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心得体会>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12 18:17:3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

  在这次听名师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老师,我深知自己在数学教学上是幼稚且不成熟的,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但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数学理念的提升

  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已久,但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这让我在数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和模型化思想这么多数学教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复杂和实效的。我正是缺少了这样的一些理论基础,使得在实际教学中缺乏高度和深度。老师关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论述非常贴近我们的实际教学,这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中面临的'最为头疼的环节。除了老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外,更要汲取丰富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对于每位老师都要面临的备课和上课任务,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班级学生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要批改的作业,再加上那么些个后进生,老师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谈何每天细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年轻老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心来说实在让人堪忧。老师的讲解为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屏弃理论也不合逻辑。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多少节课,进行多少节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谓:量不在多,贵在精。我想这样一种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教学。

  三、教研方法的更新

  一直以来,校公开课的开展一直是我们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方法。通过汪主任的一席话和几位老师的说课演示,不仅让我对如何说课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在日常教学教研中思想和方法的转变需求。我们应与时俱进,在开展学校公开教学评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有选择性地加强课后说课及互相评课的实践练习,更为深入地做好教研方法的更新,也为我们展开更有效的教学打好基础。

  经过这次我认识到每一位老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探索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2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有幸参加了本学期的数学教材培训,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对教材的认识:

  本次培训分别由崔秀珍老师,王新红老师,崔霞老师和悦庄教研室的谢老师和土门教研室的吴老师对三年级和四年级下册教材的位置与方向,小数的认识的教学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最后还听了杜主任的一个简短的总结。通过他们的分析使我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位置和方向》,两部分内容有着很大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两部分都有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但是要明确"方向和方位"。三年级下册在例1和例4中,让学生在认识方向的基础上,描述物体的所在方向,但重点是要学生掌握方向,然后侧重于用方向对物体的位置有一个大体的描述,例1是用4个基本方向进行描述,比如,花坛在教学楼的南面等,例4是在8个基本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描述的,比如,学校的的西北方向是邮局等;而且还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的几个方向。四年级下册的例1则是要求学生准确的确定物体的位置(利用方向和距离)是让学生掌握的方位,即包括方向,还要求有具体的距离,同时例2还要求学生能根据方位,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年级的内容是基础,因此,三年级在教学时只要求学生掌握八个基本方向,并能根据一个方向判断出其余的几个方向就可以了,而且要结合具体的的情景进行教学,不要过难。四年级则要求学生在掌握方向的基础上,明确偏离的角度和具体的距离的表述。

  2、 两部分都有描述简单的线路图。三年级只是要求学生用八个方向简单的描述行走路线,只要能说明行走的方向即可,比如,去少年宫要先向东再向北走等,而四年级则要求学生用方向(哪偏哪多少度,这样准确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3、 同时在对于方向的.理解上,四年级下册要更深一些,教材在例3中还特意安排了一个让学生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相对性的情景,加深学生对于方向的理解。

  (二)《小数的认识》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比较,具体地来看。

  (1)对于小数的认识的教学上:四年级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里对小数的认识是由让学生体验小数产生的意义而引入的,在动手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常常用小数来表示;而在三年级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是由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引入,直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知生活中有大量的这样的数存在,这样的数就是小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里有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表示其中的几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写成小数是多少,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里也有这样的内容。但是二者的重心不同:三年级只要求学生初步感知并理解十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就是零点几、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不涉及数位的认识、计数单位与组成的认识。而四年级时则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十分之一是一位小数,百分之一是两位小数……另进一步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各个数位的名称及相应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2)小数的比较大小上:在四年级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里抽象出小数比较大小,比较大小的重点放在方法上: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比较时按比较整数的方法进行。而在三年级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则应结合具体的情境,如:比较跳高的成绩;比较不同的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大小,总是结合具体的含义进行比较。当然,也可以把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迁移到小数的大小比较上来,但这绝不是本册教学所求的。

  (3)小数的加减法:三年级仅限于一位小数的计算,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里直接抽象出小数来进行计算,并小结计算方法。在小数的初步认识里的小数加减法也会得出小数点对齐,只不过数位少,限于一位小数的计算,计算方法是联系计量单位进行计算。如:1.2元—0.6元,则是让学生思考用1元2角减6角等于6角,6角用小数表示就是0.6元。从四年级开始全面系统的学习关于小数的计算,包括混和运算、简便运算等。

  通过这些培训我觉得,我们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教师应采取的教学方式:

