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精神心得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航天精神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航天精神心得1
学院组织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看完直播后,我的感触非常深,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航天航空事业方面发展的很快,作为一名青年学生,能够在这么舒适安静的环境下上课,我感到幸福,骄傲与自豪,感到祖国的强大,听完王x的讲述,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大学生,深知要弘扬和传承航天精神,树立报国的'伟大志向,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航天精神心得2
20xx年4月16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一个让千千万万中国人热血沸腾的日子!在这一天,我国三位伟大的航天员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轰”返回舱平安着陆,我快要跳出胸口的心逐渐平静下来。“01,感觉良好!”“02,感觉良好!”“03,感觉良好!”听到了这几句话,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高度紧张的大脑放松下来,“呼—”还好还好,没什么大碍。
看!返回舱像一个大椰子,带着黄黄的“伤痕”稳稳地立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红白相间的巨大降落伞落在一旁,已经和返回舱分离了,不时刮来一阵寒风,将它的一角吹起。
过了十几分钟,01—翟志刚顺利出舱,被医护人员抬上了铺着棉被的躺椅上,朝大家挥着手,在一片掌声中上了医护车。接着“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带着对女儿的承诺—一颗星星,面带微笑出舱了。随后03—叶光富也出了舱,分别抬上医护车。新闻中报告着:“20xx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顺利分离。而且他们在太空中待了183天。”
回到地球的第一顿饭得好好犒劳一下他们呀。王老师说:“三位航天员回到地球的第一顿饭有:馒头、小米粥、醋溜土豆丝、醋溜白菜、黄瓜、西瓜等等。”哇,好丰盛呀!
看完视频,我深受感动,航天员们进入航天员大队,需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宇航员们让中国的声音响彻太空。我也要好好学习,听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让梦想与实干齐飞,让奋斗与荣耀一色,向着更远的星辰大海出发!
航天精神心得3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离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40多公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开辟揽天征。遥想起以前的中国,发射火箭是一件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啊,可是现在,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为数不多可以自主制造火箭的.大国之一。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在未来努力将中国建设成第一强国。
航天精神心得4
今天是中国航天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走进神舟十三号”的主题团课。课内详细介绍了神舟十三载人飞行任务的点点滴滴。
52年前的`今天,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的序幕。52年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飞行器搭载三位英雄的航天人告别工作生活183天的空间站,安全返回地球。本次载人航天任务创下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首次:首次在太空过年、首次进行出舱活动的女宇航员、首次在空间站驻留长达6个月。这是几代航天人客户钻研、努力奋斗换来成就,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航天强国。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为祖国航天成就感到无比自豪。我要从当下奋发图强,立志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繁荣富强添砖加瓦。星辰征途无止境,筑梦之行不停歇!
航天精神心得5
本次的航天直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听航天小课堂,如沐丝丝春雨,在心田上增添了爱国的葱葱绿意。观航天研究硕果,如逢滔滔江流,于心房里撞起其梦想的澎湃浪花。我立志好好学习,为中国民族复兴的`伟大工程添砖加瓦。
航天精神心得6
20xx年6月17点38分神舟十号一飞冲天,肩负着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的重大任务,代表着中国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太空梦。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飞船将于搭载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飞向太空。中国的航天梦再次成为热点。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的背后,是不断锤炼孕育着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同时被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
数据显示,在载人航天科技人员队伍中,青年一代占到了2/3以上,飞船系统中副主任设计师、副总指挥中40岁左右的年轻科学家占到80%。绕月探测工程研制队伍平均年龄不到40岁,54名正、副主任设计师中,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占65%。这些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年轻科技人员,不仅秉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还烙上了改革开放的精神印记。
王翔是载人航天队伍中为数众多的.留学归国人员之一。本来他在国外的一家公司有着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但是当得知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后,他毅然回国。
“为国争光与实现个人价值并不矛盾。”现在已是飞船系统副主任设计师的王翔说。
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一起,年轻的航天人在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航天精神心得7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弘扬航天精神主题思政课,感触很深。20xx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任务期间,航天员的衣食住行方面都充满了高科技,王亚平阿姨的国旗黄配色的舱外航天服太酷了!王亚平阿姨还从太空摘了一颗“星星”回来!我也有一个“航天梦”,也想飞上太空,进行科学探索。王亚平阿姨说,做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需要学习很多很多的.知识,而知识储备就像盖房子,要一点一点来,没有捷径可走。以后,我一定会认真学习,珍惜时间,储备足够的知识,努力实现理想。
航天精神心得8
一曲星梦六十载,一路走来一路歌。“中国航天日”之际,一首由人工智能技术重新编曲制作的《东方红》乐曲崭新亮相。乐曲采用30分钟太空音频素材,其中包括火箭发射音、祝融号火星车太空行走音效、航天员在太空吹奏葫芦丝、弹古筝的音效,太空特色别具一格。
“航天技术直接带动了材料、电子、机械、化工等多方面技术的.发展。”戚发轫表示,航天技术早已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的改变无处不在。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吕波介绍,今年“中国航天日”之际,航天开放日、科普讲堂、知识竞赛、有关交流与研讨等200余场活动陆续举办。相关航天展馆、航天设施集中向社会公众和大中小学生开放;一批院士专家走进校园,为青少年进行科普宣讲;一批航天科普电视节目或线上科普讲座陆续播出……航天梦的种子进一步生根、发芽。
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往事,记载着航天精神的传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编印出版专著,记录12位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航天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品格与力量。
