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写景作文>以家乡的习俗作文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

时间:2024-11-22 09:09:08 写景作文 我要投稿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以家乡的习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1

  春节,辞旧迎新的日子。

  今天,我来说说我的家乡莆田是这样过春节的。正月初一又叫“初一早”,春节“初一早”要烧香,吃长寿面,长寿面(又名妈祖面,是莆田人过节过生日的必有民俗之一),“初一早”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每人一碗长寿面,寓意福寿绵长,平安健康。

  正月初二这一天,我们莆田人不串门,不拜亲,算是“探亡日”,这里面有个历史故事——戚继光抗倭。

  正月初三为“祝寿日”,这一天,人们手提肩挑红色的单盘或礼盒,内装寿面,肉类等前往祝寿。

  正月初四,莆田人“过大年”,又叫“做大岁”,听说是为了庆祝抗倭胜利,纪念戚继光,戚家军,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作大岁。

  正月初五跟正月初一一样,也是吃长寿面。

  正月初六到正月二十九都是莆田的元宵节,堪称全国最大的元宵节。莆田闹元宵主要以菩萨巡游为主,也有爬刀梯,跳傩火,打铁球,摆棕轿,大游灯等民俗表演。

  这就是我的家乡春节习俗。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2

  “年糕,年糕,年年高。”过年打年糕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

  一到腊月,村子里到处散发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年糕!打年糕喽!瞧,家家户户都像赶庙会似的,或肩扛,或车载,把一袋袋糯米陆续运到村头。大家把袋袋糯米倒进碾米机里,碾成糯米粉来做年糕。碾好的糯米粉都被倒进了个小木桶里,白花花、软乎乎的,沾点儿放到嘴里,淡淡的米香中夹着一丝甜味……糯米全部碾好后,家里人就把木桶拎到蒸年糕的炭炉上,只等糯米粉熟了就可以做年糕了。每个人的脸都被炉炭映得红扑扑的,看起来很喜庆。

  不一会儿,蒸糕师傅喊了一声:“出锅嘞!”人群立刻开始骚动,小孩子更是迫不及待,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热气腾腾的糯米粉被倒入石臼中。“可以开始了!”话音刚落,好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就挽起衣袖,围着石臼,拿着木槌,一边转一边春糯米粉。淘气的孩子们也会乘机上前,你敲一下,我捶一下。可他们一不小心把襦米粉蹭到脸上,就变成了小花脸。

  没多久,年糕打好了,婶婶们就拿着菜刀,娴熟地将一大块年糕分成许多小块的。吃上一口热乎乎的年糕,香滑软糯,谁尝了都会啧啧称赞。切剩的年糕角就被心灵手巧的奶奶变成了小兔子、小鲤鱼、大元宝……孩子们可喜欢这些了。

  最后,每家都把年糕一块一块整齐地摆在竹席上,再把竹席托举到通风的竹架子上。等风干后,就能带回家慢慢享用了。

  腊月,全村打年糕、吃年糕,品尝的'是邻里之间的那份温馨,感受的是乡里乡亲的那份情谊。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会有不迥的新年习俗,让我来带你们走进我的家乡-陆河,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走进家乡的新年习俗。

  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开始的。那忙碌的景象简直无法形容,腊月,人们要大扫除一次,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得一尘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东西扫走,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过了初旬,大家更忙,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赶做年夜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到处玩耍,爸爸在门外巾对联,我帮妈妈贴”福“字。

  胶水已经抺好了,刚要贴上云的时候,妈妈急忙阻止我,并且说“贴反了,福倒了,福这就应该倒着贴嘛”,听妈妈一说,我便马上将福字倒过来贴,仿佛一刻也不想怠慢了“福”大人。

  贴好了,就要准备年糕、鸡、酒给神拜年,拜完后就直接吃团圆饭,桌上弥漫着各种菜的香味,爸爸也不惜拿出自己最富贵的酒,看样子是准备大干一场了。菜到齐了,大家都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年夜饭,一大家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

  这天,除了很少的小孩,很少有人睡觉,因为要放开门炮。绚丽多彩的烟花飞入了漆黑的天空,仿佛天空长着一朵花,把天空照亮,勾勒出一道美丽的风景。谁能说除夕不是最美丽的呢?