  1、新的课程理念中,我对教学的理解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主动过程,强调师生交流,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环境。教材中丰富的图形世界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学环境的素材,教材中每一小节的课题都是很亲切、有趣,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感受着探索、创造、求知、合作的美。这样把枯燥的、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自己可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又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最不愿意参与的课程,教材在这几部分设计了一个个生动的情境,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计算的方法。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努力去发现、探索,获得知识。这是几年数学教学带给我的一个启示:乐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乐意学习,即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只要学生愿意和乐意做的,就没有难得、不会的,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3、教学过程是交往,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在教学“游戏公平”一课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行动,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在鼓励学生探索有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对他们实施激励性评价,使他们自觉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用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从而体验到探索成功带来的欢乐。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一脸真诚的微笑、投以信任的目光、赠给热烈的祝贺等,会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激励。当学生经过努力暂时没有取得成功时,如果教师投以期待的目光、赠给温馨的话语,会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

  5、深入研究教材,实施有效教学,在备课和上课中要做到“精于心,简于形”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上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体会。我想在新学期里我应该这样教:“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3

  我参加了小学数学新教材的培训,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教学最优化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每一次培训,都让我们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教师的成长之路应是一条学习之路,也是一条反思感悟之路。下面就将本人的一些体会浅谈如下:

  一、教材整体分析

  (一)内容的调整:由于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从三年前就开始的新一轮的教材,不从在内容上的调整,只是在使用中例题有所增加,铺垫,降低了难度,学生易于接受。应用题的提法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从形式上的改变到思路上的引导,重新指点学生理清思路,解答问题。内容同老板教材有一定的改变,排版上的调整,安排上的调整,都让我们切实感觉到编者们对我们一线教师的理解。

  (二)两整合

  将联系紧密可以整体呈现的部分课节进行了整合。

  将零星散乱的倍的问题提了出来,系统的设计为一个单元,更好的使学生体会倍这种数量关系。

  (三)新增内容

  新增加了一些内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实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材特色介绍

  1.借助画直观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体会“化繁为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2.将计算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3.以寻找算式在生活中的原型为例,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4.大数目的加减混合运算,很容易出错,教科书突破了这一难点。

  5.教科书非常重视图表表示问题,读懂图表等基本素养的培养。

  6.乘除法中增加了点子图等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7.从“回顾”入手展开学习活动,调动已有认知基础,建立起已有生活经验和所学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8.用常见的.、直观的、应用广泛的现实模型开展新知的认识。

  9.利用相关内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也在不断地整编。新教材编写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了教材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新研究知识之间的整合;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特级教师吴正宪曾说过:数学教师要带着思想走进课堂,给孩子们留出思想的空间,孩子们的思想才更开放,孩子们的思路才更开阔。一个好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用心地读懂学生,要智慧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

  总之,新教材的培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给我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我将努力践行课标新理念。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4

  我有幸在4月6日至8日参加了国培送课下乡的活动——初中数学培训,三天中每一天的模式都一样,上午由县里的老师和请来的专家进行同课异构,然后评课,下午专家名师讲座。

  由于特殊原因第一天下午才到培训教室,聆听了安阳市五中的赵老师的关于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的讲座。将数学几何折叠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按照不同的折叠方式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几何问题,这些问题中往往融入丰富的对称思想、综合了三角形、四边形、相似性、圆、勾股定理等诸多知识,千变万化,具有趣味性。赵老师善于总结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简单化,不仅加快了做题的速度,也更加深刻地记忆数学知识。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老师的追求就是设计一个惊喜,让学生情不自禁,难以想象在数学老师的课堂上能有这样的风景。设计创新,永无止境,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该做的。

  第二天进行同课异构的是实验中学的张光艳老师和白壁一中的张丽英老师,做的课题为七年级下册用地理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两位老师都很好的展现了一节精彩的课堂,设计的情景比较吸引学生,分组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探究延伸问题,做的都比较好。

  下午是安阳第六十五中学的.刘瑞锋老师做的讲座,课题为新课标下的几何教学理论与实践之谈几何画板的应用。在微机室里下载了最新的几何画板中文版,刘老师讲的激情飞扬,我们懂得了任何数学几何图形都可以用几何画板做出来,并且做动图效果很好,我们以后的数学课堂要适应几何画板,并让学生学会使用。

  第三天同课异构是八年级数学矩形的判定方法,例题的设置难度要适中,要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弄明白,也可以设置一道难度系数高的题目,可以培养优秀学生。下午安阳师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李光海老师做的讲座,关于高效课堂的一些认识,讲了一些实际教学问题还有人生的一些经历,老师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也可以多读书,尝试写书,这也是老师第二职业吧。

  三天的培训,紧张而充实,专家老师讲课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归结规律,这是我们以后课堂要学习的地方,不能一味地知识灌输,应该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经验,转化为能力。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5

  今天通过培训,使我在蒙氏教学上又获取了不少新的知识。

  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有目标的把比较抽象、枯燥的数学活动设计成幼儿喜欢的生活游戏型学具,使他们在操作形象、具体,趣味性较强的学具过程中,自发的去吸收新知,并建构其数学心智。

