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圆的认识》听课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的认识》听课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的认识》听课心得1
昨日我在学校上了一节有关《正多边形与圆》的课。在此前的一堂课中,我用十分钟让学生通过学习书本掌握中心、中心角、半径和边心距的概念。这堂课的重点是独特正多边形与圆之间的边心距、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最先,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他们阅读相关正六边形的例题,随后在黑板上画出了半径为R的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和正三角形,以及它们的外接圆。在引导了例题后,我以表格的形式给出了第一个问题:各自用R来描述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和正三角形的边长、周长、边心距和面积。过去我总是讲解,这次我试着让学生主动讲话。在学生讲解时,我注意到别的同学都在认真听,虽然讲解的同学有时响声较小或讲解不足深入,但整体表现还不错,给学生多一些发言的机遇肯定会让他们有所进步。这堂课我花了较长的时间围绕这个难题展开讨论,旨在让更多学生体会并掌握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思维方法。我还补充了有关一个角为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比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比的推论,以帮助学生在计算中节省时间。
第二个关键是:讨论正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R和内切圆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其它们与正三角形高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由两位同学开展讲解,田礼厚同学通过连接半径转换R构造直角三角形,而郑文豪同学则通过构造弦心距转换r来构造直角三角形。虽然转换方式不同,但学生的思路表现得非常活跃。
整节课定制的难题比较少,重点就是让学生体会构造思想与转化思想,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但由于缺乏训练和反映的时间,在之后的练习课中,我预料到学生存在的困难不是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思路,而是测算的速度和精确性。提高迅速精准的计算水平绝非易事,因此我认为在一节课上还要适度布局计算练习,以锻炼学生能力。
《圆的认识》听课心得2
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本学期,我听了部分数学教师的数学课,课后大家都能诚恳地给每位授课的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也谈自己的收获。现就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1。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该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不是相当充分的'。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不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因此,我们应精心设计每一节数学课,尤其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
2。教学过程要精致
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没有经过精心的准备。我们在讲课时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要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要恰到好处、板书也应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都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要得当,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标。
【《圆的认识》听课心得】相关文章:
《圆的认识》说课稿06-21
《圆认识》说课稿05-17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5-18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0-10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4-12
《圆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07-01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优】07-11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优秀】07-08
【热门】《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7-08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优]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