  我爱我的故乡,我更爱家乡的除夕夜。希望你们能来我的家乡玩,我也乐意当你们的向导!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4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文化风俗,而且各有千奇百怪的习俗。潮州的习俗,今天我来跟你说说吧。

  春节时,有个习俗十分奇怪,初一或者三十时,全部潮州人要七点至八点起床,一家人把家里所拜的神抬出来,米碗里面插着三根又粗又大的红蜡烛,摆上的供品有很多:鸡、鸭、鹅,还有各家自制的食物。你可以想象一下,门口摆放的神千奇百怪,有土地公、观音大士、王母娘娘……只有你想不到的。

  正午一点时,潮州人禁穿花花绿绿的衣裳,只能黑、白或者蓝。然后一家人一起去祠堂拜祖先。不过,奇怪的是,以前,拜祖先时是没有女人在里面的,而且女人禁拜祖先,只有男丁能进去。为什么女人禁拜祖先呢?因为,潮州人认为男丁才能使家族兴旺,女人一进去,就算对祖先不敬,所以,潮州人都有些重男轻女。

  傍晚六点时,潮州人必须要去一个地方,那就是寺庙。如果你来过寺庙的话,会发现潮州人的寺庙跟其他的`不一样。别人的是拜佛,而潮州人却是拜菩萨,菩萨脸上呈现出一副解救世人的面孔,一只手托着一个玉瓶,另一支手拿着一条树枝,树枝上还有几滴水,仿佛快要掉下来,我想水有可能是净化世人的心灵吧。拿香也很讲究,不是拿七支、九支,而是十支。菩萨三支、门前两支、皇天后土三支、土地公、土地婆各一支。听说这样可以保家族香火兴旺、平安、逢凶化吉。

  虽然各种地区的风俗、习俗不一样。可是,我还是觉得潮州人的习俗最古老,很奇怪,使人很想去了解一下。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年的清明节,人们个个都带着悲伤的心情迎接这个沉重的节日。

  清明节,最重要的就是扫墓。扫墓,是活人与阴间逝去的故人鬼魂的一次对话,所以扫墓的时候,要有沉重的心情。我们先摆上一张和几把椅子,然后在上面摆上几个艾饺、艾团、和几个小菜。然后就插上香,然后就开始朝着香上拜一拜,也可以说一些祈求的话。等一切工作完后,就可以开始放鞭炮,这是一种在民俗传统当中驱走鬼和不好的东西的一种做法。在放鞭炮时,我们要躲的远远的,不然会被鞭炮伤到。最后,我们就要怀着悲伤的心情下山了。

  清明节的.主食是艾饺和艾团,这个面皮是用绿绿的艾草和面团和在一起,也就变成了绿色了。然后就开始制作艾饺和艾团了。艾团是甜甜的芝麻馅的,则艾饺就是咸菜馅的了。虽然艾饺和艾团的制作相似,但是成形时艾团是椭圆的,而艾饺是半圆的。做好以后,在蒸笼里面一蒸,就可以吃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清明节的习俗,有独特的特点,虽然这是一个沉重的节日,但也是令我们喜爱,也让我们知道了,清明节要祭拜祖先。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描写的正是中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在这一年就是辞旧迎新的一天,因此风俗也是各种各样,在我的家乡也有特别的风俗。

  在我的家乡,过春节是要吃粽子的,而且吃的还是足足有五六斤的大粽子,所以在春节的几天前便要开始准备了。先把粽叶和糯米洗净,炒香芝麻,切好猪肉,再把几片粽叶交错叠在一起,摊上搅了盐糯米,接着放入芝麻和猪肉,再摊一层糯米便可以包起来了。最后用结实棉绳扎起来就完成了。把它们一个个的放入锅中蒸煮个一天左右,再拿出来粽叶已从翠绿变成了偏黄的暗绿色。按照家乡的习俗这粽子还不能吃,要等到春节那天放入锅中煎后才能吃,煎过后的种子被猪肉里的油刷得油光发亮,糯米的香气释放的淋漓尽致,满屋子都是令人回味无穷的香气。