  (1)结合数棒工作教师参照红蓝数棒自制了小的迷你红蓝数棒,只是这些是分割开来的一块块相等的长方体,幼儿在拼摆的过程中看起来是配对工作,但实际上又渗透了等量念及数量对应关系,感受数量递增的过程,了解每一块红色、蓝色长方体它们代表的量是1,为进入红蓝数棒了解数的集合打下基础;

  (2)我们制作了便于低龄幼儿取拿的大彩色布串珠,并在彩色串珠两侧缝上按扣,幼儿会在按纽扣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布串珠的颜色是不同的,红色的有1个,绿色的是2个……当幼儿将不同颜色的布串珠按在一起时,他会发现1个红串珠和两个绿串珠合在一起时是3个串珠,这样的一项学具表面上看来它是用来训练幼儿小肌肉动作的,但事实上它却是幼儿了解数与量对应、数的组成及彩色串珠的前期铺垫工作;

  (3)在动物坐火车这项学具中小朋友在找与车厢相同数字的小动物,并请它坐到相应的车厢内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字与数名的认识,同时渗透着相邻数与连续数的概念,也为砂纸数字做了前期铺垫;

  (4)在荡秋千的小动物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提供相应的数字,幼儿则根据数字选出相应数量的小动物挂在缝好的纽扣上,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着数与量的对应,同时也渗透着小动物与剩下的纽扣之间的'多与少的关系……

  教具的延伸工作

  我们都知道针对感官领域学具幼儿会有很多的创意延伸工作,同样数学领域的学具也会有许多的延伸工作,但这却需要教师的引领,教师恰当的投放延伸工作,不但会使幼儿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教育目标,同时也会把幼儿在此工作上推向一个高潮。

  例如:100板工作,对于这项工作教师在展示时也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要分几次将100以内的连续数展示给幼儿,那么每次展示后教师为了给幼儿充分练习、巩固的机会就设计了相应的延伸工作,我们为幼儿提供按1——30数字穿线板的工作,此工作在生活领域中幼儿就比较喜欢,现在教师将它乔装打扮,在线板上无序贴上数字,幼儿在穿线的时候要按数的排列顺序进行穿线板,趣味性较强使它摇身一变又成为数学领域中深受欢迎的一员;同时还可为幼儿提供1—50数字连线小动物的工作及1—100线绳饶铁钉动物板的工作,针对这一项工作教师就由易到难设计了不同的材料,使幼儿对抽象的数字产生兴趣并对100板的工作进行了巩固,很好的完成了它的教育目标;在彩色串珠合十工作后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分解与组成操作布,幼儿根据提供的数字卡可用棋子进行拼摆,在拼摆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其中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关系;为了使幼儿更好的理解乘算与除算我们在幼儿进行完乘、除法板后教师又制作了乘、除法板延伸工作板,并加入应用题,让幼儿自己读题理解题意进行计算,提高了幼儿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也为幼儿入小学打下了基础。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6

  今年2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经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等都得到了更新,而且我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法、教育教学策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次培训的内容相当丰富,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培训,也就是:区级教学质量分析、教材分析以及观摩克区第十二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形式。能拥有此次学习机会,实在值得珍惜!非常感谢区级领导对我们教师的关爱,给我们创设了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在最开始的全区五年级期末质量分析中,我从整体上看到了我所教学的班级从成绩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全区学生的典型错误分析来看,我从整体掌握了全区的数学学习趋势和学生发生错误的典型题。通过这个分析,我可以对学生下一学年的教学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将学生的易错思维消灭在萌芽之中。

  通过聆听学习兄弟学校的两位老师对于五年级教材进行分析,使我对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有了全新的认识。面对着新课程、新理念,我们教师就得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取新对策实施有效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有效课堂教师要坚持做到先学后导,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并要以建构主义教学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教师设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活力。

  有效教学要把评价渗入课堂。教师要使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共同建立起知识的桥梁,形成合作、探究解决,并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本,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或情境?指导学生的学习是要科学化,训练的问题是要目标化,内容的'评价要全面真实化。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评价。

  在培训的第二阶段,我们有幸观摩了克拉玛依市第十二小学的集体备课模式。这种模式是十二小经过创新之后的比较新颖的模式。通过十二小全体数学老师的努力,他们经过先后两次改版,将具有十二小学特色的集体备课模式初步定型。他们的集体备课不仅要对所要教学的课程进行了典型课例的分析,还包括对于已经上过的课程进行回顾和亮点展示。在对典型课例进行分析之后,并没有简单的结束分析,还就本课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提前进行讨论,这样一来,可以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少走很多弯路。也可以让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真正落实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受益良多。更加可贵的是,他们并没有因为这样就停止了摸索,而是在经过两次改版,并且得到督导老师的认可之后,还将进行再一次的改版,将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这种探索精神是真的很难能可贵的。在参加完培训之后,

