
咦!那边赖热闹。从前一瞅,本来是在表演舞狮。狮子大大的脑袋、炯炯有神的单眼,真英武!只睹狮子在锣饱的陪奏下,凌空跳跃,一会儿喜,一会儿怒,一会儿惊,一会儿信,把狮子的各种情态表示得酣畅淋漓、炉火纯青,替节日的庙会增加了一幅颜色明艳的运动的丹青。
再返面走就是启封最大的灯笼瀑布。成千上万只灯笼跟花伞从多少十米高的假山底上始终展到山足还别具匠心地晃没了一个宏大的“福”字,不正表白出了己们新的一年“福从地落”的美妙欲望吗!
爱故乡春节的庙会!
家乡庙会作文 篇9
在我的家乡北京,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而最热闹的要数逛庙会了。
大年初一,北京城内外的寺庙都会举办庙会,人们一大清早就赶来逛庙会,一条条街道被堵得水泄不通。
庙会内外,到处都是红色的:墙是红色的,福字是红色的,就连游人的衣服也都是红色的,映衬着人们脸上幸福的笑容。红火的景象无处不在,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走进庙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于生肖的小玩意儿,有毛茸茸的,还有瓷的.、玉的,新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最喜欢的是插着小旗、威风八面的兔儿爷。兔儿爷是北京的吉祥物,平安的守护神,在北京有春节请兔儿爷回家的习俗,庙会上当然少不了它。这些神气的兔儿爷,远看是一个模样,近看则各不一样,千姿百态,十分惹人喜爱。
参观完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我们来到了小吃街。豆汁、扒糕、茶汤、驴打滚儿、炒肝、艾窝窝、冰糖葫芦……各种各样的老北京小吃令人垂涎欲滴。在玩累了之后享受这样的一顿美餐,别提多快活了。卖小吃的摊位前人山人海,人们有的在点菜,有的在看菜单,还有的在等座,大家都很喜欢这些北京的特色小吃,使我也十分期待。
吃饱喝足后,我看见一位叔叔在吹糖人,便走过去。叔叔问我:“小朋友,你要吹个什么样的糖人?”我想了想:“我要一只老虎。”“好嘞!”叔叔说完便从旁边的锅中取出一小块麦芽糖,两手反复揉捏后拉出一条长长的“尾巴”,对我说:“捏住它,我说吹就吹。”我点点头,在叔叔的指挥下吹一口停一下。只见那小团麦芽糖鼓了起来,经叔叔的巧手上下翻飞,瞬间做出了肚子、耳朵、脑袋的形状。三两下子,一只栩栩如生的大老虎就做好了。我兴奋地拿给爸爸妈妈看,心里喜滋滋的,他们也感叹道:“这就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啊,平时可不常见!”
后来,我们又欣赏了庙会中的表演,直到太阳下山,才不舍地结束了一日的庙会之旅。庙会好看好玩,能品尝老北京小吃,能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更能体会到家人团聚的欢乐与温馨!
家乡庙会作文 篇10
当年的最后一丝残影也悄然离去,当人们逐渐从过年的悠闲中脱身,又开始忙于农事时,新一年的又一个高潮来临了,这就是农历三月三——家乡的庙会。
记得去年庙会,我们早早来到了街上,弟弟面对眼前的景象惊奇不已,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忙得不亦乐乎。在一家卖兔子的地摊边,他聚精会神地将几根草喂给一只花兔子,看着它一抽一抽的小嘴,别提多喜欢了,拉着妈妈的腿不走,硬要将它买回家。
我对兔子不感兴趣,便趁机东瞧瞧西瞅瞅,西边有家卖衣服的,几个老人围在旁边,看到心仪的'就试着穿上,感到满意立刻喜笑颜开,随后就一直穿着新衣在街上走,别提多兴奋了。
东边还有家卖麦芽糖的,一群小孩子围着看,时不时拉着家人衣服求着买,如果买到了就立刻将嘴里塞得满满的,两边鼓出小肉包。
有个孩子没买到,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吃,这时,家长突然像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掏出来几个糖,小孩子立刻破涕为笑,嘴巴咧到了耳朵根,恨不得一下跳到云里去。
后来,我和朋友为了看看庙会究竟能摆多长,踏上了去往“西天”的路。一路上人头攒动,有柱杖的老人,有骑在家人身上的孩童,个个欢天喜地,这样的场面还真是少见呢。但我们最终未能丈量出庙会的长度,筋疲力尽的我们在无奈下坐在墙边,再也没有力气走回去了。
太阳落山了,人们该收摊了,摆了一天摊子的卖主们,也赶紧抓住庙会的尾巴去买自己想要的物品。于是西边卖衣服的,买几块糖带给自己家宝贝孙子;东边卖糖的,也买了件衣服犒赏自己。在夕阳的余晖下,庙会上显得其乐融融。
随着时代的发展,庙会已不再是原来的宗教活动,逐渐转化成了一种娱乐形式。它是常年难以一歇的农民和工人们的假期,是我们青少年了解家乡风俗的一方天地,也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邻里感情,难怪它成为家乡人心中重要的日子。
年年岁岁,庙会在我们的期盼中传承发展;
岁岁年年,我们在庙会的延续中幸福生活!