  在除夕当晚,也就是春节的.前一天是不能睡觉的,因为要守岁。相传,在古时候每到除夕的夜晚就会有一个名为“祟”的鬼怪来到人的家中摸睡觉的小孩,被摸到的小孩就会失去理智,所以便有了除夕通宵守“祟”的风俗了,由于“岁”与“祟”同音,所以后来变成了“守岁”。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它代表着一片土地的文化,我们一定要把它传承弘扬下来。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7

  时间快速飞逝,没想到一眨眼之间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新年每个地方当然都有不一样的习俗,而我们沙县的习俗,自然是熏鸭腿。

  前一段时间,我这每家每户都用着一个非常大的无顶铁圆筒,上面盖着没用的凉席,在那铁圆筒里则是一把把被熏的.油光发亮、香气扑鼻的鸭腿,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记得小时候,奶奶拿着那个铁圆筒带着我,教我怎么做熏鸭腿。首先奶奶在铁筒下用木材烧起火后把铁筒放到了火上,我看到后不解,问奶奶:“奶奶,难道鸭腿直接放火上烤吗?”“傻孩子,怎么会呢,这铁筒下还有一个隔层嘞!”奶奶笑着摸着我的头,说道。“哦哦。”接着奶奶从装鸭腿的盆子里拿起一把把慢慢地放进铁筒内,摆放地集齐整齐。我那时还很矮,踮着脚尖,看着熏鸭腿。奶奶放好后就把凉席盖上,对我说:“这个鸭腿很快就会好了!你这个馋猫可要好好忍着啊!”

  随着时间的过去,熏鸭腿的气味就出来了,非常的香。到了下午,我终于等到了熏鸭腿做好,奶奶从里面拿出一把,给我,我吃着美味的鸭腿,心里不经变的甜了。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8

  在我的家乡许昌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这就是我们许昌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这就是我们许昌的风俗!汉族火把节:火把节是许昌孝山汉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我们都玩得很开心很快乐!

  我喜欢我的家乡!我喜欢我的家乡!今天可真快乐!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9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年的清明节,人们个个都带着哀痛的心情迎接这个沉重的节日。

  清明节,最重要的就是扫墓。扫墓,是活人与阴间逝去的故人鬼魂的一次对话,所以扫墓的时候,要有沉重的.心情。我们先摆上一张和几把椅子,然后在上面摆上几个艾饺、艾团、和几个小菜。然后就插上香,然后就开头朝着香上拜一拜,也可以说一些祈求的话。等一切工作完后,就可以开头放鞭炮,这是一种在民俗传统当中驱走鬼和不好的东西的一种做法。在放鞭炮时,我们要躲的远远的,不然会被鞭炮伤到。最终,我们就要怀着哀痛的心情下山了。

  清明节的主食是艾饺和艾团,这个面皮是用绿绿的艾草和面团和在一起,也就变成了绿色了。然后就开头制作艾饺和艾团了。艾团是第5页/共7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甜甜的芝麻馅的,则艾饺就是咸菜馅的了。虽然艾饺和艾团的制作相像,但是成形时艾团是椭圆的,而艾饺是半圆的。做好以后,在蒸笼里面一蒸,就可以吃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清明节的习俗,有独特的特点,虽然这是一个沉重的节日,但也是令我们宠爱,也让我们知道了,清明节要祭拜祖先。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10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虽普天同庆,可各地的风俗不同。我是泰州人,咱们的春节可有趣了!

  春节前最重要的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家里的三大姑、八大姨,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聚在一起。除非有重要的事,即使身在异乡,也会赶回来,好聚一场。酒桌上大家互相祝福,人人脸上绽开了打心眼里的笑容。

  泰州人的新年离不开鞭炮,在天刚朦朦胧胧透出一点光亮时,鞭炮声就已经响彻天空。它成了人们大年初一起床的闹钟。看向窗外,家家户户的灯都陆陆续续亮起来,穿新衣,戴新帽,双手拱起敬菩萨。之后便是全家总动员,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白花花的糯米粉,绿油油的馅料,包在一起,下锅。当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时,早晨的第一道美味—汤圆就出锅了。愿新的一年里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太阳升起,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大地时,人们更加忙碌起来。人们在家里纷纷热情迎接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小孩子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排成一个小队,挨个儿去拜年,回来时总是收获满满,衣兜里被揣满了各种各样的甜美的`糖果。有些好友相隔虽远,可情谊深如桃花潭水一般,纵使开几十分钟的车,也要去会友拜年。到了下午,电影院便成了人流众多之处,春节档的电影,往往会给人带来欢乐。夜幕降临之时,更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个个拿出最大最好的烟花,一时间,烟花胜过了月光,在那一刻为漆黑的天空布上一朵又一朵绚丽的繁花。