  我校教师也就集体备课的问题进行激烈地讨论。我们一直认为照抄照搬是不能够进步的。所以我们的想法是借鉴十二小的一些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我们自己的集体备课模式。这也是任重而道远的。

  无论如何,我们培训的目的始终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教好我们的学生,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我一直认为,单纯的教给学生某道题的解题方法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思考问题。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学生们的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新的一年里,我还希望区里能给我们一些学习心理方面的培训。我们曾经学习的心理学知识是不够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心理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的知识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当然,很多理论上的知识是很有用的,但是我们更需要一线教师给我们现身说法,用具体的事例来帮我们分析现代学生的心理,又该如何解决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发生的这些问题。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7

  在培训期间,我们上午听课、评课,下午听专家讲座,老师们以鲜活的课堂和智慧的评价及活跃的氛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专家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深深的理论引领。整个学习过程紧张而充实,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对幼儿的发展施加影响的

  1、有助于幼儿对事物数量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虽能获得很多的数学经验,如对物体数量、形状特征的认识,但幼儿获得的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星的、片断的,有时甚至是表面的,不能使幼儿感受到数概念的本质属性。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提供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的凸现出来,使幼儿能注意到物体的这些特征,感受到蕴含于物体中的数量关系,或者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物体的数、形特征和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幼儿数概念的建构。

  2、通过幼儿与材料之间、师幼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交流、对话,有助于帮助幼儿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学习经验。首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幼儿与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对话。在反复操作、探索中,幼儿感受和发现材料数量、形状特征,感受和体验蕴含其中的数量关系,同时幼儿还会根据新的发现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法。

  二、幼儿通过亲身的经历、感受、体验来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数学课程的核心。

  新《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首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幼儿认识周围环境、表现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科学方法。其次,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宗旨是引导幼儿学习生活中的、能在生活中应用的数学。(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第三,“生活中的数学”可以理解为“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幼儿的现实生活,引导幼儿对生活和游戏中的现象用数学知识去认识和理解”

  经过此次的培训,对于新学期的教学,我也是更有信心去做好,虽然也是在幼儿园当过一年的老师了,但是我也是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同事相比,还是有差距,而此次的培训学习也是过得很充实,老师们讲的东西也是让我很受益,同时此次的培训也是格外的丰富多样让我也是明白,做好幼儿教师不是那么的简单,但同时只要自己努力,去尽力,去思考,多改变提升自己,也是可以做的更为优秀的。

  老师的讲课很详细,从一天的常规工作讲了很多,一些设计,指导方面更是做了很细致的讲解,也是让我看到之前自己的工作的确做的有些粗糙,这不但是自己也是我们园区的同事也是如此,在对孩子们的教育管理方面,老师也是细致的讲了一些实际可以用到的方法还有和家长的沟通也是有很多的方式来做得更好的。此次的培训让我也是明白幼儿园的工作里头,各方面都是要考虑到,而且通过活动相互的去结合,去让孩子们的收获更多,同时每天的常规其实非常的重要,这也是可以更好的去把孩子们的习惯养成的,越是这些平凡的工作其实更能体现我们老师的价值和意义,能做好日常才能让孩子的.习惯更好,成长更多,同时也是让我们也是有更多收获。

  幼儿的教育,爱孩子也是在这次的培训里面,各位老师讲的最多的,虽然自己之前也是懂得,必须要热爱孩子,才能更好的教学,自己也是那样去做了,但是通过此次培训也是对于这个热爱有了更深的理解,幼儿园的孩子,是正处于成长最开始的阶段,也是需要我们去做好自己,去让自己有更好的人格魅力,才能更好的教好他们的,同时我们也是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有些顽皮,有些乖巧,但是对待他们方面也是要一视同仁,之前的自己也是这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好的,的确对于顽皮的孩子自己也是做得还是不到位,也是要在以后做好,多一些关心,多一些了解才行的。只有我们更为无私的爱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去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好的习惯。

  培训结束那时候很是不舍,和同行们交流,作为一个新人,我也是学到很多,前辈们的经验分享也是让我感到很荣幸,有此次培训的机会,同时也是要在往后的工作里头继续的学习,并且把此次的收获用在工作里头,让自己的教学做的更好。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8

  xx年10月16日至10月31日,我参加“国培”计划教师全员培训的学习。

  这次培训主要从六个专题进行,分别是:

  1、总论

  2、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3、数与代数

  4、空间与图形

  5、统计与概率

  6、实践与综合应用

  另外还加上启动仪式、专家讲座和后续研修几个内容。短短半月中,我认真聆听了很多专家的精彩讲座,积极做好学习笔记,努力用新知识来提高自己。专家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有了质的飞跃。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培训学习非常必要。

