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请示的写作指导

请示的写作指导

时间:2024-11-19 17:02:06 应用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请示的写作指导

请示的写作指导1

  请示,对于下级机关工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在仍有人在需要撰写请示时说“打个报告”,甚至还有人使用虚构的“请示报告”文种。因此,更需要明确请示的特点,注意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并掌握正确的请示写法。

  第一节请示概述

  请示是机关单位常用的一种陈请性上行文。本节主要介绍请示的定义、特点及分类,并与报告进行对比。

  一、概念

  办法规定:在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之前,请示和报告在工作实践中经常混淆不清。尽管此后国家已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错误。需要指出的是,自从国务院提升发文机关规格,并于20xx年8月24日发布了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之后,上述错误应该不再出现。

  二、特点

  请示的特点可以在与报告的比较中看出。

  (一)请示是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公文,其内容具有请求性质。而报告则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或要求的公文,具有陈述性质。

  (二)求复性。请示的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某个

  具体问题,要求给予明确答复。而报告的目的在于让上级了解某方面或阶段的情况,不需予以批复。

  (三)超前性。请示行文时机具有超前性,必须在事前行文,等上级机关作出答复之后才能付诸实施。而报告则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一般不在事前行文。

  (四)请示事项应具单一性,要求一文一事。而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亦可一文数事。

  三、类型

  请示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行文的目的和内容的不同来进行的。通常可分为两种。

  (一)事项性请示是指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并批准某项工作或活动的请示,属于请求批准性质的请示。这类请示常用于机构设置、编制审定、人事任免、重要决定、重大决策和大型项目安排等事项。根据规定,这些事项本级机关无权决定,需向上级机关请示批准。

  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难以解决的事项,用请示请求上级机关给予帮助和支持,这也是事项性请示。

  (二)在工作中,下级机关经常会遇到方针、政策不够明确或理解有误的问题,或是遇到新的情况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获得清晰的指导,可以通过请示的方式向上级机关行文,并提出解决建议,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的解释和指示。

  第二节请示写作

  请示的写法及结构,在行政公文中应该说是比较规范的。

  一、写法

  请示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署,结构完整规范。

  (一)标题。请示标题一般要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有时可以省略,如前面提到的《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写标题要注意,不能将“请示”写成“报告”或“请示报告”,原由中也不要重复出现“申请”、“请求”之类词语。

  (二)正文。请示的正文都要包括原由、事项和结语3部分。

  请示的原由是指请示事项及其理由和依据。应先详细说明原由,再阐述请示的`具体事项和要求,这样才显得条理清晰。原由十分重要,因为它影响到事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而关系到上级机关对请示的审批态度。因此,原由部分通常需要详尽完备,包括依据、情况、意义和作用等内容。

  2、事项。包括办法、措施、主张、看法等。请示的事项应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事项要写得具体明确。若请示的事项内容较为复杂,需分清主次,逐条列出,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注意:事项简单的,通常与结语合并为一句。例如,《关于将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最后一句:“现申请将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请予以审批。”请示事项应避免模糊不清或与缘由混杂的情况。否则,不得要领,不知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3、结语。请示的结语有“以上请示,请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等。结语是请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不能遗漏,更不能含糊其辞。

  二、要求

  (一)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办法》所规定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一文多事,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

  (二)单头请示。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主管部门。如有必要,可抄送相关机关。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推诿和扯皮现象。

  (三)不越级请示。这一原则,请示与其他行政公文相同。若遇特殊情况或紧急事项需越级请示时,应同时抄送给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除非是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否则请示一般不应直接送至领导个人手中。

  (四)不抄送下级。请示为上行公文,行文时不得同时抄送下级以免造成工作混乱,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审批和批复的事项。

请示的写作指导2

  一、请示的类型

  请示按照事项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请求指示型、请求批准型、请求批转型。

  请求指示型:多为政策型请示,希望上级机关对于政策进行详细解释,或对一些变通性行为进行批示;请求批准型:常考类型,主要是对具体事项、问题进行请示,一般情况下需要把做法详尽表述出来;请求批转型:一些举措由于不能直接越级要求平级或不相属机关去办理,需让上级审批后批转。

