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写景家乡的作文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景家乡的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景家乡的作文 篇1
在我的家乡全南,有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它就是我们全南人引以为傲的梅子山公园。它最近换了一件新衣服!它变得风景优美、古朴典雅。
梅子山公园坐落全南县城的梅子山上,来到梅子山的北门,几枝梅花在石壁上栩栩如生,石柱上也都刻着美丽的梅花。我们从新建好的高架木梯上去,沿途上刻了许多美丽的梅花,有黄的、有绿的、有红的、还有粉的。看着沿途还有很多美丽的花,有白的像雪花一样的白玉兰,有香飘十里的桂花,还有烂漫的樱花……
走出了高架木梯,我们来到了观涛亭。观涛亭墙外画了许多美丽的花,墙内则画了一棵迎客松。人们累了就在那里休息,谈笑风生。在亭子的石柱上,刻着两句优美的诗:“两岸青山堪入画,一江烟水起波澜!”
在观涛亭小坐了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梅子山晨练的'地方,大家都在这里锻炼,叔叔阿姨们用着运动器材锻炼,而我们小朋友就在这里跳绳、嬉戏……
玩够了,我们就兴奋地跑向了梅子山公园里最值得一看的百盛塔。我看到那里一切焕然一新,百盛塔旁有一条古色古香的走廊,里面有许多名人书画刻在石壁上,我一个个字认真地看,让我受益匪浅。
随后,我们就踏进了百盛塔内,百盛塔内每一层都有一些图片或照片。这些都是描写我们全南的城市风光或客家文化的。
最后,我们来到了纪念碑。看着旁边烈士的名字,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国歌,心中涌起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最后,我踏着下去的石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梅子山公园。
这就是我们风景优美的梅子山公园!我为您感到骄傲和自豪!
写景家乡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日照,位于山东省境内的西南部,南面与江苏省接界,东北方是美丽的胶东半岛。
这里气候适宜,四季分明,盛产苹果、梨、栗子、桃、葡萄等各种各样的水果。这里的绿茶也很有名,以醇香浓郁深得人们的喜爱。这里还出产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
日照西靠沂蒙山区,东临黄海,阳光、碧海、金沙滩是她美丽的写照。在日照海滨有一百多里金色的沙滩,岸边有茂密的林木带,站在岸边眼望着一望无际的碧涛,沐浴着含有咸味的`海风,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美丽的鲁南国家森林公园和水运会世帆赛基地就坐落在美丽的海滨,续写着美丽的海的故事。
日照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区。浮来山上的银杏树王历史悠久,为浮来山蒙上神秘的面纱;山清水秀的磴山风景区有“黄海九寨沟”之美誉;每年的五月,满山盛开杜鹃花的九仙山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当樱桃红遍山头时,五莲山又对游人敞开怀抱,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让人流连往返。
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有海一般宽阔的胸怀。茫茫大海上,他们扬帆远航,不畏艰辛;在旅游区内,他们笑脸相迎,热情欢迎四海来客。
日照,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写景家乡的作文 篇3
回到家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几棵所剩无几的树。家乡的秋来了!
家乡的秋是热闹的。
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收粮,那一堆堆耸起的“小山包”。甚是漂亮,一座座高大的麦子山,象征着今年的收成不错。农民们笑着,笑的是那么淳朴。那么的憨厚。
鱼池中,也少不了热闹的气氛,渔夫们拿着撒网,在鱼池里尽情的撒着。一条条鱼从水中浮现出来。从那些跳的欢快的鱼中便可以看出来,鱼的个头非常的大,味道也一定不错。
家乡的秋是清净的。
来到山上,布谷鸟不在欢唱,大雁也不在伴奏,它们以飞回到了南方。看样不到春天是不打算回来了。抬头看向树的顶端,叶子也所剩无几。只有几片“战士”仍在那与秋风战斗。松鼠也不在树上跳跃了,可能是少了鸟儿的伴奏吧!他们或许此时正在找过冬的食物,或许已在自己的窝中冬眠了。
家乡的秋是清脆的。
在树林中走着,脚下的树叶与脚面摩擦出一曲清脆欢快的曲子。沙沙声不停的传入耳中。秋风吹过树干,树身轻轻的.摇摆一下。发出爽朗的声音。小溪仍在山的石缝间蹿动。哗哗的流水声总是让人听得心情愉悦。如果有人能够听到山中的音乐会,那么,我想他一定会非常开心。一定会听到满意为止,不会错过一分一秒。
家乡的秋是迷人的。
站在山顶上,脚下的家乡显示的是那么的渺小。但是却依然可以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小孩在们在互相追逐,小狗们跟在身后。几片树叶落在眼前,将我的视野分割成一块一块的,从那隐隐约约的视野中,让我看到了家乡那迷人的景象。使我深深的陶醉在其中。让我无法自拔!
家乡的秋是什么?——家乡的秋是我无法忘记的爱!
【写景家乡的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写景作文 家乡写景作文09-21
写景家乡的作文【精选】09-14
【经典】写景家乡的作文08-10
(经典)写景的家乡作文10-11
【精选】写景的家乡作文09-13
(精选)写景的家乡作文09-03
写景家乡的作文(经典)09-04
家乡写景的作文07-24
写景家乡的作文【经典】04-07
(精选)写景的家乡作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