  整个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专家们的解惑都是我们农村教师所关注和急需的领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可以说是“人心所向”。在培训过程当中,我们每一位参训的教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二、知识更新非常必要。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教师不光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流动的水”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骨干教师都有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那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形成的,在实施新课程中会不自觉地走上老路。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我也有过,所幸没有持续很久。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深刻的感受到了学生知识的广泛化,作为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名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我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经常问问自己。而这次专家给了我明确的回答。今后,我们教师必须用全新、科学、与时代相吻合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更新自己的头脑,这次的培训无疑给我们一次头脑风暴。

  三、注重方法非常必要。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多联系生活,多创设情境,多动手操作,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课堂才有实效。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讲座中专家也讲到,教师要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从情境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重视实践活动的应用。

  培训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做好后续研修,在实践、学习中不断进步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9

  20xx年xx月xx日,我参加了靖边县教育局组织的中学数学教师新课程改革培训的学习活动,来自山西省太谷县五中的廉晓红老师给我们用新的教学方法上了生动的一堂课。这次的培训使我更加领悟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也使我认识到了作为新教材的一名数学老师身上责任的重要性。不仅使我对新课标下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主讲人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到新课程充斥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使我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通过参加这次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我对教材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我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作用。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变“双基”为“四基”

  《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有“双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即“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里的基本思想是指支撑数学科学发展的思想,核心在于数学推理、数学建模。如何让学生获得数学思想,关键要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这里的基本活动经验,对学生而言,所谓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围绕特定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经历了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之后,所留下的,有关数学活动的直接感受、体验和个人感悟。经验的特征:具有数学目标的一种结果,是人们最贴近数学现实的部分。基本的数学操作的经验,基本的数学归纳的经验,类比的经验,思考的经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经验等等。学生操作未必就能获得经验,必须帮助学生归纳。基本活动经验在每个领域中表现不一样,就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化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数学直观。

  二、改变教学目标

  我们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把“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数学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带着思考,带着收获,并努力付诸于实践。多关注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多倾听、鼓励、宽容,超越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多重视自主学习与价值引导相结合,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多着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三、改变数学教学方法

  1、新课标要求“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即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但不能替代学生探索、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获取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导作用。

  2、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合作学习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3、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后,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4、合理使用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独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

  5、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怎样能使学生动起来?

  (1)激发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动起来,导学案的利用。

  (2)引导学生在导入新课阶段动起来。吸引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

  (3)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动起来。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在练习中我们不但要学生动口,而且还应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表情、甚至可以把教室当作舞台让学生去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下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式;最后有利于学生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这正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条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初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交流,我受益匪浅,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有了解决的方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有对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日趋成熟。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0

  数学是以数字和符号为主体的科学性学科,所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和符号感是非常重要的,是进入数学学习的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有理数、实数等数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通过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将这些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建立起联系,例如,一百万有多大,一把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等等。在课程标准中,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主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数学素养,还有助于他们利用数学头脑来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我们的大多数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生活,而我们的数学知识反过来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因此,有价值的数学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去观察、认识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获得或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过去教师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与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较笔算用得更为广泛。我们常常需要估计上学、上班所用的时间,估计完成某一任务(烧饭、买菜、做作业等)所需的时间,估计写一篇文章所需的纸量,放置冰箱所需地方的大小,估计一次旅游所需的费用等等。因此,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新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要加强估算,淡化笔算。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数学课是不成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情境,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出发点。课堂上提问的设计、题目的选择、情境的.创设等,都要充分考虑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性,这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达到的目的。

  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不要运用不恰当的比喻,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1

  “我曾领略一种高尚情怀,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这是很多人对这期教师培训的感受。培训已过九天,可大家却念念不忘,很多人用四个字来形容这次培训的感受,那就是受益匪浅。通过培训我们感受到了大家的风采,体会到了数学教学的真谛,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在新教改实施以来,我们心中有许多困惑,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们茅塞顿开,听着专家们的讨论,观摩优秀教师们的教学,我们如沐春风,在这里,通过总结回顾培训的点滴。

  1、教育理念的改变。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传统教学的一言堂要摒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起主导作用,要引导学生动起来,教师提出问题,要让学生去分析,去探讨,去解决问题;教师“一桶水”的理念已不能满足职业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使自己向“学者型,钻研性”的教师靠拢。通过集中理论学习,使我们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明晰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改革、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课程标准应当是一个基本的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现代化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其课改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学校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其课改要给学生全面而丰富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通过学习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2、重视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在备好课的同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好课堂,如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呢,以什么方式解决,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活跃起来等,这些问题,在以前的课堂教学是不太考虑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设计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感到以前教学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3.给学生创设自由发展平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突显其个性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创新的平台;通过选修课的教学,使学生的兴趣,个性等得到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作好铺垫。这也是培训学习给我的启示。