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表示,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就是要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知识,激励航天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接力航天强国建设的梦想之路;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树立理想,在奔跑中成就梦想。
航天精神心得9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事业一直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航天精神是航天事业中所孕育的一种独特的精神品质,它的独特性体现在它既具有高度的科技含量,又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弘扬航天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应该肩负的使命。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加强对航天精神的学习和领悟,从而汲取其中的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首先,航天精神的核心价值是创新和进取。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从人造卫星到天宫空间站,中国航天在不断攀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创新和进取的精神,才能走到今天。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摒弃陈旧的思维模式,勇敢地面对和创造新事物,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航天精神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是团结和合作。中国航天工程师们在长期的航天探索过程中,面对困难和挑战,始终坚持团结合作,共同攻克难关。同样,我们应该认识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都是可以克服的,只有通过团结合作才能艰苦奋斗,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最后,弘扬航天精神还体现在对未来的信心和追求。作为科学技术领域的先锋,航天事业对未来充满信心和追求。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未来,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而努力。
航天精神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弘扬这份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航天精神心得10
航天是大融合大联动的创新。要按照“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要求,更加注重有效统筹各类主体、工程总体及各大系统单位,协同各层科技力量,形成航天重大项目的战略布局和系统安排;有效发挥各类创新资源优势,崇尚首创、鼓励冒险、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激励科学大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和创新团队矢志创新、专注创造;有效汇聚社会优势资源,完善航天创新体系,实现由大向强的行稳致远,带动整体实力攀升。
始终共享共赢、开放创新。世界航天进入大发展时代,同场竞技、联袂展示。要坚持共商共建原则,加强航天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推动大科学计划、工程与中心建设,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国际交流,扩大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坚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一贯宗旨,积极参与国际外空规则制定和全球防灾减灾等国际创新治理,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设置合作议题,使更多人享受航天新发展带来的'福祉。
中国航天将牢记初心使命,不畏艰险挫折,继续追天揽月征程,共享和平美好太空。
航天精神心得11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曾带领班级学生前往北京航天城参观学习,那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宇航事业的热爱和向往。是啊,中国航天事业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古中国的“嫦娥奔月”的登月幻想起就开始孕育了现代航天技术的萌芽,1961年4月,“东方1号”飞船载着前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行了108分钟的太空飞行,首次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到20xx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第一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这是继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40多年后,中国首次圆满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使中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在这成功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感谢我们的广大航天人,正是他们的能吃苦耐劳,勇于奋进,团结一致的精神,使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回顾中国的航天发展史,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对航天事业不断的追求和向往,使得中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从中国古代发射的“火箭”到近代发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至现代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更能体现中国人民对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梦想,反映出“航天精神”始终存在于每一位为航天事业发展工作的人员,存在于每一位爱国的中国人。
正是由于“航天精神”的存在,让每一个人都投身于航天事业,不断追求技术和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为国争光,为人类贡献,在人类史上写下光荣的一页。随着“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它的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13亿人口的艰苦奋斗。“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相继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有能力自主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其成绩可喜可贺。
因此,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深怀爱国之情的同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航天精神心得12
我们的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曾经我们的先人脚踩大地,仰望无边的天空,有着许多的遐想,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神话和传说。“伟大的事业都成于实干”我们的祖国也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而今天的祖国就实现了古人们的飞天梦。在20xx年10月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向了浩瀚的太空。
在20xx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着三名宇航员顺利回来啦!三位英雄在空间站上生活了长达6个月的时间,起初大家都很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如何,但是听到“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我们为祖国感到骄傲!
