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学科考试>语文>高三语文复习周计划

高三语文复习周计划

时间:2024-05-23 08:28:55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三语文复习周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语文复习周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复习周计划

高三语文复习周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注重策略,狠抓落实,重点突出,全面提高。

  、具体要求

  巩固语基,加强古诗文和文学作品阅读,全面提高审题写作能力

  三、时间安排

  xx年4月上旬—— xx年5月中旬

  四、一轮复习学情、教情分析

  学情总结:

  1、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底子较薄,通过一轮复习,在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有了不小的提高,但学生的错点比较分散,且每个学生的错点也不集中,特别是文理语文单科优生较少,语文薄弱的较多。

  2、学生的自学能力偏弱,依靠老师较多,现代文阅读普遍得分较低,通过考试分析,发现主要表现是:

  (1)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不强;

  (2)审题不清,题意理解能力较差;

  (3)筛选信息的能力较差;

  (4)概括表达能力不行。因而,二轮复习的重点便是现代文阅读。

  3、学生古诗文的基础较为薄弱,知识迁移整合能力不强,知识点漏洞较多,文言翻译、读懂诗歌、规范表述是二轮复习的重点。

  4、作文方面,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在结构和语言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差,导致作文审题不准,偏离题意的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不强,观点阐述往往缺乏深度和高度,因此,二轮复习,审题立意仍是重点,并要同步强化语段的思辨与表达训练。

  教情反思:

  1、老师本身未能吃透文本,只凭“参考答案”上课,讲解问题捉襟见肘;

  2、组织调动学生不够,学生参与发言面狭窄,生生互动缺失,课堂变成老师与某一同学的单边对话,其他同学都变成了听众和看客;

  3、提问成为形式,讨论成为过场,老师在简单提问了一两个同学之后,经常是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又回到了老办法——讲,针对性难以体现;

  4、老师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抓不住,或虽能抓得住,但引导不得力,不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提升整合不到位,师生互动效果差;

  5、学生思维成果的展示较多地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周密的书面形式,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应试能力的提高;

  6、轻视对文本的阅读与感悟,学生的诵读环节落实不到位,就题论题,等等。

  五、备课备考

  搞好团队合作,注重发挥集体智慧

  1 、备课组从收集资料、命题、研讨到主要发言人等各项工作要详细分工,通力合作。每周至少有两次的集体备课时间来集中交流。备课组务必做到四个统一:统一讲课步调,统一授课内容,统一分析重点,统一练习选题。认真抓好二轮复习的每一个环节,重视教学、教研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交流,把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2 、精心筛选复习资料,既抓好知识检测,又抓好数据分析。备考中认真把好复习资料的辨别、筛选关,在复习资料的编写上,力求精炼、典型,能够举一反三。

  注重策略,着眼于提高效益

  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通过专题突破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模拟训练来提高学生适应高考的能力,正确处理一轮与二轮的衔接,做到夯实基础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掌握规律与克服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一步到位与反复巩固相结合。

  巩固基础、专题训练、限时训练、综合训练四者有机结合穿插进行。巩固基础是首要任务,专题训练是基本形式,限时训练、综合训练是基本手段。即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分析、审题等能力,强化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整合,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强化研究,明确方向。

  高度重视考试信息,做到“四研究、四明确”:

  一要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点的命题范围,要抓住“纲”,仔细分析考点、试卷结构、分值等的变化,细心揣摩一些措辞的变化,做到“纲举”“目明”,以使自己少走弯路,抢得先机;

  二要研究高考题型的发展变化,明确新题型的发展趋势;

  三要研究高考试题与学科能力的关系,明确高考题的能力测试要求;

  四是研究学生实际能力,明确学生的实际能力与高考测试能力的差距。平时的测试不一定非要按高考试卷规定的形式,要注意弱项与强项的关系。语言表述是弱项,平时试卷上要有体现,同时要处理好新题与旧题的关系,处理好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的关系,处理好可迁移与不可迁移知识的关系。

  注重基础,培养能力。

  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知识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不高,基础知识薄弱,基本能力低下。针对学生的素质水平,我们把备考的重点首先定位在“狠抓双基不放松”的原则上。过好基础知识的积累关,抓好基本能力的培养关。

  重点突出,形成特色。

  坚决贯彻执行“三三四”,提高课堂效益。“三三”是抓基础,着眼提高能力;抓规律,优化思维品质;抓重点,讲求训练效率。培养学生的三种习惯,即小组讨论的习惯、提出问题进行争论的习惯、善于归纳总结正确表述的习惯。