  4、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这样的培训非常及时,平时忙于教学,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读书,来到这里一下子听了那么多课,看了那么多书,记了厚厚的笔记,回去还得慢慢消化。使我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看得远,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一学期的学习,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明白,做一个数学教师,有无尽的责任教育。本次培训填补了我的许多空白,将会使我的人生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写在纸上的是思想的足迹,化作动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我们得到的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升华,愿“一片金色的回忆,一份永久的纪念”成为我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2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认知的飞跃。20xx年12月5日,我参加了洛阳市教研室组织的苏教版教材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对运算教学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侯正海老师先从“运算何以影响解决问题”切入,通过具体的错例分析,让我们认识到运算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计算,而是要把运算和解决问题联系起来,才能让运算技能转化为运算能力。接着侯老师通过对运算教学历史的阐述,从历次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变化分析中,我们了解到:20xx年数学课标实验稿已经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的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避免计算与应用割裂开来,要在应用中去看待运算。根据刚出台的高中课程标准,侯老师提出,运算教学由以往注重运算技能的训练,到现在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在理念虽然已经不错,但今后更应该站在运算素养的角度来看待运算教学。通过运算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外,还要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精神。因此我们要从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来设计我们的运算教学。最后侯老师以笔算教学为例,总结出促使运算能力形成的运算教学过程,即理解算理——内化算理——概括法则——内化法则——迁移运用,结合具体实例讲解了如何以运算能力的形成为主线,让运算素养在教学过程得以落实。

  听了侯老师的讲座,回顾自己的运算教学,发现很多不足之处。

  1、运算与应用割裂,理念与实践脱节。

  教材在编写运算教学时,都是从具体的情境引入,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算理,归纳出运算的方法。这一方面我理解的还算可以,教学中也能按编者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去教学。但是在处理想想做做和后面的练习时,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解题思路,忽略了其中的运算练习,这样处理无形中把运算和应用割裂了。究其原因,是对数学课标研读不深入,对运算素养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意识到学习计算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更没有意识到,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运算能力,而单纯的计算训练,学生获得的仅仅是运算技能。这让我认识到理念和实践之间的脱节。

  2、练习题设计意图理解不透彻,两个“内化”不到位。

  在侯老师运算教学的五个环节中,有两个“内化”。

  第一个“内化”是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之后要引导学生去内化算理。内化算理在练习题的设计中有两组练习,一组是分解、模仿的指导性练习,一组是完整、变式的自主性练习。培训结束,我翻了小学各年级的教材,从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到六年级分数乘除法,每节课后的试一试,或想想做做、练一练,都是遵循这个特点编排的。指导性练习是把运算的过程以分解的方式呈现,以模仿为主,分解算理,让学生依据操作的过程,理解每一步的含义。在模仿练习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初步的尝试自主进行完整或变式的练习。这两组练习都是聚焦算理,帮学生理解和巩固算理的,有了这些练习做铺垫,才开始概括法则。在这一点上,因为对教材编排理解不够,基本上都是在例题和试一试学习完之后,就开始概括法则,每到这个环节学生就会感到困难,总达不到想象中水到渠成的那种境界。有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就直接告知学生。听了侯老师的讲座,才明白学生没有经过内化算理这一环节,经验积累不够,对算理理解不充分,导致总结法则这一环节学习的困难。以前面对学生总结法则时的困难,找不到症结所在,所以就用告知的方法草草了事。今天才明白,学生总结法则这个环节对于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有多重要。在总结法则时,学生要按照一些方法,去观察比较练习题目中运算的共同点,得到运算方法,梳理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是归纳推理的过程,是学生发展思维的机会。所以运算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这一过程,切不可老师代包,让学生读一读就完事。经过这次培训,今后在运算教学设计方面肯定会有所改进。

  第二个“内化”是在概括法则之后要引导学生内化法则。内化法则的练习,一般会这样要求,如“先想一想积是几位数,再计算”“先估计商是几十(百)多,再用竖式计算”“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先看图想一想商是几,再计算”“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这些练习都不是单单让学生去运算,而是指向了法则最重要的部分,体现了内化法则。这样的题目考试中是无法进行测试的,因此平时教学,也没太重视,细细想来,自己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影子还是有的。

  3、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分析不到位。

  看到侯老师用一个个学生的错例来分析和讲解,我的内心既震撼又惭愧。一个在教育研究所工作的老师,能收集到那么多的错例,并逐一分析研究。而我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某个知识点出现的错例,脑海中能有几例?张嘴又能说出几例?平时课堂教学中,批改作业时,面对学生的错误,只是一遍一遍重复的给学生讲解正确的方法,却很少静下心来,分析错误的原因,读懂学生的想法。“以学定教”,关注学生的思维,读懂学生。理念都有,道理都懂,可是却没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想这也许是我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