家乡庙会作文 篇11
鼓乐声声震天价响,串串红灯结成围墙,吆喝声连成一片,涌动的人潮熙熙攘攘,这边买一架转动的风车,那边把臭豆腐尝一尝……
今年春节,父母带我回石家庄过年。初三那天,父亲心血来潮,非要带我去逛庙会,美其名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那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把我从床上拎起来丢到车里,寒冷的冬天让我对庙会的期望值降低了不少。让我感到从家里到庙会现场的路是那么的短,短到连睡个回笼觉也成了奢望。
舞狮子
一下车,一片红色身影吸引了我,“呛咚呛,呛呛咚呛咚呛……”咦?这是什么声音?奥,原来是舞狮队来拜年了!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头由两人扮演的金色大狮子,瞧他,金色的鬃毛熠熠生辉,彩色的衣服色彩鲜明,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叮当作响的大铃铛,有趣极了。我忍不住跟着狮队看过去,只见十只红色狮子分成东西两队,形态各异,随着震耳的锣鼓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舞狮人十分卖力,只见他们时而站立,时而坐下,狮头不停地左右摇动,眼睛一眨一眨,尾巴一摇一摆,憨态可掬,非常逼真,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要表演吴世忠的重头戏——狮子滚绣球了,我不禁想起了儿时的童谣:摇摇头、摆摆尾,又伸胳膊又踢腿,蹦高高、转圈圈,狮子滚绣球,人人都叫好!只见一颗半人高的红球立在场地中央,下面是一个跷跷板,光滑的'地面、寒冷的天气给舞狮增加了很大难度,我生怕演员一个趔趄从球上摔下来。随着狮子一步步走上跷跷板,周围人群逐渐安静下来,几百双眼睛直勾勾盯着那只狮子,只见她不慌不忙的站在板上,四只脚灵巧的错开,一点点挪动着巨大的绣球,一步、两步、三步,大狮子不负众望的把绣球滚到了跷跷板的另一头。“好!!”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紧接着,三只狮子齐头并进,一起踏上了绣球,并顺利走到了终点。喝彩声又一次想了起来,表演结束后掌声仍然经久不息。
中国年
边走边看,手艺人的吹糖人栩栩如生,头顶上的灯笼五颜六色,扭秧歌与踩高跷惊险刺激,随着一个又一个特色表演,庙会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
庙会结束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句话讲,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庙会上的各种表演既是艺术,更是我们的祖先从千百年的生活中提炼而成的精品。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品质,我想,这就是传统文化体现出的内涵吧!庙会的经历,让我流连忘返。
家乡庙会作文 篇12
今天一早,外面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我问奶奶:“今天是什么日子,外面怎么这么热闹?”奶奶说:“今天是7月24日,也是农历6月24日,是菩萨的生日,全镇各村各组的群众自行组织正在出庙会呢!”
我缠着妈妈来到了公路上。公路旁的人可真不少,我好不容易才挤到了前面。只见人们换上鲜艳的'节日盛装,有的舞龙,有的跳舞,有的敲起锣,打起鼓……红绸带飞扬,那是大妈们跳起了秧歌舞;红艳艳的扇子在空中抖动,那是姑娘们的扇子舞;一尊尊佛像抬了出来,扛着的大叔们是如此的自豪,个个脸上笑开了花。家家户户门前摆出了香烛,供品,好不热闹。因为人们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愿菩萨保佑我们这方水土风调雨顺、年年有余。
家乡庙会作文 篇13
在家乡的传统中,我最喜欢的是庙会。
北京庙会是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是庙会形成过程中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海族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普及起来的`。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庙会的由来吧!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他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跟。而在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戒、水陆道场等等。佛教二教的竞争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观众。
为此在其宗教仪式均增添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为了争取观众,佛教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形象活动”就是如此。所谓“形象”,是把神父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移“行城”等。
现在的庙会是有“行城”、“巡城”演化而来的。庙会中保留了祭天,祭地等祭祀,同时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也增加了许多新奇的活动和内容,如:曲艺表演、杂耍、魔术等等。同时与就是庙会主要是老人带着孩子观看不同,现在的庙会变成了年轻人游玩的场所。庙会已经不仅仅是礼佛拜神的场所,更是变成了朋友相聚、全家同游、同时相随、增进感情的活动方式。
我从生活在北京,我爱北京的民族风俗,更爱北京的庙会。
家乡庙会作文 篇14
我的家乡梅村,是个好地方,背靠如画的鸿山,面临美丽的伯渎河,她古色古香,历史悠久,如诗如画。每年的年初九泰伯庙会是她最具风采和魅力的时候。迎来许多四面八方的人们。
每到年初九,一大早就会有许多人,不管是男女还是老少手里拿着一把把香或者蜡烛,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来到泰伯庙纪念我们的先祖,文化的创始人泰伯,还虔诚地祈祷,许下新年的愿望。泰伯庙门前热闹非凡,人们聚集在这里舞龙舞狮的踩高跷的还有装成一个个大脸娃娃的……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热闹极了。
说到泰伯庙会,最热闹的要数集市,集市有许许多多的摊位组成,摊子分两边排开,如同是两条巨龙延伸到了远方,一眼望不到尽头。那些被人们围的水泄不通的摊子里,有吃的,穿的,玩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还有这一声声的吆喝,一看“嗬”原来是小狗和小猴们正在唱大戏呀!观众们正被这一幕幕滑稽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忽然前面围了一大群人,我迫不及待好奇地挤过去,见只是一个游戏摊子,有一个小孩儿正在套娃娃呢!圈子一会儿飞向那,一会儿又飞向这,一点都不不听这小孩儿的指挥 。
晚上广场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无数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十分美丽。华灯齐放,烟花飞舞,广场上一片辉煌。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翩翩起舞,纵情歌唱,广场沸腾了!。
我的家乡是个好地方!谁不说我的家乡美哟!
【家乡庙会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庙会作文07-14
逛庙会日记15篇06-29
美丽的家乡作文_家乡作文05-06
家乡的冬天作文 作文_家乡作文05-06
家乡的美食作文 家乡的美食作文06-03
家乡写景作文 家乡写景作文09-21
家乡的小河作文 家乡的小河作文06-02
家乡的山作文 家乡的山作文02-25
我的家乡美景作文_家乡作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