  春节就这样短暂而快乐地度过,成为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1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明白这是描绘的哪个传统节日吗?

  对,就是咱们中国最隆重、最温馨的节日——春节。在我的家乡,过春节是十分让人期待的,有几件事必不可少。

  年夜饭。年夜饭必须是重头戏,这天一家老小会集聚一堂,主妇们一头扎进厨房为一大家子做上一桌“满汉全席”来感激长辈、犒劳老公、奖励小孩。我们家里的'年夜饭是非十二个碗不可的,少了我爸绝对会唠叨我妈“寒碜”。

  守岁。年夜饭过后我们能够自由安排活动,喝茶、嗑瓜子、陪奶奶聊天、看春节联欢晚会、看书、下棋……你乐意就行。可是最趣味的是守岁,比谁扛得住,守得越久的红包就越大,我每年信誓旦旦,每每又最早昏昏入睡。

  穿新衣戴新帽。这一天必须是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必须崭新而又干净。

  拜年。如果说大人们平时十分忙碌,像钟表上的发条不停奔忙的话,这几天的他们似乎都异常清闲,每一天悠哉悠哉,走街串巷、探亲访友,见面就说过年好,三句不离一起喝两杯。我最喜欢跟着跑了,因为我人小辈份也小,大人总免不了要给我发红包,回家拆红包数钱是最欢乐的事情。

  在我的家乡,春节的风俗还很多,乐趣无穷。你的春节一般怎样过呢?我很好奇天南地北的春节玩法哟。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1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十里乡俗就不同。”这句话说得真没错。今天,妈妈就带着我参加了她朋友的婚礼。

  天气是如此的好,湛蓝的天空像被刚洗过一样,万里无云。好似老天爷也在为婚礼锦上添花呢。

  激动的时刻到了——婚车来了!但车停后新娘并没有急于下车,则是男方派一个人拿着烧旺的干谷橞的茎绕婚车走了一圈。听人说:好像是烧邪气。我真的要尖叫了!因为新娘终于穿着雪白的婚纱出来了。(不知为什么,我看到美丽的新娘总是很激动,也许这就是小女生的天性吧,嘿嘿!)妈呀,这又是要干什么——只见两个人抬着一个大火盆出来了,放到新娘跟前,让新娘从上面过去。这又有什么讲究,也许是红红火火吧!此时,新娘有点不知所措了,笑容凝结在了脸上,她害怕火会烧到自己,就这么傻傻的站着。忽然,新郎抱起了新娘,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他们已经逃回“洞房”了。(不然,等新娘过了火盆,大家一定会缠着小两口要喜糖的。)新娘从“洞房”出来时,已经换掉了婚纱穿上了礼服。媒婆把她领到了灶神前,给她蒙上了眼睛,然后把筷子和针放到了地上让新娘找。“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我摇了摇头)筷子代表着媳妇光吃不做;针代表她真心实意跟丈夫过日子。妈妈当时结婚还找到了针呢!”说着,妈妈幸福地笑了。接着就没什么意思了:入席,当听众,吃饭,喝酒,走人。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我的.家乡的结婚习俗很无聊,但你们错了,这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呀!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13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了。在我的家乡有一种风俗,那就是在正月初一这天晚上舞龙。

  “鼓咚咚,咚,鼓咚咚,咚……”哪儿来了一阵击鼓声?难道有什么特别的节目在广场上表演吗?