  每次学习都收获满满,有人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我要说教育生涯也是一种修行。在这条路上,探索着,成长着,快乐着,幸福着。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3

  通过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领导对我们教师的关心,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关注。本次学习不但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题目的一些模糊熟悉,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以下: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入的整体熟悉。

  人教版教材的整体特点是情境串引提题目串,让学生在解决现实情境中题目的进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题目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题目与知识学习融会在同一进程中。同时在情境图的解读进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固然每学期我们都对所教教材进行了解读,但我们对教材的熟悉仅停留在本册教材上,只是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等进行浅层次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与本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青岛版教材有了新的`熟悉,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甚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个单元的教学,要建立单元教学思想,捉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个单元已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预备。

  2、每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题目。并且一定要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题目的进程中让学生经历操纵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进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题目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题目思惟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题目的渠道,进步学生的解决题目的能力,进步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进步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展开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道练习题目,不但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发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本次教材培训对我们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收获颇丰,使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熟悉。新教材不但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新教材不但关注了学生分析题目、解决题目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发现题目和提出题目的能力,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的方向。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4

  20xx年7月20日至21日,我参加了白银市义务教育学段教材培训,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三项,第一项观摩三校教师和出版社邀请的专家现场做课、授课教师说课说课、参训教师评课,专家点评;第二项是专家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第三项是专家讲座以及和专家的互动研讨。通过这次培训,我从教学理念、教材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小学数学学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很多的感触,现将对我启迪最深的几点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总体印象:授课说课别开生面

  观摩课共两节:第一节课是白银三校骨干教师张建兵老师讲的《温度》,第二节是吉林专家所讲的《重复的奥妙》。两位老师授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他们善于攻心。两位老师都能利用恰当的时机抓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最大程度的鼓励,如在组织教学时提到:听说我们这个班是我们学校表现最好、最棒的一个班,相信今天同学们和老师的合作会更加优秀!看似简单而且与上课内容无关的几句话,很大程度上已经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专家杨老师和学生之间通过分别说优秀的学生漂亮的老师互夸的这种互动活动,很快的和学生融为一体,为课堂的开展奠定了良好人缘。所以培训完,我的感受是我们不但要会教数学,同时还应该是一位心理学家,能够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心。

  第二、他们善于创新:两位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都能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如张建兵老师引入时问学生现在是什么季节,同学们都穿着短袖,能一直这样穿到冬天吗,为什么?学生都会想到冬天气温太低,自然引入到新课《温度》的学习。

  第三、他们善于交心:老师的授课语气让人倍感情切、随和、自然、和蔼可亲,特别具有亲和力,学生一下子就喜欢上老师了。更值得欣赏的是杨老师的语言非常丰富,准确、优美,有着比较深的文学功底和文化底韵,所以她的授课如行云流水,轻松自然、不留痕迹。

  二、最大亮点:授课抓住了核心问题

  1、张建斌老师《温度》一课突出的核心,是让学生通过预习导学提出质疑,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为核心,以三个探究任务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具体教学有这样一个核心环节:在孩子从地图上认识了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后,提出了探究一的学习任务,让孩子们导学单上完成以下活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北京的最低气温零下2摄氏度,最高气温零上5摄氏度。张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通过积极思考,学生们想到了多种表示方式:(1)用最高、最低表示;(2)用热和冷;(3)箭头朝上、箭头朝下;(4)+表示最高,—表示最低。这样一个环节,很好的淡化了学习的难度,巧妙地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使每个学生都在获得积极启示和引导的前提下有所发现。