我们最担心的就是食物和水,航天工程师为了能让航天员们吃上家乡味,专门给航天员们制作了120多种美食,有东北风味,有山东风味,还有成都风味等等。空间站上的水又是哪里来的呢,原来是巴蒂尔反应。
以前的宇宙飞船还不能载人,现在的宇宙飞船不仅能载一人,还能载许多人呢!在太空中生活的时间也变长了。我们坚信在未来祖国一定能创造更多航天奇迹,在浩瀚的宇宙留下中国的脚印。我们要奋发图强为创造新的“航天梦”!我为祖国繁荣富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航天精神心得13
神舟标识,标识着中国航天梦想。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有梦想的伟大民族。毫不夸张的说,是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开启了人类探测宇宙的思想先河,“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中国能够走向星辰大海,航天事业发展能有今天的辉煌,更离不开先人们古老神话的`启迪,在中华民族复兴强大的今天,我们终于把先人飞天的梦想,变成了航天的现实,神舟将再度飞天,太空即将再次迎来中国人的造访,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对我们祖先飞天梦想的更好告慰。
航天精神心得14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两个小时的报告,杨利伟英雄详细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回首了载人航天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展望了未来。同时也从个人飞天经历和体会出发,用生动的事例讲述了“精神的力量、民族的力量、担当的力量”在促进载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成就航天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观看学习,我深刻理解了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员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5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是航天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和继承发展,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也是中国航天企业文化之魂。
1、神舟五号飞船零配件产地几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国,并以百分之百的发射率和零失败率,创造了航天发射史上的辉煌。各参研参试部门和单位为完成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准备工作。
从每一颗螺丝钉,每一个焊接缝,到我们在荧屏中看到的宇航员细致的检查安全系带的动作,认真地阅读飞行手册等,这一切都是高质量、高标准、一丝不苟的,是来不得一丝疏忽大意的。
可以说,航天员在训练和任务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很多情况下没有一种精神和信仰的支撑是根本无法克服的。
为了适应和耐受航天飞行带来的超重现象,航天员要在地面进行大量的离心机训练,最大要承受约8个G的过载,也就是相当于你体重8倍的负荷压在你身上,整个面部会被拉变形,眼泪会不由自主的往外流,自己根本控制不住,全身上下非常难受。训练中,航天员手里都有一个报警器,只要你感到承受不了时,就可以按响它,让工作人员把机器停下来,可是直到今天,在18余年的航天员训练中,没有任何一个航天员把这个报警器按响过。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我想是一种精神和信仰。
而我从事教育职业,应尽心尽责,尽自己最大努力,求得不断进步,把每一件工作中看起来很小的事情都做好、做精、做细,我们的工作才能出更多的成绩,我们自身的能力也才会有所突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认真负责、一丝不
2、苟、善始善终,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精神,满怀热情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正是心中那份精神与信仰,支撑着航天人一路前行、坚持不懈。支撑着航天员忍受一切不适,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退缩。作为一个辅导员,我也应勉励同学们强化责任意识,建立担当精神,提升能力素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共建中国梦。
“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这是杨利伟英雄出舱后说的第一句话。如果现在回过头来让我想一想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它,我觉得真的没有语言能够代替,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你真的是为祖国的伟大感到骄傲。所以当我们执行完任务回来之后,祖国和人民给了我们很多的荣誉,我们真的感觉这些荣誉不是属于哪一个个人的,它更多的是属于航天人的,更多的是属于全国人民的。”
以上是我提升职业素养,发展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今后我将以此为动力,激励自己更加刻苦勤奋,兢兢业业工作,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好的工作。
航天精神心得15
近期我们中国空间站的三名航天员完成任务顺利归来,标志着我们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大飞跃,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广大的大学生群体们,能让我们积极向上不断前行,巩固课程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提高科研能力,为祖国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完成属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使命,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航天精神心得】相关文章:
传承劳动精神学习劳模精神心得与感悟04-03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05-15
劳模精神心得体会03-15
最新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1-25
弘扬铁人精神心得体会08-30
工匠精神的学习与领悟心得体会05-13
工匠精神议论文12-05
精神卫生工作总结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