  刚一走向广场,就见到一片火红的灯光在路道上跳舞,看戏的人们响起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十几位舞龙者有的`伴奏乐器,有的舞着龙,有的在喝彩……

  只见那龙,全身都是火红的鳞片,一片连着一片,中间没有一丝缝隙。龙头上长着75度至85度的嘴,头上两个龙角向后倾斜,鼻子上长着两条又细又长的龙须,上面还有一双既圆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舞龙开始啦!只见一位魁梧的大汉手上举着一个跟足球一样大的龙珠,上面镶着五彩缤纷的花纹。龙看见后,立刻直奔龙珠,随着龙珠升腾。大汉在龙面前把手中的棒子抡了几大圈,龙也随它,一圈又一圈的盘起。过了一会儿,龙似乎累了,停留在半空,身子围成一个大圈。接着龙珠又上下摆动,龙紧追不舍,也跟随着上下摆动,犹如海面上刮起了一阵风,把浪吹掀翻了。不一会儿,龙珠直冲云霄,龙也不甘示弱,一圈一圈往上盘,仿佛这是一座黄鹤直冲太阳。龙珠见状,马上缓缓下降,准备落入人间。龙可不想放弃,仍就跟龙珠一起下凡。最后,龙珠边上下摆动,边围着广场绕圈,龙也在它的带领下形成连绵不断的山脉。

  这正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所讲到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14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大不相同,过春节也各有讲究。我的家乡温州,在春节时到处都会充满喜庆,每年除夕,都会让我心跳加快,激动万分。

  温州人大多都是在外做生意的,因此不管是在春节里出现的吃,穿,肯定都是有好的祝福蕴含在内。

  我的家乡也都会把春节看得很重。凡是到了除夕夜,就会叫上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吃饭,当然就要买菜,一般都是大鱼大肉和年糕。而“掸新”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具体来说就是“大扫除”。

  太阳又沉了一点儿,妈妈把砧板拿出来,开始做年夜饭了。她从袋子里拿出了大块大块的腊肉开始切,只见手起刀落,腊肉就在均匀而有规律的.切菜刀声中被削成了片状。往锅中倒油,再把腊肉全部放进去,还和白汉玉似的,长方形的年糕一起翻炒,让水分紧在里面,散发着腊肉和蔬菜的香味。年糕爽滑可口,入嘴粘而不腻,是年夜饭中温州人最爱吃的,也代表着“年年高”。大概过了二十来分钟,饭就做好了,中间摆上主菜,外边摆上装着特色小吃的高脚碗,这,就是“盘头”。大家欢聚一堂,有说有笑。

  吃过晚饭,天也早已黑了,我们在离家二十步地上燃放烟花,我总是用一根小木棍,远远地伸长了手去碰引线,只要冒出火花,就迅速逃跑。

  我们没有守岁的习惯,所以除夕就到此为止了。家乡的除夕就是这样,喜庆隆重热闹。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15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所以人们的家乡习俗也会有差异。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家乡春节特色习俗吧。

  每个地方都有习俗,古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家乡的春节也有一番特色,你就听我给你一一列举吧!

  首先是除夕。除夕是一个值得我们庆贺的日子。因为在这个时刻,在外面工作的人,除非有特殊原因,不然一定赶回家吃年夜饭,并说一说各自遇到的奇闻乐事。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子,没有人睡觉,因为这一夜,大家都要守岁。

  等到了午夜零点时,还会听到一阵阵鞭炮声,震耳欲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一个凶恶的怪兽,人们称它为年,年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这种怪兽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在除夕晚上,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寓意是为了祈求安宁,辞旧迎新。

  在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总是要饺子,这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今天,我们都要到亲戚家拜年,去时会带上礼品。同样,亲戚朋友来做客,也是如此。哦!这一天,孩子们可高兴了,因为这一天可以赚足了压岁钱,但有的孩子也会把钱拱手让给家长,交于家长管理。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是家乡的'重要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会买汤圆,汤圆不但好吃,而且代表着一家团团圆圆、合合美美。

  家乡的春节是多彩多姿的,也是快乐的节日,让我们来一起庆贺吧!

【以家乡的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习俗作文03-14

家乡的习俗作文03-14

家乡的习俗08-01

必备家乡的习俗作文04-08

家乡的习俗作文【精】05-06

关于家乡习俗的作文10-21

【推荐】家乡的习俗作文05-05

【荐】家乡的习俗作文05-06

【热】家乡的习俗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