  紧接着让孩子完成探究二:在温度计上标出相应的温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完成活动后,在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思路及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通过各小组的展示,小组间互相补充,大家对知识有了更多、更准确、更透彻的理解。同时,这一环节又渗透了通过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学生展示完之后,教师又提出:从温度计上你能发现什么?学生的思考交流互相补充后,发现零下范围内离零越远,温度越低;零上范围内离零越远,温度越高的结论,为后面探究三中脱离温度计比较温度的大小做了良好的的铺垫。学生在探究一、二的基础上,很好的完成了探究三和练习题。最后在学生谈了本节课的收获后提出了一个思维拓展问题:2摄氏度与—7摄氏度的温差是多少。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升华,最后的结果是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辽宁杨老师《重复的奥秘》这节课,老师抓住本节课虽然课题是重复,但根不在重复,而在于规律的核心。所以杨老师的课是围绕找规律,以情境图+问题串为主线通过三个环节展开教学。第一个环节是:在主题图中,让孩子发现大小灯笼的排列规律,先用手做出大灯笼、小灯笼的动作,让学生跟着做,这样学生表示大小灯笼的排列规律时有了实实在在的感官依托。另外在教学中最值得学习的环节是让学生在学习单上:写出大小灯笼的排列规律,用喜欢的方法把灯笼的排列方式表示出来。这个环节同样先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然后通过学生上讲台表述、讲解,把自己的思路、方法尽最大能量的展现出来,如:(1)、有的画实物图表示;(2)、有的用大小文字表示;(3)、有的用大圆,小圆图形表示;(4)、有的用问号,感叹号这样的符号表示。把一种事物的规律让孩子用多种方式表示出来,在这过程中即训练了孩子找规律的能力,又引导孩子认识到探索规律中多样化的方式不仅可以表现在画图、符号等方面,还可以表现在语言上。还有在学生经历画图、文字到符号的过程中,其实是引导孩子对数学的`学习经历一个数学抽象即符号化的过程。这种引导为以后学生学习方程、字母表示数等知识,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通过环节一的积极、主动、透彻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老师因势利导,进行了环节二:提出问题:主题图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放手让学生去找,学生找出了很多,表达的非常好,甚至有些连老师都没注意到的,他们都找到了。我想这是来源于老师前面很好的思维启迪,才点燃了学生精彩的思维火花。

  接下来的环节三中:教师写出排列规律(1)a b a b;(2)5 5 4 4,让学生在主题图中找出这表示哪种事物的排列规律,这里巧妙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和应用逆向思维。接下来一个问题是:你知道灯笼等这些的排列是哪一部分在重复?学生一一自主找出了每种排列中重复的部分,这里其实是教学生懂得:每一种排列中,只要找到循环节,就能找到排列规律,同时以恰当的表示出规律来。接着教学回归生活,教师让学生在大厅中找一找事物排列的规律,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最后杨老师送给学生一句话:数学学习是一条长长的道,只要我们坚持重复的奔跑,就一定可以发现隐藏在其中更多更好玩的奥妙。以此做了结束语,巧妙的点出了本节数学课的主题:重复的奥妙。

  总之,在这两节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数学课堂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教与学的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除了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有娴熟的教学技巧、新颖的教学方法、创造性驾驭教材的能力、较高的教学素养、优雅的教学风格等,都深深的感染了我,他们不是为了教书而教书,而是有教学思想的老师。看似他们课堂随和、轻松,但其实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每一句过渡语引导都是经过他们精心设计、精耕细作而成的,是他们教学智慧的结晶。

  三、启迪思维:精彩的讲座,热烈的研讨

  第二项是专家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来自吉林省教育学院的何风波教授做了题为《对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的解析》的讲座,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包括特色、体例、内容、编排)、教材目标、课时规定等做了详尽的解析。第三项是专家讲座以及和专家的互动研讨;何凤波教授做了《小学阶段几个核心问题的研究》的专题讲座,听完讲座后,学员们各抒己见进行了研讨。在研讨中,大家从自己多年一线工作的教育教学经验出发,针对某一个主题作了精彩的阐述,论述中展现了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扎实的教学技能,大量实例的援引异彩纷呈。与大家相比,我感觉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理论经验方面还很欠缺,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活动,我明白了作为教育者,学习必须成为我们终生要做的事情,不然就会没有出路,教师要想真正有所成就,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综合能力,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5

  8月26~28日,我参加了区教科培中心组织的数学培训学习活动。在培训期间听取了专家、名师们的观摩课以及专题讲座,使我更深一层领悟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使我感受到了作为新教材的一名数学教师身上的责任。现在就将我这几天的学习心得及体会做一下简短的汇报:

  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如:吴正宪老师所上的《相遇问题》一课,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知,她态度谦逊平和,与学生们真诚的沟通,都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使我们领略了专家的风采。虽然讲的是应用题教学,但吴老师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分析数量关系,而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用身体语言在表演中理解“同时”、“相对”、“相遇”等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而又和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词语,这样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增大了数学的趣味性。整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习气氛热烈。

  创设数学问题的生活背景。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背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儿童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沟通效果,如果能使教学内容与儿童思想情绪和需要相适应,依据儿童的兴趣及个性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就比较容易吸引儿童产生兴趣,这是激发儿童积极主动地感知数学现象、努力探寻数学奥秘及规律的必要条件。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如张维国老师教学的《确定位置》,就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引入,这对于学习数学有直接的.帮助,学生很快掌握了知识。

  “我们不能像那些无知的牧童,只凭着性子牵着牛鼻子走路,我们要学习那些有经验的农民,他们牵牛时,只到转弯的地方抖动一下缰绳。”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会把培训中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课堂中,让自己的课堂也充满生命的活力。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2-19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07-06

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2-09

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1-19

小学数学教学培训心得体会12-28

小学数学补修培训项目心得体会10-16

小学数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1-04

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5篇02-13

参加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06-10

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