  “四”是抓好指导课、讲评课、训练课和写作课四种课型

  指导课。要求老师做明白人,上明白课。每个考点都要讲清考点的定位、考查的方式、解决的方法、注意的问题等。把握三点,即注意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突出重要环节。

  训练课。关键是把好选题关,练习和试卷要有很强的诊断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解决好四个难点:一是年年考,但得分率始终不高的题目;二是文言文阅读,特别是文言翻译;三是现代文阅读;四是考点变化的内容。

  讲评课。讲评是二轮复习中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讲评前的集体研究和会诊又是确保讲评质量和整体优化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每次讲评要研究会诊到位,要做到没有研究会诊不开讲。

  评讲要做到针对性,精讲典例,并作适度延伸,力求能举一反三;克服就题论题,不发散,不拓展,不补救的现象。

  写作课。作文训练分三线进行,即以文体为线,以题型为线,以能力为线。复习过程中,注重材料的积累,建立材料库,加强储备,以有备无患;注重加强思维训练,提高理论修养,提高科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抓好落实,争取突破。

  (1)集体研究名副其实。

  (2)计划要细(月计划周详案),尽量争取时间;提高周复习详案的含金量上下功夫,要突出呈现周详案的复习内容,做到分工合理、目标明确、时间具体、重点突出、序列分明。

  (3)坚持阅读。高考不止,阅读不止。

  (4)不放松作文训练,加强审题指导。

  (5)重视个别辅导。

  (6)处理好专题训练与综合训练的关系。

  (7)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规范练习,精心作答,认真检查的习惯。

  (8)明确要求,精做训练,形成快捷、准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防止以看代替书写,以想代替书写,要把“会做”、“做透”作为二轮复习的原则,力求在难度低的试题中少失分,在难度高的试题中多得分,以期全面提高得分率。

  六、实施措施实施原则:

  要有综合,要做套题;要抓重点,提高运用知识的各种能力;要针对难点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扩大得分点。

  查漏补缺,强化提高,培养考试能力

  1、要在平日的练习或模拟测试中及时发现知识、能力点上的弱点和缺失,并把它作为复习和训练的重点加以突破。

  2、本轮复习以做适量练习为重点,在练习中复习第一轮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练习分两种,一是围绕《考试说明》作些专题练习,二是综合模拟题。

  3、本轮复习要注意锻炼应试心理,提高应试能力和解题的时效性,以便能够在考场上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4、对文理科优生每次综合测试后的答卷进行专题会诊,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注重策略,多种方式,训练答题能力

  1、限时25分钟完成小题专项巩固。

  2、多方搜集资料整合成二轮复习学案进行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方法的指导。

  3、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作文训练。

  4、每周一套“综合模拟题”,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答题能力,二是查缺补漏。

  5、利用课下作业,完成以下内容:准确熟练默写、熟悉知识系统

  xx--xx高三语文总复习第一轮进度安排

  1、作文训练顺序和周次自定;

  2、除特殊原因外,不要随意调整复习顺序

高三语文复习周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确定xx届高三语文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

  复习备考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学生作为复习主体的思想,实施科学备考。夯实“双基”、分类突破、强化训练、提高素养、注重能力、效率至上。构建教材和语知两大体系,突出语用、阅读和作文三大重点。

  二、复习备考思路

  认真组织高考备考研究,包括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近三年全国卷,特别是xx丙卷以及复习教学研究,在复习策略、课堂教学、应试能力、信息整合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高三语文复习备考质量,力争高考语文成绩有较大突破。

  .进一步提高复习备考效率,使备考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合理性,形成高效益的教学机制,为取得优异的高考语文成绩奠定基础。

  .抓好“目标学生”的'语文“培优补差”工作,努力确保“目标学生”的顺利上线。

  .进一步强化达标意识,通过学段测试、模考、联考等形式,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反思,强化考技考能。

  .复习中应做好“讲、练、考、结”有机结合。

  “讲”:少讲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练”:精选题目,多练典型,有练必评,做好错题反思,掌握方法,提高能力。重点内容强化练,难点问题反复练。

  “考”:提高针对性,考试内容应以考纲常考点、学生常错题为主。

  “结”:考后应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反思,改进提高。

【高三语文复习周计划】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复习学习计划05-15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02-16

高三语文个人复习计划03-27

高三语文高考复习学习计划01-08

(热)高三语文复习计划12-13

[精品]高三语文复习计划07-05

(优秀)高三语文复习计划07-05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范文04-09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14篇)06-17