  二、请示的特点

  1、单一性:请示是下级机关为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某一事项或解决某个问题而制发的,故而,请示的“一文一事”是其写作的一大特点。此外,由于权责的明确性,请示的主送机关较为单一,一般情况下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者主管部门即可。

  2、期复性:由于请示是由下级向上级机关所提出的请求指示、批准的文种,因此,其目的是为了得到反馈即期待上级明确表态予以回复,所以在语言上有一定的期复性。

  3、时效性:一般来说,请示的事项是亟待明确或亟需解决的问题,时效性很强,上级机关受文后及时研究,无论是否同意,均应及时作出批复。

  4、先行性: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问题,所以请示必须要在事前行文,不允许“先斩后奏”,必须在批复后才能实施。

  三、基本格式及注意事项

  请示的格式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单位及发文日期组成。

  1、标题:完整写法“发文机关+关于+事由+文种”,《xx县关于增拨扶贫经费的请示》。

  注意事项:简要写法“关于+事由+文种”《关于增拨扶贫经费的请示》;错例1《关于增拨经费的请示》,分析:发文事由不够具体;错例2《关于增拨扶贫经费的请求》,分析:标题的文种只能是“请示”二字,而不能是请求或申请。

  2、主送机关:发文单位的直属上级领导机关。

  注意事项:(1)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写形式;(2)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

  3、正文:结构与一般公文相同,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缘由。对于请示来说最常使用原因目的式、根据式的开头形式。开头是整个行文的'“重头戏”,请示的原因和理由是上级机关决断的主要依据,因此开头中的原因要详尽,理由要充分。

  注意事项:开头的结尾处尽量点明写作目的,引出请示事项。

  (2)主体:就某一事项提出具体的做法或解决方案,符合“一文一事”的原则。在具体写作时可通过加标序号词或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形式让内容更具条理性。

  注意事项:坚持“一文一事”原则,不写无关紧要的事项或同时请示多个事项。

  (3)结尾:表达征询与期复,如“以上请示妥否,请指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准”等。

  注意事项:格式上要单独占一行,不能尾随文后。

  4、落款:发文单位及日期

  注意事项:如无特殊要求,发文以单位署名,日期用“xx年xx月xx日”表示。

  四、总结

  1、标题:发文事由要突出,“请示”二字要标注

  2、主送机关:机关多是一个主,是否改变看要求

  3、正文部分:“一文一事”要记住,结尾部分表期复

  4、落款部分:发文主体是单位,日期多用“xx”著

请示的写作指导3

  请示报告是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组织在文件往来中常常用到的重要沟通工具之一。主要用于向上级机关寻求指导或请求批准特定事项。

  一是请示事项具有紧迫性。通常请示的事项需要明确并解决,否则会对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具有较强的.时间性。

  二是要一事一请示。

  三是通常主送一个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在请示的同时又抄送下级机关。四是应按隶属关系逐级请示,一般情况不得越级请示,一、标题:制发机关名称+事由+请示。

  二、正文:

  一请示的原因:陈述情况,阐述理由,讲情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用“为此,请示如下”。

  二请示的事项:写明请示要求,如请求物资要写明品名、规格、数量,请求资金要写明金额。

  三、结尾语:以上所述意见,还请领导批示。敬请批准,特此请示。以上请求,还请领导审批。以上请示,还请领导批复。以上请示如无异议,请转告相关部门执行。

【请示的写作指导】相关文章:

指导工作的请示10-07

指导工作的请示【经典】07-10

请示的写作格式01-24

请示文写作的格式12-26

说课稿写作指导11-12

向上级请示的写作规范01-14

指导工作的请示3篇(推荐)12-19

高中作文写作指导06-03

中考写作指导记叙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